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9

土豆0207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Lydia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出新味来

已采纳

你可以听一下一些歌曲的钢琴演奏版,例如我觉得〈斗鱼〉原声带中〈Lydia〉的钢琴演奏版和〈求婚事务所〉中的〈倒带〉钢琴弦乐斑都满符合你的要求。 还有可以悲伤到死 魔鬼的邀请书 五十多年前,音乐史上曾发生过一桩著名的“国际音乐奇案”:人们为听一首乐曲而自杀的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这首乐曲就是《黑色的星期天》。当时被人们称为“魔鬼的邀请书”,是匈牙利钢琴手Rezso Seress (鲁兰斯·查理斯)遭遇爱情失败后于1933年写下的乐曲,名为《黑色的星期天)。此歌的英文译名是 《Gloomy Sunday》。也有译成《魔鬼的邀请书》 起初,作者试图出版这首歌曲时遇到了些许麻烦。一位出版商曾说:“(拒绝出版)并非因为它是 一个忧伤的调子,而是因为该曲之中流露出的那种魄人心魂的绝望情绪,我以为这对任何听者均无处。” (It is not that the song is sad, there is a sort of terrible compelling despair about it. I don't think it would do anyone any good to hear a song like that.) 不过几经周折后《黑色的星期天》终于在布达佩斯得到了发行,并在两三年内变成最为畅销的歌曲。没人料到的是,这首歌曲流入世间之后引发了许许多多悲惨离奇的事故(当地的报纸 曾对有关事件作过大量的报道),就象古老的神话所描述的那样:潘多拉盒子一经打开,无数妖魔和灾难便被释放到人间。然而,潘多拉盒子中最后一个出来的是“希望”,正是它让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得以延续;而《黑色的星期天》给人们带来的则是一片绝望之声。 歌中描述了一位不幸的男子无法将其所爱的人重新到召回身边,他在一个忧郁的星期天频频冒出殉情自杀的绝望念头,而这个念头伴随着对其爱人极度的思念难以排遣。 《黑色的星期天》在1936年左右流传到了美国。它的第一个英语版本是由爵士艺术家Paul Robeson 于1940年录制的。1941年8月7日,黑人女歌手 Billie Holiday 用她自己独到和精湛的方式重新演绎了该曲,使其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热门歌曲。多年来,一些难以置信的报道和传闻给《黑色的星期天》披上了极度神秘的色彩。当时某天,在比利时的某酒吧,人们正在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听音乐。当乐队刚刚演奏完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的《黑色的星期天》这首管弦乐曲时,就听到一声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实在受不了啦!”只见一名匈牙利青年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酒,掏出手枪朝自己太阳穴扣动扳机,“砰”地一声就倒在血泊里.一名女警察对此案进行调查,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查不出这青年为什么要自杀。最后,她抱着侥幸心理买来一张那天乐队演奏过的《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心想,也许从这里可以找到一点破案的蛛丝马迹。她把唱片放了一遍后,结果也自杀了。人们在她的办公桌上发现她留给警察局长的遗言:“局长阁下:我受理的案件不用继续侦查了,其凶手就是乐曲《黑色的星期天》。我在听这首曲子时,也忍受不了它那悲伤旋律的刺激,只好谢绝人世了。” 无独有偶。美国纽约市一位开朗活泼的女打字员与人闲聊时,听说《黑色的星期天》如何使人伤感,便好奇地借了这首乐曲的唱片回家听。第二天她没有去上班,人们在她房间发现她已自杀身亡,唱机上正放着那张《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她在遗书中说:“我无法忍受它的旋律,这首曲子就是我的葬礼曲目。” 在华盛顿,有位刚成名的钢琴演奏家应邀参加一个沙龙聚会,并为来宾演奏。席间一位来宾突然接到她母亲车祸身亡的长途电话,因为那天正好是星期天,便请钢琴家为其母演奏《黑色的星期天》以示哀悼。钢琴家极不情愿地弹了这首曲子,刚演奏完毕,便由于过度悲伤,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扑倒在钢琴上,再也没有起来。 在意大利米兰,一个音乐家听说了这些奇闻之后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相信《黑色的星期天》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便试着在自己客厅里用钢琴弹奏了一遍,竟也死在钢琴旁,并在《黑色的星期天》的乐谱上写下这样的遗言:“这乐曲的旋律太残酷了,这不是人类所能忍受的曲子,毁掉它吧,不然会有更多的人因受刺激而丧命。” 据Cincinatti Journal of Ceremonial Magick》创刊号上 MacDonald 的文章所述,1936年2月布达佩斯警察调查过当地一起制鞋匠 Joseph Keller 的自杀案。他们发现 Keller 留下了一份遗书,其中抄录了那时刚刚流行起来的这首歌的歌词。某份遗书中抄录一段歌词本身或许并非是一桩离奇之事,离奇的是在后来的岁月中此歌据信要对超过100人的死亡事件负直接的责任(象“Hundreds of Hungarians Kill Themselv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ong” 这样近乎夸张的字眼曾经出现于纽约时报的头条)。很多自杀者临死之前总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这首歌发生联系。在匈牙利,有两名自杀者是在听吉普塞人演奏该曲时饮弹自尽的。另外,相当多的人赴多瑙河投河自尽时手里总是抓着《黑色的星期天》的乐谱,这其中包括一个14岁的小女孩。一位年过80的老人呜咽地哼唱着这首曲调从七层跳楼自杀。据报导,一名走出某夜总会的绅士用子弹把自己脑袋打开了花,而此前他刚刚请求夜总会的乐队为他演奏了《黑色的星期天》。更有一个流传颇广的报导涉及到作曲者 Rezso Seress 本人。据说,当该曲开始成为畅销歌曲时Seress 与其前女友进行了联系并提出重聚的设想。未料想第二天这个女孩便服毒自杀了,其身旁的一张纸片上写着两个字:“Gloomy Sunday”。因为深信这首“自杀之歌”对人具有灾难性的影响,布达佩斯的警察们认为最好将其列为禁歌。 除了匈牙利,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都有关于《黑色的星期天》触发自杀行为的报导。柏林有个年轻店员上吊自尽,其脚下飘落着一张此歌的歌谱抄件。在罗马,一个报童在街上听到乞丐 哼《黑色的星期天》的曲调时,停下了自行车走近乞丐,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交给了他,然后从临近的一座桥上跳河自杀。在纽约,一位漂亮的女打字员采用煤气中毒的方式自杀,并留下了遗书请求在她的葬礼上播放《黑色的星期天》。