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1

奔向八年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正面管教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颖880804

已采纳

引言:上个星期,小巫老师在博客上发表了几篇有关“PET父母效能训练”的文章,看完文章,我感触良多,深为小巫老师严谨治学、认真负责所感动。我参加过正面管教两个阶段的培训,也参加过PET工作坊,两个理论我都有所了解。据我所知,国内大部分父母甚至有些讲师都不知道这两个理论到底有什么区别,而我当初也是因为听到别人说“正面管教和PET是大道归一的,学哪个都行!”才走进了正面管教的课堂,但在我学习过两种理论,并在生活中实施之后,发现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小巫老师写这一系列的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还原事实的真相,将两个理论的区别说清楚,以便于大家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而这,也正是我写此文的初衷,我并非专家,只是一介普通的布衣妈妈,才疏学浅,文章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大家不吝指教。一、正面管教在我家 豆豆两岁之前,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需要走进家长课堂,学习如何做妈妈。我那时很自信,自以为悟性不低,又酷爱看书,我养育孩子不说一帆风顺,起码不会有大的波折吧。然而,豆豆进入两周岁后,我遇到了种种挑战,我忽然发现,这个孩子我搞不定了!他再也不是那个对我俯首帖耳的小婴儿了,说“不”成了他的口头禅。那时,我也看过《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但实话说,我没看懂,我以为无条件养育就是无条件顺从孩子。于是,不管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挑战行为,我选择无限制接受。记得那时,我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如何把孩子搞回家了,每天带豆豆出去玩都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因为几乎每次玩完以后,他都不愿意回家。孩子不愿意回家怎么办?那时号称“无条件养育”实际完全不懂何为无条件养育的我选择无限制接受,你不回家?那好吧,我陪你一起玩,玩到你想回家为止。问题是,每次他都得玩到饥肠辘辘才会愿意回家,无奈我们只好每天中午都在饭馆凑合。慢慢的,我心里积累了很多怨气,开始对我所理解的无条件养育产生了质疑,那时,我心底最大的声音就是:我要搞定他!恰在这时,我走进了“正面管教”(PD)的课堂,接受了两个阶段的培训。这个课堂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做父母是需要培训的,原来父母对孩子发火,孩子感觉是这样的难受;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很多技巧和方法,学完以后,把孩子搞回家于我而言是小菜一碟:在我要带他回家之前,我会选择“提前告知”,告诉豆豆:还有五分钟我们回家。五分钟到了,如果他还是不愿意回家,我会开始给他选择:--“你是再玩三分钟回家还是再玩五分钟回家?”--“你是像小白兔一样跳回家还是像大象哥哥一样重重的走回家?”--“是我抱你回家还是你自己走回家?”--“咱们是一起手牵手回家还是前后开火车回家?”.......豆豆只有两岁多,注意力容易转移,他很容易就被这些选择给勾走了,忘记了自己本来是不想回家的。我也很得意,你瞧,我厉害吧,孩子不哭不闹就回家了!只是偶尔豆豆到家以后会非常迷茫的问我:“我怎么就到家了呢?我不是还想再玩会儿的吗?”我窃笑,娃娃你还不知道你娘的新手段吧!慢慢的,豆豆学精了,开始不上当了,我问:“你三分钟后回家还是五分钟后回家?”豆豆:“我几分钟都不回家!”于是我使出从“正面管教”课堂学来的杀手锏,温柔而坚定的握住他的手告诉他:“你需要选择!”豆豆无奈哇哇大哭,我依旧“温柔而坚定”对待他:拥抱,握手,但是你必须选择!(关于选择带给孩子的伤害详见我四月份的博文《警惕选择带给孩子的伤害》结果毋庸置疑,豆豆是每次战斗的失败者,他才两岁多,没有能力和强大的妈妈做斗争。那一阵我自信心爆棚,每天文思泉涌,将我和豆豆每天的经历记录下来,发在网上,取名为《正面管教在我家》,文章在网上很受欢迎,我更有信心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所以,当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想要出版《正面管教在我家》时,我一度以为自己从此就要在这条路上凯歌前行了。记得那天和编辑吃完饭回到家,豆爸对满脸喜气的我说:“老婆你太厉害了,就你这水平,别说搞定一个豆豆,就是来一个营的娃娃,你也搞得定啊。就算他们是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也跳不出你如来佛的手掌心!”豆爸本来是讨好我说的奉承话,然而这个比喻一瞬间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是啊,我做这么多难道真的是为了搞定孩子吗?