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100

candys0814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与心理咨询师分离焦虑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童vivi

已采纳

如果对某一个人这样,并不是一直这样,那你很可能对这个人产生了投射。

我是心理咨询师天蓝姐,我从专业角度来解释几句好吗?

可能你和这个人在一起感觉非常好,气场相投,能量同频,你们有一致的相似点,也有互相吸引的不同点。

你特别喜欢的某种人,一定有你自己身上的特质,或者有你特别向往的特质。经常有人因为这些特点,成为恋人或者朋友。

你爱静静的,但是很喜欢活泼外向的人,活泼外向的人就会非常吸引你。

你一直很乖很胆小,但是被叛逆的酷酷的人所吸引,可能你心里一直向往着做自己。

当然,两个人都乖乖的静静的,也感觉没分歧没矛盾,就是同频,也很舒服。

如果你对所有人都这样,不排除你有某种程度的分离焦虑。

就是不喜欢分离,对所有的告别都觉得难过。哪怕上一刻的时光正温馨,面对分离也会非常难过。

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有个成语叫“一见如故”,也就是两个人一见面就能达到心灵契合,两颗心能达到同频共振。一方说出的话很容易就能获取对方的共识,产生共鸣 ;一方随便丢个眼神,对方立马就能心领神会,这叫做心灵相通。

有个古语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叫际缘巧合。人与人之间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明明一个人与若干人一起会面,但是却能一下就感觉出哪一个人与自己最亲近,而其他的人感觉很平淡,或者完全没感觉,这就是心灵默契。

有句诗词叫“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情投意合的人能够促膝长谈,即使说上一天一夜也有说不完的话,根本用不着搜肠刮肚,两个人在一起很有雅兴,也从不感觉到累,这就是情趣相投。

茫茫人海,能够相见,并且能与一见如故的人相见是一种缘分。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再相见又何其难,所以分离时会产生惜别之情,会依依不舍。

心理学里有一个原理叫首应效应。

在两性交往中可能起到介于一见钟情和很大好感之间。

意思就是第一次见面你对对方的感受。有很多例子,个人关注点也不同,有的人更关注对方的鞋子,觉得鞋子关乎品味,有的更关注头发,有的关注眼睛,有的关注整洁……

但更主要的还在他处事的态度让你感到舒服,包括说话,包括在事情中对你的关注。

毕竟人人都希望被别人关注。尤其在单独相处中更突出了你的感受,毕竟单独接触比和众人接触还不同,时间效果上是拉长的,日久生情也是建立在对你的关注和帮助中的。

更大的可能是对方的能力在你之上,是你所不及的,有时候爱恋往往起初是建立在崇拜的基础上的。尤其女孩对男孩尤为突出。

希望有不同观点的一起讨论。

这就是一个“情”字使然。人们经常提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很多人都感觉难以回答。为什么?就是因为心里好像知道,但又觉得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情,它生于心,在于心,但不是总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只有被外界事物感应,才会得到萌发。它像潮水在胸中彭拜;它像烈火,早在胸中燃烧。

是什么外界事物会将你心中隐藏的“情”,引出来?一个人,一片美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你的心理产生了爱,于是,隐藏在你心中的哪个“情”,就出来了。爱与情相结合,就是爱情。

爱情,有男女之间的,有个体与群体与国家与组织之间的。不过,为了将两者区分开来,往往都是把后者说成是“热爱”。只是将男

女之间的爱恋称谓爱情。

除了爱情,还有“友情”。你说的单独与你打了几天交道,你就对他依依不舍,念念不忘。那就是这个人的出现和他的形象,行为把你心里隐藏的“情”引了出来。你们是同性,这就是友情;你们是异性,那就是爱情。

当然,“情”还有仇恨。爱恨情仇嘛。因为与你的问题无关,所以这里就不说了。

这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曝光效应引起的心理反应。重复接触他人通常能增加我们对他人的喜欢程度,而喜欢又增加了对他人的亲密和依恋。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跟我们最亲近的人往往是离我们最近,接触最多的人。

回想一下我们个人的成长经历,我们最好的朋友是不是都是我们身边接触最多的人呢?

儿时我们跟身边常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关系最亲近,上了小学中学以后我们跟同学同桌最亲近,上了大学和我们关系最好的朋友基本都是同寝室的室友,睡在上铺的兄弟。

毕业以后我们到了新的城市,换了新的环境,工作成家以后,又和身边的同事和邻居熟悉起来成为了朋友。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每天忙忙碌碌着,你现在可曾还记得儿时的玩伴?可曾还常想起中学时的同学?可曾还常联系大学时的室友?

人的感情总是会因邻近和熟识而亲密,因疏远和陌生而淡漠。

请珍惜身边的人,他们才是你最亲密的朋友。

和某一个人单独打交道几天,分离时就依依不舍,这是什么心理?

● 从这一点看,你是一个外向型的性格人,心地善良、城府不深、善于结交朋友的人。

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虽然你对别人掏心掏肺,这仅仅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别人是否认同还得商榷。

● 只有三观一致的两个人才会如胶似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否则最容易被心怀叵测的卑鄙龌龊小人的表面所蒙蔽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择友标准,正所谓臭味相投、蛇鼠一窝、狼狈为奸的人比比皆是。而情投意合、和睦相处、肝胆相照、鸿案相庄、守望相助、相辅相成、言行相顾、萍水相逢、形影相吊、心心相印、一脉相承的人大有存在。它验证了中国孔夫子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足常乐于湖北省钟祥老家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同频,兴趣相同、心智处于同一水平,等等,还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吧。这样的感觉,想必大家都有过,

我们有一个代理商的朋友圈,全国各地的都有,平时在群里聊聊天,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人聊得来,接着互加好友经常聊聊天,虽然从没见过面,但彼此都有好感。后来我们搞了一个线下聚会,我和其中的一位一见如故,也就是你说的那种感觉,其他人也只是混个脸熟。

这是一种依赖心理,表明你内心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思想根基。这样的人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左右摇摆,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最容易被洗脑。

你可以欣赏任何人,学习任何事,但不要执迷依赖任何人,否则就是还没有长大。

人就是感情动物,日久生情,在一起处的久了就会觉得有一份 情感 存在。其实也有在一起打交道多了,产生仇恨的情况,不一定就会依依不舍,不是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吗?所以说与人打交道多分手时舍不得,这只能是与人交往的一种情况,并不是全部。

先说两种人的心里,第一种依赖性,热情的人还是有部分心里很空虚的,相知后认可付出热情,换来依赖惯性。第二种乐观,乐观的人相知后,给人以能量,对方也会因你的乐观发出友好的状态,双方换来的一种短时间出现的默契和善意1+1=2 。反之都不会出现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人之常情。

与心理咨询师分离焦虑

33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