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来,任性
换个环境试试吧,前段上班时我也是这样。上进办公室就想发脾气,拿起电话就冲人发火。我觉得这是对现下环境的一种排斥厌倦导致的。后来我放弃了那份工作,换了个环境,现在心态很好,完全脱离了那种烦躁的状态。所以建议你也换个环境试试。
Jamietee1997
您好,我提点建议供您参考。暴躁是应该克服的,否则很容易酿成大错,您已经感觉到了,那就需要克制情绪,可以散散步、洗把脸、休息一下等,要尊重人,不要话语伤害人,努力谦虚、稳重、成熟起来,对人热情,友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多看他人的优点,珍视友情。
chenjialu1988
详解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的区别 作者:瞿洋一、概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学应用领域,尽管它们有着一些重合的工作范围。心理咨询师,顾名思义,做的是心理咨询。理想地讲,心理咨询师应具有咨询心理学专业背景。而心理治疗师主要面对的是心理障碍的治疗,具备临床心理学背景是比较理想的。我将从两者的工作范围来区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并且在最后部分简单谈一谈我国当前的认证状况。 二、心理咨询师 严格地讲,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范围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婚恋、家庭纠纷、夫妻关系、升学就业、职场人际、个人发展以及教育等等问题。心理咨询师是不需要具备临床心理学以及神经医学专业背景的。但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学习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咨询中包含了一些心理治疗方法,但它主要应该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心理咨询师与临床心理医生相重合的一个工作领域应该是一般情绪问题,比如压力感、烦闷、焦虑等等不良情绪。 然而,一旦某种异常情绪达到“症”的程度,即达到临床诊断标准,它也将超越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例如,一个人持续抑郁两周以上了并且从症状上已达到临床心理对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那么咨询师不应再介入此案例。应交由临床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处理。(我个人非常赞同郭念峰教授所编著的《心理咨询师》系列教材中提到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可以处理“可疑似神经症”,但神经症已超越心理咨询师工作范畴。尽管不少心理讲师和心理科医生反对这个观点,但真正有临床心理学背景就该明白是为什么了)。 三、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英文psychotherapy)主要指的是对心理障碍的治疗。系统的心理治疗比一般心理咨询的次数要多。针对一些复杂问题,有时治疗周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然而,心理治疗往往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经常与临床心理学交织在一起,成为临床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要治疗一种心理障碍,首先要彻底地了解它。这就涉及到精神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上述两者工作领域中重合的部分,上升到“症”的程度将被纳入临床心理学的工作范畴,将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当然,面对一些轻微情绪问题心理咨询与治疗是高度融合的。概括地说,心理治疗师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像不同种类的焦虑症、心境障碍、饮食障碍、性变态、发展障碍等等,这些都属于精神病理学领域;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两者工作范围有着明显的差别。 必须要强调的是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有时甚至配以物理疗法来治疗一种心理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少有单纯的心理治疗师,而往往取而代之的是临床心理专家。大致地说,这个群体的人融合了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的角色,具备坚实的精神病理学、临床神经病学、心理治疗、甚至药理学等背景,能够全方位地考察并治疗心理障碍。 四、现状 目前,在我国心理服务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甚至还没有被很好地分开。当前,劳动部所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三级与二级”(截止当前,一级考核尚未开设)资格证书恐怕是唯一官方认可的心理服务执业资格。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然而,单从咨询师学习及考核内容来看,更多涉及的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皮毛而非咨询心理学范畴。 而心理治疗也似乎还没有从临床医学中脱离开来。作为真正意义的心理医生是一定要有医学背景的,但仅限于神经医学与精神病学,而非广义的医学背景。从多个发达国家对临床心理医生的培养皆是如此。其他科室的医生是无法替代心理医生的,这就好比心理医生也无法看其他的病。 面对中国心理服务事业的发展,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官方的扶持。将心理咨询师撒向社会,任其在市场大潮中自生自灭绝非上策。这里有着太多超越专业技术的因素。咨询师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于市场拓展,而广大的求助者也在五彩斑斓的“广告”中迷失了自我。 其实,西方在这方面的一些管理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交由具有心理学最高水准的机构——国家心理学会统一认证管理。免去了大众的苦苦搜索与判别。不得不钦佩美国与英国心理学会确实做了很多实事儿。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了强大的认证搜索引擎,任何大众可以通过心理学会网站在10秒内发现当地所有认证的临床/咨询心理专家。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专家认证要求(没有一个临床/咨询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含实践);7,8年的心理学专业造诣是休想注册的)。为大众寻求心理援助提供了最大的专业保障。
尚同家园
