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3

李嘉图路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五音养五脏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笨猪seven

已采纳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五音养身给你听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百病生于气,止于音。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阴阳五行体系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脏:肺、肝、肾、心、脾五音:宫、商、角、徵、羽五窍:鼻、目、耳、舌、口为了适应读者的五行排序,本文以“金”打头中国音乐追求的清、静、淡、远的意境,与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恬惔虚无”的法则出一辙。心——五脏中的君主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在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脏系统的不适。心常见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最佳曲目:《紫竹调》。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过早过晚听都不太合适。伴茶:准备一杯红茶,略加少量绿茶,可以补益心脏。肝——五脏中的将军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肝常见不适: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顺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伴茶:准备一杯绿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顺肝气的作用。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脾常见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属脾的音阶: 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最佳欣赏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伴茶:准备一杯黄茶,略加少量红茶,可以温和的调节脾胃功能。肺——五脏中的宰相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肺常见不适: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属肺的音阶: 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最佳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伴茶:准备一杯白茶,里面少放一些红茶和黄茶,以起到生补肺气,同时清除肺中杂质的效果。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长此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肾常见不适: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属肺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伴茶:准备一杯黑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茶叶五行绿茶:五行属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龙井。红茶:五行属火,代表茶有川红功夫、滇红功夫、祁门功夫。黄茶:五行属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温州黄汤、君山银针。白茶:五行属金,代表茶有银针白毫、贡眉、白牡丹。黑茶:五行属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附加:音乐处方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 小调——命运》;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青春舞曲》;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纷繁喧闹的都市,生活着我们这样一群为俗缠身的人。每天随日出睁眼,每夜伴月色入眠,身心疲惫,迷惑重重。我们能在心中为自己留下一片空明地带吗?我们,能在寂静无人时心无牵挂地面对自己吗?音乐,可以让我们做到。一曲洞箫声起,鸣咽缠绵;几处古筝弦响,芳华绝世。万籁俱寂,只余乐音,让我们为之沉醉,为之起舞,为之焕然一新。音乐仿佛迎合了我们身体内某种磁场的共振,直接进入我们的内心,触碰着我们喜怒哀乐的细小纤维。音乐和人体的神秘响应,来自于两者之间节奏的共鸣。音乐的基础之一便是节律,如果音乐节奏和人体的某些生理节奏和揩,生理共振就产生了。紧接着,我们的皮肤温度、心跳速度、呼吸频率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快乐、兴奋和幸福感。在《同一首歌》的演唱会上,听众们狂热地挥舞荧光棒,便是音乐带来的兴奋迷醉的效应;我们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听着母亲嘴里哼着摇篮曲安然入睡,便是音乐的安神静心的作用。音乐是生活赐予人类的特种维生素,一张完美的解压处方上一定会有它。这张处方的第一行应该写下它的原则:选择一种与你当时心境比较契合的音乐,然后慢慢改变音乐风格,使之与你想要达到的心境相吻合。比如,如果你是一个遭到打击的中年男子,不妨听一听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在刘德华抑郁的呐喊中,你能找到类似的心境,从歌声中得到共鸣,让自己彻底放松。然后你可以选择一些稍微平静的曲子,可以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可以是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也可以是各轻音乐。最后再慢慢过渡到你喜欢的轻松欢快的曲子上去,这样你的心情会慢慢地由压抑沉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这张处方的病症一栏,得由你自己填。是睡眠有问题,还是精神不振作?症状很多,但都有对应的音乐疗法。如果你恰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这里有一份简单的对你胃口音乐处方: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 小调——命运》、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青春舞曲》;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作的音乐正是对自然各种音响的复制。金秋时节,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静谧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随着音乐的妙响。耳朵带领着心灵,自由地旋转,畅快地呼吸。山间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静谧祥和的快乐是那样的随处可得。海边沙滩,波涛翻涌,拍击岸石,又带给人一份开阔浪漫的心堵。在自然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清新。人类是何其不幸,天灾人祸遍布世界,世俗烦恼时刻发生;人类又是何其有幸,享受天然的音乐,生活在大自然的各种宝藏之中。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瓶复合维生素,时不时拿一颗出来咀嚼一番吧!

