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bailittlelove
考心理学证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专毕业,其它专业专科毕业,连续从事心理工作满1年。
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本科毕业。
3、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5年并能具可靠证明。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初级职称,连续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人1年以上。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共分三个等级,作为高知识含量的职业,心理咨询师直接从三级开始鉴定。共分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2008年已经开放)三个等级。
yuki198611
2022年如何报考心理咨询师?
只要符合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即可!
目前心理咨询师通过率还是很高的!
学习心理咨询师有什么用?
想要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都可以学习心理咨询师!
现在怎么报考?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
1、普通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异常心理学
5、健康心理学
想要了解心理咨询师报考可以看下这篇问答!
谦谦妈妈2015
心理咨询师在考前90天,联系当地的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中心,提交心理咨询师考试申请,进行初审。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1、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且有1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心理咨询师考证的内容是心理学最最基础的内容,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诊断、测量、咨询技能等。
奔兔2008
一、心理咨询师报考标准条件:
1、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
2、取得非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3、取得中等职业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后,从事本职业工作满10年以上;
4、在校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学生允许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参加,报考职业见专业对照表——心理学专业。其他非相关专业的学生需参加培训达到一定学时,并获得结业证书,才能报考。
二、学习备考
找到一个靠谱的机构后,就可以跟着老师更加系统地进行学习了。除此之外,你还需要这样备考:
1、拿到教材之后最少看三遍,第一遍熟悉教材内容分布,第二遍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第三遍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分解消化。
2、在观看直播课程时,有问题也要直接提问老师,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提高参与感,增强记忆。
不仅要把理论知识学扎实,专业技能也要全面掌握,看老师演示的过程中自己也要学着做,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3、想要在更短的时间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和做题速度,题海战术首当其选。每天抽出两小时进行做题,可以选择同一类型的题型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4、最后就是,做任何事,心态都是至关重要的。既然用心做了考前准备,就无需紧张焦虑,尽人事听天命,努力的人也会是幸运的。
健康是福83
【导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对心理咨询师的市场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不过想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并不容易,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要讲求方法,不仅是劳逸结合,也要结合知识体系,这样知识掌握的更加牢靠。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2021心理咨询师健康心理学考点:行为与健康”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相关概念
1、健康行为:是人们为了增强或保持健康状态所采取的行为。主要包括:减少或消除有健康危险的行为;积极的行为;以及遵医行为。
2、健康习惯:是与健康行为有关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常常下意识地自动表现出来。一般童年时形成,约十一二岁稳定下来。
3、生活方式:是个体所作的影响健康的各种决定的总合。造成疾病的最重要的原因及一般的死亡原因都与个体的生活方式有关,是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生活方式自己可以控制,对于疾病预防和改善颇具意义。
4、危险行为:是与健康行为相对的,有损于当前或未来健康的。青春期是危险行为的一个易感期。
二、健康行为的意义
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绝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感情性疾病、意外伤害、职业伤害等的预防和控制也与生活方式关系紧密。而且行为是可改变的,因此健康心理学特别关注与健康相关联的行为。
意义:健康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能延缓死亡时间,提高个人寿命和人口的平均寿命;可以推迟慢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的出现;成功的行为矫治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行,从而缩减大量用于健康和行为方面的费用。
三、健康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教育呼吁理论
观点:如果人们获得了正确的信息,将会改变健康习惯。因此,健康教育是让众从事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
局限:不过欲望和偏爱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作的判断,对负面信息可能进行自我防御性的加工。
(二)健康信念模式
观点:人们是否进行预防疾病的行为,直接取决于他们所作的两个判断:一个是评估自己对特定健康问题所感受到的威胁,另一个则是对采取预防行为的好处和障碍进行衡量。是最广泛被研究和最被接受的理论。相关的几种信念:疾病严重性的信念;疾病易感性;健康行为好处;健康行为障碍。
(三)Ajzen计划行为理论
观点:试图把态度和行为联系起来,认为行为是个体行为意图的直接结果。关于某种特定行为的态度(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关于行为的主观标准以及行为控制感三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行为意图,并且最终促成了行为改变。
局限:意图和行为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人们并不总是做他们计划要做的事,本理论局限之处。
(四)原型/意愿理论
观点:对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健康行为往往是对社会情境所做的反应。该理论引入了两个新的结构来解释个体的健康行为:行为意愿(会受重要他人影响以及曾经参与经历的强化,特点:反应性而非熟虑、不自主)和社会原型(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原型的匹配会对个体产生引导)。
(五)社会整合理论
观点:突出了家庭在鼓励健康行为和反对高危险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婚姻和做父母通过社会控制机制对健康行为具有正性影响,婚姻和做父母是目的在于将个体综合进社会并且提供意义感、目标以及社会义务的社会关系。社会系统提供一些方式来影人们使之从事社会希望的行为并减少非常规的和偏离正常的行为,个体把社会准则同化之后,社会机制也可能成为个体的内在要求。
(六)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模型
观点:有目的的行为改变要历经5个阶段: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消除行为6个月以上进入维持期)。每阶段个体的心理社会特征各不相同,有效的干预策略要与每阶段的重要特征相匹配,以帮助他们进展到下一阶段。
(七)预防采纳的过程模型
观点:是对阶段理论的改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在健康增进的阶段间取得进展。认为人们采纳预防性的健康行为的过程中会经历七个不连续的阶段:忽视、乐观偏向、卷入、无改变、想要改变、践行、维持。其中1(无意识)、3(意识但未考虑个人意义)、4(已决定不改变)是阶段理论中的无意图期的情况分解。
以上就是关于“2021心理咨询师健康心理学考点:行为与健康”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内容,比如心理咨询师就业方向以及心理咨询师前景如何,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