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3

纳兰美黛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台湾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意凉漠

已采纳

宋立心理咨询师简介哪一年的1975年,宋立老师专注心理学专业教育12年 山东华夏思源心理老师直接接听  宋立 声情并茂 寓教于乐 举一反三

台湾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238 评论(14)

neil2446326902

有一次傍晚,我从外面玩好了回家吃饭。除母亲外,家里人都在。大哥问我:“去哪玩了?玩什么呢?”我说:“在外面玩,弹啤酒盖。”大哥说:“饭还没熟,我们也来玩一局。”我说:“好啊!来啊!”大哥找来瓦片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立下规则:谁被弹出,谁就是输。我很想让大哥也知道,我很厉害!第一局开始了,我一边前进一点一边想着如何打败大哥。我看准机会了,用力弹去,差点就把大哥的盖子弹出线了。这下轮到大哥了,我的和他的距离有点近,他很轻松就把我干掉了。这局输了,我很气!第二局,我们僵持了好一会儿。在最后关头,我弹偏了自己出线,我输了。接着我又连输三局。母亲回来了,家里人叫吃饭了。我很不服气,哭着不吃饭,还叫大哥也不许吃饭。这时,家里人叫大哥向我认输。我哭得特厉害,父亲抱起了我,我还扭动着身体抽泣着说:我不要那样!我不要那样!我要重新玩一局,不许假输的。

97 评论(10)

solomuse2012

遇事不轻易指责,是爱,是包容,是付出和尊重。

网络上有人问:好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的?

最高赞回答是:首先,遇事不轻易指责。

家庭的幸福,不在于锦衣玉食,而在于不争对错。

家庭的幸福,不在于阔气富有,而在于不轻易指责。

不轻易责怪,夫妻更恩爱

如果你出门前,对伴侣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某瓶药物藏好,以免小孩子误服。”

伴侣一脸自信地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结果不久后就接到伴侣的电话:“孩子误吃了药,已经送往医院了。”

于是你匆匆忙忙地立即赶往医院,见到伴侣的第一面,你的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

“不是早就让你把药收好吗?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不知道是怎么当妈/爸的,让我说你什么好呢?这孩子本来身体就弱,这下……”

一连串的指责,劈头盖脸地冲向对面那个内心早已兵荒马乱的人。

面对责备,对方感到自尊心受挫、委屈,于是气话在这时就被逼出来了:

“你以为带孩子很容易啊?那以后你来带啊……”

一场唇枪舌战就此展开,甚至愈演愈烈。

原故事的丈夫是这样做的:看到满脸自责的妻子,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说:“没事的,有我在。”

看到这位丈夫的做法,一心想到了杨澜的一段话:“在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她(他)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

那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能互相体谅彼此的不容易。

当对方犯错时,不是只顾着谩骂和责备,而是顾及对方的感受,然后跟他/她站在同一边,一起面对问题。

责备之话一出口,就有了对错之分,将两个人瞬间拉到对立面,爱的感觉便会消失。

一味地指责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

心理学著作《错不在我》里说到:

“绝大多数夫妻离婚,都是长期的累积所致,这样的夫妻都以滚雪球的方式责备对方并为自己辩护。

夫妻双方总是盯着对方的差错,对自己的优点、态度和行为方式则极力辩护。

这样做恰恰会导致另一方固执己见,甚至寸步不让。”

大多数夫妻,都无需经历什么大风大浪,更多的只是小吵小闹。

有的夫妻在互相指责中将其演变为针锋对麦芒,有的夫妻则在互相包容中将其转变为绕指柔。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吵着吵着就散了,有的人吵着吵着感情更深厚了。

没有一桩婚姻是能不遇到问题的,因此在婚姻里最重要的便是,两人能把多少不那么愉快的小时光变得幸福。

若是总想着争对错,再横加指责,赢的一方赢了结果,却输了感情,双方都不愉快,多不值。

特别赞同汪涵对于两性关系的理解:“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也点出了婚姻长久的秘诀:“欲获得美满的婚姻,只需具有那种对于人类的缺点加以宽恕的友谊便够。”

不轻易指责,家人更亲密

提到不轻易责备孩子的父母,一心第一个想到的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

某次落榜后,曾国藩到父亲的好友那里借了一百两银子,兴致勃勃地跑去买书。

这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他家好几年的收入。

怀着“轻则被骂个狗血淋头,重则家法伺候”的心情,曾国藩回到家中。

一向严厉的父亲知道后,心平气和地说:“买书是好事,钱你不用担心,我们曾家慢慢还,只是这书你既然买了,就一定要读完。”

这寥寥数语,让曾国藩倍感震惊,从此立誓无一日不读书。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曾麟书只是指责和怪罪,会是另一番怎样的情景?

