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爱mmd22
关系就是一切,看见就是爱。“我”渴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一个“你”看见。这些说法如果成立,那么反过来就有一个问题,人,真的能保守住一个的秘密吗? 谅解与看见 有几次新闻是这样的:大致是一位老头要去世了,临死前把自己曾经出轨的事情,告诉老伴,希望老伴能谅解。但这种做法,大多结果是给老伴带来巨大痛苦,还有一则新闻中,老伴干脆把老头给杀了。 这种做法,看上去自私。但潜藏着,这样一份渴望:请“你”看见我的罪恶,请你接受我的这种行为,原谅我。这样“我”的罪恶,就被你给正名了。 还有是,有些女孩,爱上一个男人,遏制不住地想把过去的一切告诉男友,其中包括自己不太好的经历。极少数情况下,他们会继续在一起,而大多数情形下,他们会分手。 许多西方哲学家做过,类似表述:你存在,所以我存在。这里的“你”可能是指上帝。在上面的事件中,也许这些主人公不该去寻找自己的伴侣,也就是这个脆弱级别的“你”的看见和和谅解,而应该去寻求上帝级别的“你”的看见和谅解。 过去基督教的牧师们,就扮演了这个角色,聆听每一个脆弱的人的忏悔,可以说,从西方开始的心理咨询,源头就是牧师的职能。 复仇与看见 影视中常有这样的情节:蒙面杀手在将一个人彻底杀死前,会把面具拨开,让对方看见,是我这个仇人杀了你,当然也有不少蒙面杀手,不会这么做,他们杀了人,便会远遁千里。 这两种杀手有一个关键区别:后一种蒙面杀手是替别人杀人,前一种蒙面杀手是在复仇。替别人杀人,要么听命于某人,要么为了挣钱,那这个杀手,有一个必然的交代对象,他的行为自然会有人知道,所以就不必把面具拨开给遇害者看。 但复仇不同,既是做给自己人看的,也是做给对手看的,如果对手还不知道是谁干的就死掉了,复仇就失去了一半的意义,所以复仇的蒙面杀手,一定会有极强烈的冲动,要把面纱掀开给对手看。 为的就是把仇恨的感受传递给对方,把“我强大你弱小”的感觉传递给对方,这也是“感受被看见”,但不再是爱,而是恨。 被看见 这个道理可以推广到很多地方,比如911事件,如果美国情报部门(CIA)极其无能,分析了多年,仍然找不到凶手,世界上也没人猜出这是本拉登的行为,那他极可能自己跳出来说,这是他干的。 如果有人抢先一步,把罪行归于自己,同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那本拉登一定会非常愤怒,会咒骂这个抢走自己“功劳”的家伙,他还会咒骂各界人士太愚蠢。 任何人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后,都会渴望别人知道是他干的,假如没有人猜到他的身上,他会非常难受。 美国曾有个连环杀手,第一次杀人后,第二天读报纸,发现没有报道,他大失所望。于是每次杀人后,都会给媒体写信或打电话,用隐秘的方式给记者提供线索,还会主动在现场留下线索,让“愚蠢的警察”多少能有点破案的希望。 甚至,当警察查看现场时,还会他还会躲在附近观看,那时杀人所带来的快感,会再一次达到高峰。听上去很恐怖,不是某个连环杀手的独特做法,而是绝大多数连环杀手的共同做法。 不过仅是为了牟取利益的凶手,一般不会这么做,这种凶手会尽可能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因为他们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病态的快感。 听上去很恐怖,很变态,但这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我希望被这个世界看见”。 你能保守秘密吗? 你能独自保守住任何一个秘密吗?答案是,不能。经过长长的反思,发现几乎所有隐秘的事,都至少与一个人分享过,而那些最隐秘的事情,即使还没有和谁分享,也总有几乎遏制不住的冲动,想要说给某个特定的人,甚至随便哪个人听。 一切都为关系,关系就是一切。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一个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我们常说“享受孤独”,这永远只是一个片段。有时会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必然会渴望,把自己在孤独中获得的一切都说给别人听。 17世纪的斯宾诺莎,常独自关在一个废弃的炉子里思考问题,终其一生没有与异性亲近。然而还是留下了《伦理学》这样艰深晦涩的著作,让世人知道他在炉子里,到底想了些什么。 老子西行,骑青牛或函谷关,被守关官员强留,貌似被逼着写了《道德经》,但这也可能有他的分享期待吧。 《花样年华》里,梁朝伟一直对他与张曼玉的婚外情,守口如瓶,但最终他还是将这个故事倾诉给了吴哥窟的一个树洞。 心理咨询师,也像一个“树洞”一样的存在,而保密是这个职业极为重要的职业道德。然而心理咨询师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心中积累了太多秘密后,自己就会涌动着一种特殊的烦躁,这是心理咨询师特有的职业枯竭。 