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陈四斤
职场女人吐槽之事可有不宜多
职场女人吐槽之事可有不宜多,相信很多人在职场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吐槽,但是吐槽也要分清场合和技巧,如果吐槽过多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下面我分享职场女人吐槽之事可有不宜多。
人在职场上混,哪个没有一肚子半肚子委屈的?“什么?上班时间必须经理随叫随到?半小时不到者就算旷工?不出去跑业务还能坐等别人上门不成?我们又不是做行政的,这种制度一看就是行政那帮子人想出来的。”“我看咱公司再怎么发展也就这样了,在这里永远没什么前途可言,再干下去十年八年,也还是这个位置,拿着这点工资,真是没劲透了。”在职场中总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牢骚。
如果再赶上在一个公司单位呆得时间久点,各种掌故八卦再加入吐槽大会,就更加热闹非常了。职场人的吐槽之心可见一斑。在职场上吐槽,看似吐而后快,实则是一柄伤人利器,稍有不慎,就会伤人伤己。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职员,吐槽太多,只会更让人觉得你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也许最开始大家还会和你一起同仇敌忾,久而久之,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因为无能才会抱怨连连,能解决问题的人早去解决间题开创新局面去了,没有解决问题的也未必愿意总是面对一个祥林嫂,整日诉说这些恼人之事。
如果你是一个团队领导者,那吐槽的话更是少说为好,因为负面情绪就像病毒,是会传染的,它只会在你的团队里笼罩上厚厚一层消沉氛围,削弱你的领导权威,降低团队执行力。
我们为什么要吐槽呢?遇到了问题,这问题让你烦闷,无奈,焦虑不安,甚至于愤怒。所以觉得必须发声,以求宣泄情绪,或寻找同盟。可是问题很难解决。你觉得老板不近人情管理无方,或者是同事趋炎附势,都是别人带给你的困扰,错因不在你,所以你的第一反应是抱怨,抱怨只能赢得一些宽慰之词,使不满得到暂时缓解。发牢骚这事,在适度范围和适当时机是一种情绪调节的正常方式。当同事们都在那儿抱怨不满,你不随声附和两句,倒让人怀疑你是专门打小报告的那个角色了。
如果你总是牢骚满腹的那一个,对老板不满,对同事不服,对新制度新措施明里暗里的表达反对之意,恐怕你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小报告的专题内容。隔墙还有耳,何况你的吐槽总是当着众人众口之面呢,保不准你吐槽的每一句话都有人像复读机一样说给了老板听,说给了你看不上的那个讨厌的同事听。
而在不断的抱怨中,负面情绪累积发酵,完全控制了你的思维,进而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便最后无法可解,一味地吐槽也只会将自己坠入坏情绪深渊,无力改变现状,又不甘接受,永远对工作忿忿不平,让自己的职场生活毫无半点快乐可言,上班如上刑,岂不是吐槽自伤?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有问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却不必时时挂在嘴边,在你找到解决之道前,最应该做的是少动嘴,多动脑。
怎样吐槽职场压力不惹人烦
下班如何舒压?
