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的时光
幼儿园家长学校听课笔记整理分享 主讲人:陈立民,两个孩子的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邢台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心理学硕士。 主题:用智慧和爱陪伴孩子,学做专业父母,培养卓越孩子,建设和谐家庭。 作为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可能没有学过系统的理论,但我们都有实践,都有一些心得。再说,现在的信息这么发达,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也都很方便,所以现在的家长都具有一定的教育知识。老师希望大家能以一种“空杯”的心态来听这堂讲座,把你原来的知识暂且放下,不讨论,不争论,有不同见解以后再交流。 第一部分 图1 有人从图中能看出少女的侧面,有人从图中能看出白发的老太太,有人既能看出少女又能看出老太太。 老师的观点: 观察的角度不同,你眼中的图就不同。你的观察角度能够影响你的判断。 老师的意思是在你眼中孩子的缺点,诸如:倔犟、拖拉、好哭、内向等,如果换一种角度,未必就是缺点。比如倔犟正说明了孩子的有主意,拖拉正说明了孩子的仔细。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特点的正向因素。 老师一再强调,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因为跟着你们生活,所以才会有现在的这些特点。换到别的家庭,就不会有这些特点了。 【我的补充:不仅观察角度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观察的侧重点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老师的意思主要是让观察图的主体部分,而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边边角角,我看到的是少女的毛毛领。】第二部分 前言:关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老师结合新闻和案例,列举了四类心理有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 [if !supportLists]1、[endif]从小寄养的孩子容易有不安全感。 [if !supportLists]2、[endif]暴力家庭。特别是父亲的暴力倾向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我打你是为你好,我喜欢你所以我才打你。孩子如果形成了这种逻辑那是很可怕的,他不会正确的表达,也就不会跟人正常的交往,在别人看来就是个异类。 [if !supportLists]3、[endif]孩子4-5岁时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父爱不到位或者缺失那后果是很严重的。 [if !supportLists]4、[endif]家庭关系不和,包括夫妻关系,包括婆媳关系。小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世界,在他看来都是他至亲的人,都是他的重要他人,你们之间闹矛盾将让他左右为难。小的时候可能看不出来,18岁以后问题就会慢慢浮现。 12岁是一个坎,12岁以前父母还能正常对孩子施加的教育。12岁到了叛逆期,你再想教育就难了。12岁以前父母要给予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否则他就会自己去找抚慰,“早恋”就是这样造成的。 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占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0%。所以父母不要把责任都推给社会、推给学校,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 当会计需要考注册会计师,当心理咨询师也需要考证,当老师也需要考证,开车也需要考试,只要当父母不需要考证。【只需要领一本结婚证就行了。】第三部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老话是有科学道理的。 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很难再成材。” 如果孩子受到了伤害,心理有了阴影,你他让能成为正常人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还对他寄于再高的期望那都将成为泡影了。没有一个正常的心理,想考清华、北大,那就是痴心妄想。 幼儿园里就是要让孩子玩,做游戏,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好良好的品格。不要把时间用在学知识上,知识只是叶,习惯和品格是枝,是干,没有枝干,哪会有叶?第四部分 视频1 把家长和孩子分开,分别对家长和孩子进行采访。 对家长进行采访,家长都会说出孩子的一两个缺点,满分十分,家长会给孩子打到七分、八分。 对孩子进行采访,在孩子们眼中家长是辛苦的,是最爱他们的。孩子给家长打分都是满分十分。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很全面。家长看到的孩子身上的毛病,扪心自问,你们身上没有吗? 孩子对父母的要求都不高,只是想让父母多陪陪自己,抱抱自己,亲亲自己,他们的要求真的很简单。 你越不陪孩子,不陪孩子玩,不陪孩子看电视,不陪孩子写作业,不接送孩子,你能跟孩子说的话就越少,没共同语言嘛。 家长总是期待孩子成长为我们需要的样子。我们需要他长成什么样,或者说我们想让他长成什么样。你想,他就能长成吗? 家庭是打印机,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你上学那会儿能门门考满分吗?如果不能,你凭什么这样要求孩子?