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1

和平海棠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王无为心理咨询师照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imawari30

已采纳

看到新闻时,我和很多人一样都哭笑不得。

一个95后的姑娘,因前一天未吃荤,导致第二天早上全身无力,肉瘾发作。故而请假下半天。据了解,妹子每天从家到单位要来回4个小时,由于近期工作繁忙,她一个月都没休息。平常顿顿不离肉的她,当天浑身无力,决定请假去吃肉,没想到获批了。负责人更是慷慨回复:肉量要达标。

新闻一出来,很多人开始讨论95后。在微博公众号甚至各大网站,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有关95后的新闻,前段时间甚至有一个关于95后立遗嘱的报道。大家都在问,95后是怎样的一代人。

作为标准的95后,并且处于95后的交友环境中,我觉得95后,是年轻的一代。

很多人都说,95后没梦想没追求,遇到困难只会退缩,完全没有一点激情和热血,甚至嘲笑95后,是没出息的一代,被手机毁掉的一代。我不否认95后中,有一部分是这样,但大部分,都充满着斗志和理想。

我的好朋友是96年的,她因为家庭原因高中毕业就出去上班,在工厂流水线上,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她很少跟我说辛苦,偶尔吐槽,说几句又斗志满满,说明天会更好的。放假的时候我们都会聚一聚,她说她很羡慕大学生活,还说要赚很多钱,去开一家书店。

不论怎么说,朋友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从来都没有忘记她的梦想。这是她最让我佩服的一点。

除此之外,我身边有一大批人想要考研,她们说想抓住学生时代最后逆袭的机会,于是每天六点多起床,十点多回宿舍,三点一线,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

还有创业的,工作的,实习的,都在自己的地方坚守着,不到楼兰终不还。

作为95后,她们有思想,有追求,有自己的目标与方向。这样的95后,并不是颓废的一代,没出息的一代。

相反,他们年轻,有资本,所以他们无所畏惧,充满斗志。

作者简介:洛子帅,新媒体达人,写作变现导师,微信公众号:我是作家。

王无为心理咨询师照片

313 评论(13)

karenhoney

近两天,有一张请假条成为了“网红”。一名95后女子因前一天没有吃肉,第二天上班时全身无力。姑娘以肉瘾发作为理由向领导请假半天。看过这条新闻后,我不得不佩服95后的勇气!能以这样的理由向领导请假,对于我们80后而言简直是无法想象。

在我看来,95后这代人是追求个性的一代人。与我们80后相比,他们有表现自我的强烈诉求,对自身的需求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是自私的,只不过说明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信心满满,很清楚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95后这代人是见多识广的一代人。与我们80后相比,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从小就会利用网络等多渠道获取各种信息。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95后从小就跟着父母出国旅游,自幼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因此,他们的思想都比较开放,勇于尝试,对新鲜事物的包容性更强。

95后这代人还是努力奋斗的一代人。我身边接触的95后,学生时代都是在各种课外班中度过的,几乎都有一技之长。他们有着清晰的人生目标,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目前,在各个新兴领域中,往往活跃的群体都是95后,他们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总之,我还是很喜欢95后这一代人的。因为每一代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值得被欣赏被尊重的。

83 评论(10)

