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jing99
剧本杀其实就是一种推理的游戏,玩家们通过沉浸式的游戏方式来体验剧本当中的人所发生过的事情。基本上都有着多名玩家,玩家们会拿到自己单独的剧本,而且在玩游戏的时候需要将自己代入到这个剧本当中,让自己活成剧本当中的角色。通过推理大家可以找出游戏当中的凶手,而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游戏方式,但是新华社却对这个游戏方式提出了质疑。
因为新华社认为有一些宣扬暴力或者是灵异的剧本杀可能会影响一些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于是就对剧本杀发出了不认可的声音。虽然说新华社所发表的一些言论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剧本杀都是不会被认可的,因为大多数的剧本杀都是非常正常的。而这些灵异的剧本杀其实很少会有人选择,多半都是一些胆子特别大的人才会选择这样的剧本。
剧本杀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刺激的游戏,而且网友们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也并没有完完全全的将自己带入到角色当中,所以说多半的玩家在玩了以后就会忘记,而且根本就不会对玩家本身的性格产生任何的影响。所以基本上在这两年期间飞速的发展,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与认可,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新华社的担忧当然也不无道理,因为如果青少年们玩剧本杀的时候太过于投入的话,很有可能会受到这些角色的影响。毕竟有些青少年的思维方式确实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他们的发育也并不完善,所以说在遇到了一些事情的时候,青少年没有办法好好的处理。因此剧本杀确实是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不可以一刀切,否则的话也是违背社会原则的处理方式。
达达1110
处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的作用不可估量,网络对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刻。互联网有如一把双刃剑,它在获取知识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对社会的危害也日益明显。面对非法网吧的种种危害,我们不应由此便否定网络的发展、普及,网络应该发展,网吧应该规范,我们中小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一) 青少年学生加强自控能力,有节制地约束自己。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要求。去年11月22日,共青团中央等八家单位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较为明确地规定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公约内容包括"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无节制地沉迷于上网,将会直接严重危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出现象南昌学生余斌一样心力衰竭"猝死"于网吧的情况。医学专家认识,长期沉迷刺激性的电脑游戏,人高度紧张的时间一长,很可能导致"超限抑制"现象,使其电脑以外的"兴奋灶"减少。所以,在生活中长期沉迷网络游戏的人,会对周围事物淡漠甚至麻木,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表现为易出汗、急躁、粗暴、激动甚至虚脱。同时,对于一些心脏不好、神经系统不稳定的人,刺激性电脑游戏极有可能成为诱发因素。沉迷于网络的人,极其容易患上眼科疾病。长期面对电脑,近距离的光线刺激和电磁辐射伤害了眼球,而刺激性的游戏又容易让人兴奋、睡眠减少,使眼睛得不到休息。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容易造成水分摄入量减少,而网吧的环境比较差,透气性不好,眼睛自然会出现胀痛的现象,长时间在这种环境用眼还容易引起结膜炎甚至青光眼,也容易使人过早出现白内障。(二) 青少年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经调查表明,上网的学生中,大约只有15%的人是上网学习,60%的人是上网聊天,25%的人是上网玩游戏等。值得注意的是,85%的人上网与学习毫无关系,更容易受到网上不健康内容的侵害。诚然,网络和电脑游戏大都充满了刺激、超现实的幻想的东西,使玩者乐此不疲。但是,中小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切勿玩物丧志",忘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辜负了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不要等到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或者中、高考名落孙山,才后悔莫及。 (三) 合理使用家长给的零花钱,养成量入而出的消费习惯。零用钱要用在学习、生活和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方面,不是用来泡网吧的。泡网吧上瘾了,就会除上网之外什么事都不想干,零用钱远远不够用。贵州筑城一名小学生从迷恋网吧以来,不但将家长给买早餐的零花钱很快用完,还偷家里的钱到网吧上网玩暴力游戏,成绩急剧下滑,从尖子生变成末等生。 (四) 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正确认识、使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将会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扩大自己的视野。因此,要学会正确对待网上交友、聊天,正确对待电子游戏中的刺激场面。