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宝宝
你好!心理咨询师是一个要接触很多心理阴暗面的职业,所以首先做这个职业的,内心一定要足够坚定信念,不然很容易被心理阴暗的人所影响,产生不好的心理。另外,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有耐心,要能够倾听完每个人的想法,不能动不动就急躁。心理咨询师还要掌握足够的专业心理知识,毕竟是要用专业手段帮别人解决问题,理论知识不到位那可不行。以上都是纯手打,希望可以帮到你!
WaimanTong
遗传与环境两者是以互相纠结、紧密相连的方式来形塑人类的行为:生活经验会关闭某些基因的转录功能,但却开启另一些基因的功能;心理社会压力源,例如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创伤,也会经由改变大脑功能而产生极大的生理作用。《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实务》Glen 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社会压力源,就是他的职业。职业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是三观,再者是性格。比如,程序员容易社交困难,性功能障碍;司机容易情绪失控;医生容易洁癖。另一方面,不同性格的人好像也会倾向于选择适合的职业。说实话,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这似乎预示着未来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职业,它又会有哪些不同呢?我想,至少有三点。1对变态的容忍度确实更高无论,有人问心理咨询师:听说你们学心理咨询的都是因为自己有心理问题才去学的?还是说:你们每天接收那么多负能量,自己心理会不会出问题呀?其实,简单点,就是问:心理咨询师是不是心理变态?面对类似的问题,我都会讲:如果非常变态到完全不变态是0到10的话,正常人处于4~6之间,同时,他们也只能容忍身边人处于4~6之间。而心理咨询师呢,他也在4~6之间,但是,他们一般能容忍身边人处于3~7之间。如果要说变态的话,那就是他们居然可以接纳3和7。比如,他能笑嘻嘻地接受,你问他是不是变态,而你身边的正常人可能无法容忍。再比如:我们【心理咨询录像解析·第二季】今天将更新的一集里,一个与比自己小16岁的男性婚外情的女性来访者暴露了自己在中学阶段被她仰慕的老师夺去初吻的经历。如果,几个小伙伴一起看的话,面对这个可以定义为性侵的情形,表现得最淡定的那个,就是心理咨询师了。当然,这份淡定,来自于职业塑造的清奇的脑回路正在启动。2“舍己为人”的倾向更大新手咨询师之间,经常互夸对方敏锐。我刚入行的时候,被夸得一度认为自己是个天生的心理咨询师。后来连续遭遇多个个案脱落后,被督导师指出缺乏共情。找分析师探讨,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感有特殊的敏感度(敏锐),却没有特殊的情感反应能力(共情)?原因可能是我小时候语言能力发育迟缓,主要照顾者又对我足够的理解和宽容,所以,我只需要察言观色不犯事儿,就万事大吉。所以,我只有天才咨询师一半的童子功。随着学习深入,我了解到,天才咨询师同时具备极强敏感度和极佳情感反应能力,暗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当他们还是孩子时,就可能已经习惯了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同时压抑自己的需要。更直白一点,就是以牺牲自己情感的发展为代价,去满足父母的各种无意识的需要。毫无疑问,这种“舍己为人”的特性,有助于一个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完全没有这个特性的人也不会选择心理咨询为职业。但是,当一个来访者表现出对咨询师的服从和依赖,看起来已经和孩子对父母的服从别无二致时,就需要警惕了。这个“舍己为人”的背后,必然包含着曾经的失望和愤怒,一不小心就会见诸行动,无意识的转移到来访者身上去。所以,心理咨询师相比于一般人,更显得有舍己为人的特质;相比于某些灵性导师,更具有“被治疗后的舍己为人”特质。3经过刻意练习的注意力心理咨询师并不被要求有极高的智力,但是,对注意力的要求却是极高的。如果有什么人不适合学心理咨询的话,可能就只有注意力缺陷且无解的人了。咨询师,被要求尽可能的保持注意的稳定,即在一定时间内不走神;被要求有足够的注意广度,能同时注意语音、语调、内容、表情、肢体等;被要求能灵活的控制注意转移,不陷于来访者的故事、情绪,不被来访者带跑偏;而最难的,是被要求能完成注意的分配,一般要求同时注意来访者、咨询师自己、以及两人之间的过程,二般的要求是同时注意来访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咨询师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以及四者之间的结构、内容和动力。这样对注意力的四种品质同时做要求,相较于大部分职业,是可以被称为变态的。这不通过刻意练习几乎是无法达到的。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培养临床方向的研究生,会让学生看无字幕外文情感电影。这样的训练,一方面提升觉察和共情,另一方面,注意力绝对杠杠的。
李大胆yao一起吧
本文首发于新浪博客心理师金尚、公众号金尚小时空。生活不会马上告诉你答案 国王带着大臣们去森林打猎,突遇狮子,狮子猛追着大家发威,国王的小拇指不幸地被狮子咬掉了。回皇宫后国王叫来大臣饮酒解愁,大臣却笑着对国王说:想开一点,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后很愤怒直接将大臣关进大牢。 养好伤后后国王到偏远的山林出游,这次他们遇到了食人族,将大家全部吃掉唯独放了国王,国王很纳闷问为什么,食人族说他们不吃残疾人。国王欣喜若狂回到皇宫立即叫人将大臣释放,摆酒宴请。国王对大臣说:“你说的对,若不是被狮子咬一口,今天我将丢掉性命。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牢一个多月,这又怎么说呢?”大臣说如果我不是在监牢,那么陪您出游的人一定是我,遇到食人族我也在劫难逃了。 释迦牟尼说过: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当人们遇到情绪问题寻找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询师有以下的一些处理方法。 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师会与来访者一起探寻他过往经历中的重大创伤,来诠释当前心灵阻滞的根源,然后让来访者在潜意识中原谅自己原谅他人,从而治愈身心疾病。 认知取向的心理师会让你专注于某个事物,体验活在当下的时刻,吃饭的时候就专注地吃饭,睡觉的时候就专注的睡觉,不带任何评判的接纳当前所有,然后最终采取积极的行动。 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师会将焦点根植于个体存在中的关怀,关注死亡、自由、孤独和意义等生命真相,存在先于本质。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创建生命的意义,活得精彩。 