由于这些可怕的自杀事件,英国BBC电台曾经禁止播放此歌,美国的广播网络也随即效仿这一举措;华盛顿的参议员 Stevan Carl 呼吁将《黑色的星期天》列为禁歌。在法国,甚至有家广播电台在节目中专门请灵学家来研讨这首歌的影响,但 这些节目的播放对当时自杀事例的不断增长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抑制作用。时过境迁,当公众对 一系列自杀事件引起的恐慌逐渐减退时,BBC 同意重新播放《黑色的星期天》,不过仅限于该曲 的器乐版本。这一版本很快就被灌制成唱片。有一天,伦敦的一位警察听见这首器乐曲从附近的 一所公寓中传出,音乐声一遍又一遍无休无止地重复着,便觉得此事蹊跷,值得调查。进入公寓后,他发现一个自动唱机正在反复播放这首曲子,在唱机的旁边躺着一位过量服用了巴比妥盐酸 (一种镇静剂)的妇女。 这首歌曲的作者 Rezso Seress 最终也未能逃脱厄运的诅咒。1968年冬季一个寒冷的日子,他在年近七十之际跳楼自杀了。据报导, Seress 是位个头矮小、生性诙谐的犹太裔男子,一个差劲的钢琴手,并一直为自己没有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而感到遗憾。他的一生,除二战期间被集中营关押过一阵外,主要是在布达佩斯的 Kispipa 酒店(“Kispipa” 英文直译作“Little Pipe”,即小管道)中度过的,在那儿他为客人演奏钢琴。由于身材矮小,他弹奏时整个身子被一架棕色的钢琴所遮挡。每当有新客人,特别是熟悉的朋友进来时,他就举起左手(其粗短的无名指上套着一个引人注目的金戒指),探出脑袋,面露滑稽的笑容表示欢迎。这种致意方式是他耍弄的一个滑头,以此来掩饰他事实上只会用右手弹奏曲子。据说,仅仅是为了炫耀,他时常弄 来一些乐谱放在钢琴琴架上,并把自己的鼻子凑在琴架跟前,装出按谱弹奏的样子,而实际上他并不能熟练地读谱。《黑色的星期天》一曲成名之后曾经有许多音乐、艺术名家和社会名流来看 望他(或在他死后到酒店朝圣),这使得他的访客记录看起来就象是一本 “二十世纪名人录”,其中来访的人物包括 Arthur Rubinstein,Jehudi Menuhin,Arturo Toscanini,Luchino Visconti,Spencer Tracy, Wallace Beery,Sonja Hennie,Nikita Khruschev,John Steinbeck,the Prince of Wales,Louis Armstrong,Ray Charles,Farah Dibah, the shah Reza Pahlavi,Paul Robeson,Cyrus Eaton,U Thant,Benjamino Gigli,Conrad Veidt, George Cukor, 等等等等。每当 Seress 被告知音乐界的某个大腕要来看他时,就会变得十分紧张,常常要花几天工夫躲在酒店厨房的尽头,在一块画有钢琴键的大切菜板上使劲地练习他的曲子。Seress 实际上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过着双重生活。他以弹奏钢琴为生,但他的钢琴弹得很糟糕。他长相猥琐,可他太太 Helen 却是布达佩斯最漂亮的美人之一。Helen 不仅仅比 Seress 高出几乎两头,而且还是个基督徒(在当时的欧洲基督徒很少与犹太人通婚)。为了嫁给 Seress,她居然离开了前夫,一名英俊富有的军官!Seress 因为创作《黑色的星期天》在全世界变得很出名,但他的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布达佩斯(除了曾被赶进过集中营)。Seress 一生都很贫穷,但他死后却在纽约的 Irving 信托银行积存了几百万美元,这些钱是他生前无法支取的、别人支付给他的版税。1947-1950间在布达佩斯指挥了一系列音乐会和歌剧的 Perharps Otto Klemperer 曾经访问过 Kispipa 酒店,并在 Seress 的访客记录册上留下了这样的句子:“Er ist kein Musiker - er ist nur em Genie” (He is no musician - he is just a genius) ,意指Seress 够不上一个音乐家的称号,他仅仅是个天才。关于 Seress 自杀的原因,一种说法是他感到再也作不出象《黑色的星期天》那样的好曲子了,因此在长期的绝望之中选择了死亡。另传作者在临终前内疚的忏悔道:“没想到,这首乐曲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多的灾难,让上帝在另一个世界来惩罚我的灵魂吧!” Billie Holiday 灌制的唱片极大地推动了《黑色的星期天》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许多通俗 乐队和歌手常在演出时将此曲作为保留节目。除了前面提到过的 Paul Robeson 与 Billie Holiday 外,尚有不计其数的艺人和乐队演唱或演奏过这首曲子。最近十年来该曲仍旧被歌手们不断地翻唱,并且它依然经常出现在一些爵士乐队的节目单中。 (黑色的星期天) Music by Rezso Seress Original Text by Laszlo Javor English Text by Sam M. Lewis Sunday is Gloomy, 绝望的星期天 My hours are slumberless, 我的生活已经毫无意义 Dearest, the shadows I live with are numberless 亲爱的,我的生活被无数阴影笼罩 Little white flowers will never awaken you Not where the black coach of sorrow has taken you 白色的小花将不能再把你唤醒 你也不可能从黑色的灵车上重新站起 Angels have no thought of ever returning you Would they be angry if I thought of joining you 天使们也不愿意把你带走 (他们非常无奈) 他们会不会感到愤怒? 因为又多了我,一个想与你同行的人 Gloomy Sunday 绝望的星期天 Sunday is gloomy 星期天是绝望的 with shadows I spend it all 我在阴影的笼罩下度过 My heart and I have decided to end it all Soon there'll be flowers and prayers that are sad, 我心意已决, 我想结束这一切 很快这里将充满花儿和悲哀的祈祷 I know, let them not weep, 我不会让他们哭泣 Let them know that I'm glad to go 我会让他们知道我离开的很快乐 Death is no dream, 死亡不是梦 For in death I'm caressing you 因为我在死亡中爱抚着你 With the last breath of my soul I'll be blessing you 伴随着我灵魂的最后一次呼吸, 我祝福你 Gloomy Sunday 绝望的星期天 Dreaming 梦中 I was only dreaming 我只是在梦中 I wake and I find you 我醒来找到了你 Asleep in the deep of My heart 你在我心灵深处沉睡 Dear 亲爱的 Darling I hope that my dream never haunted you 亲爱的,我希望我的梦从没让你苦恼过 My heart is telling you how much I wanted you 我的心可以告诉你我有多么地想你 Gloomy Sunday 绝望的星期天

