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8

我的宝贝叫小啦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路怒心理咨询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叶扁舟85

已采纳

遇到“路怒症”患者该怎么办?

路怒心理咨询师

253 评论(12)

sherry美享家

工作压力大造成“路怒症”          梅州市客都出租车协会何会长坦言,出租车司机的脾气的确有时火爆。出租车司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环境跟工作压力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有“路怒症”倾向。长时间上路,长时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司机们的精神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很容易激发司机的情绪。另外,出租车司机要承担的费用比较重,单上缴出租车公司的费用,平均一天就得近130元。每个司机都想在一天的时间里多跑一些,多做一些,基于这种生存的压力,部分不懂得排解的司机们脾气就容易火爆,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举动。记者从梅州市交警部门了解到,每年路面上的士的交通事故的确有部分是因为“路怒症”所造成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梅州市江南的士出租公司的司机对记者说,他们开的士为的是养家糊口,一天下来一个班(早上7点至晚上7点)如果营运收入达不到280元,除去油费和应上缴的费用外,的确所剩无几,所以有些司机为了挣到钱,开起车就拼命,当营运收入没有达到“目标”时,“路怒症”就容易产生,因此也给乘客带来了不适

动不动罚款造成“路怒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出租车公司规定,凡发生交通事故的出租车,不管事故责任在何方均要处以200元罚款。这就让司机的压力更大,对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市民,有些出租车司机就会特意停下车来“口头教训”他们。     记者为此向出租车主管单位及几家出租车公司反映,各方均表示会严厉处罚当事人。对不文明的司机进行批评教育、罚款,严重者将停止营运进行整顿,在采访过程中,没有一个相关出租车公司负责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心理专家:缓解“路怒症”     梅州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的罗海龙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此之前他已经接诊了好几位出租车“路怒症”倾向的患者,他们的“路怒”问题比较严重。出租车司机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罗海龙医生说,有一位患者曾称,当有人突然横穿马路时,他心里的愤怒立马爆发,当时很冲动,想开车直接冲过去教训这种横穿马路的行为。他说“路怒症”如果在早期不重视,极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罗海龙医生还呼吁,出租车主管单位及出租车公司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360 评论(9)

程Celeste

路怒症,是开车人的一种心态,是对自己和他人安全不重视,对交通法规不遵守,不理性的表现,这种心态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长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文明驾驶造成的。这种心态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他人,是一种很危险的心理状态。所以,开车人要从自己做起,遵守规则,不要有路怒心理,不要有路怒行为,不开斗气车,不开赌气车,不酒驾,不超载,不超速,不疲劳驾驶,不开英雄车,不开霸王车。

143 评论(9)

青岛崂山逗号

“路怒族”,作为汽车时代的一个负面群体,不仅为当前公共交通安全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也折射出当前精神文明相较于物质文明的明显滞后,我们呼吁社会对司机群体进行道德教育与法律约束,共同营造“文明行车”的社会氛围。 首先,“路怒族”是“心疾”,与个人素质有关。在经历了物质贫乏的年代,陡然进入汽车时代,有些人的心理适应性未能赶上财富的增长速度,产生阶梯落差,多了些优越感,少了些谦卑感,缺乏包容心态,再加上缺乏法律意识跟道德观念,由对他人的不文明行为“零容忍”逐渐演变为一种“争斗”。 其次,“路怒族”是“德疾”,与道德建设有关。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共同发展,但又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新问题、新现象。“路怒族”作为一种伴随物质文明而来的新现象,折射出传统道德与公共秩序之间存在的不协调。 再次,“路怒族”是“法疾”,与法律约束有关。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离开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集体过马路、穿红灯等现象的屡禁不止,跟法律规范的约束力度有直接的关系,同样“路怒族”现象的盛行,同样需要法律规范来制约。 由此可见,“路怒族”的种种表现,既不利于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又会危害到他人与自身的人身安全,由此引起的攻击性驾驶行为更会扰乱交通秩序、危害交通安全。为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安全,“心疾”还须治心为上。

95 评论(15)

天天要开心哦

其实现在汽车越来越多,很多的司机基本都有路怒症,有一次我坐出租车的时候,因为有一个车乱变道,导致司机师父一直爆粗口,为了化解这样的尴尬情绪,我跟他聊天,聊天聊地,聊工作,聊上班,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嘛

22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