心理学上有个叫“异化的沟通方式”的专有名词,指的便是不认真解决问题,只顾着责备对方的沟通方式。

台湾心理咨询师周慕姿在《情绪勒索》一书中提到这样常见的现象:

有对父母已经很久没看到女儿了,接到女儿的电话说她终于放假了,但她的计划却是跟朋友出国 旅游 。

父亲一听便生气地说:

“你有没有听过‘父母在,不远游’,一放假就想着出去玩,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我怎么会养出你这种不孝的女儿。”

于是接下来,女儿气鼓鼓地回家住了几天,父亲觉得“要我把话说成这样,你才回来。”

局面一下子就陷入了“两输”的状态。

倘若一开始父亲有不轻易指责的意识,而是说:

“听到你要放假,很开心,爸爸妈妈也好久没见你了,你要不要安排一两天回来看看我们呢?”

结果就大相径庭了。

为人父母要遇事不轻易指责,为人子女也是。

由于成长年代的不同,子女跟父母很容易有代沟。

看到父母某些“老套”的做法,就忍不住吐槽和指责,这不仅会让父母感受不到尊重,还会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让彼此有了隔阂。

其实,有很多小事,在子女眼里也许不合时宜和有失体面,但对于父母来说却是乐此不疲的。

遇事不指责,多点包容和理解,不计较,不争对错,就能小事化了。

《礼记》中讲到“孝子之养”,第一个便是“乐其心”,使他们感到快乐,就是最大的孝顺。

遇事不轻易指责,才能营造爱意满满的家庭氛围。

这是家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也是家庭温暖的源泉所在。

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老子强调,处于劣势时不责怪他人是容易做到的,占尽优势时不轻易指责、不咄咄逼人,才是深到骨子里的善良。

对待外人尚且要有这份气度,更何况是亲密的家人呢?

正如《傅雷家书》中教导子孙的: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有时候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跟家人相处,重要的是和和气气,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羁绊和感情;

跟朋友交往,重要的是萍水相逢的缘分和惺惺相惜的情义;

与人共事,重要的是携手推进工作和共同成长。

“这世界上最残忍的事,就是抓住对方的过错进行指责,而不给别人宽容和机会。”

遇事不轻易指责,是对每一段关系保有容错率的气度,是允许别人犯错,不求全责备,不苛责,毕竟谁能无过呢?

欧洲有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

如果常常指责他人,眼中便全是别人的缺点和错误,看不到对方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慢慢地,自己的气量和格局也会缩小。

遇事不轻易指责,是爱,是包容,是付出和尊重。

如果在你身边,有即使你犯了错也不轻易指责你的人,要好好珍惜,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因为无论什么关系,无论多亲密,都不可能是一方无限度地退让,感情是两个人的事。

如同那句话所说:

“所谓好的关系,都是源自一个人的包容和迁就,以及另一个人的适可而止。”

因为你很重要,所以遇事我不轻易责备你。

同样地,因为你很重要,所以我珍惜这份“不轻易责备”的包容。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27 评论(8)

飘飘飞雪

韩冰心理咨询师的网课正规。韩冰,咨询心理学硕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先后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与马来亚大学,获得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有澳、美等国海外游学与工作经历。曾服务海外公立医院与国内三甲专科医院长达13年。擅长创伤治疗,治疗取向为躯体整合(SomaticIntegratedTherapy)方向。韩冰的网课是很正规的,最近10年,韩冰老师已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黑龙江、辽宁、山西、湖南、湖北等省80个城市进?各类家庭教育、学生心理、亲子沟通、学习力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等培训讲座超过1000场。

360 评论(13)

多好的青年被

心理学与生活 和普心一块看 然后看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测量 统计 实验心理学 异常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113 评论(9)

刘思韵2522

1.心理学与生活推荐理由:《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凡是你问心理学专业的童鞋推荐书籍,一般都绕不开这本书。2 人之初,性本色推荐理由:精选的性格色彩随笔,从武林到红楼,从情感到自白,从灵魂到真爱,信手拈来,在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文字间,为大家拨云见日,开启一扇自知与知人的窗,走出一条自省和省人的路。3 少有人走的路推荐理由: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推荐理由:该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亦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推荐理由:格拉德威尔走访了宗教团体、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最优秀的推销员,他分析了几种有利于开创流行潮的性格特征,剖析了种种极具感染力的事件,如各种风尚、吸烟现象、儿童电视、商业广告等,并阐明背后的导火索,揭示出引发流行并保持势头的原则和方法。这样的引爆点,正是你想成为出色的父母、市场部经理、政策制定者和生意人的秘诀所在。

18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