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a已被注册
最近追了一部电视剧——《爱上你,治愈我》,良好的亲密关系可以治愈你的旧伤,治愈你的原生家庭,我们都希望在亲密关系中能够遇见治愈我们的他,与他一起相伴前行。但更多的情况是,我们本来身上就千疮百孔,扎满了裂痕,在关系中,更应该逐渐的修复自身,也给到对方爱,爱是相互给予。剧中每个人心里多少都有些心理问题,包括优秀的心理医生,都是自己经历过痛苦,自助才能助人,良心好剧,喜欢的心理学的可以了解下。 下面分享一些印象深刻比较喜欢的句子 1、“如果想征服生命中的焦虑,活在当下,活在每一个呼吸里。”--阿米特.雷 问自己:“你焦虑吗?” 希望你的回答是:“不,我从不焦虑” 但大多数人回答却是:“是的,我很焦虑。” 学生焦虑成绩不够好,上班族焦虑工作不顺心,没有周围人过的好,中年人又处于上有老下有小,而你现在焦虑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越感到焦虑,我们的生活越糟糕。 有时会觉得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安排的满满,内心处于一种不安、紧张、忧愁等,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做,发现一上午过去,自己什么都没做。明明很多事情,那么担心,最后什么都没有做,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活在当下,没有活在每一个呼吸里,用平静谦和的心去接纳一切。 2、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很可能是别人喜欢你的理由 无论你怎样都有人喜欢你,都有人不喜欢你,我希望在未来喜欢你的人里面多了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我们都太喜欢关注别人了,其实更多时候别人和我们没有关系,只有经营好自己,你真正懂得喜欢你自己的时候,就是幸福开始的时候,所以,你要先喜欢上自己,觉得我值得。 3、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有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 童年、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想要深入了解一个人,了解他的童年就可以,童年周围人对你的方式,童年对你什么感觉? 我了解心理学之前,一直觉得我是比较幸运的,一家人在一起,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和他们在一起心就舒适安全。 了解心理学之后,发现其实我的童年蛮多的创伤,导致现在和爸爸妈妈甚至长辈都不会沟通交流,我觉得那件事过去了,大家都忘记了,平息了,但是我的心里却是一直都有一道坎过不去。童年造成的创伤,我至今都在疗愈。 4、仙人掌不知道自己带着刺,扎伤了爱着它的人,它要知道自己的刺会刺伤自己最爱的人,它估计会在与她拥抱之前,把自己的刺都拔掉。 剧中男主和女主彼此相爱,仙人掌也是他们的信物,男主突然分手消失,到后面的相遇,其实两个人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和精神治愈师,自己内心深处的刺却一直在,彼此在一起的时候,却很容易扎伤彼此,需要沟通、理解、体谅、包容。 每种性格背后的成因 都或多或少带着些许苦难。 现在每次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会关注,此时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要克制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和童年时有关等等,都会想到之前的行为模式。 最后分享一段话, 心理治疗师不是一把手术刀,不是一个教导的导师或权威,而是病人的一个旅伴,一个真诚、包容、敏感而温暖的旅伴 ——欧文·亚隆 对自己的期望,希望成为你人生中的旅伴 一个真诚、包容、敏感而温暖的旅伴 成为一个一直温暖陪伴你的占卜师
小美人杰西卡
是其中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安全的环境中,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浓缩了真实的社会关系,让成员体验自己与他人的反应与感受,从而达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模式;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交往模式,了解自身更深层的需要;帮助我们消除内心盲点,发觉内在更多潜能,达到个人全方位的心灵成长,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自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沟通互动模式。1. 探讨克服自卑心理,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2. 增加对自我的了解和接纳的程度,拓宽自我觉察的能力。 3. 学会倾听和表达,感受真诚的人际关系。 4. 增强团体成员的自信水平。简单问题回答:1.什么是成长小组? 成长小组从直观上看就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谈论一些事情,这容易让人联想起同学聚会吃饭,形式上很像,但内容上完全不同,需要将谈论的话题往“成长”主题上引导,比如探索“我是谁?