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哥的菜
看来是考二级。不必纠结字数,基本符合要求就行,多点少点无所谓。关键是言之有物,真情实感!具体写什么,老师会告诉你,但我多说几句。既然是个人成长分析报告,内容大体上要反映三部分:1、个人的成长心路历程,体验感受,包括那些成长经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之类;2、与心理学的接触。怎样接触到心理学,原因,学到什么,帮到你什么等等;3、对个人现状有个分析,当前什么状态,比以前有哪些提高,还有什么需要改善;做心理咨询师的动机能力等等。(甚至对人生、对这个行业有什么认识等等都可以写)这实际上,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总结,尽量不写套话空话,关键是真实,如果想表达什么观点不要太出格。我多年前通过这个考试,答辩时,和专家发生激烈争论,结果专家还算宽容吧,给了我80多分。坚决不建议你这样,呵呵。
浦江海鸥
好的科班培训,我自己认为是理想的、好的方式。 但是Given to 国内的现状,很多人无法再重新经受四年本科,三年硕士的训练(美国、英国成为一个咨询师,是要重新接受这些训练的,否则是无法入行的),我其实本意是更强调,一个人知识学习的系统、长程。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和医生这个职业一样,绝不是靠一个人的热情,就能够胜任的。这是个有自己行业标准的行业。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心理咨询师,和一个只学过急救包扎的赤脚医生,是一样危险的。 好消息是,每个人都是从一无所知,一步一步走来的。我们可以从学习开始,不断的学习。我们从有督导的陪伴开始,接待来访者。就如同再有经验的医生,也是从最早做临床实习开始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谅我无法提供具体的课程名称(其实我也知之甚少,而现在的市场确实鱼龙混杂),尽力提供我自己寻找学习渠道的方法,以作借鉴。 A. 就近的大学。 很多大学提供短期的课程,或者培训。 甚至心理系的课程,我们可以打听课程表,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去旁听。 联系大学的心理系,询问他们可能开设的课程。 B. 精神科医院。 精神科医院一般也提供短期、长期的培训课程。 付费去争取实习机会。医院一般有专门的接待学习的部门,可以与之联系。 C. 有信誉的社会机构。 有一些政府的、半政府性质的,对公众开放的社会机构。提供的培训、督导机会。 有一些国内享有信誉的咨询师(行业内认可,而非媒体炒作),自己开设的工作室。提 供的培训、督导机会。(贵一些,也是值得的:) 有一些草根的社会机构(有些其实是很好的),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咨询师来提供的短期课程,也是值得一学的。(它们有时候也会组织一些读书会、学习小组等等)。 D. 若英文好的话,各大美国高校网上开放的公开课程。以及课程所罗列的书单。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任何一个课程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一种学习和培训方式是最好的。 如果你想要踏上这条道路(这绝不是条容易的、轻松的、美好的道路:),那,关键问题是,寻找适合你的方式,开始你的学习。哪怕,仅仅是从读一本心理学知识的书开始。你从ABCD中任意一个开始,它们都能给你打开一扇大门,通往更多途径的大门。 我们一起加油。注:============ (1)心理学基础: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等,三级二级考试里面的突击培训不够。简的提议很好,就近选择大学的心理学系听课、英文好的话听国外大学讲座都是好方法;或者读一些大学或者科研机构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班也是途径之一; (2)异常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听课以及争取去医院精神科见习;与此相关,还需要结合临床实习掌握诊断和评估技术; (3)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除外听课了解基本知识技能外,一定需要有直接经验。可从见习(看老师做)开始,到实习(有督导的情况下自己做,确实切忌裸奔)。实习机构建议选择有督导和学习资源的机构,比如一些大学的咨询中心,或者简提到的“有信誉的社会机构”;理论学习方面,在掌握一些共性的咨询理论与技巧之后,建议选择某一自己喜欢的流派深入学,比如精神分析,比如认知行为,比如家庭治疗等等。 我知道的靠谱培训有:中德班各个系列;CAPA精神分析培训;安定医院的中挪班精神分析培训;安定将要举办一个中英"婴儿观察及儿童青少年心智化情绪发展连续培训项目"——这些都是相对长期的针对某一个流派的具体系列,2-3年的。。。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短期培训,个人感觉,初学者不要急于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先参加某一个实习计划(或是督导小组)积累一些经验,再参加一个专门流派的长期培训,更为成熟之后,或是学有余力后,再参加不同疗法短期培训,可能会理解吸收得更好。简里里-心理咨询-成长笔记
无形风9596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接受督导,才能不断成长。心理咨询师执业成长过程大致需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初学期、提升期、实习期、成长期。
初学期:满腔热情的帮助阶段
满腔热情的帮助阶段是指咨询师处于学习理论过程中或是学完理论参加完国考以后到具体做案例之前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刚刚进入咨询师的学习阶段,学员对基本的咨询理论囫囵吞枣,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但他们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些经验和较强烈的助人热情。他们会非常喜欢为朋友或同事解答问题,会很主动地为别人排忧解难,并且乐此不彼。
