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renqj126
1在脆弱中寻找力量勇敢起身并不容易,这意味着要暴露自己内心的脆弱,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意味着可能会再一次地受到伤害。在这过程中会有诸多不适,所幸地是:在痛苦中破冰而出的过程,也会让人受益匪浅。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曾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在内心的脆弱开始作祟之时,我们应该沉下心来辨识自己的情绪,压抑只会帮助负面情绪的增长,蒙蔽自己的双眼,只有辨识出最真实的情绪,我们才能正视自己的脆弱之心,在困境中找到力量,支撑我们勇敢起身。有人说,若想避免心碎,唯有筑起心墙,不再去付出不再去感受,使自己的心坚如磐石。然而心碎固然会带来切肤之痛,但若心怀爱者,又何惧心碎?只要心里有爱,那就一定会遭受无数心碎的瞬间。因为爱一些人,对一些人倾注心血,那么就等同于将心交在了他人手中一样危险。爱与在意,使人心碎,同样地,爱与在意也支撑着我们勇敢面对心碎。心碎却是会实实在在地让人心痛,然而在爱中收获的一切美好远远超越了心碎的伤口,它会给予我们力量,使我们做一个心碎的勇者。2人们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成长的。一方面我们总能够安慰别人失败乃人之常情,另一方面当我们自己面对失败时却会变得狭隘异常,常常被眼下的失败心理所操控,陷入无尽地自我否定。面对失败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自乱阵脚,更有甚者会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但也有人,能够正视失败,成就更好的自己。人们总是能够以无限的胸怀去包容他人,却容不得自己犯一丝一毫的错误,甚至会无限放大自己的失败。有些失败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真正不放过自己的人却是自己本身。人们害怕面对失败,不仅仅是害怕面对失败的结果,其实也是在害怕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应正视失败,相信自己同时也相信他人,不要因为一次错误而否认自己,也要学着相信那些值得我们在意的人并不会因为我们偶尔的错误而改变对我们的看法。相对于包容自己的错误,人们更能够包容且理解他人的失败。所以,当你面对自己的失败时,不妨多一些包容,学着用与我们所爱之人沟通交流。我们都知道面对失败有千万种方式去应付,然而,我们亦知道只有直面它、正视它,才是扭转局面的关键。唯有正视失败,失败才能为你创造价值。3成长,其实就是一场重大的变革,因为我们将一次又一次的告别过去,一次又一次开始与这个世界磨合,一次又一次的向前迈步。成长的一部分,就是要勇于改变,勇于行动,但并不是说改变就是全盘否定自己,是颠覆自己的三观,而是改变不好的部分,改变应该改变的,让自己变得更成熟通透。使我们在面对生活,表达爱,育儿以及工作时,能及时调整,及时付诸实践,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人生。我们要消除那些妨碍我们坦然生活的疑虑和恐惧,把勇敢改变这一思维习惯,贯彻到日常的生活习惯中,可以让朋友和最亲近的人来监督我们。因为成长不是一个人的战役,好的成长,都是相互成就,彼此促进的。不管是面对心理创伤,还是生活,工作里的难题,我们首先要学会审视自己,学会正视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因为真正的成长是认识你自己,并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向上生长。4在人生这场漫长的修行中,我们必将经历无数个“勇敢起身”的瞬间。“勇敢起身”是辨识自己真实的情绪,而后直面脆弱之心;“勇敢起身”是挖掘每一个心碎的故事,然后做一个心碎的勇者;“勇敢起身”亦是正视自己,正视失败并且相信自己与他人。跌倒一定会感受到疼痛,而直面痛苦也一定会感到不适,然而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同样能将痛苦毁灭,倘若拥有“勇敢起身”的勇气,那么一切又有何惧?丘吉尔曾说过,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时你的恐惧心理将会被勇猛果敢所取代。那么同样的,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克服所有的难关,在人生的道路中击败一个个大怪和小怪,就一定要勇敢的在挫折中发现真实的自己,去挖掘自我,去正视需求,去勇敢实践,而后在挫折和痛苦中剥茧而出羽化成蝶。
MIA喜欢喵
【心理咨询师哈雷】观点:所谓的简单心理和复杂心理,每一个人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打个比方,孩子不愿意去学校。A家长认为孩子一定是觉得作业多,学习压力太大而逃避上学。于是就苦口婆心各种道理讲个不停,劝孩子去上学。B家长则认为孩子不去上学的背后一定除了学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既然孩子不肯说,就要去找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最近在学校的状态如何,有无和同学发生冲突,有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等,甚至请教心理辅导老师,如何和孩子去有效沟通。你看同样的是孩子不愿意去学习,两个家长的心理一个简单,一个复杂。A家长简单的心理一旦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就会转向复杂。而B家长一旦排除了这些复杂因素外,找不到答案,他或许会想到或许只是孩子身体不舒服或其他简单因素导致,他的心理就会转向简单。 所以说简单心理和复杂心理是围绕着怎么样才能找到问题答案而相互转换的。 我个人感觉心里的复杂和简单是看个人心里素质和承担能力!