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super5man
以前没有心事,就算有事也伤害不了自己,可以不用去在意,现在事情多了,在意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伤心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想哭就哭吧,这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总比闷在心里的好
lclcjunjun
前一阵,单曲循环了无数次艾辰的“错位时空”。听歌配MV更佳——动漫电影《你的名字》里女孩哭泣的画面更是给了我具象的画面感。我本身就是爱哭鼻子的性格,很容易因为感动、难过掉下眼泪。我和大学的室友们也都是这种敏感的性子,在哭泣这件事上很合得来(也是巧)。 我们这些爱哭鬼,说话声音偏柔和,感情细腻,内心世界出奇的丰富;如果心里难受、承受压力了,被关心、受感动的时候我都会哭。哭泣就像是我们的本能,眼泪仿佛能洗涤心灵、清扫污垢。 哭出来就会好起来 。太辛苦的时候,连哭都哭不出来,我就像快要被闷死的鱼,艰难呼吸,憋屈难受得紧。 初、高中的时候,因为考试压力而烦闷,我会专门找虐心的小说来读:《十年一品温如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都是伴我睡前哭鼻子的辅助剂。现在,因为音乐被触动而哭出来也是家常便饭。日常催泪的歌曲爱听这些——“阳光彩虹小白马”,“花开”,“燕窝”,“能解答一切的答案”。当然,爱哭泣也有代价。我常常责问自己是不是太软弱太脆弱,动不动就哭鼻子,太孩子气。有时候我不想在公共场合哭,眼泪却控制不住地自发地留下来,有点难堪。无数次被人问到,为什么这么容易掉眼泪——我也想知道哇,我就是天生如此。 这一次索性把哭泣系统地写一写,为哭泣正个名。 你真的了解哭泣吗? 哭泣,也叫 动情地哭 (emotional crying)。眼泪从泪腺流出来,因为情境和心情状态而哭就是哭泣。它和眼睛受到物理刺激比如被辣哭,完全不同。哭是人类特有的本领。婴儿出生的第一声哭,帮助他打开呼吸。发展心理学家鲍比(Bowlby)指出,婴孩制造哭声的行为是与父母的一种 情感连接 ——需要父母在身边、寻求照顾和关怀。 孩子长大后,哭的原因就更多了。 成年的我们为什么哭,揭示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在乎什么。 我们会因为 无助、失去、分手、悲伤、疼痛、委屈、自责、不甘、不公正、生气和害怕 等哭出来,也会因 感动、重逢、同情、喜爱、兴奋 而带泪。悲情电影,忧伤的音乐都是流泪的引子。一个人默默流泪,或是在关心自己的人面前哭,和在公共场合哭也多有不同。 下面的表格是心理学家列举的“哭泣的场合”,左边是负面情境,右边是正面情境: 有的人容易哭泣,可能天生爱哭。这是真的吗?研究发现,性别和性格是影响哭泣的个人差异。女生相比男生,哭得更多。男性若是落泪,通常是喜极而泣。抛开性别差异,如果从性格方面来看: 同情心指数高的人,更容易哭泣 。所以,哭泣还真和天生有关。 在丧礼上,你我总会听到安慰人的表达——“哭多了伤身,节哀顺变”。这种说法是对哭者的关心,那它的科学性如何呢? 其实,哭泣究竟是伤身还是养生,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在这一点上基本达到了共识。不同流派和学习背景的心理咨询师都同意, 在咨询过程中的哭泣是有建设性的 。 但是学界的人却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哭泣的情境各有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 。 美国犹他大学的阿伦·福格尔教授认为,哭泣分为积极哭泣和错误方式的哭泣, 只有积极的哭泣对人有益 。积极的哭泣是一种身体感受和主观情绪感受的融合。而“错误的哭泣方式实际上压抑了身体感受的觉察,哭泣掩盖了感受,或把感受导向了别的地方。” 来自日本的忠行·泽田闰教授和同事们则强调独处哭泣的好处。他们认为,相比在他人眼前哭, 独自一人的哭泣对心理更有好处 。因为独自哭可以避免别人对哭泣的评判。 如果我们梳理学界学者对哭泣功能的讨论,会发现4种观点: 1.哭泣有发泄(catharsis)的功能; 2.眼泪使人更愿意求助,也让他人有关心你的动力; 3.眼泪推进群体的团结,集体的哭泣有进化意义; 4.哭泣可以自我安抚(self-soothe),有益于情绪和健康。 其中,第2点和第4点正被心理学家们做实验探索着。 资深社工里奥·纽豪斯在“哈佛健康博客”写到,“哭泣已被发现能够增加情感连接,增进朋友和家人间的亲密、同情和支持度。 而一项收集37个国家数据的国际调查则发现,70%的人认为哭泣让他们感觉更好,50%的人认为哭泣后他们的情绪立刻得到了改善。 更具体的实验来自2015年荷兰心理学家Gračanin教授。他设置了一个对照实验:有一部分人看了悲情电影并哭了出来,一部分人没有哭;随后在20分钟和90分钟后他们都被测量情绪状态。