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今天
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的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而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5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心理师师如何养成的,可以搜看邹光宇教授视屏《心理师是如何养成的?》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逛吃逛吃
处在第一种境界的心理咨询师,和他相处时,你会感觉他十分自信,性情比较张扬,很有锐气。他会非常乐意谈及他所获得的成就:职称,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书,以及经典的个案,在谈论中面有得色,同时尖锐地发表对不同观点的批评,和出现失误的同行的轻视。他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强,你能感到他确实以成为一个咨询师为荣,同时这个角色,也捆绑了他,使他对自己的着装、在公众场合的表现,别人对他的看法或批评,都表现出特别在意。这个阶段的咨询师还有一个明显的外在行为特点,就是老是忍不住要去指出别人的心理和个性问题所在,涉及的范围包括亲人、朋友、或同行。他们的意见大多时候是有见地的,你能感觉到他确实点到了问题所在,但不知为何,就是让人心里不舒服。也许,你直觉地了解到,他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帮你,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而已。常常地,此类行为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这种类型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采用的常常是探究型和控制型的咨询方式,乐于使用各种“立竿见影”的简快方法,出现“野蛮分析”的时候比较多。心理咨询师在这一行里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个人境界也常常在不断提高。这正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全情投入于这一领域的人,最终自身也会获益良多。 到了第二种境界,心理咨询师拥有了更多的心理能量,自身的情结也解决了不少,他们成为了比一般人更健康的人,或者叫自我实现型人。他们肚子里面装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变得沉静下来。当你靠近他时,你可以感觉到他内在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已经不再给他人以压力。他不会主动谈及自己的成就,表现出低调和稳健。他神情内敛,对人和气,接近他就想靠近春天的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他明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本人真实自我的界限,也了解自身的局限。他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他可以坦然地谈及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自身的弱点,已不能让他感觉到是一种威胁。他断不会陡然指出别人的所谓的心理问题,尽管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周围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也许,他会通过某些委婉的方式让你明白你可能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心理情结。然而他的方式是如此隐晦和温和,以至于你不可能受到任何伤害,更不会让你在很多人面前难堪。你会感激地发现,他所说所做,基本上不是为了证明他自己,而是出于对他人真诚的关怀和爱。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常常会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崇拜,即使是同行,也要禁不住要对他表示尊敬和欣赏。他们的人际关系就要比处于第一种境界的人好多了。在咨询中,他采用的无论是哪种流派的方法,人本主义的精神都会贯穿始终。他的咨询过程表现出踏实和沉稳,追求咨询的质量胜过追求咨询的速度。到了这一步,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我惊诧地发现,居然还有第三种境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叫我怎么来形容这样的咨询师呢?只能用我有限的文字来尝试描绘这无限的体会吧……就象小小的山丘,也羡慕着高山的风采啊! 第三种心理咨询师,他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因而他并不会特意地装扮自己。当他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个特别朴实平凡的人。这时候的他,经过修炼和顿悟,已无所谓自信不自信,自卑不自卑,当你靠近他时,不能感觉到任何外显之气,只能感觉他的内心,就象大海般的深湛和平静。无论是直接的或委婉地,你都不会听到他对别人所下的结论或评判,他也断乎不会指出任何人的任何问题。哪怕他只是心神合一,静默少言地呆在那里,你也能感觉到从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这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令罪人在他面前也不觉羞惭。就象孩子绝不会因为在慈爱的父母面前露出生殖器而羞愧一样,你也绝不会因为在他面前自然地表现出弱点而羞愧。尽管他从来没有对你说过关于你的弱点和问题,但他是如此这般的深湛和平静,当你靠近他时,自然就会照出自己的影子,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还有那些丑陋。到了这样的高度,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一切的流派一切的技术都隐退了,只有这化育万物的精神存在……。 身不能至,心羡之!
艾迪奥特曼
心理咨询师总是问来访者很多问题,又不给建议的原因:
所以在这里我要向所有的心理咨询师前辈,还有正在朝这条路迈进的同行们包括我自己致敬!也祝愿所有来这里咨询的来访者们在这里能真正的打开心结,走出烦恼,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