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 你就不能听听孩子的意见,你就不能相信孩子一回? 老师再次强调,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他长成这样,全是你们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影响的综合结果。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付出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孩子的需要和感受。请尊重孩子的需要和感受!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总是拿着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比,比来比去你就谁也比不上了。 做总好的自己,家长要做最好的家长,孩子才能做最好的孩子。不要跟别人比,没意义。 扪心自问,自己在公司里,在单位里是最优秀的吗?敢于大胆表现自己吗? 不要总看到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你有没有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有没有跟小朋友好好玩耍?第五部分 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将无法弥补,或者很难弥补。 老师分出了五个关键期: 1、0-3个月,无条件接纳,生命至重。 2、4个月-3岁,安全感。 3、4-5岁,肯定、欣赏、赞美、认同。 4、6-7岁,学习、认知、模范。 5、8-12岁,选择的自由。 12岁以后,孩子会跟你越来越远。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在逐渐离你远去,12岁以后会加速。 要学会悦纳自己,接纳一个人本来的样子。你不可以要求仙人球长成向日葵。 你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点,引导他的发展,并在“最近发展区”里等着他。 父爱如山,父爱决定着孩子以后发展的高度和方向。父亲在孩子人生价值观、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认同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肯定、欣赏、赞美和认同你的孩子会发生奇迹。 父亲要经常陪孩子一起玩,带孩子去见见世面。不要以为孩子什么也不知道,你多跟他交流你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多以平等的朋友的方式对话、聊天。 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斥责、贬损,甚至打骂容易造成孩子的懦弱、自卑,缺少自信,这对以后的发展是致命性的。第六部分 游戏1 左右手合在一起,基本上是一样长度的。 把手分开,专注地盯着你的左手中指,然后在心里说“长长长,长长长”。 20秒钟以后,两手再合在一起,你会发现左手中指真的就比右手中指长了那么一点。 老师的话:这就是语言的魔力。用你的语言,让孩子向着你期望的样子成长。 【疑问:如果对着大拇指说“长长长,长长长”,它会不会长过中指?或者换成右手,它会不会长过左手?】 人无完人,孩子有缺点是正常的,没缺点才不正常。既要看到优点,多给予赞美;也要看到缺点,对缺点进行约束。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做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让孩子也天天抱着手机,那么你下班回到家就可以天天抱着手机。如果你希望孩子喜欢上读书,那么你自己就要先喜欢上读书。 老师金句:我们永远也给不了连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给我们的孩子。 第七部分 游戏2 数球 放一段视频,让我们数穿白T恤的人一共传了几次球。 我们的注意力都在数球上,没有注意有一只大猩猩走过;也没有注意到穿黑衣服的人少了一个人;还有后面的幕布也换了。 老师的话:注意力的方向产生成果,有焦点,也有盲点。 我们不能太相信我们的眼睛。 我们要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该注意到的地方。 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考上985和211的学生、考上大专的学生,智商都差不了多少,所差的在于主动性和自控力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智商差不了多少,所差的在于主动性和自控力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智商差不了多少,所差的在于主动性和自控力上。第八部分 图2 小猪佩琪一家的关系图。 老人尽可能少去干涉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帮看不帮管(“管”指教育)。分清边界,不要越界。 家庭关系是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时最稳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不要过偏。 父母应该怎么做? [if !supportLists]1、[endif]悦纳自己,认识自己,爱自己。 [if !supportLists]2、[endif]重视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大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对孩子有无形的影响。 父亲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是爱他的母亲,母亲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是尊重他的父亲。 [if !supportLists]3、[endif]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不要太关注他的成绩,孩子快乐永远是最重要的,鼓励他有勇气去面对挫折。 [if !supportLists]4、[endif]向孩子适当地说“不”。有些事情,“还是孩子”不能当作理由。要教给孩子懂规矩,讲礼貌,尊重老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都要告诉他,他懂,他能学会。 [if !supportLists]5、[endif]情绪稳定。特别是妈妈。 图3 “生气水”试验 人在生气时呼出的气体凝结成的水是有毒的。 夫妻可以生气,也可以吵架,但是要跟孩子说明,并且不波及孩子,不迁怒孩子。 [if !supportLists]6、[endif]性格、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大于成绩。 当然,性格好、行为习惯好,成绩也好,那最好。第九部分 两个孩子聊天,这个孩子问那个孩子:“为什么大人不挑食?”那个孩子想了想回答:“因为菜都是他们买的,饭是他们做的,他们已经挑过了。”第十部分 《相信相信的力量》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你才相信孩子 而是你相信了孩子 你才能有希望不是孩子有了责任 你才放手 而是你放手了 孩子才有责任不是孩子听话了 你才尊重孩子 而是你尊重孩子了 孩子才听话不是孩子长大了 你才信任孩子 而是你信任孩子了 孩子才能长大不是孩子优秀了 你才接纳孩子 而是你接纳孩子了 孩子才优秀不是孩子幸福了 你才幸福 而是你幸福了 孩子才能获得幸福不是孩子可爱了 你才爱孩子 而是你爱孩子了 孩子才显得可爱爱是一切如是 爱是让我身边的人 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我们要努力成为爱本身爱自己 爱家人 爱身边的每一个人�S�$���
哈亮亮魔人
首先,我想纠正一下这位家长的观点: 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绘本阅读是其中一种方式,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可行性路径。
其次,再回到这个问题上面,选择具有激发想象力的绘本,这个着实需要花费一点心思。我觉得可以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大胆,二是有空间。
画面绝不落入俗套,看起来亲切但是又别具一格,能够引导孩子作多元化阅读拓展,展开丰富的想象,此为其一;给孩子留白一些,让他自己去思考。那么这类绘本其实是很多的,当然真正优质的就很少了。推荐《一个部落的孩子》,这是一本讲述孩子归属感问题的书,画面很美,故事也很美,我家孩子特别喜欢,还认真写了读后感。
最后,家长要多为孩子提供可以随意发挥想象的机会,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任何一个作品,这才是激发想象力的核心。
目前,关于绘本的必要性父母们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对于绘本的选择确是莫衷一是,有的持有这样的观点,有些父母也可能持有相反的观点。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忽略掉孩子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亲子关系的融洽性,这两个因素直接决定了不同的选择方式和孩子喜欢的绘本类型。
对于绘本的选择来说,不论是小宝宝,还是大点的幼童,最终的选择权应该都是把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因为他们才是最终的阅读受益者,父母只是旁观者,所以如果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那就让孩子自己来挑选。他们喜欢的,就会愿意读下去。
当然,父母也不是完全放手,也要帮助孩子筛选,并做好监督者的角色。比如,绘本是否适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接受阶段,是否适合孩子自主阅读还是亲子阅读;是否适合问题启蒙或是角色扮演;是否需要引导还是让孩子自己参与等。切记,在他们小时候,还是要以保护他们的想象力为主,如果不违反原则就不要过度参与,干涉过多反而影响他们的兴趣。
如果孩子愿意主动为你讲解,或是主动和你探讨的话,那说明他们可能开启了想象力的大门。
孩子通过阅读绘本,本身就有激发想象力的作用。而一些好的绘本通过设计、故事的编排、设定小 游戏 或机关等方式,就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了,像一些洞洞书、翻翻书、立体书等。
最近听了一场绘本分享课程,接触到一套非常棒的绘本就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名叫《法国孩子的创意玩具书》,这套书包含了4本分册:《红盒子里有什么?猜一猜》《你要穿什么?翻一翻》《你怎么了?拉一拉》《你喜欢哪个?转一转》。
和一般的,单纯给孩子输入的书不同,这套书不打算一字一句地教孩子认知,而是需要孩子放飞自我、动手进行试验、互动, 把书正着看、倒着看、每个方向都观察一遍 ;同时还带着孩子一起一本正经地恶搞生活中那些熟悉的东西。
这种诙谐、有趣的方式,更能带孩子走进一个轻松、有趣的世界。
我和孩子看过的绘本具有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绘本有, [日]宫西达也著,彭毅翻译的系列绘本共四册,有《虎斑猫和黑猫》、《喵呜》、《一只小猪和一百只狼》、《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
我们孩子特别爱看这套绘本,每次给他讲的时候,他都听特别认真,尤其是在讲《虎斑猫和黑猫》的时候,因为虎斑猫咪咪和黑猫布鲁斯有鲜明的对比,能挖掘孩子找两只猫的不同特点,听故事的同时,还有鲜明的图片对比!绝对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特别钟爱这套绘本!
