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Pandade
毕淑敏说“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可是生活中,有不少孩子不会说NO,给他们自己和家长都带来了不少困扰。
有位家长跟我说,“大鱼老师,我最近好纠结呀。我家女儿性格温和,又善良,懂得分享,这是我一直引以为豪的特点,但是她现在的同桌呢,经常跟她借文具,然后就不还了,有时候是搞坏了,才会还给她。我没过多久就要重新给她买一批文具。花点钱倒是没什么,但是总觉得这样不对。我也尝试让女儿跟同桌去说,不借。但是女儿做不到,她怕人家说她小气鬼,又经不住人家软磨硬泡。”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上幼儿园之前跟别人相处时都有家长在场;在幼儿园时,出现人际交往冲突,老师也会及时干预。在小学之后,这些问题则需要自己来面对和解决了。
有的孩子在家里被溺爱,做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他们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不自知,虽然并非心存恶意,但如果家长或者老师没能及时引导,往往会助长他们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当他们要求别人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如果对方从不拒绝的话,慢慢就形成了习惯,被无理要求的一方虽然苦不堪言,却无力改变,情况就会持续下去。
为什么孩子不会说NO?
一是不敢。
有些孩子是不敢拒绝别人任何要求的,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他们害怕“如果我拒绝了对方,对方会不会不满,会不会给我自己带来伤害?”
这种伤害有时是身体上的,有时是心理上的。比如,有的时候,被拒绝的孩子可能会动手,或者说出一些伤人的话。
如果孩子比较瘦小,性格也比较内向,或者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在保护他,他就更不会处理了。有些弱小的孩子总是被动承受他人的无理要求,不敢向老师或家长求助,因为他担心对方报复,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他、排挤他。
如果家长本身过于严厉,在家里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或者即使孩子向他求助得到的也是打压和批评,那么孩子既不敢向家人求助,又不敢向对方说no,慢慢就会形成一种逃避的行为模式。
二是不愿。
尤其这个孩子自己处于弱势,比如成绩不佳、刚刚转学、老师忽视时,他们会认为,自己多顺从一点,才可能得到同学的接纳和喜欢。
还有一些不愿意拒绝别人的孩子,是觉得“我没必要去拒绝别人。”
李松蔚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提到过一个案例,有关他自己的女儿。
李松蔚说,他看到女儿在幼儿园正看一本书时,来了一个小男孩,他过来一下就把书拿走了,女儿并没有做出什么明显的反应,而是拿了另外一个东西来玩。
回家后,李松蔚就跟女儿探讨说,“我看到有个孩子把你正在看的书拿走了,你并没有太理会,那时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你是怎么想的?”
李松蔚女儿说:“我并没有觉得怎么样啊,他想要就先给他先看好了,我可以先用别的,等他看完了自然会还给我。”
李松蔚又进一步跟女儿探讨说,“那你一贯都是这样处理吗?如果有你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别人也想要怎么办呢?”
女儿说“那我跟他说明白啊,这个东西我先玩,等我用完了会给他。我们都是这样的。”
所以,家长看到孩子的书籍或者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可以多观察,然后跟孩子沟通,也许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就是这样:这次我让着你,下次你让着我。家长自己千万不要着急地催促孩子“快去抢回来啊!”
三是不知道可以拒绝。
有些父母本身也不善于拒绝别人,在家里就是一直以忍让的行为给孩子做出示范,并且也要求孩子处处谦让,照顾别人,总说“他比你小,他是客人,你要让着他。”
长期在这样教育环境下,孩子可能会觉得,虽然答应别人的不合理要求心里不太舒服,但是我不可以去反抗别人,要以他人为主。
四是不知道如何拒绝。
有些孩子也想拒绝,但是语言上不知道怎么表达。明明不想做一件事儿,但说出来的时候可能是“我考虑一下。”这样含糊的说辞会让对方会觉得,“你是同意的,是心甘情愿的。”
还有的孩子用粗暴、不友好的方式拒绝别人,之后发现容易引起冲突,就很困惑:“我到底是不是应该拒绝呢?我一旦拒绝别人,就没有好朋友了。”
所以,知道如何拒绝,学会正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不会说NO,家长应该怎么办?
