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6

脑子已停机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兰州心理咨询师冯亚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isha2345

已采纳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原野上,流淌着一条月亮河。这条河,源远流长,从《诗经》一直流到晚清,历经二千多年,没有干涸。这条河,流淌着难以计数的咏月诗句,其意象之丰富,内涵之深广可想而知。便是诗句中月的别称,就多姿多彩,诗意盎然,值得我们玩赏品味。 一、借代类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月的美丽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斫桂、蟾蜍蚀月、灰飞轮阙、仙人乘鸾等等。这些传说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的暇想,自然诗人也就赋予了这些传说以特定的内涵。 1.以桂树代月。据《酉阳杂俎》载:“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吴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树创常斫随合。”因此传说,“桂”便成了月的代名词。如:“桂宫袅袅落桂枝,早寒凄凄凝白露。”(沈约 《登台望秋月》)“桂宫”即指月宫。“长河上桂月,澄彩照高楼。”(张正见 《薄帷鉴明月诗》)“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张祜 《中秋月》)注:碧落,碧空;含姿,具有美好的姿态。“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念奴娇 中秋》)“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黄庭坚 《念奴娇》) 2.以嫦娥代月。嫦娥,神话传说为后羿之妻,因偷吃了羿从西王母处得到的长生不老药,成仙,飞入月宫。古称姮娥,汉代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姮”为“嫦”。古诗词多用此传说。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这里指嫦娥,借代月光。此外,如:“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辛弃疾 《木兰花慢》)“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完颜亮 《鹊桥仙 待月》) 3.以蟾蜍代月。传说嫦娥奔月,化为蟾蜍。《淮南子 精神篇》:“月中有蟾蜍。”又《淮南子 山林篇》“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后便以“蟾蜍”代月。如:“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姚合 《秋夜月中登天坛》)“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完颜亮 《鹊桥仙》)“泛深杯,待喝蟾停,鸣画角,恐惊蛟睡。”(邓廷桢 《月华清》) 4.以玉兔代月。汉刘向《五经通义》始于蟾蜍之外,又增一兔。汉乐府诗《董逃行》有“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之句;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玉兔”便成了月的别称。如:“三五兔辉成,浮阴冷复轻。”(江总 《赋得三五明月满》)“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李绅 《赋月》)注:古代常以月中折桂喻科举及第。“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姚合 《对月》) 有时,诗人为了避免用词的重复,常将上述事物复指来代月。如:“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 《把酒问月》)“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 《梦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杜甫 《月》) 二、比喻类 1.喻为轮。这在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朱超 《舟中望月》)想象月在雾中的移动如车轮的滚动。李白的名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把峨眉秋夜的弦月比作半个车轮。盛唐以后,尤为多见。如:“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 《梦天》)“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苏轼 《待月台》)“冰轮”指凉月。“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轮都胜别时圆”(朱淑真《中秋月》)“冰轮飞上光犹湿,照破西来一片心。”(赵希路 《诵月僧楼》)“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杨载 《宗阳宫望月》)“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母照。”(董以宁 《满江红》) 2.喻为镜。古乐府诗有“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将残缺未满的月喻作“破镜”。《西溪丛语》载沈云卿《月诗》有“台前疑挂镜”句。后人多有沿袭。如:“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李白 《把酒问月》)“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孔平仲 《八月十六日玩月》)“冰镜”喻凉月。“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王沂孙 《眉妩》)“镜奁开出云际。”(林则徐 《月华清》)“镜奁”即镜匣,这里喻明月。 3.喻为盘。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之后,诗人常将圆月喻作“盘”。如:“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 《中秋月》)“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晁端礼 《绿头鸭 咏月》)“潋滟黄金波,团栾白玉盘。”(何景明 《明月篇》)“凄断惊霜角,迟回望露盘。”(欧大任 《九月十五夜月》)“露盘”指霜露时节的月亮。 4.喻为钩。这多喻新月,如:“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台前疑挂镜,帘处自悬钩。”(沈云卿 《月诗》)“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杜甫 《月》)“最堪爱,一曲银钩,宝帘挂秋冷。”(王沂孙 《眉妩》) 5.喻为蛾眉。蛾眉,蚕蛾的触须,弯曲而细长,像女子的长而美的眉毛,常用来比喻弯月。如:“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初宿长淮上,破镜出云明。今夕千余里,双蛾映水生。”(何逊 《望新月示同羁诗》)月在天上,影落水中,相映成双,谓之“双蛾”。“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缪氏子 《赋新月》)“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王沂孙 《眉妩》)“痕”即眉痕,这里指新月。 6.喻为金波。《汉书 礼乐志》二《郊祀歌 天门》:“月穆穆以金波。”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故常借“金波”来喻月光。如:“泛滥浮阴来,金波时不见。”(虞羲 《咏秋月》)“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杜甫 《十六夜玩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 《太常引》)“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沈德潜 《夜月渡江》)此外,宋祁的《八月望夜无月有感》中有:“素波凉晕淡曾城。”将白色的月光喻为“素波”。 7.喻为玉璧。如:“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王褒 《咏月赠人诗》)将上弦月喻为“半璧”。“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苏舜钦 《中秋夜》)“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 《岳阳楼记》)“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黄庭坚 《念奴娇》) 8.喻为团扇。古乐府《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后诗人常将圆月比作团扇。如虞羲的《咏秋月》:“初生似玉钓,裁满如团扇。” 另外,杨万里在《八月十二夜诚斋望月》中写道:“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同原)不粘天独自行。”诗人别出心裁地用“一团冰”来形容月,不仅圆明透亮,而且沁出一股寒意,想象新巧,体现了“诚斋体”的独特风味。 除了上面讲的两大类外,因月相的变化,月亮又有不同的称法,如新月(朔)、弦月、满月(望)等。古诗词中也常用此来代称月。如:“光细弦欲上,影斜轮未安。”(杜甫 《初月》)“弦”即指上弦月。“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夏历月初的月光称为魄,故“初魄”指新月。“弦望几更易,客行尚殊境。”(何景明 《泊云阳江头玩月》)“弦”为弦月,“望”为满月。

兰州心理咨询师冯亚文

232 评论(8)

安哥拉天使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月牙儿弯弯的,像姑娘们笑得甜甜的嘴。 ★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月亮出海了。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 ★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 ★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23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