我如何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等主题,小组成员、团体的目标和方向都围绕“成长”这个主题,借由这些主题,探索深层次的自己。2.成长小组与团体治疗 在个体咨询中来访者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访者是想探索自我,想在自我实现的路上走得更远一些。一类来访者是被症状折磨,需要了解症状背后的作用机制。前者定义为个人成长,后者定义为心理咨询。前一类来访者组成的团体就更倾向于成长小组,后一类来访者组成的团体就更接近于团体治疗。二者在成员和目标上都有所不同,所要引导的方向也不一样。团体治疗更常见于一些专科医院组成的类似“抑郁症团体”“戒酒团体”等等,而成长小组更关注于个人成长议题。3.适合什么样的人参加? 我们的小组聚焦于“成长”,这个成长更多的体现在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方面,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困惑来源于对自己的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感觉被“别人的事情”推着走等等。举个例子,有人学了心理学,也考了证,当要开始从业的时候,总觉得没有准备好,那限制你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需要去探索,去了解,了解清楚了,可以更坚定的走接下来的路,这样的“个人成长”其实很有必要。以人群来划分的话,咱们这个团体适合有“个人成长”需求的人参加,对自己理解的越透彻,对别人才能理解的越透彻。在多人组成的小组中,别人,很多个别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透过别人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自己,这就是小组的优势,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更多的是和我们内心的体验。我五年前参加成长小组后的感悟: 女,五年前参加心理动力学成长小组,一直在心理圈浸泡着,目前兼职做心理咨询,有自己独立的咨询室成长关键词: 靠近、温暖、自由、坚持接到小D的邀请,早就想说几句什么,好像又没有什么表达的,就一直在拖延,当把这个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的时候,也许就不那么愿意表达了,当到截至日期的时候又收到邀请,感觉是时候说一说了,我是很适合写命题作文滴~ 关于五年前的那个成长小组,我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说一说的,尤其是在五年后的今天,但此时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个团体是我生命中第一个心理成长团体,那时候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懵懂和未知,现在回想起来就是一圈的温馨,一圈的感动,那里面有我们无数的笑声、哭声,我和每个人的生命如此的靠近...... 那个时候的场景在此刻一点点冒出来,小A的多才、有小B的睿智、小C的恬静、小D的坚持、小C的温暖以及我的坚定,我的所有感受都冒出来,纠缠在一起,想起我们的一切,一切,我以为我忘记了,其实都在我内心中最暖的地方收藏着: “这些话,我不说,我说了也许会伤害谁”, “我自己在那时和儿子有了一个关于生命的讨论”, “我会把我们团体的点点滴滴记录起来,让我以后慢慢回忆”, “我决定退出小组,因为我想和大家永远的在一起”, ...... 一句句的话语冒了出来,这些都是我的温暖记忆......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如此的真实的在一起,记忆最深刻的竟然不是在团体内,而是我们的课后聚会——那样的自由,那样的舒适,让我理解到心灵接近后可以如此的放飞内心,这也许就是我后来大家很多人在一起相聚的感觉! 当时参加小组的最主要动机是考完心理咨询师证之后,突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需要给自己寻找感觉让自己充实一点,在李老师公开课后突然觉得精神分析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于是打包参加了一个系列课程,本着如此简单的目的,让自己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是蛮佩服自己的。 那时的自己就觉得心理咨询很好玩,可以接触,谁知道它的魅力如此之大,让此时的我欲罢不能,我自己一直就是一个很难坚持的人,如果可以坚持一定是吸引力巨大的那种,那时的团体让我坚定了自己走心理道路,走团体咨询师的道路,虽艰辛但不懈!人总是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的,我们成长小组的成员一共11人,关于心理咨询师从业的艰辛和困难,我想大家都是知道明白的,这期小组成员中截止到现在,我知道的从事心理、咨询、教育的人竟然大半以上,也许更多,虽然我们走在各自的道路上,同时我一直觉得和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一直相聚着~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