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4

ID换了又换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散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北极星爱吃鱼

已采纳

光阴的暖,串起岁月的清风明月……

文/郭振萍

一直喜欢腕间上的深情。

每个绕在手腕上的都是一段牵挂的时光。每次看到首饰盒子里的小珠子,就如同遇见喜欢的文字,心里都涌起一阵温柔。一半红绳,一半细细的银链,中间夹进去一枚小小的莲花,一朵莲藕串起来,戴在腕间,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一瞬间就平添了灵气,温暖,清雅,细腻……

妹妹又送来一串精心挑选的珠子给我,圆润饱满的颗粒镶嵌在时光的沉淀里,落款于眼帘的温柔中,细细端详,温润亦安然,暖心亦妥帖。轻言柔水也絮语凝香,有繁星点点亦凝神内敛,她轻松地安睡在我的手腕间,绯红的脸颊盈盈笑嫣,轻轻抚摸,清凉的脸颊又垂下了头,闭上了清澈明亮的眼眸。莫不是她又一次在梦里水乡驻足,桥头远望,乌黑的发髻边一朵一朵栀子花瓣随着她轻轻的脚步一朵朵花瓣跌落江南,花落雨间香谷袅袅飘散,一袭紫衣绣满了玉兰花细细碎碎的青秀春天,油纸伞下撑起来的倩影婷婷款款深情向前,轻轻踩着石板路,去远方等一只摇着橹的小船,去船上聆听一首雨中的评弹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画卷……

不知什么原因,看到妹妹送给的珠子,一瞬间让我出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山水画面。低头,轻轻柔柔抚摸安心于腕间的她,看着她的模样,心底甚是喜欢也温情漫漫。妹妹戏谑道:“萍姐姐就喜欢瓶瓶罐罐,笔墨纸砚,珠珠串串。我们遇见了,便不由得想起你,也就带一串江南的珠珠送给姐姐,姐姐喜爱便是最好的。”说这些话,妹妹认真、俏皮,似乎还有一丝不经意。有着乌黑乌黑的头发,还梳着一根歪辫子的妹妹,微微上扬的嘴唇和一笑就眯眯的眼睛让她越发的显得俊俏起来,看着妹妹清秀的模样,似乎江南烟雨中的可人儿就在眼前,妹妹看似微小的举动,表达着她的感受,而我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内心舒展出来的温暖、善良、爱与尊贵的高远。

舒朗的欢喜和笑语让午后的茶香悄悄弥漫,茶雾薄薄的在斜斜的阳光下舒展,手腕上的珠珠轻轻碰撞着发出沉闷的声音。或许,是我初见她的欢喜和欣喜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间击碎了她沉沉的梦卷,她犹如故人归来轻轻叩击时光的门环,她风尘仆仆赶来只为一份赴前世的相约,还有相守一世的遇见和诺言。欢喜中,又一份温暖和感恩在心底一阵一阵轻轻荡漾弥漫……

岁月里,不知道有多少次这样的波澜又起伏,起伏又波澜。一切,皆因为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份安暖,每一份惦念,每一份相惜相知,相遇的善良和柔软。记得如玲姐姐说过“纯粹的人,更能生出般若花”。或许,岁月再怎么无情,也抵不过岁月的暖,温情的遇见,清雅,有光,温柔有力量。温柔是被风霜刺骨、海水冲刷、辗转沉浮后,还能与日月相望,眉目清凉的安然。因为你被温柔善待过,所以也能接纳所谓的好或者坏。或许“我不想成为伟大,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温柔和日子的妥帖。

月光初上,送妹妹回家,初春依旧乍寒乍暖,挥手中,再一次和妹妹说声谢谢,率真的妹妹远远地摆摆手:“姐姐,不就是一颗小珠子嘛!谢谢就见外了,开心就好啊!”