1、练习冥想
冥想的意思就是闭目冥思,通常的方法就是调整自己的坐姿,让身体舒适,然后慢慢闭上眼睛,想象一种场景,比如在海滩晒阳光,你可以想象一种静止的场景,场景中的所有的物体都是静止的,你可以改变观察的角度来看这个场景的不同的`物体;另一种就是活动的场景,你可以在想象的场景里散步,或者做其他的事情。长期坚持冥想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2、呼吸训练
能够缓解压力的呼吸方法是使用腹部肌肉呼吸。也就是说,在呼吸的时候保持胸腔肋骨不动,通过腹部的肌肉运动来呼吸。通常所说的深呼吸其实是胸腔和腹腔同时扩张,也能起到快速缓解压力的作用。
3、肌肉放松
这是主要的一种放松方法。让自己静卧在椅子上或者床上,然后从头到脚放松每一块肌肉:比如先放松额头,使额头舒展,肌肉都不紧张了,然后放松颈部肌肉,让头完全靠椅子或者枕头支撑,脖子不能用一点力。这样连续的放松身体的大部分肌肉,最后就能达到减压的作用。
4、改变错误的思维习惯
同样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产生的压力是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所以错误的思维习惯会造成更大的压力。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种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思维习惯。
5、埋头于琐碎的事物可以减压
工作狂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通过工作来减压的人,因为工作可以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琐碎的事物中,不必去想那些会造成压力的事情。其实,我们不必成为工作狂也可以减压,具体的方法就是:对未来做计划的时候记得把细节思考进去,重点写好你的短期计划,比如一天内的计划可以叫短期计划,而一个月的计划可以叫长期计划,为了减压,你要做好一天的计划而不是一个月的计划。
6、顺其自然的看待事情的发展
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策略,森田疗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顺其自然”,但是森田本人就没有解释清楚这个概念。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的的话,顺其自然就是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投身于可以改变的事物,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
7、情绪中心策略
自己感觉压力大的时候主动找朋友帮忙解压,可以一起去吃喝玩乐;也可以找到心理咨询师学习放松技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感受好一些,以自己的情绪为中心,所以叫做情绪中心策略。这种方法对一些无法逆转的事情有很好的减压效果,比如亲人去世,事情无法改变,只能接受,找朋友帮忙或者找咨询师帮助都能解决问题。
8、事件中心策略
我们能意识到什么造成了自己的压力,于是我们努力的改变这件事情,比如当我们考试失败造成了压力的时候,我们会努力学习去减轻压力。我们所做的就是要改变造成压力的事件而不是改变我们的情绪,所以叫做事件中心策略。这种策略适合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如果亲人去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那么我们最好是采用情绪中心策略。
9、获取他人的支持
多与理解您并可以为您带来友谊关爱和支持的人相处,例如朋友、家人、同事和邻居等等。
10、适当的运动
有氧运动对身心大有裨益。它可以使人产生安宁感并减轻应激反应。您并不需要去跑马拉松;每周进行三次持续20分钟的锻练就足够了。那么就让自己休息一下,出去散步、游泳、骑车、慢跑、跳舞或者进行其他体育锻练。如果您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练,或者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请在锻练之前先咨询医生。
吐槽技巧
1、“工作太累,我不想干了!”
这完全是一句任性的话,他知道你不会真辞职,只是说说而已,让自己心理平衡一下,却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说什么。有的男人不过脑子就说:“不想干就辞职吧”这时你再话赶话地说:“辞职?你养得起我么?”对他,如五雷轰顶。
正确的减压方式是:“亲爱的,上班太累了,你帮我按摩一下吧!”他保证马上来精神。
2、“好多人都升职了,什么时候才轮到你呢?”
这又是一句让人没法回答的提问。看到身边有人升职加薪,就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老公,跳跃性实在太大。你真的希望老公很棒,被领导赏识,但在他听来,却觉得像讽刺——不能升职,说明自己很没用,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
要正确表达自己的心意,不如说:“你工作这么辛苦,我看好你哦,如果有适当的机会,你一定要跟老板谈加薪。”
3、“那个谁,是我见过最出色的人。”