心理咨询师Lydia

304 评论(11)

爱吃豆包

我觉得从他的表现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她的演技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的话也是得到了大家的喜欢

195 评论(14)

mayhanlimei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感谢信,作为对他人的感谢,感谢信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知道感谢信如何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老师的感谢信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亲爱的王老师:

您好!

我从井冈山转到你们班上来的第一天,您就让同学们鼓掌欢迎我,还异口同声地说:“欢迎新同学!”

感谢您让我很快地融入这个大家庭。

在您的教育下,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不懂的问题,您耐心地给我讲解,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考试考得好,您说:“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考得差,您鼓励我:“别泄气,加油!”感谢您让我喜欢上了学习。

……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您的学生:xx

20xx年*月*日

尊敬的学校领导,徐老师,你们好:

首先,让我代表一年级二班全体家长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的孩子是精忠街小学一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从去年九月份入校以来,

在学校各位领导、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徐老师的辛勤培养教育下,孩子得到健康 快乐的成长,从孩子的言谈举止看得出孩子的学习和道德品质都得到极大提 高。孩子成绩的取得是与徐老师的精心培养、辅导是分不开的。徐老师以高度 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给一年级二班带 来了规范的治学环境,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孩子每次回到家不止一次的提 起徐老师,由此也可见孩子对老师的信赖和尊敬。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当每天孩子放学的时候,我们家长站在学校门口等待

放学,都会看到徐老师蹒跚步伐一手捧着行走不便的大肚子,一手指挥孩子们 排好队,交代着注意安全,让孩子们有序的让等待的家长领走,这一幕让每一 位家长为之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徐老师她可以休假在家里面调养身体,让

未出生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退一步徐老师她也可以坐在办公室,让别的老 师照看孩子,是她的那份执着和敬业,那份对孩子的全心全意的爱,让她做出 这些。我们很感动,也很激动。我们感受到了徐老师您对学生的那份爱——就 像我们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感谢您! !

您对孩子倾注的心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甘泉,把孩子交给您这样富有爱心

的老师我们十分放心!从班主任徐老师的身上,让我们家长看到了贵校的每一 位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敬岗爱业,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操。师道既尊,学风自 善,是你们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为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做出卓越贡 献!

最后,请允许我再一次向贵校的各位领导和全体老师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和

最真诚的祝福,我衷心的祝福贵校越来越好,在教育战线上永远健康持久的发 展前进,祝愿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能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 做出更多的贡献!

致以最诚挚的敬礼!

一年级二班沈皓家长:

20xx年6月3日

尊敬的***班全体老师:

你们好!我是***的家长。***进入回民区回族第一幼儿园学习已经半个学年了。在过去半学年的集体生活中,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的孩子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对社会常识的接受、还有在礼节礼貌、认识人物、辨识数字、颜色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这是我们一家人最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事情。为此,我们对幼小(二)班全体老师对***的爱心、关心和细心,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回想起孩子刚刚送入回族第一幼儿园时,孩子突然间走出了家这个熟悉的小环境,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集体中,这里平时没有娇纵着她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而是教育她开始走向成长之路的老师们和其他一群和她一样的孩子们,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小小内心世界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在***刚入园的一段时间里,孩子中午不好好睡觉,是几位老师每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使得孩子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为此老师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爱心。

记得在20xx年1月XX日,孩子在幼儿园把便便拉到裤子里了,李超老师不嫌弃脏,不嫌弃臭,给孩子洗了内裤,还打着温水给孩子洗了屁股,我们特别感动,真心感谢老师们。在幼儿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耐心教导着孩子怎么上厕所,怎么穿(脱)衣服鞋子,怎么和同学们相处,怎么利用各种文体用具进行娱乐。

***在幼儿园每天都是那么开心,那么高兴。在我们看来,回族第一幼儿园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是非常雄厚的,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老师身边,那我们作为父母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幼小(二)班四位老师以极大的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关心着她、爱护着她,用鼓励、赏识、引导等教育方法帮助她,把爱渗透到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用爱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灵。有时在我们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她就会告诉我们说今天老师教他们唱歌了,教他们画画了,带他们玩游戏了等等。回到家后,还模仿着老师的样子,打开家里的识字挂图、宝宝画册、儿歌小书等教我们认字、画画、唱儿歌。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也深深明白,孩子的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全体老师辛勤的教导。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四位老师对我们家长也周到热情,经常同我们保持良好的联系沟通,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四位老师整天与孩子们相伴左右,不仅要认真完成教学课程,还要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工作量很大,十分辛苦,但你们毫无怨言,总是满面笑容的把快乐带给孩子。

就让这封感谢信来表达我们对全体老师的感激之情,是你们给了***快乐的时光,教会了她许多许多,让她真正的开始走上了成长的道路。

家长:xxx

20xx年1月3日

尊敬的中三班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们非常感谢中三班全体家长朋友在我班本次春游活动中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我们的春游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本次春游活动让孩子们具体感受了集体出游的氛围,锻炼了自立、自理等能力,学会了分享和互助,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进一步增进了家长之间、家园之间的沟通、了解以及班级凝聚力,带给我们尤其是孩子们极大的快乐。在此,我们特别感谢本班家长委员会的朋友们——任小元、皮秀琴、肖继娅、王燕、曹兵、李莎,感谢你们不辞辛劳实地考察春游线路,感谢你们为我们联系车辆,感谢你们的精心策划、购买物品,感谢你们一路的组织……另外,我们还要特别感谢辛勤摄像、照相并提供照片、音像资料的赵子源、王新智、李佳颖、卢秋宇、任昱洁、曾惜儿、严尹含等孩子的家长们以及为我们辛勤找寻旗杆的陈济远外婆,请让我们代表中三班全体家长和小朋友们衷心地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感谢你们的博爱之心,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你们辛苦了!