心理咨询师五音养五脏

224 评论(9)

蝎子豆丁

「音乐」可以让人消除工作紧张、减轻生活压力、避免各类慢性疾病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有医学根据的。在医学研究中发现,经常的接触音乐节奏、律动会对人体的脑波、心跳、肠胃蠕动、神经感应等等,产生某些作用,进而使身人身心健康。音乐无形的力量远超乎个人想象,所以聆听音乐、鉴赏音乐,是现代人极为普遍的生活调剂。 音乐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功能呢?对健康有多少帮助呢?下列是一些资料报导: 1. 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好的音乐可以纾解压力,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 2. 音乐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纾解忧郁苦闷的心情,甚至音乐还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灵治疗。 3. 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适当的音乐刺激对脑部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甚至达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音乐可以提升创造力、企划力以及刺激右脑,尤其是古典乐曲,对右脑的训练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5. 音乐可以帮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经传导速率、增强记忆力与注意力,让人的身心都得到适度的发展、解放。 6. 音乐的旋律可以使婴儿呼吸平静、心跳减缓,让婴儿不再哭闹不安,也可以刺激婴儿的大脑思维能力,让他更聪明。 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音乐还有很多奇妙的功效。西方人认为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例如:舒伯特的音乐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的音乐可减轻消化不良,莫扎特音乐能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感。也就是说,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起到消除疲劳、重振精神的作用。还有人认为听摇滚音乐可以治疗感冒等神奇说法。中国人也认为音乐有养身疗效。 五声音级与人体五脏及五行有着不谋而合的功能。音乐与中医有潜移默化的关系。上述证明:音乐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234 评论(10)

洛林小叮当

《黄帝内经》中阴阳二十五人对应的二十五音[转] 【摘要】 《黄帝内经》把健康人群分成阴阳二十五人,分别进行饮食和经络调理,以达到治未病之病目的,其中关键的技术是对二十五音的分辨。这是该理论和技术失传了2000多年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近年考古领域所带来的最新发现,对阴阳二十五人所对应的二十五音进行了论证研究,考证分析了它们的名称,利用现代声学理论计算并排列出它们在音阶中的位置。

102 评论(11)

claire小雨

我个人猜测就是古琴宫商角徵羽五音所在的从三弦至七弦这五弦按徽位又分为了从上到下的五个位置。于是有五五二十五处的发音

331 评论(12)

阿尔卑斯1013

合适就好,要感悟

131 评论(10)