佛系取向的心理师认为也许生活很难,但这就它本来的样子。引导来访者即使看到生活的艰难,还愿意一往直前;在最灰暗的日子里,平常心面对,让它们自己来,自己离开。 无论是何种流派的心理师,最终都会有一个指向,那就是去看见、承认和接纳。 面对面地看着这个曾经历的一切,不再逃避,不再躲藏,不再否认。和自己最深的悲伤和最深的痛苦在一起,不评判、不防卫,全然的臣服。接纳现状,活在当下,不再粉饰太平。 我们可以突破阻抗,接纳地去看待自己的过往,然后对于一些过去的痛苦与执着的事有所释怀。我们可以勇于面对生命背后的真相,迎面相对,向死而生,从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作出自己的回答。 突如其来的大雨耽搁了我们的出行计划,我们可以庆幸至少没在半路淋成落汤鸡;刚吃了一口的冰激凌掉地,我们可以庆幸至少已经尝到了味道;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至少我们遇见了一个让自己温暖快乐的人。 所有的故事总会有一个答案,重要的是,在最终答案到来之前,我们是否耐得住性子,稳得住初心。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有读者留言: 我成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弟弟小我6岁。我恨我的弟弟,因为他霸占了我的一切,夺走了父爱母爱。为了生弟弟,父母把我隐姓埋名,寄养在亲戚家。直到高中才又把我接回到身边,对外称是亲戚家的孩子。就这样,我一直生活在孤独和自卑中。 有一次因为冬天抢棉被,我和弟弟争执了起来。他直接冲进厨房拿了菜刀要砍我,我害怕得躲到房间上了锁。弟弟追过来没命地踹我的房门,咆哮着要杀了我!我躲在房间里,想要拨打110。但又担心惊动警察之后,弟弟超生的身份会暴露,父母一定不会饶了我的,就这么想着,我真想纵身跳下窗去。后来父母赶来,对弟弟的行为丝毫不指责,反而千哄万哄,答应了他一批又一批的条件。然后告诉我说,一定要让着弟弟。 当天晚上我做一个梦,梦见父母和弟弟全部都是妖怪,联合起来要吃我! 读者认为弟弟夺走了父母的爱,事实上他的父母根本没有爱,弟弟只是占据了父母的注意力。而被人格不健康的父母盯着可不一定是好事儿,读者可以感谢弟弟替他承受了父母的注意力。弟弟在跟父母的病态共生中已经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而读者还可以逃离父母,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一个女孩,看到蝴蝶快要破茧而出的时候,用尽洪荒之力地奋力挣扎。出于好意,小女孩用剪刀帮蝴蝶扎破了茧。果然,蝴蝶很容易轻易地爬了出来。但奇怪的是,这只蝴蝶却有个微弱的身躯,且翅膀又小又萎缩。事实上,这只蝴蝶终其一生都飞不起来了。 蛹自茧中奋力拼搏,用尽洪荒之力,才能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蝴蝶,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因为要通过这一挤压过程,将体液从身体挤压到翅膀,才能在脱茧而出之后展翅飞翔。 反问:若命运安排那蝴蝶遇到那人,继而使它一生只能拖着微弱的身躯,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吗? 此茧遇人不淑,好意变成恶意。这种事在此世界中时有发生。大部分人遇此情况,自叹命苦,残疾而终。 然而这世上有很多人,生有残疾,五官不全,四肢不能动弹,却能脱离肉体的限制,最终成就卓然,千古留名。比如耳聋的贝多芬、眼瞎的弥尔顿、全身瘫痪的斯蒂芬·霍金、 耳聋眼瞎的海伦·凯勒。没有所谓的“意外” 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当你努力后遇到挫折时,不要过分沮丧;当你强求感情而不得时,不要堕落;当你浑浑噩噩痛苦时,继续寻找方向。 在痛苦迷茫的时候,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未来必有属于我的安排;当我们遭遇到困厄时,当下或许难以接受;但在过后某一时刻会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都是曾经种下的因,即使这个结果不是自己造成的。对于可以改变的,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让我们看清现实,接纳当下,然后付诸行动。对于不可以改变的,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这条路本来就走不通,那就快刀斩乱麻,迎接新的开始。 有人说,造物主太残酷,偏偏要作曲的贝多芬耳聋,写诗的弥尔顿目盲。安知如若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这两位旷世的天才,才更能尝味那份宁静的甘美,不受世俗声色的眩惑,才能够写出那么绝唱的曲子和诗句。 在生命的实相里,没有所谓的“意外”。因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灵魂的选择,目的是让我们通过经历这些事情而从中获得灵性的进化。 每个情境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件发生的事情都能让我们更茁壮、更智慧、更充满爱。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引我们通往至善。某些情境赐予我们良机以释放执着或消弭不必要的情绪。 宇宙最终会给我们答案。当我们的灵性成长了,我们就会深切的了解事情发生的真相,而看出一切事物的完美。我们可以站在今日更明晰的视野,回溯过去。然后会明白,过去我们认为是负面的事件,带给我们的是很多的成长和新契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此,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因由,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世上没有意外。没有什麼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只要不屈不饶,乐观奋斗,都能创造生命的光辉。 当上帝关起一扇门时,必会再为你开启另一扇窗。不要停留在已经关闭的门前哭泣,要知道如何去寻找找另一扇已经开启的更光明的窗户。不要埋怨,不要放弃,神的安排永远是出乎意料的,而且是最好的! 我们的所谓思想,以及“我”都是这个世界给我们的。都是看似偶然而又必然的在此时如此的出现,那么我们的每一个经历,也就是一种必然。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亦是。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切都不会改变,该经历的一样都不会少,因为少了任何一样,整个宇宙就都改变了。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印度格言)。 金尚,壹点灵平台心理专家、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首批认证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教师。2018年1月出版《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流云归晚