对此,常见的理解是,心理咨询师心中有了太多的心理“垃圾”,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内心和谐。 但在真正深谙人性的心理咨询师那里,是不存在什么“垃圾”的,所以武老师觉得,他们的“职业枯竭”,更本质的或许是,他们也做不到绝对保密,也必须要把所听到的故事,至少找一个人倾诉出去。 所以心理咨询师有自己的咨询师,也会有专门给自己督导案例的水平更高的导师。至于那些水平最高、声誉最大的导师,会通过授课、写书等途径,将自己心中隐藏的秘密提炼、升华后,再巧妙地诉说出去。 运用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同样是一种极为本质的需求,那么我们可以,怎样使用这一道理呢? 如果是刑警,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诱惑罪犯,说出他们的秘密; 如果是企业家,就必须注意,你的员工,不仅仅是要物质利益,他也希望自己的工作被看见; 如果是老师、家长,也需要懂得,那些问题孩子制造问题时,也的确常常是在寻求你的注意,而这时你要做的,不是故意忽略他,而是可以好好地看见他,你带着积极能量的看见,可以转化他的问题行为,并引向积极的方向。 你也一样,可以问问自己,你在用什么方式渴望被看见?关于这个,武老师有个自己的笑话。 他曾对一朋友说,写这么多文字,只是为了分享知识,对名声影响力,没有欲望。她笑话他说:对名声和影响力没有欲望的人,竟然一直在媒体和自媒体上活跃着。 追逐名声和影响力,也是期待被看见吧。自恋需求,和被看见的需求,都是极为根本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没有,那可能是没有意识到而已。 总结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和自恋需求一样,是一种极为根本的需求,人们渴望感受被看见,不只是渴望“爱”被看见,也渴望“恨”被看见; 因为渴望被看见,所以彻底保守秘密,成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一切都为关系,关系就是一切。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件事,有时我们会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我们必然会渴望,将自己在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 思考 你在用什么方式渴望被看见?第1个是表演。感觉到有人注视,尤其是漂亮的异性的注视,会刻意的做出一些夸张的动作,比如放大声音,放大动作幅度等。 第2个是写作。为什么写作呢?就是因为感觉自己心里有很多话要讲,其次自己的虚荣心需要被满足,最后想赚钱。 第3个特定目的的行为。前文中曾说过,有冲动,想给亲人打电话,告诉他,我很厉害,我很强。 在很多时候对自己要求,自律、积极、阳光、向上、克制、延迟满足,目的就是为了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被认可,被看见,被需要,被喜欢。 为什么会学习呢?因为焦虑。为什么会焦虑呢?因为对未来的恐惧。学到之后知道更多,想证明自己可以,想要被看见,被认可,被理解,被关注。 而现在明白,更重要的是,自己看见自己。就像每天写好,都想迫不及待,发到朋友圈里。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被看见,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
cathryn0603
最近因为自己情绪不佳。然后在喜马拉雅平台上面看见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说是可以免费咨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加了他的微信。后面发生的一切,让我都非常的后悔,我为什么会相信网上会有这种好心人呢?完全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职业素养的。那个所谓咨询师甚至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正规的证。 他完全不需要知道引起你情绪不对的那件事儿。是如何发生的。前因后果,他完全不知道,当你试图想要跟他去描述前因后果的时候,他就会说你在跟他抱怨,跟他宣传负面能量,他不是树洞。然后讲话其实并不是特别的礼貌吧! 然后他会先发夺人,让你觉得你很不礼貌,然后你再按照他给你的一个套路去填,他想要知道的一些信息,他就问了你一下自己的,你父母,对方父母,对方的各种事情。然后就拿着这些信息,他开始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给你剖析。