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比特來來
咨询过程很难按照预定方案来实现,甚至出现来访者质疑或挑战咨询师的场面。这时失控感会席卷而来,新手咨询师会产生焦虑以及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怀疑,咨询工作将面临困境。没有一次咨询是可以预期的,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学习的所有理论、技术、问句、框架,提出的所有假设,都不是为了使我们囿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或流程,而是帮助我们去理解咨询是怎么回事,理解那些先辈用无数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
来访者要求降低资费,该如何拒绝?
有些来访者就是喜欢讨价还价的,可是心理咨询师付出了心血也不能一味满足来访者的降价要求,这时就会有冲突。如果这位来访者认可咨询师的能力和价值,但是又不断地讨价还价,那么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对方,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优惠的,您享受到的是最优惠的价格了。如果对方不认可咨询师的价值时,觉得花钱不值时建议来访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调换心理咨询老师。
来访者要求拥抱等肢体接触,怎么办?
有些来访者攻击咨询师,有些来访者喜欢咨询师,甚至爱上心理咨询师,想要拥抱时新手咨询师就会不知所措。资深心理咨询师就会懂得引导,拥抱等肢体接触意味着什么,这个部分可以重点探讨。爱上心理咨询师属于正移情,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要评估一下是否有能力坚持自己不被诱惑。
来访者言语富有攻击性,总是批判咨询师,该怎么办?
来访者的诉求千差万别,总会遇到攻击和教训心理咨询师的来访者,这时该怎么办呢?这种攻击在专业角度叫负移情,心理咨询师要理解对方的负移情时就可以更多角度了解来访者,不然这个咨询是很难走下去的。所以对心理咨询师而言个人的心理成长也非常重要,如果心理成长不够时,容易被批评和责骂失去中立客观的立场,对咨询效果是不利的。
很多新手咨询师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并不能像游戏一样,有一套所有的人都适用攻略。
小快手337
性骚扰可能是很多人不愿涉及的话题 也许觉得羞于启齿,也许觉得选择忘记最好,不想再恶心一遍 但 网络上性骚扰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多 在平台上昨天遇到2个,今天遇到1个 询问咨询中可以自慰吗?先听一下声音?还有说喜欢找漂亮姐姐,找漂亮姐姐下面就硬,还有的说想用力干自己舅妈(都是原话) 每次遇到性骚扰,都会让我很烦躁,需要花很长时间跟平台报备 遇到善解人意的助理让人觉得可以被理解 遇到不解人情的助理,还会质问咨询师,造成二次伤害,让心里的愤怒变得火上浇油的感觉 面对这样的来访者我感到非常愤怒,但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除了告知超出服务范围,报备拉黑又能怎样呢 就算被清理出平台,这样的人总是后继有人像大多数不符合设置的咨询一样,被拒之门外的背后也许有人说,厉害的老师可以转化成性心理咨询 但这种当来访者告知自己要自慰,还抱着侥幸心理的咨询师,专业素养又何在呢? 性骚扰的本质,是素质问题,不是心理问题,我喜欢孟非的一句话:素质很重要一条,不要影响别人! 今日感想:当有人丢了一堆垃圾给我,我也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问题,我也不接这样的垃圾!筛选掉这批人,捍卫自己的池塘,专注于服务需要被服务的人群!
夜未央周
当你看到这样一个题目的时候,你心中会怎样想呢?而且,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的身上,一名心理咨询师,一名情绪和沟通能量的复制导师,一个当地心理咨询师协会的会长的身上! 中午给我们当地的一所学校讲完心理学课程,给太太打电话得知,今天下午女儿本该去上学,结果不愿意去上学,让我回家去和女儿“好好”沟通一下。这个好好沟通,是打引号的,意思是告诉我,好好的教育教育女儿! 听到这样的情况,心中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点的焦虑,然而瞬间的有回归的平静和喜悦,我知道好事情要发生了。首先它考验我的沟通能力,我的专业知识,因为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也作为一名讲情绪和沟通的复制导师。如何去修炼自己,如何去让自己成长,那就是身边要发生一些事情,让自己有能力去面对,能够去化解,能够让自己有所成长。 当有这样想法的时候,就心平气和的,开车回家,而且路上,接了些电话平静处理了一些事情。 当打开家门的时候,发现用透明胶带,缠了好几道,同时女儿房间的门上也用胶带缠了几道,就像蜘蛛织了几道网一样,而且还贴了一个纸条写字;请勿打扰,自我保护状态,人心情好了,自己就出窝的纸条。 当看到这样的小纸条,心情觉得很平静,又觉得很搞笑,很好玩,因为在我看来,在女儿的心目中,家是最温暖的,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家里,把自己保护起来,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于是敲门打招呼,孩子还是不开门的,我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她也不说。我问孩子是什么让她不高兴?心情不好?她也不说,还是不开门。 当我说到是不是?因为自己喜欢的男生喜欢其她人的时候?