你好这位朋友; 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 丰富、全面、深入的知识。不只是心理学知识,还需要具备宗教知识、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甚至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知识。 2 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是很关键的。这个丰富的人生阅历,不只是自己曾经经历过什么好的事情,更主要的是自己经历过多少痛苦。经历的痛苦越多、对生活的体验越丰富,越能帮助别人。 3 很高的悟性。这也非常关键。知识不是手递手的传达。别人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大脑,必须经过自己的整理、筛选、和自己本来就有的知识、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特色相结合,从而形成更能指导别人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体系。因为优秀的咨询师都是有自己特点的,不是纯粹的模仿。这个过程就需要很高的悟性。 4 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能力。我们的成长是永无止境的。强中自有强中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这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5 至于其他的如要有爱心、耐心、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性格、冷静的头脑等等。我就不用提了。 这是五个主要方面。
如果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是达不到的。自己要不断的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更要拜访这方面的高人为师,(这是缘分方面的问题)他会教你除理论之外这方面的功夫,这是一个不二的法门。(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向你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要抱有对咨询人负责任的态度。成为一名好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有正规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才可以上岗,可以通过艾德领取,然后就是平时多积累咨询技能的经验,对不同的困扰解决的得心应手。
一、概念:
心理咨询师: 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
二、工作内容:
1、 心理危机干预
一个人遇到沉重的心理创伤和打击,如理想、目标和事业的丧失、亲人的意外死亡、人际关系的恶化等导致急剧的精神崩溃时采取的心理咨询。
2、 生活问题咨询
包括恋爱、婚姻、家庭及性问题,升学和就业的选择,适应不良,学习困难,儿童行为不良,人际关系问题,以及酒和药物依赖等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 身心疾病咨询
许多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也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关系,可以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从而解除心理压力,以防止躯体疾病加剧。
4、 其他问题咨询
如家庭、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亦可进行心理咨询。
三、职业道德规范:
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信仰、价值观等任何因素歧视求助者。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以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建议,必要时还要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咨询师不得和求助者建立咨询以外的其他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能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医师。
6、心理咨询师要始终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
首先自己没有太大的心理隐患,更利于患者康复; 其次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做出专业的诊断; 再次要有丰富的经验,这是比较难得的,因为很多心理疾病有很难发现的因素,这需要心理从业人员擦亮慧眼,更快帮助患者康复。 亲,有任何疑问随时问我哦。
1、心理咨询师心理相对健康,心理咨询师本人也是人,也有许多欲望,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那些情绪不稳定的人,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心理咨询师要乐于助人,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咨客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气氛,才能接受咨客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才能进人咨客的内心世界。 3、心理咨询师需责任心强,能耐心地倾听咨客的叙述,精力集中不分心,使咨客感到对他们的困难表示关心。 4、心理咨询师最好去一次系统的深入学习,这样你会学的更多知识技能,越来越优秀,可以去 教学联盟学习下。