其实,妹妹不知,这岂止是一颗小小的珠子啊,这分明是一颗暖心啊!每一个内心有旖旎风光的人,定能在草木闲情的繁琐时光里,藏春花不谢,读懂四季如诗的美丽和喜悦。如梭的岁月里,光阴似箭,日月匆忙,凡尘中的我们在时光的沉寂里,我念旧,你重情,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有一份使命,也有一份相约,一起来体验感受诸多美好。比如,我们在光阴里彼此会遇见太多心地纯良的人,感受他人没有血缘的温情和良善,自然万物的辽阔,天地宏大的壮观,夜色静美的寂寥,亲情视己的爱与慷慨;还有各种因缘情意的深刻……当我们用眼睛,用心感受,她们也是我们生命里彼此照亮的温情和岁月。

无数平凡静怡的故事何尝不就是因为有了这一粒一粒珍奇的珠子而让繁琐的日子增加了几许温暖,平添了无数欢喜和愉悦。一个又一个的珠子如同生命中的每一份遇见,重重拿起,轻轻穿针引线串一串安放在时光里的腕间手链。而无论有风遇雨,我们遇见的每一个善良的人们,都用赤诚和坦荡让我们在暴风雪雨中倍感仁慈和心安。每一个善良人的相待,每一个真诚的遇见都值得我们用生命的丝线认认真真,细细碎碎,妥妥帖帖的把一颗又一颗善良、朴素、美好、柔软的珠子用光阴的故事穿起来。此刻,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日子永远飘满了生活的细碎和美好,犹如水波温柔,身心清明坦然。

或许,这串珠子不是金玉翡翠,没有价值连城,不是珍珠宝石;或许,她质朴素颜也不夺目耀眼;或许,她夹杂着风雪的泥霜和磨砺疵瑕。但是,就是这样一串珠子,因为是岁月的给予,是生命的铭记,是用心地穿起,所以就有了爱的归纳和藏典。她们不仅仅是生命中的唯一,也是沧海桑田和人生海海的厚重和涅槃。漫漫人生路,我们习惯珍惜微小人与事,或许年老些,时间和精力充足些,我们会再相见;岁月无求于我,只是人海路上心灵相惜的情谊。她有光芒,不炫目;她有力量,不张扬;她有仁慈,不惊慌;她有坚毅,也有蕴藏的无限能量和希望的光亮。

生命里,我们习惯尊重并欢喜一切物质与精神带来的满足,是因为它们可以流动,成为彼此心灵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永恒,但有一种东西,是人间至善,难以消逝,且可以带你走向更宽阔的自己,那就是信念、勇气及希望。我们依旧行走在广袤坦荡的草原,心愿如草原一般始终赤诚纯粹简单,绕指之间感动岁月的暖,在光影里用岁月的丝线记录所见、所想、所暖。让生命悄悄流动,也看到善良和美好的联结。世间的好,它们串起了尘间眷念与温暖……

谢谢一切。初春,以文字表达我的敬意和生命的从容安然。

作者简介:

郭振萍,河北康保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华北电力报特约通讯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三清女子文学会会员,张家口市作家协会理事,《长城文艺》特约作家,张家口市女子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康保县政协委员,康保县文联常务副主席,张家口供电公司女工委员,供职于康保供电分公司,党建部副主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作品见于《人民日报》《当代人》《河北青年报》《国家电网报》《华北电业》《张家口日报》等,迄今已发表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作品800余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散文

156 评论(13)