被搞定的孙悟空真的幸福吗?他会真心真意的爱那个自己永远也跳不出他手掌心的如来佛吗?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书不出版了,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但我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必定是我自己坚信并亲身践行的,现在我对正面管教产生了一些质疑,那我这个书断不能再出版。二、被PET颠覆与此同时,我开始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PET父母效能训练”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我的生活的。在我学习PET之前,很多人跟我说:“PET和正面管教是一样的,只是正面管教比较通俗易懂而已,PET是正面管教的高级形式。”这个被称为“正面管教高级形式”的PET将会怎样改变我的生活呢?第一次上安心老师的工作坊,说实话,我确实没太看出这两者的差异来,我甚至在PET课堂上使用了正面管教的技巧:我们在课堂上练习一个孩子晚上不愿意睡觉的案例,我当时为了显示我是学过很多东西的妈妈,连忙在角色练习时使用了我的杀手锏:“你是八点睡觉呢还是八点五分上床睡觉?你不愿选择?哦,妈妈非常理解你,你现在觉得很难过,因为你不想这么早就去床上睡觉,你想一直玩而妈妈却不让你这样做,你真希望没有人管你,想玩到什么时候就玩到什么时候,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妈妈爱你,不过你必须选择!”“孩子”在我反复的各种技巧下,很快答应每天晚上八点五分睡觉,而其他组的同学却还在苦苦的倾听,我当时心里那个骄傲劲儿呀,别提多美了!虽然扮演孩子的这个妈妈一直在跟我抗议,说她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答应我按时睡觉了,她觉得我没有理解到她,我骗了她!但我还是很开心,什么骗不骗的,技巧嘛,不懂使用不要嫉妒人嘛!尤其想到这个扮演孩子的妈妈还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我更得意了,看我厉害吧,几个钩子下去,连心理咨询师都得趴下!怪不得我老公说我是“钓鱼专家”,专门给娃娃下钩子的!哈哈!完成任务的我开心的旁听别人的辛苦倾听,听着听着,我开始听出名堂来:原来这个“孩子”不愿意上床睡觉是因为她很想知道,当她睡着以后,爸爸妈妈到底在谈些什么!原来那个“孩子”不愿意上床睡觉是因为她担心黑乎乎的屋子有鬼怪出现!而我的倾听、共情却什么也没听到,我只做到了让孩子不哭不闹,乖乖的八点五分上床睡觉,她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睡觉,我完全不知道!那一刻,我惭愧无地,为自己先前的傲慢和先入为主而汗颜。也是自那时起,我开始真正脚踏实地的学习PET,我也由此发现了PET和正面管教的差异。三、我眼中正面管教与PET的差异正面管教和PET都提倡尊重、爱、平等,都是对传统养育方式的一种巨大革新,同时父母需要培训这个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两个理论具有相似之处,同时它们很多技巧有着相似的名字,比如“倾听”,比如“共情”,比如“我句式”与“我信息”,而这些技巧也是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那么,是不是因为这些就可以断定,这些名字相似的技巧本质也是相同的呢?或者说,是不是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正面管教是PET的基础,想要学习PET,应该先学习正面管教”呢?我虽只是粗粗的上过两个阶段正面管教课程和几期PET培训,整个实践也只一年多时间,但我认为这两者是有着巨大差异的,容我以我粗浅的知识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1、正面管教中的“共情”(即倾听)和PET中的“积极倾听”的差异正面管教的共情有固定的句式:妈妈看得出来,你现在觉得_____(感觉词汇),是因为________(孩子相信的原因)。我猜,你但愿________(孩子的愿望)而PET的积极倾听则非常复杂,没有固定的句式,讲究聆听与跟随,孩子的感觉和想法都是孩子自己的,父母无权猜测。像上面句式中的妈妈看得出来等等,明显就是分析诊断,而分析恰巧是PET中积极倾听一定要避开的一块绊脚石。记得曾经有一次,我跟豆爸生气,我很希望他能跟我道歉,但他没有,我很郁闷,就不睡觉,一直看电视,豆爸(他也学过正面管教和PET)在劝说我别看电视未果的情况下说:“你现在觉得很愤怒,因为你想看电视而我却让你去睡觉,我猜,你但愿没有人管你,你可以一直看电视,想几点睡就几点睡。”当时我听到这话,真是气得半死,什么叫我希望一直看电视?你懂我为什么看电视吗?你知道,你知道什么呀?!我告诉你,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抽你!!!2、正面管教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与PET解决需求冲突的第三法这两个猛然一看非常像,甚至正面管教还多了一步,然而正面管教却缺少了非常关键的一步,那就是界定需求。PET:一、界定需求;二、寻找解决办法;三、评估解决办法;四、确定双方都能接纳的解决方案;五、执行解决办法;六、评估结果。