此致

敬礼!

亲爱的老师:

您好!

今天我给您写这封信,是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您在学校就像我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我真的很感谢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说老师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您就是有了这种精神,在您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坚持了20几年,我真的很佩服您。

老师您还记得么,在上初一的时候您就带上我了,当时我们并不熟悉,但您却特别照顾我,我也很喜欢您上的课,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您,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但是,到了初三的时候,我们已经分开了,彼此不再一个班了,我遇见了新的老师、同学,当时我感到很陌生,但是您却鼓励我,给我加油鼓劲,使我度过难关,在我们分开的这些日日夜夜我无时无刻不记得您的教导,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您。

老师您告诉我,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我一定会谨记您的教导。在这里,我想对您说,您永远都是我最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您的学生:xx

20xx年xx月xx日

亲爱的老师:

忙碌了一年,您的节日又到了。几载寒暑,桃李芬芳。值此教师节之际,您的学生们想对您说: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感谢您的关怀,感谢您的帮助,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请接受学生们美好的祝愿,祝您教师节快乐,天天快乐!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又是一年秋菊溢彩,第×个教师节悄然而至。值此之际,我们把最衷心的祝福与最诚挚的问候送给你们:辛苦了,亲爱的老师!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只有刻在人们心灵上的名字,才能永存。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因为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故将长存我心。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在我们的脑海里,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渴求智慧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当代青年的灵魂。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非常怀念在学校的日子,更加想念每位老师!想起刚入学时,我还是一个对软件行业一点都不懂的门外汉,如今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我已经能够游刃有余的进入软件这个行业了。

经过您三年的培养,我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重庆市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特此向我的母校、我的恩师及全校教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几个月实习锻炼下来,我们真的长大了,成熟了!理解了学校,老师严格要求的目的。我们知道,前途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全力克服,在各位恩师带领下继续努力学习工作,报效祖国,给老师献上我们合格的人生答卷!在此,我们代表全体03级毕业实习的学生向老师您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让我们再一次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你们!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让我们领悟北大传统精神的魅力所在;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您是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在生活的大海上,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层叠叠的粽叶层叠叠的香,粘稠稠的米饭粘稠稠的思,红通通的枣儿红通通的运,热乎乎的粽子热乎乎的情,喜庆庆的端午喜庆庆的过哦。

有人说,师恩如山。高山仰止,当更催后来之人奋发不已。正所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北大学子的点滴进步和些许成绩全都凝聚着您辛勤的汗水。所以,不管何时何地,无论天涯海角,我们都将由衷地呼唤您——亲爱的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们永远是需要您启蒙的学生!

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们人生的旅途。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大学学生会谨代表全体北大学子衷心地祝福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大学学生会

X月X日

尊敬的××医院领导: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首先我代表全家送上对贵院最真挚的祝愿,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在医学科学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此刻,作为一个患儿的家长,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表达对贵院的无限感激,尤其是对××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的衷心感谢。在孩子住院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医生用无私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为孩子解除了痛苦,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医生的职责操守和医道本色。

9月24日清晨,我妻子××因前臵胎盘出现大出血不得不动手术结束妊娠,产下了孕周仅31周儿子。当时孩子的情况十分危急,家属们甚至都没对这个体重极轻的早产儿的存活报什么希望。幸运的是孩子遇到了当夜值班的新生儿科副主任赵辉医生。××医生第一时间给这个生命垂危的小生命进行了急救,让孩子恢复了呼吸和心跳。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我们,孩子的生命体征极其微弱,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全天候监护。在孩子被抱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时,我的心如撕裂般的疼痛,大部分家属更是早已泣不成声。面对着我们,××医生耐心、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孩子面临的危急情况,并对我们家属进行了心理疏导。听了××医生的精辟讲解,看着她细致耐心、认真负责的表情,我们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大半。对患儿家长来讲,医生就是最后的心理支柱,她的言行举止影响着患儿全家,正是××医生热情的服务,为我们解除了心里顾虑,决定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孩子住院期间,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由于我们对医学的一知半解,没少给医护人员出难题、添麻烦,可是××医生和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从来不愠不恼,总是耐心讲解,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每当患儿的病情有什么变化时,××医生和医护人员们总是及时耐心地与我们家属沟通,详细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并对我们这些六神无主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看着孩子病情一天天的好转,我们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激,由衷地对××医生和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感到钦佩。根据道听途说的所谓的经验,我们为××医生准备了红包,希望她能够更加用心地照顾我们的孩子。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把红包递到××医生面前时,原本满脸笑容的她立刻严肃起来,“请您尊重我” ××医生正色地说,“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对孩子进行救治,请您相信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着极强的责任心,我们一定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照顾您的孩子”,听了××医生的话,我感到无地自容,同时,更被××医生高尚的医德所感动。

我感谢在孩子治疗过程中所接触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虽然我可能连他们的姓名都叫不出来,甚至有些人都未曾谋面,但正是有了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才使得一个生命得到了延续,更使我们体验到妇产儿童医院良好的医风和医德。

现在,没有了病痛的折磨,可爱小家伙已经出院了。在此,我代表患儿全体家属对××医生及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医院的领导,感谢你们培养出像××这样优秀的医生和××科这样优秀的队伍。最后,让我发自肺腑地说一句:祝愿××医生和××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全家幸福!