我觉得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绘本,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 要有吸引小朋友的故事情节,简单易懂, 风趣生动。《拔萝卜》的绘本故事就有很多种,无论是听儿歌,还是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都很受小朋友的喜爱,孩子也能轻松地复述这个故事
2, 配图色彩鲜明,人物形象生动, 一起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是其一,完美的配图才是关键,和孩子读绘本的时候,他一边听爸妈讲故事,一边自己研究,生动的图片能给孩子带来很好的阅读体验,孩子更容易爱上绘本,孩子模仿绘本人物的过程,也是在激发想象力的过程
3 ,整个绘本故事中,要有与读者的互动, 前几天,和孩子读《小布谷鸟让座》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公交车上载满了客人,这时兔奶奶上车了,动物们争先恐后的让座,最后兔奶奶坐在了小布谷鸟的座位上,请问小布鸟坐哪了?孩子一下子就猜了好几个答案,
可以选择没有结尾或是图片为主的绘本。
没有结尾的绘本,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给故事编一个或多个结尾。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编故事。
图片为主的绘本,可以带动孩子发挥想象,让孩子看着图,按自己的思维去编故事。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适当停顿,让孩子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其实绘本本身就是发挥想像的产物,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妈妈与孩子可以学着兔妈妈与兔宝宝那样,发挥想象,比一比谁更加爱着对方,激发想象力的亲子互动就这样开始了。
好的绘本,也要有一个用心的家长陪伴,这样才能发挥它巨大的光芒。
优秀的绘本,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能够滋润孩子的心灵,更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美好的 情感 。
如何为孩子选择激发想象力的绘本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而定,比如有的孩子爱机械,那么家长可以为他多买一些机械类的绘本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有的孩子爱动物,爱植物,那么家长可以给为他购买一些动物和植物的那些绘本,来激发他的想象力。
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曾幻想过,要是能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该有多好,可以从高空俯视自己生活的地方,也可以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但就绝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想法仅仅是一个闪念而已。
但有一个人,记得自己童年时的这个想象,把它画下来了,于是这飞上云端的愉悦感就被记录下来,使得我们这些有过同样想象的人也能重温记忆,感受这愉悦。
这个人就是日本绘本作家黑井健,他的这部作品是——《飞向云端》。
《飞向云端》这本绘本以图画为主,字很少,有一半的页面一个字都没有,可以说作品丰富的含义都是通过图画来表达的。
《飞向云端》的封面描绘的是一个小男孩望着远处的白云,伸展手臂,飞在半空中,他脚下是蜿蜒的河流和低矮的山脉。
这时你会想,他真的能飞到云端吗?书的扉页告诉我们答案:看来他真的飞上云端了,飞得比飞机还高。
书的第1页,窄窄的一条画面,描绘的是傍晚山坡前的景象。第2页镜头拉近了,画面上有个小男孩望着远处的山峦,他说,每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都好想一直飞到云端。为什么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好想飞上云端呢?
接着小男孩扇扇手就轻轻地飘起来了,一直飘一直飘,地上的房子开始变小,云彩好高好远,就在他以为到达云端时,突然到处白茫茫一片,原来是小男孩飞到云朵里了。
有2幅画面很值得提一提。第1幅是小男孩在云朵里看到的景象——到处是轻轻薄薄看得到却抓不到的白色,还透着一点蓝,透着一点绿。第2幅是小男孩在云朵里的样子,他被点点滴滴的白色水滴包围,把置身云雾之中的梦幻感描绘得很真实。
作者黑井健是美术科班出身,给多本绘本画过插画,比如《小狐狸买手套》这本绘本就是他画的。他的绘画作品最典型的特点就是颜色偏浅,事物之间界限柔润不凌厉,所以给人感觉既干净又温馨。
《飞上云端》同样延续了这个风格,画面充满温馨感和梦幻感。
最后,小男孩从云朵里飞出来飞上了云端,他看到了刚刚已经落山的太阳发出万丈光芒。原来,每到太阳落山就想飞上云端的小男孩是想追寻太阳!
这幅画谁看了都会感到眼前一亮,心情愉悦。太阳的光芒把它周围的云朵照成了鲜亮的金黄色,又把光芒万丈辐射开来,这是在地面上绝对看不到的景象!
我第一次坐飞机,看到云朵之上的太阳时,也是这样震撼的感觉——平视太阳的感觉!
后来,小男孩好几次都想飞起来,却都没成功,不过没关系,他真的飞上过云端哦。
为什么说这本书是提高孩子创造性想象能力的范本呢?
首先得解释清楚什么是创造性想象。
儿童想象力的萌芽大约出现在2岁左右,通常是无意想象,内容比较贫乏,比如看到勺子想象吃饭。2岁之后,儿童开始出现有意想象,但一般都是再造想象,即根据他人的语言描述在脑海中勾画出情景。大约5岁以后,儿童开始显现高级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想象,即能够有目的,有主题,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来。
就像《飞上云端》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孩子想象自己飞上云端的过程。从如何飞上云端,到飞上云端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这个过程有目的,有主题,很完整。
这也是尽管这本绘本内容并不复杂,且文字比较少,却标示着“5-8岁适读”的原因——因为低于5岁的孩子还没体验过独立的、有主题、完整的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创造性想象是创造和创新的源泉与核心。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他所说的“想象力”就是指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创造性想象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呢?
有2个根本办法,1个是想办法让孩子大量阅读,为想象积累素材;另1个是对孩子进行主题式想象力训练,就像“命题作文”一样。
比如,当你和孩子一起读完这本《飞上云端》后,你就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他飞上云端会看到什么?如果是潜入海底呢,又能看到什么?会不会像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那样,发现一颗人头那么大的珍珠?