在电脑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兴奋与成功,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真正的成绩,来自于辛勤的劳动,来自于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勤勤恳恳地积累。从而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把精力放在学业上。(五) 要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南昌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陈建华教授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网络成了青少年感受、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第二,网吧成了青少年寻找精神寄托的场所,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便在虚拟世界里沉沦,有的从聊天开始发展网恋,有的甚至利用网络行骗;第三,网络成了青少年寻找刺激、猎奇的场所;第四,网络成为青少年忘却生活烦恼的"防空洞",生活不顺、时间没法打发时,他们首先想到网吧,有的甚至通宵达旦沉迷其中;第五,上网滋生青少年开支的"黑洞",极易诱发犯罪。 大家不要把网吧当成精神寄托的场所,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自觉拒绝网络的负面影响。希望在座青少年同学们,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学会自我保护,正确地使用互联网,拒绝非法网吧,远离青春陷阱。
Toffee0528
中国部分: 《论语》,孔丘,(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礼记》中的《学记》,参见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资料》第40-4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蔡元培教育论集》,高平叔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四)任课教师:陈建华 (五)总时数:32学时 (六)考核方式:考查 ● 培养计划表 院(系、 所) 教育科学学院 学 科、 专 业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研 究 方 向 1. 德育理论与实践 2. 教育社会学 3. 中等教育 4. 教育研究方法与评价 5. 教育哲学 6. 教育法学 7.社会教育 6.高等教育研究 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周学时 总 学 时 各学期教学周时数 任 课 教 师 考核方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必 修 课 程 学 位 公 共 课 第一外国语 6 6 216 6 6 考试 政治理论课 自然辩证法(理)/哲学(文) 2 3 54 3 考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 54 3 考试 计算机应用(文) 2 3 54 3 考试 学 位 基 础 课 教育理论哲学基础导论 4 4 72 4 夏正江陈建华 考试 社会学 4 4 72 4 陈 川 考试 教育研究方法论基础 4 4 72 4 李酉亭等 考试 学 位 专 业 课 1. 品德心理研究 4 4 72 4 岑国桢 考试 1. 德育原理研究 4 4 72 4 古人伏 考试 1. 教育伦理学研究 3 3 54 3 古人伏朱 炜 考试 2. 教育社会学概论 4 4 72 钱 扑 考试 2. 教育社会学专题研究 4 4 72 钱 扑 考试 2. 教育法学原理 4 4 72 郑良信 考试 3.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3 3 54 3 钱源伟 考试 3. 中等教育比较研究 3 3 54 3 钱源伟 考试 3.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3 3 54 3 夏正江 考试 4. 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 4 4 72 4 李酉亭杜佩屏 4. 教育实验设计基本原理 4 4 72 4 李酉亭 4. 教育文献检索 2 2 36 2 李酉亭 5. 基础教育哲学研究 4 72 4 陈建华 考试 5. 教学论 4 72 4 夏惠贤 考试 5. 德育原理研究 3 3 54 3 古人伏 考试 6. 现代法理学与法学概论 4 4 72 4 郑良信 考试 6. 教育法学原理 4 4 72 4 郑良信 考试 6. 教育法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4 4 72 4 郑良信 考试 专 业 外 语. 2 4 2 4 72 2 2 岑国桢钱 扑 考试 专题讲座(含讨论班) 考查 选 修 课 程 . 教育社会学研究 2 2 36 2 施永达 考查 1. 教育法学原理 2 2 36 2 郑良信 考查 . 教育思想流派与名著选读 2 2 36 2 陈建华夏正江 考查 1. 中国心理学史 2 2 36 2 燕国材 考查 1. 心理咨询实践研究 2 2 36 2 李正云 考查 .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3 3 54 袁 军 考试 . 当代教育问题研究 2 2 36 钱源伟 考试 2. 教学论 4 4 72 夏惠贤吴维屏 考试 2. 心理与教育测量 3 3 54 竺培梁 考试 . 比较教育学 3 3 54 张民选 考试 3. 德育原理研究 2 2 36 古人伏 考查 4. 数据统计与多元分析 2 2 36 2 袁 军 4. 教育传播学 2 2 36 2 金正坤 4. 学科教学法研究(语、数选一) 2 2 36 2 陈振宣周 琼 4. 计算机高级语言及应用 2 2 36 2 谈鑫昌 5. 素质教育研究 2 2 36 2 陈建华 考查 5. 中小学教育实验研究 2 2 36 2 夏惠贤 考查 5. 教育测量与评价 2 2 36 2 吴钢 考查 6. 教育社会学概论 3 3 54 钱 扑 6. 高等教育管理 3 3 54 杨德广 其他 培养 环节 名称 专业调查 √ 实习 2 9 36 9 论文开题报告 评审 论文写作与答辩 √ √ 答辩 同等学力者补修课程 中外教育史 教育概论 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统计学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