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2

人在驴途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如何与情绪共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乐乐冰儿

已采纳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心理咨询师如何与情绪共处

263 评论(14)

馒头笑开了花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话:人不成熟的表现之一就是被情绪左右,一个成熟的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轻易发脾气的。

这些话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想先区分一下:控制和压抑是不同的。

控制情绪的意思是:

一种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接纳情绪、觉察情绪、理解情绪,有疏导方法、逐渐学习的基础上。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而非直接压抑情绪,阻断情绪释放的渠道。

压抑情绪的意思是:

回避、抑制自己不能接受的情绪,情绪没有释放的渠道,或者根本不觉得自己有情绪,把情绪压抑到潜意识层面。是一种无意识的保护机制,当时看似平静,但并没有真正消失,最终还是要爆发。

压抑有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但经常压抑,就可能出现心理失常,心理疾病。

另外,一个心智真正成熟的人的确是应该具有控制情绪的能力,这话没错,但这个能力不是年龄到了就自然有的。这是一个学习、犯错误、再学习、调整、培养,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

不成熟是成熟的必经之路,但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从家庭开始,再到学校、社会,都没有学习过这门课程,没有培养出管理情绪的能力,甚至说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补课,先允许自己的不成熟,再到成熟。

就算你已经心智很成熟了,但也难免会有控制不好情绪的时候,这个也是允许的,因为我们是普通人,还没有修炼到佛的境界,不要用一个完美的标准来苛责自己。

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了不表达情绪,认为这是成熟,难道这不是成熟过头了吗?大家还是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当然,表达情绪不是乱发脾气,不顾时间、场合、对象地随便释放情绪。

所谓的成熟,不是不表达情绪,是知道对合适的人,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如果我们一味地否认、压抑负面情绪,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将渐渐失去体验真实情绪的能力。我们压抑了表达情绪的能力,就阻碍了我们和内心的连接,失去了感受情绪的能力,甚至变得麻木,无法意识到情绪的细微变化,变成一个单调无情绪的人,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更是“呆若木鸡”。

有情绪的时候,最好找到发泄的渠道,吃东西、购物、大哭、找人倾诉……还可以把情绪转化为语言、声音、运动等等疏导出去,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我们面临重大丧失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哀伤,出现多层次的情绪,我们越能接纳情绪,表达情绪,就越不会抑郁,最怕的是一声不吭,闷着,忍着。如果你的心理是一个容器,积压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容器迟早会受不了的。强烈建议大家在安全的环境、向安全的人表达情绪。

压抑情绪让我们失去活力、消耗精力,那些被压抑的情绪还是会想办法冒出头来攻击我们的身心健康。长期压抑情绪很容易引起身体和心理的疾病。有的人不善于表达情绪,特别是不愿意表达负面情绪,否认它的存在,还有的人总是不懂得拒绝、过分耐心,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回避冲突、屈从让步等,这种压抑情绪的做法给疾病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例如,长期压抑悲伤和哭泣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压抑愤怒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患者中压抑者的比例约为30-50%,不表达情绪还会加速疾病的恶化。心理学的临床研究发现,经常压抑情绪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比那些善于表达情绪的人高70%。如果情绪只进不出,人迟早会爆炸。

压抑的情绪向内攻击自己,就会出现自责、抑郁,严重的会导致自杀;向外攻击,就会表现出脾气暴躁、攻击他人,严重的会去攻击社会、攻击无辜的人群。

不表达情绪,并不代表这些情绪消失了。只是由意识层面转移到了潜意识层面。在你意识能力较弱的时候它就会偷偷跑出来活动活动,比如酒后吐真言,比如出现在你的梦里。

或者我们会采用一些伪装的方式来表达压抑的情绪。

在公司里,员工无法表达对老板的不满,他可能会用无精打采的工作态度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在家里,妻子无法用语言表达对老公的不满,她可能会天天上淘宝“败家”来转移情绪。一个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对父母的不满,他可能会用生病、打架、早恋、暴饮暴食来向父母示威。

举个例子吧。老公平时工作很忙,这个周末计划带妻子和孩子去滑雪,因为大学同学的突然到访,计划取消。老公抱歉地告诉了妻子,妻子心里咯噔一下:盼了很久的滑雪又泡汤了。心里非常不情愿,很恼火,但马上又恢复了平静,说:同学来了也没有办法,那就不去了吧。周末妻子呆在家,哪里也没去,心里越想越委屈,把原本带孩子去看公婆的计划也取消了,心想:天儿这么冷,我才懒得出门呢。