第一,让孩子学会区分要求是否合理
区分哪些是合理的要求,哪些是不合理的要求,可以跟孩子来探讨“如果别人提出一个具体要求,你的感受是怎么样?这个要求是不是可以接受的?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影响?如果你同意会怎么样,不同意又会怎么样……”要让孩子知道,拒绝别人是很正当的,不必为拒绝别人而觉得歉疚。
第二,教孩子学会说no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说,可以先不急于回答,做出一定的思考,通过一些表情和语言让对方大概知道自己的态度,然后用简短、坚决的语言告诉对方“不可以”,明确表达“我不愿意。”让对方不要有进一步的提出要求的机会。这种明确、坚决的表达,当然不是指粗暴、讽刺的语言,而是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下,及时跟对方沟通拒绝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能帮对方想到一个更积极的解决方案当然更好。
第三、跟孩子做一些提前练习。
家长可以在家里面创设一些情境,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家长扮演自己家的孩子,让孩子来当他的同学,然后来进行练习,看看怎么样用合适的方式拒绝别人的要求,而不会伤害到别人,还不会影响同伴之间的感情。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孩子就能够学会这样一些方法了。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绘本,它属于“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系列中的一本,名为《爱挠痒痒的威力叔叔》。
故事大意是,有一位威力叔叔,经常到小主人公家里来做客,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但小主人公最不喜欢的一件事儿,就是威力叔叔每次来都会挠痒痒。以前,他还觉得挺好玩儿,但是当威力叔叔不停挠啊挠的时候,他就觉得很不舒服,所以他觉得很苦恼。后来,妈妈知道了,就鼓励小主人公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里面有非常鲜明的人物、生动的情节,很适合孩子自己看,更适合亲子阅读,家长就可以由此跟孩子展开一些讨论。
其实,我们很多成年人也没有学会恰当地说NO,结果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烦恼。
比如,明明自己很忙,同事说“你帮帮我吧,不然我来不及啦。” 你心里说 “我也很忙的。” 嘴上却说“放心,交给我。”
再比如,朋友借钱,明明自己也不宽裕,心里想的是“如果不借,朋友会认为我不够意思吧?” 嘴上说的是 “好的,没问题!”
那么,不妨思考一下:对于拒绝别人,我属于哪一种呢:不敢,不愿,觉得不可以,不知道如何拒绝?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练习吧,学会说“不”,学会保护自己的边界。
-----------------------------------
参考书目: 《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
作者简介: 大鱼老师,70后,两娃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APPC少儿心理咨询师;绘画心理分析师;从业12年。大鱼工作室创始人,明日生涯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辅导老师,上海鹏菲智心签约心理咨询师,东方教育时报专栏作者。
请叫我姚锅
我女儿今年15岁,是初三的学生。她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话语不多。半年前,女儿突然哭着回来说不想上学了,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只说别人都瞧不起她。我觉得很蹊跷,就给她班主任打电话,班主任也一头雾水,说女儿平时不爱和人交流,为此班主任还和她谈过心,可女儿总是咬着嘴唇不说话,班主任也没办法,因为学生太多了,她也无法顾及每个人。后来班主任向我反映,女儿平时和同桌交流得比较多一点,于是我特意到学校找到她的同桌,在我的再三询问之下,那个女孩才告诉我,女儿喜欢班上的一名男生,又不好意思说,就委托她向那名男生传过一张表达爱慕之情的纸条,可那名男生一直没有任何回应。会不会是她觉得自己蛮没面子?有了这个最重要的信息,我开始明白女儿为什么不想上学了,女儿从小就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她总是担心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学习成绩也不够好,别人都瞧不起她。为此我专门请过一名心理咨询师同学为她做过心理疏导,可收效甚微。我试图和女儿交流青春期的一些常见问题,可女儿很警惕地问我:“你是不是听别人在背后说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我,这让我怎么在学校待得下去?都是坏人!”我一再向女儿保证,别人没有在背后笑话她,是她自己想不开,其实青春期男孩和女孩互相喜欢很正常,这是人生必经的阶段,但女儿思想转不过弯,总觉得别人尤其是她喜欢的那个男生看不起自己,所以执意不肯再上学。没办法,我只得再次带着女儿去找我那个心理咨询师同学,可女儿对我那个同学很反感,无端发躁,极不配合。同学没辙,我更没辙。从你的来信中,体会到了你的艰辛、无奈与无助。15岁的少女正值情窦初开、天真烂漫的花季年龄,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陷入情感迷茫中,特别是内向、敏感、自卑感强的女孩,单恋现象尤其突出,其特点是自己爱上了对方,也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在这种具有弥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会把对方的亲切、热情甚至是无意识的微笑都视为爱的表示,并坚信不已从而陷入单恋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单恋者固然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快乐,但更多会体验到情感的痛苦。