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6

wangwei8689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凯林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吥唥靜尐姐

已采纳

晨晨是小区里出了名的熊孩子,经常捣乱,很多居民对此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晨晨的父母,也是出了名的“护犊子”。

这不,晨晨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看见别人的玩具想抢,另一个小孩当然不愿意给,没能得逞的晨晨,居然直接一把推倒了那个孩子,使其受伤。

然而在那个孩子的父母拿着监控视频上门要说法时,晨晨的父母则一副不以为意的态度:“孩子那么小,你别和他计较了。再说了,小孩子闹矛盾是不是正常的吗?”

看见晨晨父母这无赖的态度,那位家长也不想自找无趣,默默地报警处理。对此,很多小区居民都称,晨晨这孩子变熊就是父母纵容包庇的结果。父母从小没有教育好孩子,为了逃避责任,总是“护犊子”,进而使得孩子变得“无序”,没有规则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和经典的育儿理论——“破窗理论”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说的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孩子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父母以及家庭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什么是“破窗理论”?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停在高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低级社区。

他把两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停在低级社区的那辆车子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高级社区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津巴多用锤子把高级社区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破窗效应”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在后来的时间里,“破窗效应”逐渐延伸成了经典的育儿理论。它说的就是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如果家长喜欢护犊子,就会助长孩子的无序心理,使孩子生活中的“破窗”出现,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育。

父母“护犊子”助长无序,对孩子的危害不容小觑

所谓“无序”心理,就是孩子心中没有秩序,他们对规则、道德约束等没有认识,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哪怕是打破“规则”。孩子“无序”,具体的影响和危害有以下几个:

①影响孩子性格养成

家长一味地护犊子,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父母无底线的“庇佑”下,孩子会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身边的东西都该围着自己转,无序且没有规则意识。而孩子无规则意识,会变得自私自利、肆意妄为。

就像文中的例子,熊孩子晨晨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也想要,然后采取硬抢的方式。事情发生后,晨晨父母不反思自己,而是继续护犊子。

那么就慢慢地使得情况越来越糟,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以后孩子不仅仅是自私自利,还会变得张扬跋扈,喜欢逃避责任、没有责任心。

②孩子无规则意识

前面提到父母“护犊子”会助长孩子的无序心理,让他们没有规则意识。我们都知道,社会上有很多明令禁止或约定俗成的规则。一个遵守规则的人,进入到社会以后,才能更好地生存。而孩子无规则意识,对其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试想一下,家长纵容孩子让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在公共场合随意吵闹、公然做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如果父母还不加以约束,孩子长大以后,甚至有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③形成错误的三观

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三观正常的人都懂。但是一些因为父母护犊子而形成错误三观的孩子,他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假设一个孩子犯了错,父母却以“孩子还小、不懂事”等为借口,把孩子的错误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孩子开脱逃避责任。那么时间久了,孩子会认为:我这么做是对的,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帮自己。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孩子会把错误的行为当作是正确的,进而形成错误的三观。

孩子生活中的“破窗”就是家里不良的因素,这些不良因素更多来源于父母。所以父母不要做孩子生活里的“破窗”,别让孩子被“破窗”影响:

①父母生活中以身作则

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的确啊,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父母就不能成为孩子生活里的“破窗”,而且还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父母生活中不要懒懒散散,才能给孩子传递勤劳能干的精神。

②不要纵容孩子

父母想要规避“破窗”,那么就需要做到不纵容孩子。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不能包庇、要就事论事,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错误,就要让他们勇于承担后果。

而让孩子接受教训,就是在“车窗”破了一个小洞时,及时地换上一块完整的玻璃,以免让孩子的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③用爱和陪伴教育孩子

就如德国哲学家思贝尔斯曾说的那样,“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不一定就是孩子身边不良环境的直接来源,但父母的缺席也一样会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破窗”。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性格方面问题的原因,大多是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用爱和陪伴。

关怀和鼓励,会对孩子的心理和智力产生良好的作用。而孩子与关怀和鼓励的来源者的关系越亲密,这种积极的作用就会越明显。

小贴士

所谓“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很有道理;但反过来说,“父母就是孩子最坏的老师”,一样也能成立。所以,为人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和言行举止,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真正地教育好孩子。

凯林心理咨询师

195 评论(8)

喝汽水的小蜗牛

如果家长对孩子太过于溺爱,会导致孩子性格越来越任性。这样对孩子其实并不好。

310 评论(12)

夕颜无照

因为小孩的价值观家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直没有教导好,小孩子会有很大的危害。

164 评论(10)

时间不等人了

如果只是为了想多了解心理学或者说只是为了日常应用不想考试的话,你可以看看市面上一些我们经常接触的比如人性等这一类的。 假如你是想考试的话《普通心理学》这本书应该是所有大学专业的入门教科书,在这本书的基础上你可以看看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佛洛伊德、荣格、皮亚杰、斯金纳、托尔曼、考夫卡……等这些人的著作。最好是看一下《心理学史》,那样的话才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时候出现那个学派。这些都是基础,了解了以后你可以看看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测量学、实验学。这些是高校考试的主要内容。心理学虽然看起来好像很难学但是只要看到一本著作慢慢的就会明白一些过程,有些书要精读但是有一部分书是为了扩充知识面。为了应付考试可以不那么麻烦,这要掌握考试内容就好了,等考上了在慢慢看。o(∩_∩)o... 如果是为了要咨询师资格证的话那你可以去报一个培训班,那样的话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但我认为这样不可取,因为半路出家的咨询师很多都会发生移情还有就是无法自我控制等情况。

24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