没有表达的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通过转移的方式在表达。暂时看是平静的,但对于长期关系是不利的。

表达情绪,也允许别人表达情绪是有必要的,表达是让情绪从水面以下(无意识层面)浮到水面以上(意识层面)的过程。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坦率地和来访者讨论情绪,允许来访者表达自己的任何情绪,包括表达对心理咨询师的情绪,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情绪表达有益于身心健康,善于表达情绪的人比不表达情绪的人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较少焦虑和内疚,很少有抑郁倾向。爱人之间越能自由表达情绪,遇到的冲突就越少,一些有心理学意识的家庭,允许彼此之间沟通情绪,包括一些负面的情绪,并相互给予尊重和理解,这好比是给家庭这个长期运行的设备添加润滑油,避免生锈。

很多时候,我们表达情绪的能力被这些“想法”限制住了:

我不应该让别人知道我的情绪。

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情绪是不安全的。

如果我表达情绪,别人会笑话/看不起我。

男人不应该表达情绪,那是懦弱/失败/没有风度的表现。

温柔的女人是没有情绪的女人。

一个成熟/优雅/理性.....的人是不应该表达情绪的。

表达负面情绪会让我感觉更糟糕。

表达负面情绪会影响别人的心情。

情绪是不可捉摸的,是说不清楚的。

就算我表达了,别人也不可能理解我。

诸如此类.....

这些想法并非你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这些后天形成的想法是推动了你的情绪管理能力还是阻碍了你的情绪管理能力呢?我们可不可以不那么绝对化,灵活一点呢?

比如,

原来的想法:男人不应该表达情绪,那是懦弱的表现。

调整为:男人有情绪的时候,可以找信赖的朋友聊一聊。

原来的想法: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情绪是不安全的。

调整为:我可以尝试去找一个合适的人分享情绪,这样会比较安全。

343 评论(10)

二哥不二1993

文 |简臻

图 |网络

情绪,很多时候,就像一个人生活里的天气,虽然说压力能让人进步,但超过了某个极限值,仿佛什么都做不了。

大伙都熟知的情商高,其实也就是理解他人的情绪,考虑自己的心态,把事情处理到双方都接受的状态。

1

控制情绪,首先得理解情绪,情绪,就好比人这台机器身上的一个重要零件,有情绪,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没有情绪的人,早在人类千万年的进化里,淘汰了。

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我们自身,对当下状态的一种本能反应。

比如,痛苦,表示现在走的路,所处的情况,让你承受不了,这条路走不通,也体现了自身的承受力度;焦虑,表示我们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但不知道怎么解决,有点麻烦;

快乐,表示这样的一种情况,让我们感觉到高兴;幸福,表示这样的状态,能让我们满足,能产生喜悦,还希望一直保持现状……

而那些没有情绪的人,早在漫长的人类进化中,淘汰了,为什么这么说?

假如,现在一头狮子出现,有情绪的人,会尖叫,会害怕,会恐惧,然后逃跑;但一个没有情绪的人,会冷静观察动物,观察狮子的体态,思考它的种类,狮子不断靠近,也不懂害怕,还会心怀疑问,不就沦为狮子口中的食物了。

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情绪,便不会有喜怒哀乐,不会与他人产生交往,事事都仅仅理性分析。

适当的压力,适当的焦虑,适当地快乐,能让我们生活地积极向上,但若是超过了一个临界点,便会出现很多病症,抑郁,狂躁,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

我们人体,如果是一支队伍的话,情绪便是其中的侦察兵,危险靠近时,他及时向我们汇报,若我们没有引起重视,他会不断发报告,不断警告。

如果我们自身能力不够,战胜不了这个困难,他会发挥自己微弱的力量,参与战斗,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

我不把情绪,分成负面或者正面,因为我觉得,这种区分,好像是一种心理暗示,情绪是一种不好的东西,是敌人,需要歼灭。

情绪,对我们自己而言,其实是朋友,我们的一部分,我们不需要割舍它,讨厌它,杜绝它。

情绪,是一个必要存在的反应系统,向这个必要存在的系统,发起斗争,怎么能斗赢呢?