在家里夸奖你的同事或上司,实在没必要,男人不想听到有人比自己更出色,更不愿意看到,你夸奖别人的时流露出的崇拜神色。否则,他脆弱的自尊心将隐隐作痛,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服——“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觉得别人做事非常有借鉴意义,可以不谈人,只谈事,最后再加一句:“如果你当时在场,没准比他做得更好。”
4、“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真让我头疼。”
工作不开心,一下班见到他,就想赶紧说出来,但你可能没想到,他在工作中,一样要面对许多事,剪不断,理还乱,你突然让烦恼乘2,他哪里受得了?不过,你可以换一种方式,跟他撒娇:“今天上班,我就像掉进兔子洞,什么都搞不懂,你能帮我分析下吗?”他有了心理准备,一定会拿出十二分的“英雄气概”细心听你讲,为你排忧解难。
别把职场带进生活,要有单独的个人生活才是舒压最好方法。
bayueshisan
普信女指的是很普通却又迷之自信的女人。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类人,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认清楚,却产生较大的自信心。盲目自信的人和真正自信的人是恰恰相反的。
对于个体而言,当拥有一个正确的自我意识时,也就是能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判断。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自身价值感体验较高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自信的人。
对待普信女的处理方法:
1、可以直接不理睬:对于盲目自信的人,他们经常狂妄自大,自高自大,听不进不一样的建议,因此跟他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2、理直气壮地怼回去:女生内心要有一定的判断力,不要被男生的评价丧失自我,要学会勇敢地反击回去。
piaopiao1234
日本动漫里面的吐槽和闽南语里面的“吐槽”的意思不完全一致。中文里的“吐槽”除了动漫里的意思之外,还有“挖苦”“抱怨”“找茬”等意思。日本动漫里的“吐槽”,简单说,就是从对方的行为或者语言中找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发出感慨或者疑问。意思是在对方(同伴、朋友、亲人均可)面前,不配合对方,有意不顺着同伴或朋友的意思说话。在同伴或朋友说场面话或大话的时候,故意说实话,揭穿场面话或大话,不给同伴或朋友任何面子。不过在很多时候,带有相当的戏谑和玩笑的成份。字面意思为“往人家碗里面吐呕吐物”,引申为不给人家面子,当面揭穿数落的意思。大家经常在动漫作品中的电视里看到二人搞笑类节目——漫才(まんざい),下面给出吐槽的解释:"漫才是什么?” 起初拿到初翻的时候, 发现全译作了相声, 虽然不中亦不远矣,然而考虑再三, 在心中翻滚的漫才魂的鼓动无法抑制的情况下, 终于决定还是照翻漫才, 并附上这一段废话作为解释。基本上, 漫才是由名为“万岁”(和漫才同音)的古曲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以两人的滑稽问答为中心, 形式类似我国相声(准确的说是对口相声,当然也有类似群口相声的“群体漫才”。另有“落语”,其更像单口相声), 然而本质差的不少。普遍而言, 漫才分工为发呆役(boke)和吐槽役(tsukkomi),相当于我国相声里的逗哏和捧哏,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之所以说不完全等同,是因为中日两国各自的文化生活中,人们的槽点(也就是笑点,相声术语说就是包袱)会有一些不同,这也就是有人学了几年的日语,看漫才却不知笑点在哪里的原因。在漫才文化发达的大阪,更是上至80岁老太太,下至一年级小学生,全民都“吐得一手好槽”。这有点像中国的哏都——天津卫,你可以不会逗(呆),但你不能不会捧(吐),不然你就真的没有一点幽默感了。怎样才是发呆, 怎样才是吐槽呢? 并不仅限于语言, 可以包括动作, 乃至一般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往往不合常理, 比如樱木常说“我是天才”, 又比如唐僧唱《only you》, 都是boke行为。自然相对的, 以过激的言语、 动作等反应对发呆者进行教育指正的, 这就是吐槽了--樱木说“我是天才”时,赤木以拳头砸他,唐僧唱《only you》时至尊宝说"哦你妈个头啊哦"!动画中有名的漫才组合无数。比如宗介和千鸟, 宗介的呆劲大家都知道吧;至于千鸟要手中的纸扇, 那则是吐槽的神器, 无以企及的最终杀招;自然,也不限于两人, 常见的群体漫才如乱太郎三人组, GA六人组, 阿滋七人组等等。这都是漫才技巧在动画中的体现。然而回过头去再看漫才本身, 或许和我国青年的sense实在是不合了, 留存的终究只有正面的推掌、头顶的手刀、颌下的指突,乃至高位的逆十字固定等等的吐槽方法以及更数不胜数的技巧了……其实漫才在日本年轻一代中也很不得志。哪个国家的传统艺术都面临危机啊……[1] 2含义分歧编辑这个词也有抱怨,找茬,吐苦水的意思,一些人将它等同于“抱怨”“吐苦水”“找茬”来使用,认为这样使用既没有了其他几种用法的贬义和侮辱的性质,又能达到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并且语气俏皮,容易使人接受。而某些死忠的动漫党和ACG党认为,“吐槽”是“突っ込み”的日语翻译,“突っ込み”并不等于“抱怨”“吐苦水”“找茬”,不能简单地将它等同于发表看法和感想。