心理咨询是从事心灵、人格的发生、发展及重塑的职业。取得这个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还必须继续在理论、实践和提高自身素养方面不断磨练,这将是一段很长的路。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呢? 一、良好的人格品质 许多学者都提到心理咨询师的人格条件是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心理咨询师的人格是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柱,是咨询关系中最关键的因素。 二、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在这里我主要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因为虽然我认为学习专业的知识很重要,但学习了以后这时候还不能说是你自己的东西!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工作。咨询人员必须潜心钻研心理咨询的理论,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同时要积极参加心理咨询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良好的心理健康指标 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心理一直保持健康或基本健康的水平,这是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具备的首要心理素质,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精神基础。作为心理咨询师,你的心理健康指标要在平均水平以上。 四、良好的自我认识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一个好的咨询师在自我分析能力上面应该是有能力的。不仅知道自己也是一个人,同样会有一些挫折,压抑等负面情绪,这个时候能够更清晰地自我调整。 五、丰富的社会知识 在咨询中会遇到不同文化、环境经历背景的人来求助。许多人的问题是有着他的独特性的,背后都和他的种种背景因素有关。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是要有丰富的社会学经验或认识的,因为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你要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变革中的社会! 六、敏锐的观察力 敏锐的头脑可以使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通过来询者的言语和表情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从细微的表现中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东西。有的来询者对心理咨询的性质、原则等问题了解不多,所以开始阶段很容易兜圈子,谈些枝节的问题,而对自己的真正问题有所掩饰。敏锐的咨询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将谈话引向深入。
要称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大概需要这么几个条件: 1、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包括:①心理学基础理论,其中对咨询特别有帮助的有,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等。 2、广泛的社会视觉和文化视觉。要熟悉中国文化、历史、美学等,了解中国文化特质和社会特质。这是开展有效心理咨询的重要功底。如果照搬西方的咨询技术,往往很难适合中国人的特点和需要。 3、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 4、要有自我完善的动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格。咨询师要时刻成长,时刻完善自身。只有幸福的人才能带给别人幸福,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把爱传递,并给他人力量。
首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热爱心理咨询,你现在上高二,是否是因为经常在各类访谈节目中看到心理咨询师的身影,觉得特别有意思,因而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其实心理咨询师并不像你在节目看到的那样轻松,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大学里学的仅仅是皮毛,更多的是靠自己去钻研学习。真是要耐得住寂寞才行~
不是谁都能做心理咨询师的。有些人就不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例如那些人格又明显缺陷的人:偏执性人格、分裂型人格、反社会性人格、冲动型人格等等,这类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社会正常,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常常异常,而且思想观念固执,根本就不适合进入心理咨询行业;还有就是持消极人性观的人,心理咨询是帮助人的职业,要把人从痛苦或困惑里拉出来,要有积极的人性观、生活态度和向上的情绪,如果你是一位对人持消极态度的人,如何帮助那些处于困苦的中个体? 自弗洛依德等人创立心理咨询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是心理咨询理论、临床界想解决的问题! 弗洛依德、韦特默、霍妮、罗杰斯等前辈都很重视对进入这个行业个体思想品德、专业、技术等的遴选,但是,他们或强调品德、或看重专业、或注重人性观、或将临床经验作为重要的标准。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业界和临床心理学业内的许多人士对上述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汇总,最后总结出三条标准。自此,心理咨询经过60年的发展证明,这三条标准是适合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和临床心理学家发展的。1、“内省取向”的标准。 请你记住,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你我也一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奇疗法”,想让所有人都适用同一种方法就好比让天下的人都穿同一个尺寸的衣服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性格、生活经历、价值观等都不一样,作为心理咨询师也是同样的道理,培训经验、职业原则、理论取向、操作模式也是不同的。3、心理咨询师所看重的聪明才智——理性思考、冷静思考、保持客观等。 作为一名帮助他人的助人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你都要保持思维与情绪的平衡状态,保持冷静面对实际情况的心态,不能过高相信那些“准则”,也不要太迷信你接受的所谓专业训练。请你记着,你面对的始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既有理性思维,又有情绪波动的个体。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