•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0

扬州灰豆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术语大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清砖淡瓦

已采纳

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1、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较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在各科教学中,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广泛应用。2、谈话法是心理咨询中一种为获得临床信息、建立"帮助关系"而与被咨询者实施的一种会谈方法。包括摄入性会谈、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危机性会谈五种。

心理咨询师术语大全

101 评论(12)

yoyo爱生活2012

非评判性态度心理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会谈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非评判性态度。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它形象的比作看日落:“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着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桔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的望着而已。”非评判性的态度是使求助者感到轻松地重要因素,它可以使求助者无所顾及,从而把内心世界展现在你的面前,营造一种融洽气氛。在会谈中评判的话是不能讲的,如果会谈的气氛迫使心理咨询师非表明态度不可,那么表态必须是中性的,可以说:“你所谈的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完全可以“理解”。“理解”一词是态度最中性化的非评判性的说法。它可以使求助者得到知己,但并非是支持者或反对者。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只说明对他的行为和情绪发生的规律或必然性有了看法,而对其社会效应和后果仍是一种保留态度。所以这种表态既不破坏会谈气氛,又对后来帮助的指导留有余地,有利于开展工作。仔细想来,非评判性态度也很适合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前,由于性格特点和职业工作习惯,对人、事爱下评语。反思之后觉得没有必要,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与自己无关,何必要评判呢?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不管是痛苦或者幸福。对世间的事物要无条件的接纳,就像日出日落,刮风下雨,只能顺其自然,只有敬畏的看着它的存在与变化,而不要怨天尤人,横加指责。每个人由于人格特点和生活经历不同,其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不同,不要强求别人的价值观和自己一致,更不要贬低或否定别人的价值观,以免刺激其自我价值保护机制,破坏平和气氛,伤害人际关系。这绝不是说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去迎合别人,而是“内方外圆”,即内心方正,外显圆通。还要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交益友,不交损友,不喜欢的人不理就可以了。对周围的人或事,不关乎自己的,一定要持非评判性原则,保持融洽的绿色关系。牢记四句话:“接纳自己,尊重别人,珍爱环境,敬畏存在。”

171 评论(15)

钟玉婷是好孩纸

面质技术术语影响性技术,不是内容表达。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内容表达: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忠告、予以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在技能教材P101页。求采纳。

35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