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圆圆圆
当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那份野心隐藏起来,然后默默地等待机会。在你伺机而动的等到期间,不断的学习,不停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最应该去做的事情。有野心是成功的前提,但是能力是成功路上保障保障,没有能力的野心,只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笑话。所以,在没有能力实现野心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全方位的去学习。
LuckyXue521
有野心对于奋斗拼搏来说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但是当能力配不上野心时,就应该朝着自己的野心去努力。野心能够激励一个人追逐更高的目标,能让未来更有方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这就证明有很大的努力空间。野心可能只是一时的想法,但如果能够让自己持之以恒,那么总有一天野心会成为现实。
能力是后天努力获得的,没有谁的能力是天生具备的。所以,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在逐个设置小目标,一步步去实现,这样做不仅仅能够获得成就感,也会让遥远的目标显得更有实现的可能。一蹴而就毕竟是不显示的,但是循序渐进的向目标努力,总会收获到满意的结果。
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认识到自己缺乏哪一方面的能力,就开始学习。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不论是理论的学习还是技能的学习,都是可以通过日积月累达到更高的水平,将所学到的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一定是漫长的,但也一定是可实现的。理论和技能的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并且需要沉下心来。不能因为野心膨胀,渴望立刻获得成功。
野心大多是萌生梦想的最初模样,但想要实现还是需要让自己的能力达到于野心持平的水平。这个过程中,不论是自己摸索也好,还是向更有能力的人请教也好,都是通往成功的一种方式。有野心一定是一件好事,不论是当下可以实现还是遥远的目标,都能够激励一个人积极向上,成为更优秀的人。
樱子2200
1995年,跟随孙老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省级蒙特梭利学校--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2001年,任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校长;2004年,任孙瑞雪教育机构总校常务校长兼广州第一所“爱和自由”的学校——恒福幼儿园园长;2005年至今,兼任海珠区时代廊桥幼儿园园长。王树:孙瑞雪教育机构副总校长、首席培训师;中国首批蒙特梭利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心理学研究生;1995年,跟随孙老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省级蒙特梭利学校--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2000 年,创立了孙瑞雪教育机构重要的教育研究、教学培训、家庭培训、教育咨询单位:北京心智研究中心,现更名为北京孙瑞雪教育文化交流中心;2001年,与孙老师等人合作出版了《心智成长丛书》;2003 年,任广州市第一所爱和自由的学校——恒福幼儿园园长;2004年,开始接受国际萨提亚学院、国际NLP心理课程、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等专业培训;先后跟随众多国际一流的心理学大师学习,根据多年的儿童心理研究,结合现代心理学方法课程,陆续设计了关于个人心理成长、家庭心理成长、儿童心智成长及亲子辅导的实操性课程。;2005年,任机构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并陆续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创立孙瑞雪教育机构“心理提升俱乐部”,为大量会员带去实效的心理提升活动和工作坊课程;2007年,任机构副总校长、首席培训师,全面研究机构师资培训体系以及实施培训内容;2008年,推出个人心理工作坊品牌——心灵树课坊。薛梅:孙瑞雪教育机构教学督导;中国首批蒙特梭利教师;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第一批教师;2006年任广州市白云区孙瑞雪实验幼儿园园长,同时主持幼儿部与小学部的工作;接受孙瑞雪老师的培训长达十余年,拥有十二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了大量管理经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始终抱着与孩子、老师共同成长的信念守护着她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位老师,并认为有责任、有义务将科学的育儿方法传达到千百万个家庭。安长喜:孙瑞雪教育机构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教学校长;宁夏大学美术系2000届毕业生,1999年首次听孙瑞雪老师的专题讲座,接触“爱和自由”的教育,毕业后正式加入孙瑞雪教育机构。历经了一年半的幼儿班教学经历,三年半的小学班教学管理后,由于个人突出的工作表现,于2005年提升为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教学校长,2006年2月,成为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常务校长。7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安长喜老师充分吸收并应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于教学中,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功地保护了儿童的创作灵感与艺术表现力,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李燕:孙瑞雪教育机构教学督导;从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幼儿部教师、小学部教师到教学校长,李燕老师积累了十一年蒙特梭利教育实践、管理与研究经验,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送走了中国第一批“爱和自由”中成长起来的小学毕业生,而这一批分散向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正以蓬勃的成长势头呈现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与优秀的学习品质。