小熊爱兔兔

讲授课程本科生:学前心理学、幼儿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史、心理测量与诊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研究生:儿童心理学理论动态研究、儿童游戏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现指导研究生14名主要科研方向学前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学前儿童游戏心理主要科研项目共出版著作40余部(其中,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SCI检索论文摘要1篇,重点刊物论文30余篇,外刊7篇),出版教学录像片两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6项、校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 主持的科研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幼儿创造力与社会性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已结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关照研究”(进行中)主要科研成果论文类(1995年至1997年在外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日两国母亲育儿心理的对比研究”,《日本国际幼儿教育学会研究论文集》,“儿童发展加速现象研究”(1),《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论文集》,“中日两国儿童发展勾配现象的研究”,《第21回OMEP世界大会发表论文集录》,“儿童发展加速现象研究”(2),《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论文集》,“中学生食生活的教材开发”,《日本弘前大学教育实践研究集录》,(获校级科研成果奖)“青森县初高中女生食生活的现状调查”,《日本弘前大学教科教育研究纪要》“关于女子高中“间食”的授课实践研究”,《日本弘前大学教科教育研究纪要》,(获校级科研成果奖)重点刊物与CSSCI论文王小英:“国外关于游戏功能研究的新近展”,《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关于游戏经验对幼儿解决问题效用的研究”,(1)《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关于游戏经验对幼儿解决问题效用的研究”,(2),《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日本保育内容的几种建构学说及其启示”,《教育导刊》 (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王小英,王丽娟:“个体概念早期发生探微”,《学前教育研究》,丰田弘思,米谷光弘,车文博,高健,王小英:“关于日中大学生记忆活动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探新》王小英,陈容辉:“学习障碍儿童的‘障碍’探析与鉴别”,《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丰田弘思,车文博,米谷光弘,高健,王小英:“关于中日大学生精制化活动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王小英,郭娟:“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学前儿童创造人格的构成与塑造”,《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王小英:“哲学视角下儿童游戏的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王小英,杨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散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王丽娟,郭丽华:“近十年来国外游戏研究新进展”,《心理科学》,((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王小英,努尔沙拉:“从历史角度看游戏在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外国教育研究》,,., Yang,Y.,Li,L .. “Research on features of divergent thinking development of childrenaged 3-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39(5-6):192-192.(SSCI)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王小英:“论发展中的学校教研工作”,《中小学教师培训》,王小英:“无为而为的游戏活动与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王小英,杨海燕:“4-6岁儿童未来时间认知教学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9月)王小英:“探寻儿童游戏意义的新视野”,《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日本幼儿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整合性与连续性”,《外国教育研究》,王小英,车文博:“精神分析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心理科学》王小英:“教育原点的偏离与回归:点化与润泽生命”,《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通讯作者):“走进幼儿生命的教育—一场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话”,《学前教育研究》,王小英,石丽娜:“3—6岁幼儿合作学习的水平与特点”,《学前教育研究》,孙贺群,王小英:“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价值、机制与促进策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学前教育研究》,张宇,王小英:“20世纪以来联邦干预下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启示”,《外国教育研究》,王小英等:“3—6岁儿童情绪理解过程:情绪表现、归因和调节”,《心理科学》,王小英等:“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张宇,王小英:“论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当代教育科学》,孙贺群,王小英:“从保守走向进步:历史视野中20世纪初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孙贺群,王小英:“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的历史转型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核心期刊与省级论文王小英:“幼儿体验认知的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早期教育》,王小英:“切勿扭曲儿童人格的发展”,《幼儿教育》,王小英:“父母如何满足婴儿交际的需要”,《幼儿教育》,(《教育文摘周报》全文转载)王小英:“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王小英:“满足儿童印象的需要”,《早期教育》王小英:“坚持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学研究》王小英:“让孩子学习乐观”,《家政与家教》1999创刊号王小英:“托起孩子,让他飞!”,《家政与家教》王小英,万垒俊:“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成因分析与鉴定”,《普教研究》王小英:“母子互动关系的建立及其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导刊》王小英:“孩子生活中的父亲”,《为了孩子》王小英,陈容辉:“学生厌学的机理与防治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王小英:“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幼儿教育》王小英:“开发幼儿创造潜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育导刊》王小英:“父所不欲,勿施于子”,《早期教育》,(下)王小英:“让孩子扎牢生命的根”,《早期教育》,(下)王小英:“论儿童游戏与动物游戏的联系与区别”,《教育导刊》王小英:“瑞吉欧方案教学与幼儿创造潜能开发”,《幼教新视野》,王小英:“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幼教新视野》,王小英,万磊俊:“学前儿童自我的成长与扶植”,《幼教新视野》,王小英:“母-婴心理治疗系统模型述评”,《中国家庭教育》,王小英:“幼儿园教科研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教育》,王小英:“父亲的教育职能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幼教新视野》,王小英,杨继英:“从人才观的视角透视学前期家庭健康教育的意义”,《中国家庭教育》,王小英:“要学会敬畏生命”,《教育导刊》,王小英:“日本幼儿园教育课程研究动向”,《幼儿教育》,孙冬颖,王小英:“被忽视幼儿的行为表现及其教育对策”,《幼教新视野》,王小英,李雪艳:“论运用恰当的刺激模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教育导刊》,王小英:“心理咨询师在日本幼儿园”,《幼儿教育》,王小英,王琦:“图画书:选择有要领,阅读有诀窍”,《为了孩子》,王小英,王晓娟:“教玩具