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iou24680
意思是: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原文为: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有灵犀一点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题二首
大施兄帅呆了
简介: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焦作教育学院、焦作师范学校和沁阳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清光绪33年)的“怀庆府师范学堂”,至今已有106年的办学历史。 栉风沐雨,世纪沧桑,弘文励教,薪火相传。建校百余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始终高扬师范教育旗帜,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唯真、教学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10万余名毕业生,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据统计,焦作、济源地区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均毕业于焦作师专。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44,122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96,832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92,46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馆藏图书万册,存有《四库全书》等珍贵文献;学校设有12个学院,涵盖人文、社会、历史、教育、艺术、法、工、理、管、农10大学科门类43个专业,招生范围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现有教职工770人,专任教师50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3人,副高级职称179人,“双师型”教师2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30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8人,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187人。学校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多媒体语音室、微格教学室、数码钢琴教室、精品课程录播室、动植物标本室、沙盘游戏室、心理宣泄室、生物园地、师源幼儿园等教学仪器设施与实训场所。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路线,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内涵建设成果显著,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提升。学前教育、太极拳2个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验室、教师技能培训中心、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语文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生物教育、音乐教育、初等教育、应用电子技术、学前教育5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教育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音乐欣赏》、《团体心理咨询》、《太极拳》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太极拳》和《学前教育原理》2门课程分别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首批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课程”。2013年7月,学校被批准为“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在近4届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学校有36人获得一等奖,39人获得二等奖,其中4人获得第一名,获优秀组织奖2项和集体一等奖3项。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有5人获得一等奖,其中1人获得小学语文组第一名。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个,全国三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7个,省级二等奖6个。在河南省第12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11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0个,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获得一等奖5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22个,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河南省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校连续三届荣获专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奖牌128枚,其中金牌64枚。 学校近年来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发展成绩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关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推广、“国培计划”等多项工作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重要媒体报道;覃怀文化、太极拳文化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学校还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先后与北大青鸟公司合作开办了国际软件工程师班,与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文化艺术大学以及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台湾等国外和地区知名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学校还取得了开展外国留学生教育资质。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了健康、有序、稳定、向上的良好势头,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在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检查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格次;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表彰为“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连续两届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2006-2010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2010年)”;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河南省委表彰为“河南省高校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河南省唯一一所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优秀组织奖”;被河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表彰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河南省教育厅表彰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教育厅联合表彰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河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授予“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五A级单位”;被河南省纠风办、河南省教育厅表彰为“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被焦作市委宣传部、组织部表彰为“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被中共焦作市委表彰为“焦作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共焦作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表彰为全市反腐倡廉“好制度”和“制度建设示范单位”;青年社会主义学社团支部被团中央授予“2009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学校还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示范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及研究基地、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培训基地、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及研究基地。 百年弦歌不辍,百年薪火相传。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明天将更加辉煌。注册资本:万人民币