段武宽:孙瑞雪教育机构教学督导;孙瑞雪教育机构第一批教师。1995年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教师,负责幼儿园主班工作。1999年—2002年负责并研究幼小衔接工作,同时任学前班主班老师工作。2003年—2007年深入研究小学教学工作并任小学班主任。2005年—2008年任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园长(全面负责小学教学工作、并负责培养新教师)。
倒数第一丑
《透析童年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内在的连结》(王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透析童年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内在的连结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在生命开始的地方,看见孩子内在的丰盈,也看见我们自己的匮乏。
只有实现生命本质的真正连结,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也才能真正爱孩子。
父母只有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重新经历自我生命和心灵的成长,才能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本书中,作者反复强调和展现的是,人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身体的自我,一个是精神的自我。每个孩子的到来,都带着一颗精神的种子。这颗精神种子需要和身体一起成长,它所需要的养分,甚至超过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养分。因而,无论作为教育者,还是作为父母,都应该懂得:关注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与认知发展以外,更需关注孩子心理与精神的发展,最终达成身、心、灵的合一成长!
而为了让孩子可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未来能够以完整的人格状态幸福生活,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重新了解自己,寻找生命中那些曾经丢弃的宝贵资源,并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与此同时,也让自己走向真正成熟的生命状态。
●头脑中自以为正确的方式,让我们与孩子永远生活在两个频道中,难以通过心灵之爱与孩子产生内在生命的连结,若想要进入孩子的内心,就需要先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
●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他不仅是一个我们能够看到、触摸到的小身体。他的生命内部,同时带着宇宙所赋予每个人灵性的能量和信息。他犹如一组密码,承载了一个生命成长的全部资源,这使得婴儿的生命拥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性精神和具有创造力的生命特质。
●孩子在0至12岁,甚至到18岁时,父母、家庭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孩子的爱和安全感,犹如孩子成长中的第二层皮肤——“心灵皮肤”,保护着孩子正常健康地依据自己的生命密码,来建构自己内在的精神生命。
●成人们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内在资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最好的自己。只是大多数时候,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成了孩子成为自己的障碍。
●儿童的到来,就是需要我们透过他们天使般的眼睛,重新去感受爱从其中流出。倾听,我们首先需要让自己可以用心去正视对方,然后逐渐让爱在其中流淌。
●父母的心理状态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土壤。父母没有心理的自由不可能给孩子真正的自由,父母没有安全感不可能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创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孩子制造了创伤。
作者简介
20年时间,是王树生命的一半历程,她却将之全部投入到新教育的事业之中。
1994年,王树已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受体系化培训的蒙特梭利老师。199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学校,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学校的创立实属开创性的破冰之举。在前10年的实践中她发现,存在于儿童身上的诸多问题,大多来自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的投射,而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因而,自2004年起,王树追随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NLP、催眠等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国际顶级大师,深入学习,潜心感悟。教育和心理两大视角,使她能有进一步的洞察:儿童身、心、灵发展的脉络如何;作为孩子成长的背景,父母的作用怎样发挥;孩子如何成为完整的自己,而非父母生命的复制;教育者如何成为觉悟者……时至今日,王树觉得,以自己生命的状态,和对生命发展与教育之道的领悟,已可带领愿意成长的家长和自己在觉悟的道路上一同探索。
创办靛蓝纪教育机构、举办家长学校与夏令营、写作本书,对王树而言,都有着重新出发的意义。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