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9

湛蓝世纪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的四种人际关系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得圆圆的

已采纳

楼上的回答,是书本给出的答案。但需要注意,这是对于咨询师的告诫。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需要求助与咨询师之间共同构建,才能达成。所以,本鲨认为,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抱持与共情,是两大核心。更要以区分求助的状态作为前提。一、求助的心理问题存在于自我意识层面。此时求助的问题多形成时间不久,治疗欲望很强烈,也比较明确和单纯。甚至部分对于咨询师抱有相当的期待。这时,按照书本答案寻求关系构建,是没有问题的;二、求助的心理问题已经有来自潜意识心理能量的渗透。这类问题,一般都有较长和复杂的形成历史。求助的心态比较矛盾和敏感,存在类似趋避性依赖。心理咨询师在初期必然是较为被动的。本鲨以为,对于这类求助,应该根据他的气质与人格特点,灵活掌握。比如对于胆汁质和部分粘液质,应该以认真地聆听为主,充分地宣泄,对于高度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往往是必要的。但对于抑郁质的求助,可能效果相反;而且,对于部分粘液质的求助,则可以对于求助非常明显的认知错误的具体问题,用解释技术,让求助自己领悟到他的荒谬之处——总之,这类问题,与本人的人格气质特点,呈现高度相关性。必须要灵活对待,找到合适的方法。

心理咨询师的四种人际关系

359 评论(13)

越狱兔不越狱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但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不同。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者愿意亲近的人则成为主要问题。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双方在心理距离上的趋近,会使个体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人们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相互排斥和疏离的情感。

一般说来,良好的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定向阶段设计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243 评论(8)

独爱陌可可

度文库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的四大原则VIP专享文档 2018-06-30 1页 用App免费查看处理人际关系的四大原则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下面有几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 1、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2、人际关系的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3、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因此,与人交往应以良好的动机出发。 4、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关系。 最后,还要指出,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在人际关系的实践中去寻找,逃避人际关系而想得到别人的友谊只能是缘木求鱼,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目的。我相信,受人欢迎有时胜过腰缠万金。

351 评论(14)

实创佳人

人际关系发展阶段分5个阶段:一选择或定向阶段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各个方面评价对方,根据这些观察决定是否与之建立继续发展。二试用和探索阶段人们有意识地努力寻找共同兴趣或经历,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观察对方的反应来进行试验。在这一阶段,每一件事似乎都很愉快的、轻松的和非批评性的。许多人际关系也都停留在这一阶段。三加强阶段双方花更多时间在一起,他们喜欢相互陪伴,也开始相互信任、坦白。谈话中出现共同期望和假设。在这一阶段,开放是一种风险,因为自我袒露既可以相互关系加强,也可能受到伤害。四融合阶段不仅相互包容,理解,而且能更好地相互预测和解释对方行为。这一阶段通常为最好朋友,恋人,父母和孩子五盟约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时双方做出某种正式承。人们联接在一起基础是承诺和沟通。真不容易呀!成为知己、恋人都不容易哦!写下这些是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嘻嘻!

250 评论(11)

海派装饰0312

1、定向阶段定向阶段设计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的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2、情感搜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搜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3、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由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4、稳定交往阶段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里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来源(必填)(可以来源于自己的推测和想象):心里咨询师(基础知识),P168,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应用(学后感必填):一、学后感(必填)我在一个恋爱学节目里也听过4个步骤,分别是引起注意、建立吸引、巩固吸引、成交~也对应着文中的人际交往的4个阶段,引起注意的方法太多了,高~富~帅~~哈哈,当然还有,才华,品味、气质等咯,很多低策略的注意行为就是故意去调戏人家,动动人家等等,这确实注意到了但不利于建立吸引,这4个阶段是不能跳跃的,就是人家都没注意到你你也不可能展现魅力,人家会觉得你有毛病,就好像你跑到街上找个美女跟她说你很有钱~~很有才华~~一个道理的,巩固吸引我自然觉得是绝对实力好了,例如真的很有钱,很有趣,很有才华,很能干等等~~~当然也并不一定没有以上的就不行,你还可以善用推拉战术,不要让人家把你彻底弄明白,如果你真没什么大本事小机灵,建议花多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别把太多时间放在泡妞上面,因为即使你花了太多心思得到了她,那么当她慢慢理解你以后你依然会失去她~~真正的王道自然是你和她在一起是愉悦的状态,而不是为了得到她去做一些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因为不是真的在一起觉得愉悦的,当你得到她的时候你自然不会在想去做这些事情,所以损人不利己!不要干!私人笔记纯属自己的理解,如有误差请指出,出了软件后有自审功能就能判断此时此刻的笔记是否存在错误了!

