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alikesyou
与50年前相比,男孩首次遗精和女孩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提前了年到2年。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小年纪、满脸稚气的孩子却长得人高马大,令他们的父母担心的是性器官发育和性心理萌动的提前到来,家长该怎么应对呢?
如果说孩子的性生理发育提前并不使父母担心的话,那他们性兴趣的提早到来却令父母忧心忡忡。有位妈妈曾不解地问:“我的女儿才7岁,怎么会对男女之间的事情那么感兴趣?一看到电视里的男女亲热镜头就目不转睛,和她说什么都听不见了。有一次她爸爸捂住她的眼睛,她就又挣扎又叫唤‘别捂啦,别捂啦!这个女人跟男人在做什么呀’。你说,我们做父母的怎么办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常见的问题,父母各自的处理方法将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欲堵还漏不足取
面对孩子性早熟的日趋普遍,有人呼吁要净化环境,杜绝一切可能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诚然,环境是要净化的,许多国家都在这方面不断努力,例如有些电影仅限成人观看,有些书刊不准卖给儿童,严格取缔黄色淫秽物品等等。可是,究竟要净化到什么程度呢?
许多人认为,“净化”就是不许孩子接触任何与性有关的事情,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比如,能在电视、电影中全部删除与性爱有关的内容吗?能让性
保健品商店、性病防治所全部都摘牌吗?能使孩子看不到母亲的乳房、卫生巾以及父母间一些亲昵动作吗?许多调查表明,周围的人对性的谈论正是儿童获取性知识(当然,这种知识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的主要来源之一。显然这是无法回避的。
许多人对孩子的担心仍出自这样一种观念:性是污秽的、下流的,接触不得,否则就会变坏。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许多父母对性讳莫如深,从而造成了孩子对性的神秘感。这些父母不懂得,性泛滥固然会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可是孩子对性的神秘感同样有负面作用。就像前面那位捂住女儿眼睛的父亲,他的行为恰恰是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对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可能发展到变态的程度,这类适得其反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循循善诱方上策
笔者曾经访问过香港著名的性学家吴敏伦博士,在他家里看到许多有关性的资料和录象带,而且都不避孩子。笔者问他:“如果被孩子看到了,会有不好的影响吗?”他回答说:“他们从小就接触这些东西,自然得很,不以为怪,对此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他的夫人又告诉笔者:“孩子小的时候问过我,‘电视里的一男一女在床上干什么呢?’,我说,‘他们在亲热呢!’。孩子又问‘那为什么还叫呢?’,我解释说,‘那是因为快乐而发出的声音’。”吴敏伦博士有两个孩子,那时都只有十二三岁,在学校里品学兼优,现在都已事业有成,是父母的骄傲。
当然,性学家的家庭情况与一般人的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该肯定,性是绝对自然的事情,如果以自然的态度对待它,孩子就会健康发展;如果遮遮掩掩、神秘兮兮,反会弄巧成拙。清代末年的革命家、思想家谭嗣同曾经说过,对待性,就像“藏物于箧”,“人愈不得见而愈想见”,干脆把这箱子打开,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了。恩格斯也说过,德国的工人阶级总会有一天以十分自然、坦率的态度,来谈论他们白天和晚上感到惬意的事情。
我们并不提倡让孩子过早地懂得性问题,如果他们了解得早了一些,也没什么可怕。父母的态度起了决定的作用,这种态度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孩子性心理的发展方向。
父母应该知道,在“真空”中长大的孩子是没有抵抗力的,在性问题上也是一样,不要妄想把孩子关在“真空”里,净化环境固然重要,增强孩子的鉴别力、抵抗力更为重要。当孩子接触到性问题时,父母应以科学的知识引导孩子,使孩子既自然又严肃地认识性,这才是对待性心理早熟的正确态度。
花葬夏季