比如说发表一篇帖子,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然后称其为吐槽,或者回别人的贴子,语含讥讽,指桑骂槐,阴阳怪气,愤世嫉俗,也说是吐槽,这都是典型的误用。两种说法各执一词,尚无定论。3日语中的“吐槽”编辑中文里的“吐槽”除了是突っ込み的翻译之外,还有“挖苦”“抱怨”“找茬”等意思,可同等使用。[2] 日语中的“吐槽”(突っ込み)和中文里的“吐槽”意思并不完全一致,日语中的“吐槽”应具备如下特点:被动性吐槽的本质,是回应,即对他人的言论或行为所作出的反应。对话中第一个发言的不叫吐槽,称不上对话的更不是。比如凉宫第二话开头男主的大段独白,虽然语气很像,但只是一个人在那里说,所以不能算吐槽。再比如一些人发帖子——我今天如何如何碰到什么事,我觉得如何如何,然后说“我只是吐槽而已”,这也不是吐槽,但如果下面有人回复“其实你只不过是闲的蛋疼而已吧”,这就是吐槽了。有一种反驳贴,复制别人的话,然后逐条批驳,这倒符合吐槽的这一特点。另外咆哮体其实也是很标准的吐槽。客观性绝大部分吐槽都是针对被吐槽者离谱的言行而产生,没有离谱就没有槽点。被吐槽者的言行一般都有些不正常的地方,而对其吐槽的内容也必须公正客观毫无争议。比如此方说“果然还是宅在家里一辈子舒服啊~”,小镜吐槽“会那样想的只有你吧!”,这类吐槽体现了普遍的价值观。宗介对千鸟说“你有被害妄想症吗”,千鸟怒曰“轮不到你来说!”,这也是一个好的吐槽,因为宗介贼喊捉贼……举个反例,此方说“小镜你也多做点家务的话也是会进步的哦~”,小镜“要你管!”,这句要你管看似吐槽,实则不然,因为此方说的完全没有错,小镜这句话只是害羞的、无力的傲娇式反驳而已,只能说是二人之间的对话,不是吐槽。还有,即使话题的对象是吐槽者本人,吐槽者也不能融入过多的个人感情和表达过多的个人特点。比如银桑有时候说一些意味深长的话,或者是黄段子,按设定来说神乐一个小姑娘应该听不懂,但她还是十分快速地进行了吐槽,这就是在吐槽的那一瞬间,神乐这个角色的思维转变成了普通观众的思维,由此也可见,吐槽其实无所谓谁来吐,只要内容是站在一般大众的立场上,思维方式是以普通人正常人的角度就可以。单向性吐槽不会期待对方的回应,通常都是对话的结尾,句式以反问为主,语气多为佯怒状和哭笑不得状。常见的如“你这人真是……”“你这是闹哪样啊?”“什么啊那是?”“一般会那样做吗?”“你是哪个年代的人啊!?”……被吐槽者一般是不会回答这种反问的,如果是需要回答的,那就不是吐槽。简短性吐槽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如路飞一大块肉一口吞,众人:“好快!”,短短两个音节,配合画面,路飞那淡定的表情,效果立现。如果吐槽者罗里吧嗦的说一大堆,反而不美。通俗性吐槽的内容应该浅显易懂,一般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东西,小众的、古老的捏他,掺杂了吐槽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或者在逻辑理解上需要绕点弯的高端笑话,效果都不会好。不过作品中也经常利用这些来反吐槽,比如“你这谁听得懂啊?”“这个捏他恐怕要对上点年纪的人说才行……”“意义不明!”……娱乐性吐槽的目的,是为了指出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离奇之处,吐槽者的态度,大多是一种揶揄或者感叹。任何包含指责与愤怒的攻击性发言都不算是吐槽,虽然吐槽看起来很像讽刺挖苦,但吐槽不存在恶意。在作品中,吐槽常常被用来提醒、引导观众,将笑点升华扩大至最佳。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指出包袱所在,除此之外别无他意。综上所述,吐槽是一件很有艺术性、娱乐性和技术含量的事情,我们不但要走出滥用错用的误区,还应该精益求精,提高吐槽的质量与水准,力求简练而不简单,深刻而不苛刻。祝大家勤学苦练,发奋图强,争取早日吐得一手好槽,尽情徜徉在耍嘴皮子的海洋之中。总之,吐槽是针对被吐槽人的离谱的言行,用客观公正毫无争议、又通俗简短的方式回应对方,以达到揶揄或感慨的娱乐性的目的。[3]
靓丽人生000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呵护,如果孩子做错了事也不要急着处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为大家分享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01、不得不说,今时今日的熊孩子,可比我们当年复杂太多了。
个个都跟人精似的,分分钟让我们招架不住。然而,数不清的育儿鸡汤还一遍遍温馨提醒:要有爱,要陪伴,要照顾。
我的闺蜜们说,鸡汤喝多了只会油腻,没啥卵用。
前阵子的聚会,变成了熊孩子吐槽大会。琪琪说,每次陪娃写作业,她都能原地爆炸300次:
我真搞不懂,他明明坐在那儿,为什么就不能专心呢?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说头皮痒一会儿说手冻僵,啥都学不成。
璐璐说,去学校接小孩让她很崩溃:
我让他回家,死活不肯,偏要赖在操场上和小伙伴玩。要不就撒泼打滚,要不就眼泪汪汪,回趟家搞得两个人筋疲力尽。
莉莉说,不知道该怎样与孩子相处:
考砸了,被我老公说了几句重话,当场吼他,说‘你们老让我全神贯注,我就是做不到,我有什么办法,你们根本不了解我。’还把课本扔到墙角,自己跑去房间大哭,倒让我们两公婆面面相觑。
大家纷纷求助在场的安妮:“亲,快快支招。”
安妮不慌不忙地开口:
我们自己时常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何况是懵懂的孩子,对吧?办法不是没有,我推荐过很多次了。上回送你们的书,估计都没看吧?