患者家属:××

二〇××年×月××日

大家好,我是维尼班智凡的.妈妈。20xx年2月,在智凡才2岁2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就把送进骏景湾幼儿园了。还记得他第一天上学,我和他爸爸一起送他去,他很开心,他知道学校有好多玩具玩,那天他要自己背书包,自己上楼梯。可是,当我们把他送进课室后,跟他说“拜拜”时,他蒙了~~他以为爸爸妈妈是和他一起上幼儿园的!可想而知,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的上学都是一场泪眼汪汪的离别。还好有梅梅老师像妈妈般的暖心鼓励他、引导他,梅梅老师也鼓励我每天都坚持送他上学,这个慢热的小朋友历经了一个多月才不抗拒上学。慢慢的,他会回来说想老师想好朋友了,他会和我分享他在学校玩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他还会做“坏事”了。

Abby老师的细心,lydia老师的耐心,梅梅老师的暖心,让我几乎每天都可以感受到智凡在进步,甚至有时他还会把老师的教导应用在我们身上,“妈妈,把小手放背后,要等爸爸一起才可以吃饭的哦”,“爸爸,红绿灯,红灯要停的哦”,“妈妈,我不会打人的,老师说要爱护好朋友的”等等,这些都是老师们的用心栽培与呵护才能结出来的甜果啊!

现在智凡变得越来越自信阳光了,真的非常感谢三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她们的善良、热情也感染了维尼班的孩子们,如今的小小班维尼班的小朋友们也懂得了互爱互助,当然他们的可爱懂事就像abby老师说的“每天看到他们的笑容我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如今,我确实很安心很开心每天送他上学校,每天保安敖叔都笑容满面的在门口迎接我们,“智凡自己背书包翻学,好叻喔”;到晨检老师那里又夸奖他小手好干净,叮嘱他要多喝水;然后他自己把书包放好,去操场找abby找lydia,当她们的手把智凡接过去,智凡挥手跟我说“拜拜”时,那感觉就像一句话说的“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感谢老师们的用心才能让我如此体面的退出。谢谢你们,就像你们都说过的“你懂的”!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医学院零八护本二班的***,请原谅我对您的再次打扰!上次由于想换专业的事,我很冒昧地给您写过一份申请信,我原本以为这份申请信会石沉大海,也就没怎么在意。

没想到几天后校教务处的李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是换专业一事,叫我过去一趟。我当时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主校教务处,找到李老师,李老师就对我讲:"同学,你写的这封申请信校长看了,他很同情你的想法,所以亲自嘱咐教务处办好此事!但省教育厅有严格的规定,专接本的学生不得转换专业,所以你看这事学校是无能为力。"

接着,李老师便找出些相关文件让我看,并且还特地联系了省教育厅的孙主任咨询此事,最后孙主任说专接本的学生确实换不了专业,我的心才彻底淡定下来。

"立德立志,善学善行",河北工程大学以她的博爱和进取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工程学子!

在此,我衷心的祝愿校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也希望河北工程大学在您的带领下稳步、快速向前发展!也祝愿我们河北工程大学明天更美好!

此致

敬礼!

**

20xx年x月x日

敬爱的老师:

您好!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很多很多人……我最感恩的是老师。岁月的洪流不断冲刷着历史的浮生,一代代的老师们是那么尽心尽力,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引领他们走上成功之路。“老师”,这两个字从心底呼唤出来,是多么的亲切。是您们让无数平庸成为辉煌,是您们把无知懵懂变为栋梁。您们的伟大,无法言表,您们的平凡,令人敬仰,您们的神圣,无字可书。

老师,您就像那钟表上的秒针,每天不停息地随着那节奏跑呀跑呀。您在钟族里是多么地不起眼,可您却踏实肯干,实实在在一分钟也不停歇。

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时时刻刻都在给我们浇水,施肥,裁剪。在我们需要雨露滋润时,您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食物充饥时,您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裁剪枝叶时,您再一次出现在我们身边,为我们付出。

老师,您就想那春蚕一样,“春蚕到死丝方尽,”。啊!老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难以回报。但是请相信,老师您的付出是值得,我们将不会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的,长大以后我们定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老师,您孜孜不倦地教诲,我们会一直记在心里,因为那是您最真诚的言语。老师,我敬佩您,所以,我更要感恩于您!感恩您的无私、您的辛勤和您的善良!愿您在这个喜庆的季节里,收获到同学们寄于您的每一份祝福!

祝您:节日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学生:xx

277 评论(11)