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导致收费标准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这种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如果需要补课的也就到月几十到几百块钱不能的价格.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是否对口,如果你之前学过心理相关知识,直接通过机构交报考费用即可,如果不是可能通过平台机构进行报名学习,这样可能想多比较高,大约三四千左右不等。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异常心理学5、健康心理学6、心理测量学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吃肉肉变胖子
你好!关于老师焦虑的原因其实是多种因素导致,笔者就多年的教育管理者经验谈谈引起考试焦虑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严厉
每位家长都希望子女在人群中被聘用。为了这种远大的目标,家长对孩子应用不管年龄个人的特点,认为自己可以,家长制考试排名,如果达不到,如何处罚孩子,家长制现在不学习,会怎么样的负面信息等多种方法。孩子的学业本来就很重,在父母的这种高压政策下,压力加倍,思想负担太重,稍有差错,就会受到处罚,遭受家庭暴力的折磨。孩子越临近考试,越紧张,考场的时候字不差,记忆的知识内容在脑子里空白,考场变成了“刑场”。
二、孩子的情绪控制不好
每个人都有感情,孩子也一样。因为阅历少,对调节感情不能像成年人一样自由。考试代表了对自己知识学习的考试,是比较重大的事情。害怕孩子考不好这种考试,心理上产生消极情绪,在孩子无法控制的时候,变成考场的怯场。孩子受情绪影响,即使考完了试题,面对认真的考场也不知所措,无法发挥自己正常的考试水平。
三、父母的过分干涉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在这方面最好,往往在父母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做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特定领域的专家或该领域的工作。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在太多的情况下,以这种成人的理由压制孩子,会使孩子的自信心不足,甚至以其他方式(如在家里富裕地生活)找回心灵上的缺陷。但是喜欢偷。父母古板,孩子智力平庸,父母感到丢脸,就会过分干涉孩子,导致孩子内心的反抗和不满,孩子考试当然不会有好结果。
作为一名老师,遇到过考试焦虑的学生,现总结如下:
一、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情况如下:
1、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考试成绩要求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产生考试焦虑。
2、学生没有充分掌握好所学知识怕考试失败。
3、周围的人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学生怕达不到,考试时产生焦虑。
4、同学间学习竞争激烈,考试怕掉队。
5、考试期间学生睡眠不够,怕考不好产生焦虑
6、考试时由于身体方面出现的一些意外,怕考不好,产生心理负担。
二、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应该尽量避免考试焦虑的产生。
三、考试焦虑产生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给予必要的重视,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家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通过以上两种主要途径来缓解和避免考试焦虑的产生。
四、考试焦虑的学生必须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现实与理想;成绩与进步间的辩证关系。放开心里,放飞梦想,面对现实,胸怀坦荡迈步向前。不要被暂时的困难吓倒,树立长远目标,奋勇向前。
五、考试焦虑学生平时多跟同学老师交流沟通,注意劳逸结合,正确看待考试成绩,以平常心正确对待考试,不被考试所困扰。
六、必要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心理咨询,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缓解或者消除考试焦虑。
七、学生必须树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努力无所遗憾,不管结果如何问心无愧,不被一时的考试所困惑,将来有的是机会的心理。
总之,产生考试焦虑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是可以避免的,学校和家庭必须重视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避免考试焦虑的产生。
很多人都会出现考试焦虑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你不用太担心。但如果过度焦虑影响到考试的正常发挥,那我们还是需要找出原因去解决问题的。我觉得考试焦虑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我考试也会出现一些焦虑情绪,尤其是一些大考,比较高考、考研等,就更焦虑了,深怕考不好影响个人发展前途。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是好好复习备考,二是放松心态,告诉自己人生有很多路,考不好也还会有其他的路可走等等来暗示自己。
我们有时候担心考试考不好,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以前也是这样,总觉得自己考不好,总觉得别人都比我厉害,我是最差的那个。这结果就是我高考和考研估分都比实际分数低了三四十分。其实只要你认真准备了,就不用太担心,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超常的人毕竟少数。我在考试前两三天一般都不去复习了,因为越看越慌,越觉得自己好多不会,越容易焦虑。在考场上我就提醒自己淡定,把会的都做出来就好,不会的尽量去做。这个方法还挺有效的。
很多时候,考试的虽然是我们,但背后有一群人盯着我们,比如我们的父母、老师等。这时候我们的心理压力就特别大,怕让他们失望。我读书的时候,发现我们班上有一些同学平时很多成绩特别好,但大考经常发挥失常,成不了学霸,这当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别人(甚至自己)对他期望很高,心理压力太大,反而导致考不好。我是那种平时水平还行,然后别人对我的期待也不高,大考往往超常发挥的那种。其实我们要告诉自己,你考试都是为自己的、平常对待就好,不用太担心别人对我们的期望,轻松上阵。
这种也会导致考试焦虑,解决方法就是平时好好复习迎考,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迎考,不要临时抱佛脚就好啦!
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考试焦虑的原因,希望能帮助到你!