神之雪1314

当路两边的栾树结出了繁茂的果实、如同红色的灯笼一串串挂满枝头的时候,秋天真的来了。 而这样的季节是适合用来怀念的,正如我怀念着自己的母亲一样。 九月于我意义重大。 先是生命中重要亲人们的生日几乎全是农历九月,甚至我的父亲、母亲、爱人也都是在这个季节逝去的。 抬起头,窗外的阳光明媚灿烂,成片的银杏泛着金色的光,挂满红灯笼的栾树如繁花似锦般静立在秋阳下,在常年绿树如荫的冬青丛中,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望着这满世界色彩斑斓的明黄、翠绿和火红,望着这份无法言说的明艳灿烂,“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子便在胸中涌来涌去,而思念的情结却也日夜繁重。 “妈妈,咱们出去走走吧?” 每当我这样提议的时候,无论是白天或者是晚饭后,母亲总是立即回答“真的吗?你有空吗?”眼里的那份热切、欣喜却是让我一眼就能看到的。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忙于工作,想用千百倍的努力证明自己对工作的那份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何况那时的母亲也年轻,父亲也还健壮,有万千理由忙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回想起来,那长长的一段岁月里,除了逢年过节、父母生日和家中大事、要事相聚,回母亲家的次数实在是屈指可数。 父亲生病后,两位老人才得以过来与我同住,如此,才有了与母亲近十年朝夕相守的岁月。 但即使是最初的几年,也全是白天上班后留母亲一人在家。 现在想来,父亲去世后的最初几年里,母亲内心一定是孤独伤感的,便母亲在我面前少有流泪,总是闲闲地说起父亲,如同父亲在世时一样。 母亲呈现给我们的一派祥和宁静,竟让粗心的我忽略了母亲内心应该有着的苦痛,只是为母亲一日比一日更加的慈祥亲爱而高兴,却少了慰藉母亲的内心。 现在想来,是深深地自责和内疚着。 记忆中的母亲一直是健壮的、年轻的。 直到有一天,同事善意地提醒:“该给妈妈准备个拐杖了。” 听到这话,我随口笑道:“怎么会呢,我妈怎么会用那东西!” 说完后,我却实实在在地愣了半天,脑海中不断搜寻母亲的样子。 那天下班后,是第一次急切地跑回家,拉了母亲就上街散步。 平时散步总是和母亲有说有笑,散步的过程总是缓慢的,也便从没感觉到母亲苍老了的步履。 但那天傍晚,我是第一次清晰看到母亲—— 那个走路轻盈、身体健壮的母亲,竟走得有些吃力了。 那一刻,自责爬满了我的心头—— 岁月太过匆忙,我竟然忽略着母亲的日渐苍老,作为唯一的女儿,我应该陪伴在母亲苍老的人生路上,给她更多的关怀、爱和陪伴啊。 自此后,只要有时间,总会拉了母亲行走在院子内、马路边。 春天的小草、夏天的蝉鸣、秋天的银杏、冬天的初雪,一直记得我们母女相伴的身影。 而母亲关于栾树的故事却让我记忆犹新。 是一个十月的上午。 周末晴好的太阳暖洋洋的,天地万物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因为是周末,便打算与母亲散步久一些。 年轻时住在山区,没有今天的便利,吃水、种地、收粮,都要肩挑人抬。 常年的劳作累弯了母亲的双腿,久坐后站立便有些吃力,走时间久了也需要停下来歇一会。 于是,便拿了一个马扎随母亲走走停停。 母亲独自散步的时候,是不会走太远、更不会走太久的。 因为有女儿在身边,母亲明显热情高涨,不但走路脚下有力,而且谈性也浓。 当看到马路两边一排排高大浓密、挂满了果实的栾树时,母亲笑着说“瞧,这里有这么多的姑姑子树(臭椿树)啊。” 我笑着说:“您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更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人家这叫栾树,不叫姑姑子树好吧。” 母亲却认真了起来:“咱们老家遍地都是,我还不认识它吗?” 于是,母亲就给我讲起了典故—— 母亲是讲故事的高手,什么样的段子到母亲那里都讲的栩栩如生,这点,真让我羡慕; 母亲还是唱歌、唱曲的好手。 那时少有电视,仅有的一台收音机便是母亲的最爱。 豫剧《朝阳沟》播放没几天,母亲就会把那些唱段大段大段一句不差地唱会了。 做活计的时候,母亲就哼唱着,农闲的时候母亲就拿着针线坐在树下轻唱。 从小到大,我特别黏母亲,多数时间跟母亲在一起,少有跟小伙伴疯玩。 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央求母亲唱一段。 母亲从不扭捏,字正腔圆地唱,然后再给我介绍每一段唱的什么意思,把故事情节介绍的详略得当。 每当唱起来的时候,母亲特别认真,眼睛里还会有亮晶晶的星星在闪,使母亲特别好看; 母亲一双巧手也是十里八村少有的,做面食、剪窗花没有母亲不会的。 每当别人称赞的时候,母亲会爱说一句老话“我寻思寻思就会。” 