正面管教:一:“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方法,你愿意谈一谈吗?妈妈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不相互指责?”二、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他,好,我明白,等你想听的时候咱们再谈。如果孩子同意,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你的感觉是什么?”三、问孩子:“你想不想听妈妈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的感觉可能和你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感觉都不一样。”然后诚实的告诉孩子你的感觉。四、感谢孩子。五、寻找解决方案。六、选择可行的方案。七、约定时间对孩子的执行表示感谢。3、正面管教关注解决办法,PET关注需求。正面管教中有一张工具卡,就叫“关注解决办法”,而PET的核心则是“行为四角形”,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先看隶属于行为四角形哪一版块,如果是孩子处在问题区,父母要积极倾听;如果是父母本身处在问题区,则要发面质性我信息;如果双方都处在问题区,则要在积极倾听和我信息之间换挡;如果都处在无问题区,则使用关系技巧。由上可见,划分问题区是PET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问题区的界定就是需求和情绪,谁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谁有未能表达的情绪,谁就处在问题区。因此,PET中,不管任何时候,需求都是摆在第一位的,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看见真正的孩子,这是PET的重要内容。作为完全有别于传统育儿方法的两套体系,正面管教与PET形似而神不似,但就如肯德基和家常菜都能填饱肚子一样,虽然它们都能填饱肚子,但肯德基不是家常菜,要想学习做家常菜不需要先去肯德基做汉堡包。然而,育儿体系亦如食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百家饭能养百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并且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如我,在日常生活中,我会选择PET作为我育儿的指南,遇到事情,我第一件事就想到问题的归属,但我并不排斥使用正面管教的某些工具,比如“行大于言”,比如“特殊时光”,但我只选择那些我认可的,而且能拉入到无条件养育体系中来的那部分工具,选择性使用。四、我的学习感悟1、成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习如此,育儿更是如此。PET的积极倾听需要1500~5000次的练习才能掌握,有很多人一看到这个数字就大吸一口冷气:妈呀,这么多次,谁能坚持下来呀!算了,干脆不学了!但我想说的是,每一次的练习于我们而言都是一次成长,有些成长或许我们看不见,但看不见它却在那里。所以,哪怕失败一千次,我也愿意去做一千零一次尝试。更何况,在这些量的积累中,不用等到练习一千次,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发现亲子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一步一步走螺旋式的楼梯虽然比较累,但却是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砌起来,走上去的,这样的成长不正是我们所梦想的吗?2、育儿是一场永不止息的修行。常常听到有人说:“如果没有孩子,我脾气是永远都不会改的。”“如果没有孩子,我.......”是的,如果没有孩子,我们很多变化都不会发生,育儿就是一场修行,而孩子则是这场修行的引领者,无论是学习正面管教还是PET,在孩子引领的这场修行中,我们都不能止步,不断学习、不断修行才能做好父母这个角色。从有条件养育到无条件养育,这条修行路我走得坎坷崎岖,跌跌撞撞,但我不后悔,我相信当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于我,于孩子,都是这样。文章开头,我就说过当初我是如何烦恼豆豆玩耍不爱回家的,你知道后来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吗?我通过积极倾听,终于剥下洋葱核:原来豆豆不想回家是因为妈妈每次回来就做饭,他想要妈妈陪着玩!于是我们一起约定,以后我做饭的时候,他帮忙洗菜切菜,自那以后豆豆很少出现玩耍不爱回家的情况了。当然,孩子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也许再过一段时间,豆豆又会玩耍不爱回家,那时我通过倾听剥下的洋葱核,很可能就不是上次那个,未来的事谁知道呢?自从真正开始无条件养育,我就明白了,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我接受生命的一切变化,我更接受孩子的一切变化。前几天,豆豆跟我说:“妈妈,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吗?我最喜欢听你说话!”那一刻,我好感动,还好我及时拐弯,还好我终于走上了无条件养育的道路。