她在里边回话说;让我去一边儿去。 还有我说什么样的动物,会选择在自己受到危险的时候,就把他自己受到壳里边儿,那就是小乌龟,小蜗牛。 女儿说,那我就是老乌龟,老蜗牛。女儿这样一说,气氛就变的了,非常的愉悦。 如果,换做几年前我会,不停的敲门,甚至强制性的让女儿打开门。而今天我觉得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关着门依然可以和孩子交流,于是,就在门口问孩子和孩子交流,虽然它的门没有打开,但是我知道孩子在里面心情是越来越好。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原来我是不愿意向别人说起,因为,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而且作为一名,情绪能量和沟通能量的复制导师,自己的孩子都发生这样不愿意上学,把自己关在房间的事情,是多么让人丢人的事情。 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学习过的人,修炼过的人,身边都不发生事情,或者不遇到困难,不遇到障碍,而是遇到障碍和困难之后,能不能积极的面对,接纳,想办法去解决,这才是我们要去向的方向。 当我们相信所有一切的发生,都是一种提醒,那我们就会认真的总结自己,思考自己,想想自己哪个地方做的不够好?哪些地方还可以去调整?让自己走向更好?! 虽然此刻的女孩还没有开门,然而我的内心却很平静,我知道我要做的是平息自己的心情,做好自己的事情,(准备过几天参加虞城科协的,关于心理学的宣传的活动)用自己的状态去引领和影响孩子。 我知道这样一件事情的发生,是让我和女儿的心贴得更近的一次良好的机会,也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一次机会,所以我要感谢他,感谢女儿,感谢所有的发生。
雨樱花ran
我的被拉黑经历来源于生活与工作来个方面。
第一:生活方面,被阿姨拉黑。
近一两年,由于抚养孩子的需要,我更多的和“保姆“这个群体打交道,前些天,我又开始找阿姨,我的手机通讯录里面有大把的阿姨可供联系。
其中一个是一个80后的女孩,据我判断,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孩子,我发信息给她,微信显示我还不是她的好友,当时我不知道自己被拉黑了,于是重新加好友,对方通过,聊天愉快;
另一个阿姨,当时与我的交往非常愉快,当我发信息给她,同样显示我们不是好友,这一回,我知道我被拉黑了;
第三个阿姨,因为她感觉谈话不愉快,在我还没来得及解释之前,我的信息发不出去了; 此部分小结,我的被拉黑,始于“阿姨”这个群体。人的分工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不同的工作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视野,并改变着人们看待世界眼光,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到的哦。
第二种被拉黑渠道:来访者。
接下来的被拉黑,更是直接不含糊,它来源于我的心理咨询工作。
每天,都有5-6个人加我工作微信。鉴于个人工作与生活的繁忙,我没有太多时间去沟通关于心理咨询为什么要收费这码子事。我的经验与一直以来的看法都是:有咨询动机的来访,会在第一时间付费咨询,前设问题太多而过多犹豫的,TA的潜意识可能真还没准备好来找咨询师。来与不来,付费与不付费,其实都Ok,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一直在这里,你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需要咨询,我都在这里。
虽然我从来不曾删过任何一个工作上的来访,But,我确实也被少数来访直接拉黑。昨天,一个来访问可否咨询孩子叛逆的事情,我说可以,然后我说了收费的事情,对方问我在哪里,我说在武汉,然后,甩过来一句:算了……,我立马准备回应:没关系。字还没来得及写上去,屏幕显现出一行文字,告诉我我们已经不是好友了。好吧,我连委婉收尾的工作都被对方拒绝了。
还有一个来访问我:咨询可以免费吗。我说不可以。再问,免费分析都不行吗。我说不可以,这是我的工作。同样,我也得到了一句再见。然后,你懂的,我被拉黑了。
“拉黑”这个行为的背后,自然是有情绪的流露,愤怒也好,抱怨也罢,都是一种对他人直接的否定,其实,排除手机内存的需要,多一个人放在我们的通讯录里面,对我们的生活基本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那么,拉黑的背后,就是你不能允许这个人的存在,仅是允许一个名字在你手机上的存在,好像你都难去做到。确切讲:你根本容纳不了一个“你不喜欢的存在”。
如若不然,我们是可以接受一个“不喜欢的存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如此用力的去排除这个存在,想来,这个“存在”带给你的情绪,不是当下你可以自行消化的,要么,是对方的冲击力太强,要么,是你的心理空间不够。前者,与你的抗冲击力有关,需要增强抗压能力;后者,你的心理空间明显不足,你需要扩容。如果还有一个C选项的话,那就是你人品与修养不够,需要重新投胎找一个可以给到你更好教育环境,父母或家庭,或学校,总之,用另一个更好的容器来浸泡到你enough good,这个,离现实有点远,不太好操作……. 嘿嘿
而一旦拉黑,我想,你体验到的一定是分离,决裂这样的感受,而对方,体验到的,也必然是被否定,被抛弃,或者,被分离的感受。
我被拉黑了,我可以OK,如果你被拉黑,也请不要埋怨对方修养不够,机德不好,那是TA对自己的一种防御或保护,更不要反思自己为何会被拉黑。我的做法是:虽然我不想被人拉黑,但若被拉黑,在我这里就是翻篇,就是句号,不带情绪,就是给自己也是给他人最好的礼物。
图|网络
慢下来,心生活,我是心理咨询师蒋敏,愿与您一起寻回生活的初心。
欢迎关注公众号:翔步心理 ID:JiangminXL.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