大家伙儿沉默了。
那天回家后,我把那本书找出来读,没想到,一读便爱不释手。
这是一本可爱的小册子,来自荷兰心理学家艾琳·斯奈儿女士的《正念养育:提升孩子专注力和情绪控制力的训练法》。
书中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难懂的专业词汇,只有一个个小故事,真切得犹如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一边读一边猛点头:熊孩子果然不分国界,没有最熊,只有更熊。
而艾琳女士与熊孩子过招的方法,竟然是做游戏。
作为国际知名的儿童正念培训师,她把正念养育的基础知识融入到她设计的游戏中,以此达到训练目的,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情绪控制力。
难怪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安妮会如此推荐,连我这个门外汉都被吸引了。
聚会上安妮说的话,还在我耳畔回响:
对孩子们来说,在学习时分心,被周围的环境打扰太正常了。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时刻都有新的想法冒出来,注意力不知不觉就跑偏了。而且,他们每天必须学习和记住各种功课,脑袋持续高速运转,负荷已经太重。
但是,熊孩子身后如果有支持他、接纳他的父母,不会熊到哪儿去的。倒是我们要想一想:怎么做,才是真正的陪伴?
从艾琳女士的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艾琳女士对正念的阐述是:“对当下的觉察,以一种开放和友好的意愿去了解在你身体里和你周围正在发生着什么。”
艾琳女士说,通过小时候充分体验专注、耐心的美好品质,我们的孩子将犹如树苗,牢牢地扎根在大地上,有充足的空间成长,并且成为真正的自己。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
02、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 “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
因为成功培养了六个考入耶鲁、哈佛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的孩子,全惠星女士成了无数人羡慕的“网红妈妈”。
她的育儿理念,和艾琳女士的训练方法如出一辙。
全惠星说,她的六个孩子自小习惯了从呼吸中汲取力量。每晚入睡前半小时,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盯着一块小黑板,进行深呼吸,同时大脑放空,什么也不想。
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坐立不安到渐渐自在,在静坐中提高了对大脑思维的控制能力,学习时能够高度集中精神,面对困难时能够稳住自己,想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她曾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回,读研究生的大儿子向她抱怨,自己精心制作的方案被团队否决,反而选择了另一位同学。在他看来,那位同学的方案远不如他。而且,他因此失去了资金支持,非常沮丧。
全惠星说,听完他的埋怨,她邀请孩子与她一起做几次深长的呼吸,再开口问:“感觉好点了吗?”
得到他肯定的答复,全惠星对孩子说:
抱怨无济于事,这件事情也可以是你与团队合作的开始。去联络团队的负责人,提出你的困惑,向他说明你的方案优势在哪儿。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清楚地表达。
最后,孩子如愿得到了团队的支持。
在孩子情绪低落时,全惠星采取的方法是不评判,只觉察。她说,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行为进行论断,他不会乐意继续交流。
多年的正念训练让孩子能够迅速调整情绪,看清楚事情的本来面貌,再进行客观分析,他就会为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案。
现在育儿鸡汤文有句话很流行,叫“无条件的爱”。
话是没错,理也是这个理,但是你随便问问哪位妈妈:熊孩子把你气得七窍冒烟的时候,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想,每个人都会赏你一记大白眼:无条件的爱?说的容易,你行你上啊!