我豆是我

互联网上有一个让我很警惕也很无奈的现象,就是一个词语的突然流行会无限扩大它本身的语境,最后这个词语本身的语义就变得面目全非了。比如前几年大家津津乐道的情商,再比如现在网上对线动不动就指责对方“你根本没有同理心!” 打开各种内容平台,大家都铺天盖地争先恐后的告诉你: 同理心是个好东西,我们都要培养它! 我想说, 同理心真的不必强求,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并爱自己, 做好这一点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足够了。同情(sympathy)是人的本能,你会感慨一个人的境遇,当你同情ta时,你会认同。 这可以是一种完全真实的感觉: 你可以同情那些你从未谋面的人; 同情那些你从未亲身经历过的困境; 同情那些你认识的人; 同情那些你熟悉的场景。 但是,同情并不一定会把你和那个人或者他或她的感受联系起来。 你可以同情某人的处境,但对他的感受和想法却一无所知。 同情很少会迫使你采取行动,除非你在电视广告中看到被虐待狗的令人心碎的照片和催人泪下的音乐时,你可能会开一张支票。同情不能建立联系。 被称为共情的情感过程是另一种: 在认同别人的感受的同时你也感受了这种感受 。这并不是一个比喻,就像穿着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一样,但正如神经科学所显示的那样,这更像是字面意思。 同情是对待他人的感情;同理心是涉及到他人的感受。 很多人都认为同理心常常表现为一种直觉的,我们能够感受他人的感受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推理。但是研究表明, 强大的同理心往往是基于优秀的推理能力与系统思维 。 心理学家Jean Decety和Claus Lamm认为,同理心不仅包括 情感分享 (一个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过程),还包括 管理和调节这种体验的执行控制 。两者都由特定和相互作用的神经系统支持。研究表明,模仿是人类互动的一部分,而且是无意识的;我们模仿与我们互动的人的面部表情,以及他们的发声、姿势和动作。和一个皱眉的人交谈,你可能也会皱着眉头。 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可能帮助了早期人类交流和感觉亲属关系;它是先于同理心的成分。 神经科学也证实,看到某人疼痛会激活大脑中记录疼痛的部分。 哈佛大学进行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来 比较直觉思维和系统思维下人们同理心的准确性 。实验的参与者是一群经验丰富的高级商务人士。 在第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问参与者:现在需要招聘善于评估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人,他们会用直觉和本能的方式来指导员工还是用系统的思维。其中四分之三的人选择了直觉与本能。 但是在后续的三项实验中,无论是二元访谈还是解读照片中的表情和情绪, 结果都是用系统思维能够更好地解读他人。 对同理心最好的理解就是告诉自己,这是一种能力而非性格,同理心是需要后天的培养的,是构建我们整体情商能力的一部分。 一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可能进行同理心的练习。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与母亲的互动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个母亲善于接受与协调孩子的需求与暗示,也就意味着她能够让孩子在情感上茁壮成长。通过 认可与回应孩子的情绪状态 ,为孩子的 自我意识 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的 他人意识 奠定了基础。 没有经历过这种二元互动的孩子自我意识减弱,难以管理和调节情绪,有时还会丧失同理心。回避型依恋的人在亲密的环境中会感到不舒服,而且很难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焦虑依附型成年人可能缺乏调节情绪的能力,最终可能会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而这,绝不是同理心。 在网上,得体的表达对一些个体言论的不满,就会说“这人情商真低”。或许这时你想表达的仅仅只是这个人发表的言论不顾及他人感受以及过于想当然。那么我们只需要说“你的同理心还有待提高”。 情商 :你 知道自己的感受、准确地给不同的情绪标上标签的能力 ,以及用你的情绪来引导你的思维的能力。 同理心 :对他人的感受、想法或态度的 认同或者替代心理 。 拥有高的情商能力能够让你更容易产生同理心。你与自己的情感联系得越紧密,你对他人的感受能力就越强。 换句话说, 同理心有认知成分 。研究表明,认为友谊和社会关系很重要并深植于自己社交网络中的青少年,比那些认为自己是局外人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表现出同理心。这里补充一个有意思的,媒体总是对女性之间的“撕逼”以及“塑料姐妹”这些话题津津乐道。但结果表明,女孩比男孩更重视社交网络和朋友。 所以不要混淆了情商和同理心的概念,对于我们大部分来说去认识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比认同他人的情绪来得更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缺乏同理心不是你的锅,不要因此感到沮丧!!! 这是人类学家提出的相反观点,他们强调心理学将同理心视为个体特征的方式有其局限性。 通过同理心达到共情是双方共同的努力 。西蒙·罗里格(Simone Roerig)等人的一项研究强调,人类学家认为 同理心取决于他人愿意或能够讲述自己的什么。 通过将动态看成是二元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理心的目标者的性格与共情者的性格同样重要。 你同理心强不强和成长环境还有现状息息相关 。西蒙·罗里格(Simone Roerig)也表示,文化和社会规范也起到了调节同理心的作用。在一项针对荷兰学童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当老师提醒孩子要做一个好同学时,孩子们会更有同情心,但当在游戏中选择站在哪一边时,同情心就会下降。那些最后被选中、为此烦恼的朋友得到了安慰;有这种感觉的同学就会被贴上爱哭鬼的标签。 无论个人的同理心能力如何,社会习俗和环境都会影响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同理心程度。 我总是调侃一个朋友同理心太弱了,但是在第一次这样和他说的时候我首先强调: 同理心的强弱只是你的众多特质之一,和高矮胖瘦一样,不必过分强求,如果你一味追求同理心的提高可能会丧失一些本该属于你的特质。 同理心是一种能力,高同理心可以促进高质量的沟通,在很多职业里是一种关键能力。比如记者、心理咨询师、医生、主持人。但是这只是作为职业来讲。要知道,心理咨询师为了保证工作过程中持续的同理心在生活里是要与自己的病人做切割的。蔡康永总是和“高情商”绑定在一起,《蔡康永的情商课》、《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直在书店的畅销书位置,但是这一次,他在《说话之道》的增订版中提醒道“你也可以不说话,做一个冷漠的人”。 不是“高情商”让他累了,是在各种场合中高情商支撑下的反复共情让他累了 。 所以,朋友,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放过自己。要知道同理心的先决条件是认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理解他人的情绪。在此之前,我们先好好地认识自己吧。 参考文献 Decety, Jean and ClausLamm,” Human Empathy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Neuroscience,”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06), 6,1146-1163. Ma-Kellams, Christine andJennifer S. Lerner, “Trust Your Gut or Think Carefully?: Examining Whether anIntuitive, Versus a Systematic, Mode of Thought Produces Greater EmpathicAccura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6) vol. 111,. Wölfer, Ralf, Kai , and Jurgen Baumert,” Embeddedness and empathy: How the social networkshapes adolescents’ social understand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2), 35, 1295-1305. Bernhardt, Boris C. andTania Singer, “The Neural Basis of Empathy,” Annual Revi ew of Neuroscience (July 2012), 35 (1), 1-23. Roerig, Simone, Floryt vanWesel, Sandra . Evers, and Lydia Krabbendam, “Researching children’sindividual empathic abil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ir daily lives: Theimportance of mixed method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July 2015), vol. 9, article 261, 1-6.

333 评论(11)

密室娱乐小伙伴

你是否常处于这样的状态:

你有上述烦恼吗?如果你想要被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想要获得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来这本书——《跨越》里找答案吧。

介绍这本书前我们来看看知名大咖对它的评价:

并不是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愿意真诚地分享未被美化过的经验;所以当真诚的人生经验到来时,请抓住她。——知名作家张佳玮

Lydia这本书典型地体现了"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这一目标,她的言语更温暖一些,结合我的《认知突围》,可以对当代迷茫的年轻人下一剂恰到好处的药方。——蔡垒磊(《认知突围》作者)

年轻的时候能看到这本书,是非常幸运的。——剽悍一只猫(知名自媒体人)

是的,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能够遇到这本书,绝对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会让我们有着更为清晰的职业规划,甚至会改变我们今后的人生轨迹。

《跨越》这本书的作者Lydia是从一名小学老师一跃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是一位在“996文化”中从不加班的“异类”,一位收费的职业规划咨询师,一位实实在在的跨越者。这本书汇集了她宝贵而又真诚的实践经验,帮助年轻人破除思维局限,找到属于自己的上升通道。

Lydia自嘲这是本鸡汤,实则是一本汤中有肉能量满满,为你解惑指明道路的书。她文笔犀利,时刻点醒迷茫的你,阅读这本书会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接下来我将分为3个重点,来为你详细介绍书中的内容。

01.走出原生家庭,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Lydia是一个从小就缺爱的女生,他们家族重男轻女,她爸爸有7个兄弟,每家都至少有一个儿子,只有他们家是一个独生女。

出生时写信告诉奶奶,结果等不到任何回复,家人还建议她爸爸再偷生一个,因为女孩毕竟是别人家的人。

他爸爸承受着这样的压力,总会在Lydia遇到挫折时爆发出来:为了你,老爸多么不容易,你什么时候才能让爸爸挺直了腰板呢?