打个比如你站在高处看低处你很高 但是你想想还有比你站的更高的 所以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心里各方面情况也不同 站在哦的角度想想 想控制自己的心里 前提是你能不能强大到心随你变 强大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从小事开始 一点点的控制自己的心里向着期望的目标去迈进 慢慢的变成你的本能 谁都有钻牛角尖的时候 所以说很难 有句话说的好 旁观者清 多交朋友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你会越来越完美 小事往复杂了想,复杂的事情王简单想,第一个小事怎么往复杂想,举个例子假如用一把尺子量一段距离三个人会得出三中结果,老师教过我们如何去看正确刻度眼睛与刻度线保持在同意水平面,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好多人是怎么做这个就显而易见了,复杂事情往简单做,一样假如时间安排不合理最后发现你很忙结果却出不来活,心里还挺复杂,觉得时间紧,最后想想其实是自己时间不合理安排利用造成的 其实无所谓心理复杂或简单,任何看似复杂的纠结的有冲突的心理都是因为一些隐藏的 情感 或想法或欲望被忽视,没有正式面对。当真正面对了,自然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对自己重要,自己愿意承担因为没有选择另一个选项的后果。做到这些,自然很多事情变得简单。 理论大家都懂,可是有一点就是心理科学不同于其它科学,明显性特别弱,更难做的是自己根本无法说服自己。所以,理论归理论,解决问题时一点效果都没有。解决心理问题需要极高的悟性来承载,那就是在读懂对方的同时,再把心理科学技术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把理论编程但具体的实施代码中,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你的植入,这才是上乘的心理技术手段。 复杂心理很累,总是在揣摩别人的心理,简单心理相对开心一些,转换很简单,活好每天,快乐每天,把每天都当做人生最后一天去过就不那么复杂了。 心理层次交换最有效的手段其实就是心理暗示附以特定行为表现,就像是给两层心理安装不同入路,切换开关就能达成目的。 这个主要取决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你把这件事情看得简单,那就是简单心里。你要把这件事情看得很复杂,你就处于复杂心里状态。 复杂心理构成多来自外部影响,古人就告诉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轻拿轻放,何必又在乎呢
sky刘小子
给你转一篇文章 希望可以增加你的勇气。我遭遇过一次人生的低谷——我的事业在一夜之间垮了,我又变得一无所有,负债达6万美元之多,法院传了一份令状,要没收我的家当,银行要拿走我的车子。更糟的是,家里连一点吃的都没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小乔和格雷丝整日饿得嗷嗷叫。这样的情景仿佛是一场噩梦。到了晚上,一种恐惧主宰着我,为了逃避银行的人和债主,我把车子停在离家几个街区以外,然后,步行至住处的房后,从墙上的一个窗口偷偷进出,终日鬼鬼祟祟!真的,那时的乔·吉拉德就是这个样子!我还跟孩子玩不诚实的游戏,我实在怕得要命,害怕法院送达员想出一个进入我家的法子,然后把令状交给我。我告诉小乔和格雷丝,我们和隔壁、对面的邻居正在玩比赛——一个不开门的游戏,我告诉他们谁先打开门谁就输了。当然,这些战术并没有奏效,我很快失去了房子、车子,随着它们一起失去的还有我的自尊。白天来临时,妻子告诉我一点可吃的食物也没有了。忽然间,我觉得填饱肚子成了我全部的心愿,但当时我几乎一点信心也没有。我跪下去祈求上帝还我信心,经常发生的事发生了——上帝和我的妻子与我同在。每当我极度沮丧时,妻子朱丽姬就搂住我说:“吉拉德,我们结婚时空无一物,不久就拥有了一切。现在我们又一无所有,那时我对你有信心,现在还是一样,我深信你会再成功的。”多么伟大的妻子!但让我悲痛欲绝的是她却因病早逝(1979初就去世了),在她短暂的生命中从未抱怨过,也从未对我失去信心。在那一刹那,我了解了一个重要的真理:“建立自己信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从别人那儿接受过来。”后来,有朋友介绍我去一家经销汽车的公司,推销经理哈雷先生起初很不乐意。 “你曾经推销过汽车吗?”他问道。“没有。”“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能够胜任?”“我推销过其他东西——报纸、鞋油、房屋、食品,但人们真正买的是我,我推销自己,哈雷先生。”我已经重建了足够的信心,我并不在意自己已经35岁,也不在乎人们所认为的推销是年轻人干的这个观念。哈雷笑笑说:“现在正是严冬,是销售淡季,假如我雇用你,我会受到其他推销员的责难,再说也没有足够的暖气房间给你用。”生存的威胁已经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哈雷先生,假如你不雇用我,你将犯下一生最大的错误。我不要暖气房间,我只要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两个月内将打败你最佳推销员的记录。”我信心十足,但实际上我并没有把握。哈雷先生终于在楼上的角落给我安排了一张满是灰尘的桌子和一部电话。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刚开始的第一次推销是最辛苦的。一旦成功,以后的发展便看你自己的了——我对自己说。就在那时我悟出了另一个伟大的真理:“信心产生更大的信心。”那是我爬向人生高峰的开始。从一张灰尘厚积的桌子和一本电话簿,我就利用它们从失败走向了成功。哈雷先生无法相信,在两个月内,我真的实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我打败了公司中所有推销员的业绩,还偿还了6万美元的负债,同时也买回了自尊!信心产生信心,我再次确认这句话对我产生的力量。