137 评论(12)

芋仔疙瘩牛牛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399天    2022-05-13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与人的关系,往往是与自己的关系。与自己关系处理好了,与他人的关系也好处理。 第一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其特点包括:个体性  、直接性和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定向阶段:根据自己的喜好、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经济情况等,选择我们的交往对象,这就是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刚见面可能会有一些寒暄,寒暄之后做出选择,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人,可能会放弃,是喜欢的,可能在一起。      多关注不错的地方,多关注相对好的方面,关系在于经营。3.情感交流阶段:这个阶段会谈自己内心的想法,隐秘的事,不足与外人道的等,都会说出来,然后感觉被理解,被信任。 4.稳定交往阶段      关系更进一步,感情越来越深,对对方接纳度越高。理解、尊重对方,还要用心维护。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不足为外人道的一些事,愿意说给一个人听,说明你对他是信任的,你感觉安全。我们可以跟他人更多自我暴露,但不能要求别人一定会敞开心扉向我们暴露很多。      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对待别人。反黄金法则:希望别人能像我们对待他那样对待我们。即我对你好,你必须要对我好。 所以在你还没有准备好对别人好时,就不要听别人更多心事,否则他会愤怒,要注意边界。        特点: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注意:不能要求对方完全敞开心扉(内在自我安全和保护需要)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四个水平:第一是情趣爱好方面,第二是态度,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第四是隐私方面。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相互性原则 :基础是彼此相互重视与支持      相互性是喜欢的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关系是相互的,在亲密关系中,不要有应该之心,付出时不要相差太多。双方都要向爱情账户里存钱,比如爱人做了饭,要表示感谢,这也是一种连接,相互送礼物。      2、交换性原则(礼尚往来)      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 。基本原则是期待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失或等于失,至少别太少于失。  有人说,关系是一种价值交换,实际上就是相互支持,是一种合作关系。      在婚姻关系里,都有彼此看重和在乎的东西,要比翼齐飞,达到相对的平衡。在系统里,一方的改变会引起另一方的改变,也是为了达到系统的平衡。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好人都会说我好)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人都喜欢“展示自己”,以证明自我优越性。      个体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 。 如果你经常批评孩子,指责孩子,孩子会远离你,或者摔门而出,这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保护。人感觉自己还行,还可以,才会有幸福感,才有自尊和自信,才会感觉自己有价值。      4、平等性原则(尊重—人格上的平等)    咨询师不是上帝,求助者才是他自己的上帝!      咨询是服务于生活的,工作中需要灵活运用!        越好的关系越平等,会感觉安全,被尊重,关系才能长期维持。 五、人际关系类型三维理论 美国学者舒茨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1、人有三种基本人际需要:一是包容需要,即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 二是支配需要,即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有要求,又有自由。      人的幸福源于别人对我们有期待,完成了这些期待才感觉幸福,有价值。对孩子要有期待,同时也要给孩子自由。        三是情感需要,即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2、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不能满足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它问题。3、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三种需要+两种方式,构成了六种基本取向。 一是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二是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三是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四是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五是主动情感式:主动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六是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对成年的影响 一是包容需要,二是支配需要 ,三是情感需要    6、群体整合原则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一是群体形成:包容→控制→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 。在关系中,刚开始更多的是包容,关系好了会有控制,慢慢地就会产生情感。 二是群体解体:感情不合→失去控制→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不接纳,不欣赏就包容不了,感情就不会好,你对对方的控制,他无法接受,群体就会解体。第二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人际关系的肯定形式。        1.分类:        一是亲和,亲近合群,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二是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三是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2.影响喜欢的因素:      1)熟悉性和邻近性      机会多,熟悉,易吸引(儿童友谊)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刺猬关系)。        太多太少都不好,要注意度,适中最好,有边界,特别是和孩子的关系。        2)相似性 。信念、价值观、人格、兴趣、爱好、背景地位、年龄、经验。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更重要。 父母也喜欢和自己相似的孩子(刘邦喜欢刘如意)        3)互补 。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需要(美女豪门,外在差异极大的夫妇)        社会角色(律师,心理咨询师)      恋爱黄金法则:价值观相似、性格互补。 4)外貌吸引力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 。良好第一印象,以貌取人,光环效应(爱屋及乌)        5)才能      无威胁的才能会增加吸引(有才能不要恃才傲物) 人最容易嫉妒那些和我们差不多的人变好了,不嫉妒那些不相干的人,也不嫉妒那些比我们好的太多的身边人,没有可比性,就无所谓。        犯错误效应:有才能犯些小错误,有助于增加吸引(更真实、可爱,专家咖啡洒在衣服上)        6)人格品质        影响吸引力最稳定因素        安德森研究:喜爱程度最高——真诚,程度最低——不真诚。      当我们自以为比别人聪明,我们已经成了最大的傻瓜! 第三单元    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助的定义      人际互助,是人际相互作用 二、形式        1、合作及其基本条件:为达到共同目的相互配合的行为。 条件:一是目标的一致,二是共识与规范,三是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做家庭治疗要找到家人共同的目标,即看重的,在乎的,希望的,求同存异,才能达成合作关系。 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条件:一是目标稀有/难得,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 二是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双赢结局 三是有理性。按一定社会规范进行      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很难一碗水端平,家长会偏向弱者,另一方会痛苦,会认为自己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兄弟姊妹关系不合,往往缘于父母下意识(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不公平。

156 评论(13)

liyingyong

心理咨询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应从以下几点把握: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10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