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羊
假设题主是一个自我价值感稳定的人,那么面对被不喜欢的人追求的情景,会恰到好处的拒绝,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情绪反应。但也许题主的自我价值感不稳定,被不喜欢的人追求时,会激活那种低自尊感(也即低价值感),然后开始自动地怀疑自己,比如,是不是我只能吸引这样的人?别人知道的话会怎么看我?我猜测题主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自我怀疑的情绪。一件事情对人的影响,与这个人的内在状态有很大关系。一次挫折,对于自尊不稳定的人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失败会唤起他们强烈的自我怀疑,这是他们内心的自我价值感冲突活化的结果。对于高自尊者来说,则能现实地看待挫折本身,因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冲突已被顺利的解决了。一次分手,对于安全感充分的人,能够自然地经历哀伤的过程,然后逐渐的恢复。而对于一个内心缺少稳定客体的人来说,会经历强烈的抑郁或躁狂的发作,难以面对和接受关系的结束。正因为如此,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从来访者对某些事件的叙述中,迅速的推测到对方的心理冲突。
吃货阿呀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是找到知音了我也是一个很喜欢纠结的人,对待生活中很多事,哪怕是很小的事,都会去纠结一番,想清楚这件事的细节,想清楚为什么我要那么做。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我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反而纠结的越久,想的越多,越难得出结果,这对我造成了很大困扰。但是我已经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期间给自己写了很多话,当自己犯这个毛病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心里会好受很多,我总结了一下放到这里来,希望能帮到题主。其实说到底,都是完美主义在作怪,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吹毛求疵,不想放过任何一件事的任何一个细节,但是这样存在许多坏处,我们会因此忽略我们的主线——学习、生活和工作,浪费大量时间,同时也影响了我们的心情,还限制我们的思维使之变得狭隘。其次是大局意识的缺乏,当然大局意识和纠结这件事本身就是在相互影响着,纠结多了,真的会削减人的大局意识,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忽略了我们生活的主线,把关注点过多的放在了次要的事情上;同时,缺乏大局意识也会促使我们去纠结。还有就是性格犹豫所致,性格犹豫才会反反复复强迫自己去思考这件事。想这些次要的东西,对我们的个人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还不如多做一点实事,我们并不会因为想通这些事而变得很厉害,也不会因为没想通这件事对自己造成任何损失,想想自己如果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或者说把这个问题给忘掉了,那会怎么样呢?生活还不是一样继续,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啊,有的事想一想就过去了,不要揪着不放,很多事都是经不起琢磨的,越琢磨越混乱。浪费这时间,还不如多读两本书呢。同时对于一件事,人的第一反应才是最重要的,事后想了那么多纠结了那么多,头脑越来越混乱,第一反应反而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反而来说,如果想了很多都没想明白,以后再次碰到这个问题肯定会多少对它都有所畏惧的。所以:把问题想简单点,以一种大局思维去看待事情,抓住事情的主要部分,次要的部分想太多容易混乱思绪,还把主要的部分给丢了。不要总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做事要快刀斩乱麻,不要犹豫,不要给自己心里压太多事,人生太短,应该把重要的事放在心上,这些微小的事根本不值一提。这里我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想了想还是分点叙述吧,这样能直观一点帮助到题主)1.多出门看一看外面美好的世界,多做点有意义有意思的事,去感受生活、开阔视野,人生太短,没时间去想那么多烦恼的事2.不要非要去执着于这个问题,就像有块巨石挡住前面的路了,难不成你非得去走这条路?搁一搁,也许是思维短路了。如果很难让自己抛弃这个问题的话,做点其他事吧,分散下注意力3.采用番茄工作法,给自己每天要做的事列好清单,这样你就没有时间去想这些事情了4.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的不完美,因为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大行不拘细谨,要有大格局,太过于追求完美会降低做事效率5.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这样的感觉:越往后走,越觉得之前做过的很多事太幼稚,现在也是啊,也许未来,我们会觉得自己当时这种做法很幼稚6.试着把自己放在一个他人的角度来开导自己,因为人们通常会有一种趋势:在开导别人时自己会对这件事看得很开同时再附上曾国藩送给性格犹豫的人的四句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这里也推荐一位高手,我觉得她的这两篇文章题主可以去看看,我看完后觉得收获很大
懒癌末期
第一眼看上去不舒服并不代表以后也会如此,不要凭着事情表面去猜测一个人。有些人第一眼不舒服,但相处下来你们可能会成为好朋友。有的人第一眼舒服并不一定意味着以后你不会讨厌反感这个人。凡事都要自己去接触去体验才知道。
先锋之家
其实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是特别重要的,作为女孩要做到自尊自爱,有的女孩特别的外向,即使第一次见面的男孩,她们也会聊的热火朝天,这样并不是太好,要做到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样才会让别人觉得你很矜持,别人才会第一眼就会喜欢上你。乖乖女是特别受欢迎的,她们看上去特别温柔,给人一种特别想保护的冲动,这样的女孩让人看上去会特别舒服。
躲在WC数钱
这 “蝮蛇螫手,壮士断腕” 是岀自《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的,讲的是“保全性命”的一种方式方法,即是:当壮士被蝮蛇咬了手之后,会果然地切断自己的胳膊,以保全自己的性命。我细想则以为,这样的作为,不仅是非凡的方式方法,更是一种超凡的意志力!——自己切断自己的手臂,该是怎样的痛下决心,又是怎样绝决的果敢作为呀! 曾国藩这个 “蝮蛇螫手,壮士断腕” 的言说,是讲给自己的弟弟的,目的在于“治疗”其弟的 “忧郁恼怒” 之“病”。我倒以为,这样的“意志力方法”是可以“治疗”现代人的“现代病”的,今人不是多有“郁闷愤悱”的情景吗?人之更年期的“恼怒”是否也可以借助此法呢?均值得深思而为,但我们还是一览曾公此言的全段落吧。 “不如意之事机,不入耳之言语,纷至迭乘,余尚愠郁成疾,况弟之劳苦过甚于阿兄,心血久亏数倍于阿兄者乎!弟病非药饵所能为,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壮士断腕,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观此段落思想,我确实赞佩曾国藩乃是一位疗治疗救“心疾”的心理学大师,若为“心理咨询”,怕是今日的心理咨询师亦不能胜过吧? “劳苦过甚” 且 “心血久亏” 尚 “不如意” ,人则必有 “愠郁成疾” 的情况,古今莫不如此,今人似乎更有多于古人者。怎么办呢?曾公言 “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 ,此言确为实话,但何以 “将万事看空” 呢?这考验人的心胸,更挑战人的思想修养厚度,非一般人所能为之。进一步,曾公又给出一法: “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即是说,当将恼怒看作蝮蛇咬我,必须坚决勇猛地去除之。可见,若非实行此二法,则“愠郁成疾”就是必然的。“愠郁成疾”是要“减寿”的,能不按曾公方法为之? 我倒还有一法: 世上有许多人与事是让人无可奈何的,故而,于无可奈何中耐受之也是必须的,久之则可不再恼怒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