然后就觉得好像他说的就是都对的,但是很多很多很多的事情其实都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前因后果不需要知道,就拿着你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你父母的一些性格,他就开始去说你,怎样怎样怎样,然后就拿出一些字眼去,讽刺你,就是很委婉的在讽刺你,到了最后,当你指出他不对的地方的时候他就开始气急败坏。如果你一旦试图跟他讲,前因后果,他就跟你说我不需要听你的负能量。当你实在不愿意再跟他交流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气急败坏开始侮辱人。 我不知道这样子的一个人是怎么在喜马拉雅这么大一个平台上活下来的。我现在甚至有点后悔当时不应该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互删就好了,我应该把那些记录截屏下来,然后去提交微信团队去投诉他。我跟他说我们俩互删,就这个样子吧。当时,我觉得对于这个样子的心理咨询师,我也没什么好咨询的了,那咱就互删。 然后下一秒我就给他删掉了,删掉之后他居然用那个加人时候可以发对话的那个方式,在那边继续追着我骂。我回了他一句,意思是。他不配作为一个所谓的心理师。其次,祝他这辈子都遇不见糟心事儿。然后我就把他给投诉拉黑,以投诉的方式去拉黑。然后他就换了一个微信,加我。然后继续骂我。 我真的不知道作为一个传说中的心理咨询师,他的心里素质好低,好低,道德感一点都没有。然后就是他完全都不知道对方的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就片面的去评价你,去对你评头论足对你指指点点。甚至不惜换一个微信号追着你骂。如果不是觉得。一个疯狗咬了你,你不可能会去咬一只疯狗。而且既然他能做出这种事情,我就在想那到时候如果我再回他一句,那么我可能会受到无尽的骚扰。出于这种心理,我当下就把他投诉拉黑,两个号都投诉拉黑,以投诉的方式进行拉黑,微信现在有这么一个功能。后来告诉朋友以后,我朋友跟我说,你就应该当时留着记录去把他投诉完,你再给他拉黑。有点小后悔。 我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情况,我居然会去相信这种东西。放在以往我根本就不可能会去相信。所以可能是最近真的情绪有点崩溃吧!有些事情想要两全,有点困难。很多事情。就连旁观者都说不清楚,当事人也说不明白。屏幕的那一头,真的以为自己神仙下凡?凭借那么几句话,他就开始对人评头论足。我觉得他这辈子的整个善缘也就到此为止了。 我只是说了一句,他不够中立,他的话语里头都在不断的批判着我,可能是因为我扯到了对男性的话题,或者是他以前自己发生过那样的事情,又或者是他的代入感太强了,然后他就开始气急败坏。 我觉得在他当时不让我去描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的那一刻。我就不该继续跟他聊下去,当时就应该互删。其实没必要,他给你的感觉,这种东西太假了。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怎么可能会去做这种事情?去在喜马拉雅上面去开号。去讲一些怎么挽回一个男人什么鬼的?然后。他们应该开了大v。是大医院非常的重视,亦或者是在某些医院坐诊,然后参加各种学术研究。 我觉得他们的所谓免费咨询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搜集网络上各色各样人的各种情感经历,然后作为他们去做那个平台的一个资源而已,我现在真的非常的后悔。为什么要把这个经历讲出来呢?我希望后面当你们看见我这个经历的时候,不要再去相信网络上的这种。所谓的馅饼吧,我当时也是冲着它的免费去的。现在想想超级后悔没有任何资历的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去泄露了自己个人的信息,虽然没有泄露的很多。但是。如果他要通过我的微信号,做什么也会对我造成一定的困扰?所以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在网络上相信这种所谓的心理咨询师。它会让你的情绪变得更糟糕。 如果我现在是个抑郁症患者,他的所有言论将会刺激到我,我甚至可能会去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所以他不是解决问题的,他完全就是给你制造问题的。怎么说呢?其实他的所有的言论就像是网络上的那种喷子键盘侠。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去相信这种骗子。可能是所谓的病急乱投医。 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再遇见这类片子,我以后也不会再在网络上加任何乱七八糟的东西。骗过一次就已经够了,这一次至少没有太多损失,只是心情变得更糟糕了一点。祝愿大家心情愉快,这辈子都遇不见人渣。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