可锻炼创造性想象能力的主题太多了,再比如遇到仙女会发生什么事情?遇到吃人的巨人呢?这个巨人会不会是个“好心眼巨人”,不吃人只吃臭臭的瓜?
而且想象的过程不只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像黑井健这样把想象的过程画在好几页纸上,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只有一页纸的场景。
看吧,这本与众不同的不传输道理,不讲故事,只是描绘了一段想象的绘本,可以作为训练儿童创造性想象能力的范本,依据这个范本,我们能延展出许多可训练想象力的主题。
我想这也是《飞向云端》这本绘本能够入选日本图书馆协会、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指定图书的原因吧。能够吸引彭懿这位中国较早翻译和研究图画书的专家来翻译,这本书一定有其独特之处,等着大家来发现。
作者:梵高的二维星空 80后, 心理咨询师 一直借着 育儿 的幌子育己。
我觉得阅读本身就能激发想象力,无论是哪个种类的书,对孩子的想象力都是有激发作用的。当然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偏好,可以选择一些无字书,只有图片没有文字那类,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想象。当然还有一些奇异书或者是一些立体书,对孩子的想象力都有激发作用。我记得自己的孩子就是看过一本立体书之后,自己着手就做了一些手工,特别有创意。
想象力是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减少的,一般来说孩子的想象力是比成人丰富的多。而我们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遏制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不要责怪孩子胡思乱想,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想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看绘本只是一方面,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听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随意画画;根据喜好做各种手工,哪怕就是剥橘子皮都能剥出一只小动物来。
如果单从看绘本来说,首先要选择富有想象力的绘本,故事生动,有悬念,结尾还给人想象的空间,比如魔法魔幻之类的绘本。
其次画质要好,画面富有艺术感染力,艺术价值高,还有足够多的细节供孩子观察、发现和思考。
最后孩子是读绘本的主体,所以一定要考虑孩子意见和喜好。否则即使是大师级的作品,孩子脸看都不看一眼,那也就失去看绘本的意义了。
二階堂真红
至于胖不胖的问题,女生内心你自己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你感觉自己的体态是非常的匀称,没有必要减肥,那么这时候就可以直接怼他说,“嫌弃我胖,你就找个再瘦的去。”
有的男生就是这样贱,就喜欢那种骨瘦如柴的女生。如果他是用开玩笑的口吻,可能男生真的只是在逗你玩而已。当你明确的表示自己因为他这种话受到了伤害,他以后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论的。如果男生是用一种比较严肃认真的口气和你说话,你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这段爱情了,告诉直接告诉男生,你不想减肥,你对自己现在非常满意,如果他接受不了,完全可以分手去找别人。
当然,万一男朋友说的正确,你确实有一点胖了,那么他都这样说了,咱们还是下定决心开始减减肥吧。不为了别的,为了咱们的面子,为了身体的健康,也应该逼自己一把。其实减肥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合理的控制饮食,少吃些零食,让自己多动起来,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如果怕自己没有毅力,那么就可以直接报一个健身班,或者找你的好闺蜜,两个人一起相互监督减肥,不知不觉你就会瘦下去很多的。
不过女生也一定要调整心态,不要特别过分的在意胖瘦,这样会影响到内分泌的。要对自己自信一些,无论胖瘦你都是漂亮美丽的,只不过瘦一些,会让你更加的自信迷人哦。
最爱小白菜@@
你的男朋友总说你胖的时候,他也许是关心你的一种形式吧,也许只是想让你少吃一点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先答应他,说自己会控制好自己的体重的。
如果你自己并不是很胖的话,当自己的男朋友说自己胖的时候,也许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或者只是他想让你更多的去关注他,表达他对你的关心的一种形式,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开玩笑的说,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胖而且很美,两个人在一起总要有一个话题讨论吧;如果真的是你的体重很胖的话,那也许是她担心你的体重会很高,我们都知道肥胖的人是很容易得一些疾病的,他是想让你控制一下自己的饮食,是一种关心你的表现吧,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肥了,你可以叫着你的男朋友和你一起减肥啊,这样在你们共同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之后,你即将自己的体重减下来了,还增进了你们之间的感情。
我的女朋友也是一个比较胖的人,有时候我也会经常的说你真胖,你是怎样做到长的这么胖的呢,这时候他就会很生气的说,既然我胖那你还喜欢我,我就会说我就是喜欢你的胖所以我才喜欢你的,这样既可以使他开心,又能增进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她也会叫着我一起去减肥,比如我们两个人一起去操场进行跑步,或者在操场做做仰卧起坐什么的,这样我们两个人就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她即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我们还能够增进感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