因为他们无法正常地向自己所钟爱的对方倾诉柔情,更不能感受到对方爱意的温馨。女儿不想出门,沉迷于游戏中,是由于单恋无回应导致的自我否定及自我价值感丧失引起的心理失衡表现,你要同情并理解女儿的这份痛苦,不要责怪她,更不要抱怨她。建议你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帮女儿度过人生的重要转折点。1)请教电脑高手,在网络游戏中努力成为女儿的交心对象,陪她玩,陪她乐,陪她哭,适当的时间以网友的身份开导她、鼓励她重拾信心,返回校园。实施过程中一定注意保密性及连续性,不要让女儿觉察到自己的真实身份,否则会适得其反。2)尝试联系到女儿的那位男同学,在不影响他学习的情况下,要他给女儿写封信,信的内容可以是谈学习、谈理想、谈班上的近况等等,顺便说明自己没有回纸条的原因,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好。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女儿换个生活及学习环境,转移其注意力,让时间、空间来抚平她内心的创伤。 上司有错,说还是不说?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直爽的人,说话不喜绕弯,喜欢实话实说,有时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尤其是身处职场,复杂的人事关系让我喘不过气。你对别人太热情,别人会认为你另有所图;你对别人敬而远之,别人又会说你太冷漠、不懂感情,总之,人难做。我供职的公司是一家传媒广告公司,平时我们业务还不错。上个月,我们部门调来一个新上司,他是外地人,性格谦和,为人也不错,可是自从他来后,我们的工作效率却明显降低,业务量也大不如以前。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新上司对我们当地的行情不熟,这外来的“和尚”根本就不好“念经”;二是这位上司的工作没抓到点子上,他不去抓业务、抓策划,而是一味地抓管理、抓纪律,而且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着重思想教育,这让部门的忍很吃不消,大家都希望能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工作,他这一套无疑给大家上了一套紧箍咒。我很像想跟他沟通一下,指出他工作上的不妥之处,纠正他的一些旧观念,可我不知道该不该说?他是上司,我只是一个普通职员,我如果跟他说他会不会接受?会不会认为我以下犯上、今后给我小鞋穿?不说吧,有些话憋在心里又难受,毕竟在公司,大家都在求发展,我希望上司能够把握重点,多做有效率的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思想教育这一块,大家又不是学生,不希望领导天天给我们上政治课,说那么多废话还不如干好一件实事。但有时我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一味的怀才不遇,只会在职场中瑀瑀独行!公司是需要新鲜血液和不同声音的。人无完人,能做你的上司肯定有他的过人自处,作为下属,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首先应该利用自己熟悉公司运作流程的优势,协助上司开展工作,主动多参加紧急重要的项目执行等等,同时对上司多了解、观察,体会一下他的出发点、目的,客观的分析利弊。如果你们的业绩还上不去,为了你的前途,你可以心平气和的找上司谈谈,但要注意以下两点:1)把握时机、把握分寸。注意说话的语调及方式,尽量运用微笑和幽默,一次不要把自己心中郁结的所有不满一股脑全说出来。2)提出的意见充满建设性且积极向上,避免牢骚和怨言。相信经过你的努力,你的事业会蒸蒸日上的! 老婆有同性恋倾向,该如何纠正她? 我是一名销售业务员,常年在外跑业务,和老婆聚少离多。不过感情一直都还不错。老婆是家庭主妇,性格温柔,平时在家照看孩子,与外界的交往不多。如今我们结婚7年了,本来我们之间应该不存在婚姻难逃7年之痒之说,可是最近我惊讶地发现,老婆的心和感情发生了“位移”,她竟然和她的一个女同学有了暧昧之情!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2个月前,我到新疆出差,因为工作需要,我留在那里长达两个月,就在这两个月期间,老婆在街上邂逅了她的一名高中女同学,这名女同学在沿海地区工作了几年,接受的新鲜事物比较多,思想观念比较新潮,平时穿着打扮比较中性化。她与老婆邂逅后,开始向老婆示好,陪老婆吃饭逛街购物、对老婆非常大方,她还经常带老婆去参加一些同性恋的聚会,为老婆洗脑,处于空巢期的老婆渐渐被她感动,两人开始出双入对、举止亲密。连岳心灵解码:连岳:你好!同性恋分真同性恋和假同性恋。后者发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或一定的环境中较多,如大中学生群体、夫妻感情不好、夫妻长期分居等等,在异性恋发展之前的一种暂时的对同性的依恋状态,一般随着年龄或者环境的变化,会有所改观。你妻子目前这种状态属于假同性恋阶段,你要拿出足够的爱心、耐心,相信经过你的不懈努力,你们的婚姻生活一定会重拾美满。首先,要从内心真正宽容、接纳妻子。不要在妻子面前鄙视同性恋及她的那位同学,因为这样只会令她对你反感。你只需把艾滋病的宣传片放在她随手可触的地方,把同性恋的不良报道放在家中显要位置,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其次,多关心、体贴妻子,重新唤起她对你的爱。一方面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个人魅力;一方面多和妻子共同回忆恋爱时的甜蜜以及七年婚姻的美好点滴,以孩子为纽带,唤醒妻子的母爱情结及家庭情结。提高夫妻性生活质量。加强性生活相关知识学习,营造浪漫温馨环境,多注重妻子感受。
孤星泪新民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对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现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起码程度不会更深。要以叛逆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