winnietang1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音”一词时常出现,角、徵、宫、商、羽五字亦为众人熟知,但是在一些经典中涉及五音时,其意义又不仅仅是角、徵、宫、商、羽这简单的五个音。五音通常是指五音调式,即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五音调式是以某一音为主音而创作出的某一调式的旋律,例如08年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就属于宫调式,是以“宫”为主音的乐曲。也可以说符合五声音阶的乐曲都可以归类成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五类。而在中医理论中,五类调式也和五行、五脏相对应,即角调式乐曲对应于肝木,徵调式的乐曲对应于心火,宫调式乐曲对应于脾土,商调式乐曲对应于肺金,羽调式乐曲对应于肾水。王冰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解中提到:“角谓木音,调而直也。徵谓火音,和而美也。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角调式乐曲具有“木”之特性,其旋律朝气蓬勃、兴发舒展,在五脏则入肝;徵调式乐曲具有“火”之特性,其旋律明快愉悦、活力四射,在五脏入心;宫调式乐曲具有“土”之特性,其旋律清静幽雅、淳厚庄重,在五脏入脾;商调式乐曲具有“金”之特性,其旋律铿锵宏伟、高亢有力,在五脏入肺;羽调式乐曲具有“水”之特性,其旋律苍凉哀伤、深远透彻,在五脏入肾。正是由于五音的直曲轻沉和等音学特性与五行之曲直、润下等相通,由此形成五音与五行的“同气相求”,体现了五音调式的乐曲与五行五脏的共性,这也正是五音、五行与五脏相应,即“五脏相音”的理论基础。这同样也是现代一些音乐疗法常用的指导理论。中医应用1、五音与五脏第一,五脏的生理特性与五音相应,《四诊抉徵·闻诊》记载:“脾应宫,其声漫以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正因为五音的特性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同声相应”,故才有五脏-五音的对应关系;第二,五脏和则五音调,如《四诊抉徵·闻诊》:“五脏安畅,则气藏于心肺,声音能彰”,《灵枢·脉度》:“肾气和则闻五音矣”,五脏之气血通畅、阴平阳秘,则五音易辨、“五脏之音正” 。第三,闻五音之变而见五脏之病,即通过辨别五音的异常变化可以诊断五脏之病变。“藏于内而形于外”,五音为五脏之外象,故五脏有疾可以通过五音反映出来,例如《素问》云:“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普济方》记载“五脏有余不足,候之五声五音者”,《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盖人病蕴于内,声音显于外。乐声乱则五音不和,人声乱则五脏不和,所以听声音验人之疾病也”。《难经·六十一难》云:“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知其病。”由“闻其五音”而知五脏之疾,是将五音闻诊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的理论基础。2、五音与经脉《内经》中还有一些五音与经脉相关联的段落,这也是五音的一个重要内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记载:“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釱(音弟)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其中“上角、大角、左角、釱角、判角”可以理解为“角”音的五个分段。五音的每个音又都分出了五个音,而且和十二经脉部分对应,音“感而病生”则经脉亦出现相对应的症状,或“佗佗然”或“遗遗然”等。另外,五音之变,也可以通过针刺经脉来调节,《素问遗篇·刺法论》提到“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律吕音异…当先补心俞,次五日,可刺肾之所入……”,“上下相错……姑洗林钟,商音不应也,当先补肝俞,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律吕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当刺脾之俞,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等等。“商音不应”即为“律吕音异”,治法“先补肝俞”,再“刺肺之所行”。《灵枢·五音五味》亦有记载“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五音分出的二十五音可以调节相对应的经脉的左右、上下段,这也应当是五音疗法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表明,五音与经络之间存在对应的联系,在临床应用中,根据听音的病变,取相对应的经络、脑穴来调节,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有关五音与经络相关的具体对应关系和应用操作鲜有记载,古代文献也模糊其辞,且有以讹传讹之说,故有必要整理和探讨五音与经络相关性的文献。3、闻五音诊断疾病五音在理论上与五行五脏关系密切,在临床上可以用来对疾病诊断。用五音来辅助诊断,这是传统望闻问切四诊中闻诊的重要内容。闻者,一闻气味,二闻五音。《内经》中记载大量关于五音闻诊的内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素问·五脏生成》中“五脏相音,可以意识”,《素问·玉机真脏论》提到“上气见血,下闻病音”等等,均表明闻五音以诊断疾病。《难经本义》中亦有五音闻诊的注解:“肝声呼,音应角,调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并在肝。