这些话深深的刺痛了Lydia,极度缺乏认同感的她,比同龄小朋友成熟的早,大二就开始自食其力了。

她妈妈控制欲强,脾气暴躁,经常把她当作情绪垃圾桶。

她给妈妈安慰,心理辅导,让她养宠物,掏钱给她报旅游团,所能尝试的都尝试了,仍然得不到妈妈的关心和理解,还需要承受无休止的指责和谩骂。

在离家很近的学校工作了两年后,Lydia再也受不了了,来到了北京。

在这里她可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遇到一批同龄的牛的不得了的同事们,见到了阔别很久的旧相识,有各种实现奇思妙想的平台,生病了还有男朋友的关心和照顾。

再来看她的原生家庭后来怎么样了?

她妈妈退休后重新找了工作,继续融入社会,开始四处旅游,开始学会跟Lydia说话的时候照顾对方的自尊和感受。爸爸更加心无旁骛的打拼事业,父母双方也不再吵架,子女不在身边,没有了撒娇耍赖的后盾力量,于是两人开始举案齐眉起来。

你看,老人和小孩一样,放手,才能更好的成长。

为什么父母会这样伤人?他们那一代,经历过动荡,错过了教育,失去过梦想,他们的阅历和思想高度,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受到高等教育的我们,冲突在所难免。

当我们长大要离开,他们会失落,会纠缠,会威逼利诱,就像不愿意去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你要哄一哄,然后大胆的放手。

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他们不知道你离开后会是什么样,你活给他们看,用结果说话,他们自然就踏实了。

如今的Lydia不仅事业有成,还拥有了甜蜜的爱情,遇到了善解人意的婆婆,教给她一个女孩怎么保养,远程为她诊断身上的小毛病,以前的缺失现在一件件地补了回来。

为人父母,仿佛就是一张豁免金牌,能够为一个有着诸多缺点的人瞬间披上无可指摘的光辉。哪怕他无知、自私、愚昧,在孩子面前,他就是不可违背的天命。

遇到坏人可以报警,朋友可以决裂,情人可以分手,可唯独原生家庭将我们紧紧栓在这无形的囚笼里。

如何与父母和睦相处,Lydia的建议是自己没有完全摆脱困扰前不要尝试解决,当自身心理不够健康和强大,很容易在尝试沟通的过程中再一次被父母影响,得到非常负面糟糕的结果。

隔离开来比较好,我们只有在一个更纯粹的环境里才能彻底自我净化,向更好的自己进发。 等到你足够强大后,再回头面对父母的唠叨和指责,会更加坦然地说:“好好好,都依你。”

02.摸清职场规则,路才会越走越顺

有一天,Lydia的合作伙伴刚毕业1年想要辞职,去做一份薪资比现在要高一些的活动策划的工作,原因是她认为自己是985高校毕业的,现在拿到的薪水太低了,感到憋屈伤自尊。

出于职业原因Lydia主动请缨给这位小伙伴分析她的问题。

首先一针见血的指出, 没人有空伤你的自尊,这是商业社会,大家都很忙。 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大价值拿多少钱,没有核心技能只有普通劳动力,只能被压榨。

你觉得努力学习获得好的学历却得不到期望的薪水感到伤自尊,然而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

就如同你穿着一件阿玛尼打扮的很精致地的去上班,老板没有义务要为此多付你薪水,只不过大家可能更喜欢跟你一起工作和合作而已。

其次不能光从钱的层面看问题,要对比现在的行业和要去的行业之间哪个对自己来说更涨经验。

这位小伙伴听了Lydia的分析,又问了句:“那我熬一熬两三年后能去大公司吗?”

Lydia告诉她,熬的不是时间,时间熬个五年八年也没用,熬的是你的资历和项目经验。

在刚毕业的前3年里,不要把钱看的太重要,因为还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去哪儿都有可能被欺负,不是在薪水上就是在工作量上。

要趁着年轻,还没有太多家庭负担的时候,要沉下心多积攒出来自己的代表作和项目经验,带着这些资源跳槽才有可能拿到更好的offer。

很多体力劳动之所以待遇高,是因为他们看重了你吃苦耐劳的体力,当你积攒几年工作经验,月薪上涨后,老板很有可能因为你怀孕生子,无法再胜任出差等工作时,会雇佣更年轻薪酬更低的年轻人,所以这种高薪水是不可持续的。

还有一位学霸朋友,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游戏公司。头三年是所有年轻人羡慕的状态,每天都可以打游戏,要把市面上所有的游戏都试玩一遍,写写文档,做做方案,开开会。一年有个小几十万,福利齐全,住的地方离公司5分钟路程,真正的钱多事少离家近。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端游项目全部被砍,只留下他最有前途的核心项目,他觉得自己很幸运,继续高枕无忧。终于最后一轮裁员,连负责裁员的人事都被裁了的情况下,他终于拿着N+X的补偿金走了。

但这时,市场的风向已经变了,大多游戏工作室都在缩招,而且大部分都在做手游,他的端游经验毫无优势。但名校毕业的红利还在,面试机会不断抛向他,所以他依然信心满满。

直到止步于梦寐以求的知名游戏公司的最后一轮面试中。他懊恼的把失败归结为运气不好,做过的项目市场不认可了。

Lydia告诉他,面试只是业务方判断候选人的业务能力、性格和气质能够和岗位相匹配的一种沟通过程。

有些问题面试官并不想真正的知道答案,只要你的回答过程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能体现个人特色,展现你的一技之长就好了。