相比没有哭的人,哭过的人在20分钟后情绪更糟。但神奇的是, 90分钟后哭过的人情绪变得更好,甚至比平时的情绪还要好 。也许,这是哭泣的 延后效果 。 不过心理学家一致表示,哭泣的实验还远远不够,我们对哭泣的功能了解仍然很少。 如果你和我一样,享受哭泣,那下面的哭泣指南你可能需要。 这是由心理咨询师推荐的指南: 作为自我安抚的一种,哭泣、写日记和坐过山车都能缓解压力和创伤,提供一些温情的回弹力。如果你发现生活被痛苦、失落、悲伤包围但却哭不出来,不妨看一部悲情电影让眼泪自然流淌。拿好一包纸巾,让眼泪自由地不受阻碍地涌出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记得,要补水哦。Citation: , D. C., Vingerhoets, A., & Trimble, M. R. (2018).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not crying: possible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pathology and therapeutic relevance. CNS spectrums, 23(6), 414–422. , T., Matsuo, K., & Hashimoto, I. (2012). Shinrigaku kenkyu :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82(6), 514–522. , A., & Bylsma, L. M. (2016). The Riddle of Human Emotional Crying: A Challenge for Emotion Researchers. Emotion review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Emotion, 8(3), 207–217.
juliejin(金培)
心之爱心理咨询师,赵怀民:人为什么会流泪,那是因为眼睛代替了嘴巴所说不出的悲伤...... 每一个悲伤泪水的后面都是一段辛酸的 历史 ;那是一个‘悲剧的儿童’在呼求爱、乞求治愈。 在小事上流泪,说明你的悲伤可能达到了一个极限的层面,特别需要被释放、被表达、被认知和被理解! 眼泪是上苍赐给我们的治愈良药,只要你‘允许’它有足够的时间来释放你内在的悲伤,它就一定会为你带来治愈。 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找一个适合的时间在一个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方大哭一场。哭完之后,体验及反思一下自己的心情怎么样?有没有获得释放,假如我们的悲伤没有被完全释放,那我们在‘哭’的旅程中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还需有多一些的时间以‘哭’的方式来释放我们的悲伤,直到被治愈的那一刻的到来。 学会耐心,其实你哭泣的原因可能看起来极其微小,小到自己都认为毫无意义,这样的情况出现,不是你爱哭,而是你对人对事对自己缺乏耐心,总在事情初现端倪时就下结论,然后悲观预计会哭,预计错误会哭,这样事情的结果自然不好还是会哭,所以首先要有耐心,让人把话说完,让事情进展到可以看清,让“子弹多飞一会”。 学会忍耐,生活中爱哭的人也爱发泄,哭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还有大喊大叫,还有大声叹息,还有如果有孩子会吼孩子,这些都是没有忍耐的结果,当然忍耐不是让你逆来顺受,而是当事情来临时不要冲动,平时不要用这样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或烦躁情绪,选择安静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慢慢增加承受力,因为越是安静的人内心的承重能力越强,只有内心平和才能承受外界重压,所以可以试着用看书、写字、下棋等等方式解压。 善良没有错。然而也分明智的善良和愚蠢的善良。 一个人聪明和高明与否,其实不是指对别人的影响力,而是要看对自己的控制力如何。 我们每天看到越是混得惨的,仿佛却越是快乐。他们轻易就可以来上一阵子终极傻笑。 人各有志也各有活法儿。但我们不羡慕他们对吧! 愚蠢无知带来的廉价快乐,毕竟不是一个乐于思考和学习进步的人想要的。 笑点过低意味着智商偏低。而泪点太低,则意味着人会被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是假象所影响。这其实挺可怕的! 相对于蠢人们在傻笑中度过一生,动不动就被“感动”和经常爱哭的人,轻而易举地为自己造就了悲凉的生活气氛和苍凉感,而沉浸其中甚至是享受这种豪无意义的幽怨和哀伤,将成为恐怖的习惯。