但是,我们真的很纠结。
我们都很爱孩子,也知道惩罚孩子不好,现在动不动就说“原生家庭的伤害”,生怕哪次不小心就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想想都觉得可怕。
安妮跟我讲过一个案例。
她接待过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他的父亲是军人,很爱他,也对他要求很严格,从小到大没少挨过打。他自小的愿望,就是长大后一定要远离父亲。
但是,直到现在,只要他的父亲说话声音大一点儿,他还会双腿打哆嗦。他的孩子现在处于叛逆期,他很苦恼,知道不能重蹈父亲的老路,但忍不住要打骂孩子,过后自己又特别后悔。
他问安妮:除了惩罚,我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安妮反问他:
您回想当年父亲对您的`惩罚,对您的情绪控制有帮助吗?您有学会反省吗?还是学会了因为惧怕惩罚而选择逃避,退缩?您会不会渴望父亲能给您一个充足的空间,让您可以安静下来,让他和您一起梳理自己的行为,让您知道对错在哪儿?
安妮说,那位男士听完,久久没有说话,她看到他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
03、正念理论的祖师爷卡巴金博士说,养育孩子,是一场长达18年的共修营。孩子是父母最好的禅师,他会提出各种难题,邀请父母一起解决。
我们不妨来试试艾琳女士的小游戏,这里蕴含了正念训练的智慧:
一、 青蛙练习,提升专注力。
安妮非常喜欢和她9岁的孩子在每晚入睡前进行青蛙练习,她很欣喜地听到孩子的反馈是:“妈妈,我觉得当小青蛙时很轻松,又很舒服哦!”
这个游戏很简单,只需要一个能让我们和孩子能安静待着的地方,确保不会被打扰,就可以开始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青蛙有很棒的跳跃能力,但它也能够安静地坐着、呼吸。它的脑袋瓜里有好多想法,不过没关系,不必理会,只管呼吸。青蛙的肚子鼓起,落下,鼓起,再落下。
青蛙可以做到,你也可以做到。数一数你的呼吸,一起,一落,一起,一落,很好。
通过将注意力回到呼吸,孩子们不会轻易因为脑海中各种杂念导致分心,专注力逐渐得到提升。
二、 天气练习,迎接情绪的风暴。
有一段时间,她的孩子每天起床后脾气暴躁,总是无缘无故向她发火:“我什么都不想吃,你总是乱放我的东西,都是因为你,我又要迟到了。”
她坐在孩子身边,请他做几次深呼吸,然后闭上眼睛,花一点时间,让他确定自己的感觉:
“如果你的内心有一片天空,那里的天气现在是怎样的?晴空万里?又或者正处于暴风雨当中?这场风暴是八级?九级?还是十级?”
孩子沉默许久,和她说:“十级。妈妈,我觉得我糟透了。”
艾琳女士给了他坚实的拥抱:“没关系,宝贝。天气无法改变,但总会转好。心情也一样啊,就让它糟糕吧,晚一些就不会了。所以,你有什么想对妈妈说的吗?”