打篮球的猫咪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之一。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源自清光绪33年(1907年)的“怀庆府师范学堂”,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焦作教育学院、焦作师范学校、沁阳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之一。
栉风沐雨,世纪沧桑,弘文励教,薪火相传。建校百余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始终高扬师范教育旗帜,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唯真、教学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既有王国权、王梦奎、沈壮海、乔叶等知名校友,又有大批供职于豫西北地区乃至全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中坚,但更多的是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的辛勤园丁,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北的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710余亩,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000余万元,馆藏中外文图书110万余册。具有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语音室、微格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精品课程录播室、动植物标本室、红外光谱实验室、气质色谱实验室、紫外可见光谱实验室、原子吸收光谱实验室、液相色谱实验室、三维实景模拟导游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电子商务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教学仪器设施与实训场所。现有在校生12000余人,现设有12个学院,46个专科专业,3个联办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665人,正高级职称38人,副高级职称17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3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拔尖人才及专家61人。现有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4项、省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
近三年,学校有25人荣获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在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0个;在2015年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活动中,我校“风能利用”项目组荣获全国第4名;在2017年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荣获全国第4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河南赛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0个;在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单项奖25项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人。在河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校获得金牌17枚、银牌15枚、铜牌2枚。近三年共发表学术论文64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和SCI、EI、ISTP、CSSCI收录论文207篇;获批省部级课题25项(其中教育部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254项;出版著作(教材)86部;获得各种专利116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195项。学校立足地方,大力开展地方文化研究(覃怀文化、太极拳文化、佛教壁画、戏曲碑刻等),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不断加大合作办学工作力度,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内涵建设水平,成效显著。学校在2008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格次,2013年又顺利通过了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成功获批为“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014年获批为“焦作市电子商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获批为河南省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培养单位。2017年获批为河南省首批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性单位。学校还先后荣获了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培训基地、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河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示范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及研究基地等。
冷火秋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其一 [今译] 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赏析] 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清人冯舒说:“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一世所效。”(见《瀛奎律髓汇评》),可见其影响之深。 [原作]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寒风夜雨119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的作者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老师,他在得到App上的两门课程我都有订阅,一门是“自我发展心理学”,另一门是“亲密关系30讲”。 据说,这本书就是脱胎于“自我发展心理学”那门课程,我在看到后第一时间购买了回来。这次大家春节读书,刚巧又看到有伙伴推荐,我就选择了读这本书。 这本书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开启行为的改变”,第二章“推动思维的进化”,第三章“发展关系中的自我”,第四章“走出人生的瓶颈”,第五章“绘制人生的地图”。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陈海贤老师自己评价的那样,离我们很“近”,也很“实”。很近是因为作者有着13年的心理咨询经验,接触过很多现实的心理问题或现象的案例,有些内容也是陈海贤老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因为“样本量”足够大,我们更容易觉得亲切、易懂,好像作者就在讲我们身边的案例,有时,也能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 此前,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常常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陈海贤老师用他不快不慢的语速、不太标准却非常亲切的浙江普通话,对内容娓娓道来。他的表达非常简洁、凝练,语言平实,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常常让人感觉到智慧的传递,安静又温暖。所以,我也还是想读一读书,相信跃然纸上的文字会带来不一样的思维冲击。 读这本书时,有点像品尝一块儿美味的蛋糕,我常常舍不得一次都吃完,而是不时地去品尝一点点。我不是按顺序从头到尾读的,因为内容已经比较熟悉,我是从自己感兴趣的点位开始,跳跃地读,最终读完的。这本书,前两天Lucy也做了内容分享,我就从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三个观点来着重分享一下。 分别是:1 要坚守“希望与梦想”,用爱与行动为梦想导航;2 万事皆有路径,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寻找和践行更好的方法;3 生命本无意义,而我们让一切发生,同时也赋予生命自己想要的意义。 先谈谈第一个观点,要坚守“希望与梦想”,用爱与行动为梦想导航。 本书第一章“开启行为的改变”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强化了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从来都有选择的权力或自由。我很喜欢这一观点,因为它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每个人都愿意“我的人生我做主”,希望能尊重自己内心的主张。