控制情绪的方法很多,我说两个我觉得很有效的方法。

第一个办法,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这个办法重要的是三点:

1、 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感觉,有种被自己情绪控制自己的感觉;

2、 一个人的经历与性格,固然对这个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但现在,烦恼的根源是你当下的观念;

3、 控制情绪,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持久的努力,并不可能一步解决问题。

第一点,也就是说,我们往往不是因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感到心烦,而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令我们烦恼。

你业绩考核80分,但没有达到心理预期的90分,你就会感到挫败,但如果你从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角度去想,学到了知识,自己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好很多,又会觉得自己还可以。

第二点,若是一直纠结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比如恋爱中,两个人闹矛盾,分手,一直执着于自己过去,对待对方如何好,或者伤害我的人,一定要给我道歉,怎么可以分手,这种情况下,可等不来什么,还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解决不了矛盾,处理不了问题。

若你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念,改变现状,你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这样的信念,改变的结果,早晚都会实现。

第三点,这篇文章,只是提供方法,不是什么大力丸,还是要通过大量地应用,大量地实践,才有效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身材也不是一天就能练好的,情绪的管理,也是一样的。

而且,我们还要理解, 非理性情绪,产生的根源在哪里 。

产生的原因有三个:

1、 必须 。这有点线性思维,非黑即白的意思,像“我必须要成功”,“我的家人必须要对我好”,“我表白不能被拒绝”,极端化,非黑即白,一定要,没有就想不开,但很多时候,生活不是写好的剧本,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2、 标签 。用一件事,或者几件事来判断一个人,这个人不讲卫生,你就觉得他没教养,不与他相处;这个人爱抱怨,你就觉得他负能量爆棚,不值得相处;这个人考试成绩差,你就觉得他脑子笨。

就是说,不要通过一件事情,来判断一个人的秉性,判断一个人的德行,成就等等,而是去评价这个人的行为,行动,在事件中的表现。

3、 夸张 。这也就是说,接受现状,往往我们不想一件事情发生,这件事情很有可能会发生,哪怕发生了,也不要不接受现实。

而是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去努力改变现状,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学会这样,好好生活下去,日子总要一天天过下去,乐观地过下去,至少还能发现情况变好的机会,还可以改变。

3

另一个办法,不是心理方法上的,是生活上的。

生活中,难免有这样的人,或许是你,或许是你身边的人,总是爱抱怨,抱怨老师教的不好,抱怨室友相处不愉快,抱怨生活艰难,抱怨某个令人讨厌的同事,抱怨某个讨厌的同学,抱怨父母的不理解,抱怨领导的傻×……

抱怨,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哪怕其他人真的不好,是别人的问题,也要提醒自己,不要这样子,不说把自己心情搞坏,不讨人喜欢,重的还会得胃炎,得高血压,甚至抑郁,变得畏畏缩缩。

抱怨不能让自己变好,更不可能让事情变好,你不接受这部分的情绪,而是一个劲地抱怨它,就像自己的队伍里发生了内乱,那又怎么去抵御外敌。

负能量,有时候,就像一个黑洞,你与他交谈的时候,能感觉到,在不停地被迫拖入深渊,而且,共情能力越强的人,这种感受越深刻,越容易受感染。

你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对方摇摆不定的态度,让你又觉得生活没了希望,没了意思。

我们都只是普通人,能够拥有强大克制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能帮助别人走出深渊的人,也并不多,你凝望深渊久了,也容易被吞噬掉。

并不是说,让自己变得冷漠,你要有强大的能力开导,或者你本身是心理医生,对心理学研究很透彻,那就去帮助。

如果不是,盲目地开导,还会被指责“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起到反效果,搞得别人更抑郁了,时间长了,还容易被同化,变得爱抱怨。

我们人类,终究是要面对孤独的,不论你有爱人,有孩子,有家庭,最终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终究不会有人,陪你一直走下去的。

恋爱可能会分手,朋友也有各自的忙,结婚会白头偕老,也可能离婚,就算最后白头到老,也很少能同时离开人世,孩子大了,也会离开你。

除了同事,朋友,爱人,家庭,孩子,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如果没有独处的能力,很容易患上一些心理疾病。

找到一个自己的爱好,在独处的时候消磨时光,能让你找到生活的乐趣,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觉得枯燥,也能让自己变得有意思,变得有趣。