闻言,孩子大滴大滴的眼泪掉落在桌上。
艾琳女士知道,卡在孩子心里的结打开了,他已经把自己绷得太久了。
天气练习能让孩子觉察到心里的各种情绪,并且允许自己去感受,而不是压抑。
当情绪被允许流动,就会有释放的出口。这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他能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三、 赞美列表,校准友善的罗盘。
这是属于全家人的小游戏。每人拿一张纸,纸上有全家所有人的名字。
问一问自己:你欣赏其他人什么呢?然后,在每个名字后面,写下一项你与这个人的甜蜜、难忘的事情。写完之后,将这张纸折起来,交给妈妈。
几周后,妈妈把所有的纸条拿出来,并把对每一个人的赞美全部整理为列表。
当孩子读到这份赞美列表,他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来自整个家庭的友善和爱意。也会借此帮他建立认知:他不用通过刻意的努力,才能得到长辈的爱。只需做他自己就可以。
在友善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接纳自己和他人。
艾琳女士的家庭正念训练法允许孩子真正地打开心扉,充分感受各种情绪的存在,并且学会如何以正念应对。就算人生的挑战来袭,他也能够勇敢、平静地面对。
虽然熊孩子平日总让我们哭笑不得,但他一直是我们心尖上的爱。
在他成长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希望能坚定又有智慧地支持他。
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愿有正念相伴,孩子的成长只有爱,没有伤害。
1、健康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杜绝不良发泄,比如大喊大叫
相反的,我们可以给自己单独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孩子还太小而不适宜单独留在房间,我们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当和孩子在一起时,我们自己应该更加冷静。毕竟,孩子受我们的影响潜移默化。当我们大喊大叫的时候,孩子也学会大喊大叫。当我们尊敬地说话,孩子也学会尊敬地说话。每当你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你在生气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你的孩子也在学习自我管理情绪。
2、我们应当区分深层次的培育关爱
婴儿是通过父母的抚慰学会平息自己的不安情绪的。但大一点的孩子在感到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也需要大人的关心。当我们发现孩子烦躁不安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试着去关心孩子。当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爱时,他们就会自觉地配合你——那愉快的关爱就能消除大多数的不良行为。
3、我们应当接受孩子的感受,即使他们是不恰当的
(噢,宝贝,我知道这非常令人失望……我很抱歉事情没有像你想要的那样解决。)当我们用“同情”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明白了这样一件事:尽管情绪并不好,但他们也并不会有危险,因而在不良情绪出现的时候,她能学会接受并处理它,而不是发泄。她知道有人能理解她,这会让孩子感到好受些,这样她也会更乐意去配合。她不需要通过大喊大叫来引起注意。而当我们的支持让孩子知道,她能战胜不良情绪,太阳在第二天照常升起的时候,她也开始学会了冷静。
4、我们应当指导孩子的行为,杜绝惩罚
斥责,不给予时间,警告后果,以及假装不给予任何帮助。事实上,这会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让他们表现不好的情绪统统是坏的。所以孩子会试图压制自己的情绪,而这会让他们的情绪包袱填满。这也是惩罚通常会导致更糟糕的后果的原因之一。当情绪的包袱被填满的时候,孩子将会因恐惧而将它们统统发泄出来。用积极的指导来取代惩罚,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5、即使当我们限制孩子的行为时,也要让孩子有安全感
你的发怒的小人并不是一个坏人,他只是一个受伤的、弱小的人。当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那是因为在那个时刻他们做不到。如果你保持冷静耐心,孩子就会有安全感,而去面对、感受和表达他们的眼泪和害怕。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哭出来,那些情绪都会消散,包括他的愤怒。
毫无疑问,教会孩子控制情绪非常重要。但不要坚持让孩子说出她的感受,而是让孩子学会接受。这将教会她:
a。情绪并不是坏的,那只是丰富人生的一部分。
b。我们无法选择情绪,但可以选择如何表达情绪。
c。当你感到不安的时候,深深地去体会,然后让它们自动消散。
bingdaoyu16
李湘之所以不受欢迎说白了就是太高调,爱炫富。
1、前不久,李湘爆出豪宅
前不久李湘的微博爆出豪宅,错落有致的房子非常典雅。李湘其实应该知道,中国人喜欢低调的富翁。因为太富有了,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敌人。李湘一直都是我行我素,或许她觉得自己不是炫富,她只是真实展示生活。
2、一家人光每个月伙食就是7万
李湘第二点引起争议就是他每个月伙食就是七万。你看胖嘟嘟的王诗龄一出来就是穿顶级名牌衣服,这些对于中国人向来有仇富心理的人都非常不舒服。中国正处于贫富阶层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李湘的富人生活让我们看到穷人家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生活有什么区别。
3、李湘发胖了或许也是遭诟病的原因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国人不喜欢李湘的原因就是李湘发胖了。他们对于李湘感觉就像爆发富。怎么说了,李湘其实从出道以来就是敢说敢做,这或许是她能够闯荡到现在为止最大的优势。但就是这种优势也成为一种弊端让国人评价。
中国人骨子里喜欢的性格还是内敛,低调的富翁,因为那代表修养与素质,李湘或许并不想刻意给自己制造敌人,只是因为她的这种高调让自己变成了大众的敌人。
我是唐若,心理咨询师,擅长自我认知升级,情感修复,愿和你做最好的自己。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