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1

高小果3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杨丽珠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的歌声里AA

已采纳

杨丽珠,女,汉族,1944年5月生于大连市。1968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曾任子弟学校副校长、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等职。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术带头人、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外博士生导师。获辽宁省政府授予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3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等教学科研奖、辽宁省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辽宁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杨丽珠心理咨询师

220 评论(11)

zzyunicorn

大连博雅心理咨询非常好,对青春期和中高考等方面很有经验,收费还低。

174 评论(14)

凌人happy

问题:

听话的孩子是不是自控能力强?我哥哥的女儿从小就很乖,很听话,大人一点都不费力,学习成绩也很好。我儿子就不听话,你说东,他做西,以后上学估计更头疼。我该怎么培养他的自控能力?

回答:

谢谢你的信任。

说到听话与自控能力的关系,我认为这里面存在比较复杂的情况。

首先, 顺从、听话是一个孩子发展自控能力的萌芽。 自控能力的发展是从他控开始的。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在一个比较好的照顾关系中,孩子逐渐内化了爸爸妈妈的教导,有选择地做一些事情、放弃另一些事情,哪怕以后大人不在场、不监督,他们也可以在规则的引导下成为自己的主人。

听话只是起点,自控最终导向的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如果大人一味强调孩子听话,反而不利于自控能力的发展。

中国学者杨丽珠等曾经对3-5岁幼儿在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上的差异进行跨文化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幼儿表现低于澳大利亚幼儿。而她与澳大利亚学者Jobling Cuskelly等合作研究的中澳父母价值观调查则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中国父母更重视孩子听话和顺从,澳大利亚父母则更强调孩子的自我指导。

过于强调听话,一方面会削弱孩子做一件“对”的事情的内在动机,因为这不是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它也减少了孩子自主选择和 探索 的机会,只有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到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规矩背后的深刻功能和意义。这些都是发展自控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儿童发展研究者通常认为, 从听话到自控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大人尊重孩子的个性,创造积极乐观的 情感 氛围,给予孩子明确一致的规则,帮助他们理解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还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自主空间。

根据你的来信,我想跟你说,在自控能力这件事上,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有些孩子容易兴奋和冲动,在自控的发展上天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有些孩子神经系统更具抑制性,不容易冲动;有些孩子在注意力的控制和分配上很灵活,而有些孩子不是那么灵活,这也会影响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些孩子喜欢大人直接明确地告知他们要做什么;有些孩子对大人说的“禁止”与“不可以”很敏感;有些孩子胆子小,温和的语气才不会引发他们强烈的焦虑;有些孩子不怕权威,大人热火朝天的带动才能吸引他们跟随。

请不要拿你的孩子和哥哥的女儿对比,这种比较会给你带来压力,也容易给他贴上一个“不听话”、“不自控”的标签。这个标签会破坏你们的关系,也会伤及他的自我评价,不利于发展他对自己的信心。

你说孩子不听话,你说东,他做西。你可以观察一下,他不听话的原因是什么?是没有弄明白规则和指令是什么,还是因为头脑是明白的,但是行为上一时还做不到?是因为他在跟你们对着干、闹着玩,还是你在跟他说话的时候没有发现此时的场合与氛围不太适合交流?

在耐心观察下,说不定你会发现,“不听话”的背后,孩子有着许多想告诉你的话。祝愿你越来越理解他,找到一条你们双方都舒服,且有助于他发展能力的相处之道。

作者简介:

尹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硕士,相信“痛苦的背面是力量”。

本栏目以公开回信的方式回答读者有关亲子、 情感 、自我成长等问题,您可写下自己的困惑发送邮箱:。我们将对来信进行匿名处理,并隐藏关键隐私信息,以分享给有类似困惑的朋友,若您实在不愿公开发布,请在来信中注明。

校对:刘威

19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