热情帮助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在与求助者展开谈话以后,快速地确定求助者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同时给予求助者强烈的、过分的情感支持,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阶段成长的主要内容是,要把理论知识扎实的学透,以及学习一些职业考试之外的大量相关知识,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婚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方法等等,为进入高一级的阶段打好扎实理论基础。
提升期:无所适从的起步阶段
无所适从的起步阶段是指当咨询师踏入做案例的开始阶段,但是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职业打击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咨询师在这个阶段会因为终于能够去体会和实践自己盼望的咨询工作而产生兴奋和激动。但同时他们也会感到无助、担心并拥有脆弱的自信心。他们会经常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够,技能不那么有效,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伤害来访者,不能经受哪怕是很小的挫折,怀疑自己的能力等。
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咨询师无论从督导或是来访者身上一旦察觉到哪怕是一点点批评的语言都会对他们自己的自信心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主动地寻求“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技术”,寻找专家级的从业人员作为效仿的模型。所以,在此阶段中的咨询师总是在向督导师提出:“对于这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您是怎么处理这个问的?什么样的技术对这个问题是最有效的”?很多时候他们忘记了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来访者经常向咨询师提出的问题。
在此阶段如何成长呢?在目前中国督导机制和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处于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和精力去上一些专家的工作坊和培训课,但是短期的授课很难达到督导的作用,必须参加一些全面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工作坊才能起到真正督导的作用。
此时咨询师可以选修的课程和工作坊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家庭治疗流派的工作坊,精神分析的中级连续培训项目,行为、认知培训班、叙事、焦点短程、森田治疗,催眠治疗,心理咨询基本功训练,个人成长工作坊,团体治疗等等。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适当的选择,即使要求要全面的了解,但是要深入研究学习,还是依据自己的感觉进行匹配的。此阶段,时间财力上可能负担重一些,没别的办法,因为付出才有回报。
实习期:保守、谨慎的摸索阶段
保守、谨慎的摸索阶段: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通常处于高级见习或实习阶段,他们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专业水平上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和框架。在摸索阶段特征是如何把咨询工作做的恰当、正确和有效,这是他们感觉到的压力主要来源。因此他们在工作中通常都表现出一种保守、谨慎和严格的风格,以此来追求“正确和效率”。
这一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咨询师虽然能够认识到他们已经从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活动中获得进步和成长。但是,他们仍会产生不安全和脆弱,同行与督导的支持与帮助依然是他们的“拐杖”。
此阶段的咨询师依然需要督导对他们提供的支持和肯定,并且其作用变得比以前更加重要。进一步的督导会使进入此阶段的咨询师更能够看到自己已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多大的进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自信心和继续成长的动力。并且对进入真正的临床咨询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长期:整合、梳理的历练阶段
整合、梳理的历练阶段,咨询师走出了学习的状态,开始了独立工作,真正走上了的临床执业阶段。
此阶段有如下特征:不用再受学习阶段的种种要求,也不会受督导的太多的制约,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个案咨询了。刚刚独立工作之后的几年可能会是一个随心所欲、令人兴奋、富于创造、勇于探索、不知疲倦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咨询师会随着对自己人格的不断理解和接纳逐渐将自己的人格特点融合于咨询过程中,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和应付自如。
同样次此阶段的咨询师依然会面临一些特定的问题,长期的执业积累,各种错综复杂的个案,很容易造成特定行业的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很好的加以积极的解决处理,不但会影响到咨询效果同样也必将影响到执业者本人的健康状态。所以他们还是需要阶段性的接受督导师的督导,或同辈之间的互相督导,以期处理好自己暂时处理不了的问题,并且不断加深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格和局限性,不断提高咨询的能力。从另外一层含义上实现真正的“助人自助”的目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