大学毕业之后,我也一直都是独居,最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办,一开始疯狂社交,还是觉得恐慌。

到后来,逐渐找到自己的爱好,像阅读,跑步,看电影,听音乐会,旅行……能找到更多的兴趣和刺激源,让我找到内心的平静,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控制好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学上也说,一个人保持健康的心理,一天至少做三种不同的事情,就好比吃东西一样,只吃一种,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良,量够了,也就是最健康的。

心理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一直只做一件事,一段时间,仿佛人生中就一个事情,一个人,人就容易痴,容易呆,很容易崩溃,容易走极端。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读心理学方面的书,像《共情的力量》、《改善情绪的正确疗法》、《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拆除自己的情绪地雷》、《心流》都不错,还是祝福大家,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找到人生的乐趣。

356 评论(11)

HazimiYoYo

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呢?有一段话讲,委屈纠结会存在胃里暴躁会存在子宫里压力会存在肩颈里郁闷会存在乳房里……也就是说,长时间的负面情绪挤压就会让身体得病,所以情绪的好坏影响了我们的心情、工作、生活,甚至生命……那面对不好的情绪时,我们到底要如何处理呢?01.停止批评和责难自己。不断苛责自已,说丧气话的人,通常是对自己不够肯定的人。要对自己温柔点,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你可以拿支笔列出你不断在责骂自己的话语,并且自问看到这些话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责骂是否对自己有好处。最后发现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停止这种责难。如果一时还做不到,不妨先把注意力放在已经做好的部分,告诉自己做得有多好。02.学习积极正面的自我对话。我们的内心都有一部投影机,每天读出成千上万的画面与情绪,除了要停止负面的批评,还要积极输入一些正面的鼓励。写一张自己的履历表,把所有的优点都列上去,每周浏览一次,做为自我对话的脚本,在忍不住要责骂自己之前,先想想看自己还有哪些优点,没有想象中的糟。03.每天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的人生有什么是好的?」「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心灵文学作品《自尊心的六根支柱》作者布蓝登则进一步建议,从这两个问题启发自己更有创意的对话,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肯定自我。04.停止和别人比较,珍惜自己的拥有别再羡慕别人的太太比较漂亮,或嫉妒别人比较会赚钱,许多痛苦和不平就是从「跟别人比较」开始的,不只是拿支笔写下自己的优点,也列下自己所拥有的,和自己比,也学会珍惜。当你觉得,容易担心忧虑。01.保持忙碌。忙碌,使人不再有忧虑的空间,一个人不可能很兴奋地做某件事,同时又很烦恼。在工作上保持忙碌,休闲时也可以多安排一些活动,特别是户外的爬山、运动或打球,让身体动一动,也让脑子连多想一下的机会都没有。02.用概率来排除心中的忧虑。想想看:「这件事发生的概率究竟有多少?」仔细研究你会发现,99%所担心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很多是来自自己的想象,而非现实。03.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真是碰到困境或瓶颈,不妨利用以下几个步骤克服心中的忧虑。先问自己:「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分析出最坏情况后,接受它,会立刻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那就是马上使自己放松,得到心中的平静。此时,才有余力进一步思考:「我能不能在最坏的情况下做些改善?」因为,一直忧虑下去,永远想不出好办法。

296 评论(12)

我与食俱进

想表达好情绪,我们首先先得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想好想让对方知道什么,用恰当的方式实现。

1 心平气和。我们不能自己先急躁的不得了,咱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和一个急赤白脸的人说话嘛?肯定不行啊。咱先平静好,然后才能理性的思考,逻辑清晰,最起码能组织一段清晰的话吧。

2 情绪定位。你平静了,然后去想你想让他(她)了解的情绪是什么?我对你的那件事我很介意,我有点不开心,我特别讨厌等等这些情绪你定位好,表达的时候才不会自乱阵脚,不会被别人牵着走,不会讲不明白。

3 方式恰当。咱们表达的时候不要一脸冷漠,或者无所谓的,又或者满脸无语。咱们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你可以温和地说,对方如果已经不耐烦了,那你就等他安静下来后,委婉地说。咱不能白说啊,对不对?咱得起码保证他听见了,听全了。方式很重要。

总之,我们要瞅准时机,冷静地传输我们的情绪。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8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