与其说被别人骗了,不如说自己把自己骗得很惨。可能是你的 情感 比较细腻,一些小事就会触动你的内心,让你流泪。流泪是抒发 情感 的一种表现,让你的情绪得以宣泄,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容易宣泄 情感 的人,反而心理会更 健康 一些,不会压抑在内心中。那具体可以怎么去改善呢?从你的提问中,我感觉到你想控制自己不流泪,是否觉得流泪是一个弱者的形象,是不够的坚强的表现?你想让自己坚强,不轻易流泪。这可能是大众都有的对流泪的一个刻板印象,觉得弱者才哭戚戚,而强者就得表现出大无畏的勇猛。换个角度看,钢铁易折,流水不腐。举个例子,就像葫芦娃中的三娃,铜墙铁壁什么都不怕,最后却被蛇蝎的软剑所打败。 这里也是一样。主要在于你看问题的态度。提问中,似乎你已经尝试过想让自己不流泪,但没有成功。也许这是你生理的一种不能反应,如果要改变,可能需要重复的强化练习。具体操作: 1、找到那些容易让你流泪的事情录下来,并播放 2、听着录音里的事情,面对镜子练习,控制让自己不流泪 3、练习的时候,可以记录下时间,比如第一次忍住多久时间没流泪,第二次忍住多久时间没流泪,等等,直到可以忍受的时间越来越长,达到你希望的目标 4、练习的效果,会因人而异。可以先以三个月为一个阶段。其实每一个内心强大稳定的伟大的人,都是能够在关键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深思熟虑之后再将其转变为一种行动。 目前你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为一些小事而流泪,实际上,这些小事可不小,你,可能需要仔细的想一想,自己人生的意义,实际上每个人都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心,而使自己的情绪发生变化,但是这个时候你要想一想一些人生的事情,比如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剥夺了大部分人的生命,相对于生命而言,任何小事,有什么泪可流的呢?荣,你再往前想一想,红军十个人能活一个人,这样的生存环境不也是有人坚持过来走过的草地雪山,打出了一片江山吗? 因此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小事而乱了自己的方寸,即使大事与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一相比算得了什么呢?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认真的生活,爱惜自己的生命与 健康 ,想想美好的事情,想想过去,想想现在肺炎疫情的蔓延导致的人类危机,你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自己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自己还有什么事,因为小事儿流泪呢,快乐一些,一切都会好的,控制好你的情绪! 问问题之前把原因说明白(具体点),流泪不一定是坏事,要看是什么原因。引发的触点是什么?如果你是看影视中的感人片段流泪,说明你感情细腻具有同理心;如果你是看见别人有难你难过流泪,说明你具有慈悲心;如果你是别人说你几句无端流泪,你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能想象到你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总为小事流泪,生活中不就是这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吗?内心柔软且美好的人,才会发现一些问题,有时候会忍不住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流泪,这不是不够坚强,而是自己想要变得更好,不要因为这样而苦恼,想哭的时候痛快的哭出来吧,哭完了继续好好的去解决问题想哭你就哭吧,因为这是人体和精神的自然反射,首先,1爱哭是分男女的,女人常哭要多些,男人少些,男刚女柔!2得分年龄,有不少是少年眼泪以哭干,中年回味眼泪的滋味,3还有的人是,青春年少不知眼泪的滋味,成年总是后悔泪! 其实眼泪有很多种的!可能你问这个问题证明你是这种感觉,本来自觉的有点委屈或者能控制住的事,却没控制眼泪,只要你常想想未来的自己,好好看看和解周星驰的电影就好了! 这是泪点低啊!也不算什么。不过要想改变还是能做到。两个办法,一个被动,比如类似经历战争血与火的洗礼,自然就没啥好哭的了;一个是主动,内求于己,修炼佛经道法之类的,窥破生死大道,还有什么可流泪的呢? 一、换个角度,改变看问题的态度 二、强化练习,改善生理的本能反应,找到那些容易让你流泪的事情录下来,并播放,听着录音里的事情,面对镜子练习,控制让自己不流泪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