心声笑,音应徵,和而长,音声相应则无病,徵乱则病在心…肾声呻,音应羽,深而沉,音声相应则无病,羽乱则病在肾,”“闻五脏无声,以应五音之清浊,或互相胜负,或起音嘶嘎之类,别其病也。”闻其音声以别其病在何脏,角乱则病在肝,徵乱则病在心等等,这些有利于临床上辨别疾病的病位。清代的沈源在医案《奇症汇》中记载:“脾土之音,击之声发,犹琴声之相应也。盖琴无体,则弦不鸣,拨其弦,则遂应”,“明乎器之如是,便知是病所击之声矣。”又说:“器之为质,分五音之声,非以气恁也。即如木为器,其音角,角音调而直,故声如是。”意思是五音的性质是由于物体的材质决定的,“木为器”则发角音,肝在五行为木,因此,人若肝郁气滞、肝气太旺则发角音;反之,若发角音则说明其为木性,为肝之有余,可见知肝病。4、听五音以治疗疾病传统医学将五音应用于治疗疾病,即五音疗法。五音疗法是五音临床应用的又一重要内容。中医五音疗法,是根据“五脏相音”的中医基础理论,五音配属五脏,结合五行生克,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如上文提到五种调式应于五脏,配合十二律应用,角调式乐曲旋律朝气蓬勃、兴发舒展,在五脏则入肝,可以条达情志、消忧解郁;徵调式乐曲旋律明快愉悦、活力四射,在五脏则入心,可以通调血脉,振奋精神;宫调式乐曲旋律清静幽雅、淳厚庄重,在五脏则入脾,可以助脾健运、消食化痰;商调式乐曲旋律铿锵宏伟、高亢有力,在五脏则入肺,可以除燥息怒,安宁人心;羽调式乐曲具旋律深远透彻、苍凉哀伤,在五脏则入肾,可以启迪心灵。所以应用不同调式的乐曲可以治疗相应五脏的疾患。5、五音可调节情志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音与五脏一一对应,五脏有五志,在五音临床应用治疗疾病时,常常涉及到情志的内容,因此五音与五志的对应关系也需要研究。《乐记》对于音乐的描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单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乐之本在“人心感于物”,意思是,“人心”对物的看法决定了音的胜质,也就是说本着不同的心情或角度,则听到的声音也截然不同。同样一个乐曲,不同的人听出不同的韵味。“人心感于物”,指的就是人的情志因素。中医基础理论中,人的情志归纳五类,即怒、喜、思、忧、恐,分别与肝、心、脾、肺、肾对应。情志是五脏脏气活动的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同时,情志太过或不及均可导致人体气血运行紊乱,“怒则气下,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情志的变化也能反映出人体五脏脏气的盛衰,反之,调节人的情志也可以到达调节五脏的功效。这也正是五音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6、五音、二十五音可调节经络二十五音是五音的五个音级,是五个八度的五音。二十五音调节经脉过程中,都是以音一五行一五脏为基本依据。因此,五音调节经脉的实质,是以五音一五行一五脏为主线,根据音的升降将五音扩展为二十五音,结合标本、根结理论,把二十五音与经脉的上下、左右一一对应。二十五音调节经脉,包括了二十五音对经脉的根、本部和标、结部的调节。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二十五音调节经脉的根、本部,是通过经脉对应的音,结合经脉的上下与二十五音的升降,虚证补其根本,实证泻其标结。二十五音调节经脉的标、结部,是根据经脉反映脏腑虚实的状况,结合五脏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应用二十五音。虚证时,调节应补本脏之虚,泻其所胜之脏;实证时,调节应泻其本脏之邪实,补其所侮之脏。7、传统五音疗法与现代五音疗法的差异第一,二者的基础理论不同。传统的音乐疗法是以五音的理论为基础,是五音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强调五音配属五脏,符合五行学说的纲领,是中医学整体观的表现。而现代音乐疗法是以近年来传入的西方音乐疗法为基础,发展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它是以音乐一心理一生理模式为基础,是把音乐作为一种中介手段来治疗疾病。第二,二者的应用方法不同。基础理论的差别决定了二者在具体应用时必然迥异。传统五音疗法将乐曲按五音的理论,可以分成五类调式的乐曲:宫调式乐曲、商调式乐曲、角调式乐曲、徵调式乐曲、羽调式乐曲。根据五音配属五脏、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针对五脏的疾病施以相应调式的乐曲,以此来治疗疾病。而现代音乐疗法是将音乐作为调节心理的一种手段,因此对音乐内容上的要求很单一,主要强调乐曲的节奏和旋律,使乐曲和人体达到物理上的共鸣,或者通过听觉刺激人的大脑皮质,以此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人体自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三,传统五音疗法不仅仅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还能对人体潜在的状态起到预警、诊断作用。在倾听乐曲时,对乐曲的不同反应,也正体现相应脏腑的气血盛衰状况。第四,在治疗疾病方面二者也大不相同。根据传统五音疗法的理论,五脏任一脏气不和均可以用其对应调式的乐曲来调节治疗,临床应用广泛,如脾不运化可用宫调式乐曲助脾健运,肝郁则可用角调式乐曲疏肝解郁。现代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是以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为主,如抑郁症,范围较局。

26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