面试官通常关注的是你这几年得到了哪些可复制的经验和可迁移的技能,能够为新公司所用。

而且面试官也不见得有多厉害,他们的认知也有盲点,因为他们大都沉浸在本公司的事务上,可能对外面也知之甚少。

作为候选人方完全可以回答问题后,引导对方到自己熟悉而健谈的领域,反客为主,态度谦虚。面试官大多都会欢迎新鲜血液注入到自己的业务团队中来。

这位学霸之前的生活太顺风顺水了,没有危机意识,不做两手准备,没有核心竞争力,被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在清闲的工作状态下,都要对市场保持敬畏,多学习一些硬本领。保持警惕,拥抱变化,如今的时代没有可以高枕无忧的行业和工种。

有个年轻姑娘进入公司不久,领导看她能力出色,精力旺盛,于是又多分了两个项目给她。使得姑娘开始发愁,找Lydia询问该怎么给老板谈判,多干活应该加钱的问题。

Lydia告诉她,在确定自己开辟新项目能成功,并且为老板带来更好的业绩之前,是没有太多议价权的。

因为在开辟项目的过程中,花的是公司的办公成本和预算在练手,成与败,个人都不是风险最大的那个,老板是。

借用他的钱和风险,积累自己的经验值,这样的好事是千载难逢的。提加薪,只会显露你过于功力和计较的姿态,会给老板产生很不好的印象,以后再有重任,不会想起你。

如果个人能力出众,做完3个月稍有起色,自然有外面的人想要挖你,老板知道你是个人才,也会主动加钱留住你。

钱在那儿,要靠业绩来争取,而不是还没挑起大梁就先要钱。这样的人走不远。

通过以上职场故事让我们明白了:

工作的前几年要有侧重点,不要把薪资看的过于重要,要看公司前景,自己能否参与到核心项目,积累项目经验,而经验才是最值钱的,是你日后加薪、跳槽的筹码。

工作清闲时也不要迷失自己,多多学习自我充电,以防职业变动时,能随时拿出续命的武器。

老板对我们的信任是加分项,委派重任时,要尽最大能力做好它,加薪是迟早的事情。

03.格局和远见决定了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

有很多乐观主义者,他们一直秉持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观念。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月薪几千的时候就追求轻奢品,宁可吃泡面也要攒钱买一个名牌包包,殊不知如果没有其他资产配置,这样的小件奢侈品也不会配套产生尊贵的气质。因为你背着爱马仕挤地铁的样子很滑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背的是A货。

曾经有个朋友总是取笑Lydia多虑,他言之凿凿地说,他是丁克主义,和他父母商量好了,如果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不会去强行治疗,互相不拖累。

所以他敢一分存款都没有的时候去周游世界,借一堆钱回来慢慢还。他有稳定的工作,小康的家庭,活得非常艺术。

然而有一天爷爷得了癌症,全家只能默默地把爷爷接回乡下慢慢等死,每晚揪心地听着爷爷痛苦的呻吟。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才开始恐惧起来。

年轻的时候过于一帆风顺,会让我们对于命运失去敬畏。

Lydia是一个居安思危,不断的折腾,不断跨越圈层的人,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大学时大家都在循规蹈矩地念书,谈恋爱时,她忙着做培训、参加比赛,赚够了自己后半段学生生涯的生活费,培养出了社会人的商业意识和能力。

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回到家乡做老师嫁人生子,她跑去北京进入互联网行业。

在大家日复一日的做项目时,她出了书,做了咨询。

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

当你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难走的那条路,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大胆的借力打力,当你还年轻时,赚到的钱要舍得花,舍得投资自己,不要过早的收割。

论语有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工作为了赚钱,赚钱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和生存空间,这很自然。可是如果一直停留在小富即安的层面,你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远,不是这样的生活不好,而是本可以更好。

有一些人没有远大目标,就想岁月静好,踏踏实实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会一直静好吗?天有不测风云,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我有一位同事刚毕业2年,是我们单位最爱打扮的小姑娘,每天都化着精致的妆容,一天换一套衣服,看上去很赏心悦目,这在我们软件公司之前绝对没有过的。

她平时爱网购,经常看到她收到一大堆快递,办公桌上养着小金鱼,冬天时开着加湿器,特别会享受生活。

然而意外总是毫无防备的到来,有一天看到她精神状态很不好,一反往日神采。午饭时趴在桌子上不吃饭,还不停的流眼泪,我很奇怪,不知道她怎么了,还以为是情感上的问题。

直到一次同事聚餐,提到了她,才了解到原来她农村老家被烧了,无心工作便请假回去了。

此时我们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实力是多么重要啊,比起回到老家只能陪父母伤心外,拿上一张银行卡,擦去父母的眼泪,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们,我们可以重新置办一个新家,才是更有力量的安慰吧。

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资本,不要在本该投资的年龄选择收割。

年轻时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充电学习,等到婚后有了孩子你会发现,个人时间是多么宝贵。

年轻我们还有试错成本,等到中年你会发现想开启新的事业是多么难,你不敢赌,你害怕失败,放眼望去都是需要自己的家人。

新时代的到来给很多人带来了跨越圈层的机会和平台。

有人做代购做的风生水起,有人淘宝店做到双皇冠,有人做主播实现副业变现。

而有的人终于解放自我,沉迷短视频和购物,安心做一个精致的消费者。

同样是某音平台,有的人看到的是价值变现的机会,不断的输出作品,获取一定粉丝后,开启直播带货的副业;而有的人吃着零食沉浸在短视频的快感里,消费着时间甚至金钱。

人和人之所以不同在于格局,有远见的人会把自己定位成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我们来总结下今天的分享内容: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原生家庭问题,当我们不够强大的时候不要尝试去沟通解决,而是分开成长,活出多姿多彩的自己,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一份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看薪资待遇,还要看看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自己所在岗位是否核心岗位,能否掌握核心资源,丰富自我项目经验。

怀着空杯心态好好学习,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敏感性,随时准备着,即使遭遇命运的捉弄,我们也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话,与你共勉。

王尔德曾说: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谢谢你的阅读,持续分享更多好文,带你一起看更大的世界。

30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