家长不应回避性教育“性冲动是与饥饿、干渴或者求生的要求一样重要的本能,存在于潜意识中。”刘萍老师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回避“性”这个问题。像身体的其他任何官能一样,性行为的发展和进化是一个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的进程。父母必须认识到性行为是人类的本能,它应该被探索、研究和掌握,首先是从身体上,然后是从心理上和精神上。这三者在早期就相互交融,父母的唯一任务是帮助孩子疏通这个能力的渠道,完成这个过程,或者去除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但是在孩子任何年龄阶段,它都不能被压抑。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面对孩子们“我是怎么来的?”、“牵手会怀孕吗?”等问题时,您是怎么回答的?两位老师认为,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该既不过分担心尺度,也不过分渲染。由于大多数父母受传统思想的教育,自身没有健康的性教育观,从父母那里也没有得到性知识的教育,认为“性”这个话题是尴尬的,所以不好意思大声说出与性有关的词语,不愿意面对孩子也有性属性这一事实,更不愿意与孩子一起讨论性,担心会不会告诉孩子“太多”性知识,孩子就会跃跃欲试。“事实刚好相反,所有研究表明,如果家长能够开诚布公地与孩子讨论性,可以推迟孩子尝试性行为的时间,如果家长从不提起这个话题,孩子只能通过不正常的渠道或亲身实践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会过早地尝试性行为。”刘萍老师说,有的父母甚至误认为性教育仅仅是性行为的教育,其实,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感受和我们如何对他人。那么作为家长应该记住以下几点:1、性教育永远不会太迟一些父母自身认识和通过学习,认为性教育是很重要的,而且从0岁就应该开始,但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错过了从0岁开始教育的时间,认为从青春期才来进行性教育会不会晚了。但事实研究表明,无论处于什么样年龄层的孩子对性知识都是有需求的,只是需求不同而已,年龄小的孩子也许容易教育,可青春期的儿童更愿意听父母讲解,向孩子传授性知识始终都是有益的。2、有时需要你主动打开话题青春期儿童可能不会直接向你提问,但并不表示她们没有问题或从来不想这些。年轻人需要获得性知识,她们通常会从多种渠道找到这些信息。如果你想让孩子找到的信息符合你的价值观,就得开口与他们谈论。“给予知识不意味着给予许可,无知才是导致错误决定的根源。”刘萍老师强调。3、挑选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父母都知道在私隐的场合,双方都会在比较放松和专心的氛围里,谈话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可如果孩子在一个不太合适的时间提问,可以告诉他要等会才能回答。记住,不可以以此为借口来逃避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发现你并不想回答这些问题,他们就会去问别人。4、别指望一劳永逸性是一个大主题,家长无法通过一次谈话涉及到它的方方面面。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会改变。家长对当初那个5岁小孩的谈话,不可能应用于对一个15岁的少年。5、不要硬充专家刘萍老师说,如果孩子问你的某个问题,你对答案不是很清楚,你可以诚恳地告诉孩子,这个我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一起去寻找答案。比如说,一起上网,去图书馆,甚至于一起去找医生咨询等等。6、尊重孩子的人际关系“友谊关系和恋爱关系,在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轻率地 责备和批评孩子,孩子的心理防御系统启动的话,就会停止与你的交流。”刘萍老师说,这是我们沟通中最怕发生的事情,请接纳和支持他们。让青春期的孩子知道多么爱他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当他对自己的性取向犹豫不决时,关键是告诉孩子,“我爱你,永远爱你”、“无论你是怎样的人,我永远尊重和支持你”,家长也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的教育机会,对孩子要有耐心,别忘了你的幽默感,多询问孩子的意见。■性教育小贴士:(1)肯定孩子勇于发问是一件好事,可以这样说:“这真是个好问题,我很高兴你问我这个。真高兴你注意到了,嗯!这个问题非常重要。”(2)搞清楚孩子在想什么,真正要问的是什么。你可以这样说:“对这个问题你知道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猜呢?你听人家说了些什么呢?(3)准备好想要传达哪些信息给孩子,这些信息可以是,好奇很正常,多问问题没关系,我会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你这样就已经很好了。(4)回答要简练,使用正确的语言。(5)鼓励孩子回应你的话,你可以这样说:“你懂了吗?有没有道理?你怎么看呢?你还有问题吗?”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