而如果总是可以自主地做出选择,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改变听上去有点抽象,作者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落点,就是行为。我想到了古典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看见,是改变的开始,行动,是改变的抵达”;李笑来老师说,“要做一个践行的人”;人们也常说,知易行难。那么我们不难看出,行动、行为对改变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改变需要勇气、也需要自省。书中写到,知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咨询室里放着一根三面柱,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后一面刻着“怎么办”。每次有来访者,他都会问,这三个方面,你想谈什么? 很明显,我们都能看出,“我很可怜”和“别人很可恶”都属于没有什么用处的抱怨,是浪费时间。只有“怎们办”才是更理性、更智慧的选择。作者的观点是,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感性,一个理性。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有个有趣的比喻,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对于改变而言,理性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我觉得这有点像我们的“自我探索”,因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就是要给自己拍X光片,更加真实且深刻地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内驱力到底来自哪里?从某种程度而言,自我探索,是助力我们达成目标的底层逻辑与支撑。 所以,人的理智如果想要达成改变的目标,是有方法论的,首先需要了解情感这头大象的脾气和秉性,也就是找到我们的内驱力。 我联想到自己的经历,18 岁成为我的故乡---河南省沁阳市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工作后继续学习,考入中国传媒大学读了本科,在央视科教频道做了两年的外景主持人和专题配音工作,又通过托福考试赴英国留学,取得了理学硕士学位。2006 年,再回到央视,在财经频道国际组工作至今,实现了18 岁时希望从地方电视台跨越至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向往。 回顾一下个人成长历程,这些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不断发掘自己在普通话播音、朗诵和英语学习等方面的兴趣、潜力,打造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无意当中践行了“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儿”这样的成长。那么,我的大象和骑象人到底是如何配合的呢?哪些方面曾让我受益呢? 首先,我觉得爱很重要,因为被父母兄姐深爱带给我的,是与生俱来的乐观、豁达,并且总是心怀希望与梦想。 我相信,大象,是听得懂爱的语言的。我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以及我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很疼爱我。 我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曾经碰触过一次生命的死亡线,当时和同学们去帮一位老师回农村收玉米,路上被侧面驶来的长途汽车撞出十三米远,脑颅骨骨折,脑大面积渗血。 我的爸爸斩钉截铁地对医生说:“这是我的女儿,不要追问肇事司机是谁,花三万、五万元都由我负责,请一定救救我的女儿!”父亲还以他平时喜欢读一些医学书籍的经验,建议医生尽量不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并从大医院请来医生会诊。 我的妈妈,则在我昏迷7天7夜的日子里,曾拿着我的衣服,在我出车祸的那个路段,走一步磕一个头,呼唤我的名字,据说是希望把我的灵魂“呼唤”回来。是父母半年多的无私关爱和悉心呵护,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后来,一想到我这脆弱的生命曾在生死关头被父母力挽狂澜般保护过,我就会在感动之余,从不向困难与挫折低头,我那本性脆弱的心灵也常常无法不坚强。也是从那时起,我就在内心对自己许下了一个承诺,一定要好好成长、不断做更好的自己,来回报我所承受的这些美好、难得的亲情与关爱,希望爱我的人因我而感到骄傲。 这样,我情感的大象告诉了我理智的骑象人:不断学习与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将是我不变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恰好帮我做了一个区分,就是我后来才了解到的,阿德勒心理学方面对“他人课题与自我课题”的区分。 因为从那时起,无论我遇到什么事情,我无意当中首先使用的都是三面柱的第三面,“怎么办?” 我的专注焦点总在 “自我课题”上:我能做点什么,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如何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如何通过不断学习与练习发挥和强化自身的优势?这样,我恰好在无意间践行了“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儿”,也践行了 “爱干、能干、值得干”这一比较理想的“职业三叶草”模式。 所以,我想,大象与骑象人的说法,对我们的改变,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这也是我们需要进行自我探索,找到内心驱动力的意义所在。它能够帮助我们坚守“希望与梦想”,并且用爱与行动为梦想导航。 我想分享的第二个观点是:万事皆有路径,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寻找和践行更好的方法。 在本书的第二章“推动思维的进化”中,作者从心智模式等方面做了介绍,他推荐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其实特别像那句著名的祈祷词,“希望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能够改变的,有足够的平静去接受不能改变的,有足够的智慧去做一个区分”。 确定了目标与梦想就是确定了方向,有了方向,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行动、加强执行力,而这时,就可以一边行动,一边寻找更好的方法了。 比如小步子原理是一种方法,让我们细分目标,一步步慢慢来。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需要一次次先完成,然后,再不断迭代与积累,以期达到预想的高度。 比如第三章“发展关系中的自我”,其实提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法,有点像《非暴力沟通》当中提到的理念,提倡客观、理性,去观察和聆听关系的语言,直接谈自己的感受与需求,等等; 再比如第四章“走出人生瓶颈”当中,也谈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我们如何看待逆境?如何利用逆境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如何聆听内心的声音,忠诚于自己,忠诚于真爱与责任?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 在自我发展心理学中,课题分离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以上的这些方法,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践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让自己和他人受益。 我想分享的第三个观点是“生命本无意义,而我们让一切发生,同时也赋予生命自己想要的意义。”《了不起的我》这本书的第五章是“绘制人生的地图”,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在“自我探索”之后所制定的“个人发展战略”?绘制人生地图,涉及到探索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人生?如何行动? 同时,作者也指出,这个地图并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就像个人成长一样,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是让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踏上了一条能够越走越远的路。就像生命本无意义,而我们让该发生的发生,就给生命赋予了我们自己想要的意义。 最后,分享一首我很喜欢的歌曲《中国霸王花》的主题歌《无名小路》: 林中有两条小路都望不到头 我站在岔路口伫立了好久 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我选择了这一条 却说不出理由 也许另一条小路 一点也不差 掩埋在没有那脚印的落叶下 那就留给别的人们以后去走吧 我选择的这条路 我会一直走到天涯 将来从小路的尽头 默默地回望 想起曾有两条不同的方向 而我走的是人迹更少的那条路 正因为这样 无名小路才不会被遗忘 自我探索、勇敢做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有时你可能会觉得那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幸运的是,那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因为是自己的选择,我们就需要践行真爱所带给我们的使命,就有了因爱而生的忠诚与责任,一步一步,踏实前行。 希望我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相互支持、彼此陪伴、越走越远,走出不可想象的精彩,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