总之,母亲身上都是优点,那一样都让我赞叹,都让我羡慕都让我为不能遗传而遗憾着。 那个明媚的秋天,为了证明这树是“姑姑子”树而非栾树,母亲又引经据典、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故事: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时家贫却成就了一番霸业,更留下了不少传奇,其中有一件奇事便与这树有关。” 上午的太阳虽然明亮,却并不灼热,打在母亲的脸上却有一层神圣的光芒,尤其母亲讲史时总是一脸的认真。 “有一次朱元璋在重大厮杀后独自闯出重围,跑了一天一夜的他就跑到了咱们这里,眼看着追兵马上追上了,有一对父子正在田里犁地,朱元璋顺势躺倒在地里,犁地父子用新翻起的土地把他‘埋’在地垄里,追兵来后左看右寻没见人影便一路追杀了去——‘人啊,什么时候都要有长颗好心眼’。”母亲加重了语气说着。 我连连点头“是的,就是应该有个好心眼”。 “朱元璋见大敌走远,便对他们深深一拜说,等我当了皇帝,我一定回来给你们封官晋爵。 于是,朱元璋藏身西岭的这块地也被后人叫做‘翻犁沟’; 继续逃命的他又累又渴,见到一口丼,便自言自语 ‘若是能倒过来让我喝一顿就好了’。 朱是天命里的皇帝,金口玉言,自是一言九鼎。那丼,真就倒了过来,让他饱喝一顿,便有了‘搬倒井’的美誉。 直到天黑,跑得眼前直冒金星、肚子咕噜噜乱叫、又累又饿的他一头钻进了一片小树林,仰面朝天躺在一棵大桑树底下。 当时恰好是初夏时节,桑葚才熟,朱元璋便把甜丝丝的桑葚饱吃一顿。 由于桑树危难之时救了他,所以朱元璋便对着桑树许愿道:如若俺有朝一日当了皇上,一定封你为树王。 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什么也看不清楚。 后来,朱元璋终于在南京建都做了大明朝的皇帝。 一年初冬,朱元璋在宫中闲来无事,突然想起自己遇难时许过的愿,如今自己果真当了皇上自然不能食言。 于是朱元璋选了个良辰吉日,带领御林军去找当年自己获救的村庄和树林。 那对父子一看官兵又至,吓得儿子背起父亲就跑到了山里,任怎么喊也不出来。 这么大的山找两个人岂不是大海捞针? 为了让他们出来,朱朱璋便下令火烧大山,几天几夜后,大火退去,却见儿子背着父亲烧死在一棵大树底下—— 唉,有时好心办得不一定都是好事啊。 朱元璋只好厚葬了他们。 于是又去寻找最初的树林。由于时至初冬,桑葚早已没了踪影,所有的树木全都光秃秃的。 朱元璋在树林里转了一遍又一遍,却怎么也分辨不出哪棵是当年救他的“功臣树”,只记得当年自己躺在树下时,觉得十分高大。 无奈最后在树林里找了一棵最高最大的椿树,错封为‘树王’—— 自此后让你头顶花冠,高大繁茂,无人能及。 所以,从春天开花到夏天、秋天,长长的日子里,姑姑子—— 也叫臭椿树便顶着最美丽的花冠鹤立鸡群在树林里。 而真正的桑树从此气破了肚子,它旁边的柳树打抱不平气得脖子里长了瘿—— 不实事求是,后果多严重。 不信你去看看。” 见母亲说的认真,我连忙安慰起来:“您说的对极了,书上的确有这种传说,咱老家的确有臭椿树,而且跟这个差不多。但这是从南方来的树,结出的果也比臭椿更好看。” 但无论我怎么解释,母亲总是认定了栾树就是臭椿。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在我们家便都同母亲一样,认定它就是它而非彼它。 同时记得的,还有母亲讲故事时我愉快的心情和母亲的那些人生哲理,更有那年那秋那树下与母亲相守的静美的岁月。 拿出手机,面对一排排静立的栾,对着心里的母亲,我轻轻地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 你来,落叶铺路,秋风为签; 你来,桃花酿酒,暗香入诗。 你来,品茶泼墨,心事晕染; 你来,雨滴润笔,落字为念。 有时候,我们与有些事物, 并非刻意缺少关爱与对白, 我们只是觉得,没有遇到入眼的景色, 所以心底生不成眷恋与温暖。 今日霜降,秋意浓,念无恙。 今日,还是母亲在尘世间的生日, 低低地说一声:生日快乐,我的母亲, 真想抱抱您,隔了远远的时空! 张岚,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协全委会委员、临沂作协常务副主席,临沂文学院副院长;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作品见《散文》《散文百家》《海外散文》《散文选刊》; 《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临沂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多次获全国散文、报告文学大赛一等奖,著有《水做的城市》《流年里的花开》《岁月凝香》《岁月静好》等散文集。 [参与方式]

13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