考试焦虑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孩子在备考阶段没有认真复习,准备不充分,因此在考试时就紧张起来了
二、失败的经历,孩子曾有过考试失败甚至惨败的经历,由于这种经历的影响,每次考试之时,他们便烦躁,紧张和不安
第三,无法预期结果。孩子往往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心里想我肯定考不好,最终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总想我要是考砸了怎么办?如果怕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同学的嘲笑等
第四、思想包袱太重,由于父母的期望过高等原因他们觉得只有考好才能不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他们背的责任包袱太重了,担心考试成绩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在亲朋好友面前无地自容,这些杂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波动和紧张的心情,就造成了一种压力
一、考试考场气氛森严
二、考场上的竞争对手过于激烈
三、遇到某个偏难的题,加剧了紧张感
四、其他的外部因素扰乱了思绪
其实人人都有焦虑心理,只不过有些人没有被焦虑心理吓住
轻度焦虑无害,说明你已经进入临战状态了。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往往会促使人精神振奋,自然而然地做好应战的准备。
你紧张,别人也紧张,这没什么了不起,当你想到这点事,反而会静下来。相信你还会利用轻度焦虑的激情迎接挑战这一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老师左叔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心理 健康 教育与咨询工作,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类似学生有考试焦虑情绪来做咨询的情况,对你提出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第一,有必要对考试焦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考试焦虑是学生面对考试情境时产生的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的心理情绪反应;担心自己准备不足考不好,害怕临床发挥失常,忧虑考不好无法给家人和老师交代而引发的一种紧张情绪。
第二,以我的理解考试焦虑的原因大致有
一是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知道为谁学习,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二是 缺乏学习方法和考试技能,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考试内容没有学懂;应对考试的技能(记忆、书写、答题)等缺乏。
三是 家庭环境不良,父母教养方法不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管教严厉苛刻造成孩子心理过度害怕,在平常的教育中对孩子否定过多,屡次受挫折,父母经常训斥贬低,孩子缺乏自信心,家庭成员关系不畅,影响孩子安心学习。
四是 孩子自身心理素质低、心理承受力不强,应对压力不当,考试适应能力差,对考试的认识;对压力的认识不正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过分追求完美,有不能输的心理。
五是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学校过分看重成绩,以成绩论英雄,任课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同学关系不良等也会引发考试焦虑。
以上回答仅供你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作为一名教师,有太多太多的实际观察的案例,凡是考试焦虑的同学80%以上是因为自己学科掌握的知识不牢固,而且存在非常大的漏洞,也就是说焦虑的主要原因源自于没底气。
当然还有一种焦虑的原因,是因为 探索 去自我审核目标非常高,比如说他原来成绩在班里第15名,但是这次他想去考到10名以内,或者说一定要去超过那一个同学,这样的话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高坡一样的目标
古蒂guti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有什么区别 心理师:侧重诊为主,疗为辅,这疗主要是心理的行为、认知等疗法,是排药物之外的。 心理治疗师:侧重疗为主,特别是药物的治疗,这个比心理咨询师的要求高,因为是要求精神病医师有相关执业经验和药剂执业资格才可以担任的职业。 心理医生:包含了精神病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概括定义。 一、工作场所不同: 心理治疗师也称心理医生,顾名思义当然医院进行工作;而心理咨询师则大多都在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现在也已经有医院开始聘请心理咨询师了。 二、衣着形象不同: 既然是心理医生,又是在医院工作,当然工作时间就得穿着医生的白大褂;而心理咨询师,则可以穿着自己日常的得体衣服即可。 三、教育背景和处方权不同: 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一般来讲侧重药物,比如医院里的精神科大夫大都没有耐心和你谈,他们喜欢直接开药; 而心理咨询是不会用精神类药物的,完全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疏通心理的障碍。 四、考证持证不同: 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最低要求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报考心理治疗师要求:医师本科毕业的工作满4年,硕士毕业的满2年; 心理医生的资格证都是由卫生部颁发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证,而心理咨询师是由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从2017年11月之后,劳动部将不再颁发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今后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可能会改由行业协会来颁发。 五、定位方向不同: 心理治疗适合则是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人;而心理咨询侧重于亚健康的正常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心理咨询是通过咨询师与咨询对象在心理层面上的交流,使来访者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心理现状,解决其在生活、学习、工作、情感、人际交往、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帮助来访者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2:心理治疗是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来访者,心理治疗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治疗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开一个个固着的对心理健康有害的心结。找到困扰来访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的根源,和不恰当行为的根源。与来访者一起面对,协助来访者处理这些事件和事件所带来的情绪。带领来访者从这些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感受各种正常的情绪,能自然的对各种情绪做出恰当的行为表现。因此,心理治疗就是对来访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3: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一般来讲侧重药物,比如医院里的精神科大夫大都没有耐心和你谈,他们喜欢直接开药;而心理咨询是不会用精神类药物的,完全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疏通心理的障碍。 4:心理咨询侧重于亚健康的正常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治疗适合则是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人。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