正面管教心理咨询师

358 评论(9)

bluelights

你好,我是浅浅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学习潜能测评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你这个问题的非常了解,我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也非常感谢你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

我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学专业,因此,顺理成章地就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本科生可以考三级心理咨询师,研究生可以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我国,劳动部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

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正式启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5月和11月。

2017年,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考试认定取消,已获证者仍有效。

换句话说,目前没有这方面的统一的国家级考试了,其余的证书基本都属于认证系列。比如我自己也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在学习美国正面管教的时候,就通过正面管教家长班,正面管教学校讲师认证班,通过几天的学习,然后通过一个测试,就可以拿到“美国正面管教学校讲师”证书。

通过这个例子,我是想和你探讨一个问题:

目前市面上各种培训很多,各种认证班也多,甚至还有很多网络学习认证班,鱼龙混杂,鉴于此,我建议你 根据你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甄别。

无论接下来我给你讲述的哪些比较靠谱的证书,都是目前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内容。就像曾经的国家统一考试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一样,相对比较权威,可惜被取消了。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夯实自己,等待以后有这样的考试时才有机会去参加,并且顺利通过考试。

结论:

(1)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从业者主要考 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证书 ,获得相关人才职业技能证书作为从业参考,由国际教育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认证考核并颁发证书。

(2)家庭教育方面,主要是考取 CETTIC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 由 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

我不太清楚你是什么专业出身?但是我想和你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把考取了什么证书作为追求的目标,其实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心理咨询,都是在做人的工作,人心的复杂性不言而喻,那么仅仅是考取了很多证书就可以搞定吗?

NO,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考试后,涌现出一大批各种证书的认证班,在我看来,有些确实是有真正的水平,有些内就是打着认证的幌子,来招收学员赚钱的一种方式罢了。

鉴于此,我的建议是在考证方面没有确切保证时,我们可以努力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心理咨询,积累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成长。

当今 社会 急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升,各种竞争愈演愈烈,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不断增加和交叉感染。人们越发关心个人的心理 健康 问题。各种心理紊乱,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边缘状态及重症精神病也越来越多,我们需要积累成长自己,提升能力才行。

一句话:夯实我们的自身本领,专业知识的成长,咨询经验的积累,个人成长的蜕变,方方面面去成长自己,从而塑造自己专业的形象,才能自助助人。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你问我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大不大,应该说一点都不大,因为心理咨询含金量最大的是实操部分,也就是你咨询的时间长短,我因为是老师,平常比较多和学生交往,有时候一周都可以咨询十多人次,这在咨询师界一般人当中算是一个实践时间比较多的人,大部分读完心理咨询的人是不做心理咨询师的,我比较擅长的技术的解梦,而我目前解的梦有几千个,这也是一般咨询师所不具备的。我认为这部分含金量会稍微高,而证书是没有多大含金量,只要去读,而且哪怕没有什么灵性的 人也可以考得到手的。

另外,现在国家心理咨询证书已经不能再考了,因为已经停考。

那么,什么样的心理咨询的证书含金量比较大,一般说,那些心理大咖办的课出具的证书含金量比较大,因为在圈内人比较认可,另外,一般费用很高,三五天或者一两周就是几千甚至几万的培训费都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证书“含金”太高了,至于有没有效果那不好说。

在家庭教育或者心理咨询方向,目前有哪些比较有含金量的证书?

只能说哪个证书有权威,现在看,就是人力资源部(以前劳动部)颁发的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最权威了。

至于说含金量,不好说,如果只是考下一个证书,基本掌握了教材的内容,那离着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那点知识真的做不了什么。

有了证书,要学习的很多,比如家庭教育方面的,亲子关系方面的,夫妻 情感 方面的,心理问题方面的,就是心理问题的发病原理,发作的特点和规律,痛苦的原因,解决的方法等等,家庭教育,很多是平时感悟的,有的理论学会了,需要感悟,只有把原理吃透了,才能高效的使用。

个人认为心理咨询应该含金量更高!因为现在这个 社会 心理有问题的人还是居多!大多数人还是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

家庭

在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资格证,培训师且有这方面的从业经验。

心理咨询方面首先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健康 管理师。并且在这一方面有从业经验。

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是目前心理方面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了,证书是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部颁发的,全国通用,终身有效,不需要年检,可以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网上查到。

心理咨询师无论从涉及的内容广泛程度还是临床经验方面都比家庭教育师要求高,而且其认证等级森严啊!前景就不说了

心理咨询目前比较有含金量的证书就是二级、一级心理咨询师啦[可爱][可爱][可爱]

健康 管理师就是不错的选择,包含家庭心理,营养, 健康 等多方面的知识,有初,中,高三个等级,国家卫健委统一考试,证书含金量高,还可以申请国家技能补贴。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21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