一年内,我的汽车销售业绩达到了1425辆,我终于从失败转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小时候我的父亲总是给我灌输一种消极的思想——“你永远不会有出息,你只能是个失败者,你一点也不优秀。”这些思想令我害怕。而我的母亲却相反,她给我灌输的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对自己有信心,你绝对会成功的,只要你想成为什么,你就能做到。从父母那里,我时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力量,这两种力量一方面令我害怕,另一方面也让我产生信心。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存在这种两面的力量——信心和害怕,只是或多或少的程度不同罢了。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有流通的价值。当你建立自己的信心时,不能老想着“以后再做”,因为根本没有明天这回事。今天决定你明天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你。所以你要立即行动,将害怕、怯懦的思想从心中永远除去,下面几种方法曾帮助我消除恐惧,增加了自信和勇气,我想它也一样会帮助你。1.相信自己——告诉自己“我能行”,把这句话写在你浴室的镜子上,每天大声喊上几遍,让它们浸入你的心灵。2.结交乐观自信的人——这样的人能带给你积极向上的奋斗动力,无论任何时候你都不要畏惧失败。3.坚定信心——信心会让你产生更大更强的信心,这种力量能促使你走向成功。4.主宰自己——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过,所有对自己有信心的人,他们的勇气来自面对自己的恐惧,而非逃避。你也必须学会这样,坦诚面对你的自我挑战,主宰你自己。5.勤奋工作——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只有踏实勤奋才能向成功靠拢。如果你要受人欢迎,那你必须具有绝对的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信心使人产生勇气。假使我们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世界上还有谁会对我们有信心呢?
海上的海
1、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1870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5月28日卒于苏格兰的阿伯丁。幼时身体孱弱,长大后决定学医。1895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
1902年参加弗落伊德的精神分析小组,曾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的主席。后因强调社会因素和意识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把补偿缺陷的作用看作神经症的根本原因而与弗洛伊德发生明显的分歧。
2、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德国实验心理学家。1850年1月24日生于波恩附近的巴门,1909年2月26日卒于哈雷。
17岁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学及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880-1909年间相继在柏林大学、布雷斯劳大学及哈雷大学任教。他在前两校各建成心理学实验室,在哈雷大学则将原有的实验室加以扩充。1890年他和A.柯尼希合创《感官心理、生理杂志》。
3、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1)。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1857年7月8日生于尼斯,1911年10月8日卒于巴黎。1889年他和同事V.亨利一起建立了法国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1895年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出版了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
4、费斯廷格(1919-1989)。美国心理学家。1919年8月5日生于纽约市,1989年2月11日卒于纽约。1939年他在纽约市立学院毕业后前往艾奥瓦大学,K.勒温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于1940和1942年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3-1945年在罗彻斯特大学任教。
1945-1948年在马萨诸塞技术研究所供职,随后转往密歇根大学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65年到斯坦福大学人心理学教授。1968年又转任美国社会研究新校心理学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家贡献奖(1959)。
5、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德裔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也是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的心理学家。
他出生于普鲁士波森省的莫吉尔诺乡村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牛顿维尔(Newtonville)。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