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幼儿教育》,王小英:“警惕早期教育窄化的学习倾向”,《教育导刊》,王小英:“儿童游戏乃‘无为而为’”,《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朱家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小英:“幼儿园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教育活动的指导”,《幼教新视野》,王小英,员春蕊:“幼儿心理问题解答”,《学前教育》(家教版),王小英:“开发课程资源不容忽视的路径:幼儿合作学习”,《儿童与健康》,王小英,石丽娜:“幼儿合作学习的意义、内涵及特点”,《学前教育》,、2王小英:“合作学习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教育导刊》(专家论坛),王小英:“幼儿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教育导刊》(专家论坛),王小英:“正确认识与处理幼儿合作学习中的四个关系”,《教育导刊》(专家论坛),王小英:“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应凸显对‘人’的关照”,《教育导刊》(专家论坛),王小英:“关于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导刊》(专家论坛),王小英:“走向为学而教”,《教育导刊》(专家论坛),著作与教材类王小英,满晶编著:《学前心理学》(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课程目标与评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小、中、大班课程计划与教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设计》, 1999年5月韩秀英主编,王小英,吴淑范等副主编:《幼儿创造性思维训练》(上、下),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9年11月韩秀英主编,王小英,吴淑范等副主编:《儿童创造思维训练理论与实践》,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9年11月蔡珂馨主编,姚伟,王小英副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用书、家长用书),长春出版社, 2001年6月李春萍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5月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10月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王小英,张明编著:《心理测量与心理诊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日]松田道雄著:《育儿百科》,王小英参译(王少丽主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9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7月韩秀珍,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方案教学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王忠民主编:《幼儿教育辞典》(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4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教师用书》(上册),(小、中、大、学前班,共4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幼儿操作材料》(上册)(小、中、大、学前班,共20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王小英著:《创造力学前课堂》(上、下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王小英主编:《新教子1000问》(上、下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1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教师用书》(下册)(小、中、大、学前班,共4册),吉林教育出社,2005年1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幼儿操作材料》(下册)(小、中、大、学前班,共20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设计与反思》(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10月王小英策划:《“促进幼儿创造人格有创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实验基地研究成果集锦之一、二、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马云鹏,王小英主编:《高级教育研究法》,东北师范大学自编教材(4+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2005年11月王小英主编:《365 幼儿妈妈半小时》(上、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马云鹏,孔凡哲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王小英著:《儿童游戏的意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王小英主编:《智力学画》(全十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5月王小英主编:《小小巧手DIY》(全五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崔哲、王小英、蔡珂馨主编:《自主探究创造教育》(实践篇)(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全四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5月崔哲、王小英、蔡珂馨主编:《自主探究创造教育》(理论篇),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5月王小英参编:《中国孩子必备自救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王小英主编:《幼儿数学基础与拓展》(三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王小英、蔡珂馨主编:《主题活动与幼儿成长》(走进儿童——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安全常识操作手册》(三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车文博主编(王小英参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二卷、第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日]高杉自子著,王小英译:《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李季湄审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蔡珂馨、王小英主编:《区域活动与幼儿成长》(走进儿童——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鉴定成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促进幼儿创造人格与创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五”重点课题:“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已结题)国家教委基础教育中心课题:“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心理学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幼儿创造力与社会性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 (已结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已结题)

249 评论(12)

艺术边上观望

95后,是自我与自强的一代人。

新闻报道一个95后的姑娘因肉瘾发作请假半天。据了解,妹子每天从家到单位要来回4个小时,由于近期工作繁忙,她一个月都没休息。平常顿顿不离肉的她,当天浑身无力,决定请假去吃肉,哪知道领导竟然批准了。

新闻一发出来,很多人都把问题移转到了95后,不少人说95后是矫情的一代人,不能吃苦的一代人。但其实并非这样。

95后,今年最大的23,最小的也成年满了18岁。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00后的诞生,95后也开始“奔三”,慢慢被这个社会遗忘。

竟然看到这样的新闻,第一批95后已经结婚,已经离婚,已经相亲,已经开始脱发,已经开始养生。作为95后,我想说95后,其实是自我的一代人。

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家里可能不会太富有,但温饱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在这个成长环境下,我们懂得吃苦,明白为家里分担。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95后,他们很有责任感以及担当,因为自己成长的大社会背景给他们一种想要追求更好生活的推力。

95后,现在不少人已经工作,分布于各个领域。熬夜,加班,赚钱,不断地想要证明自己。有着自己的思想,不随波逐流,自我还是也自强。

很多人说,95后是没有梦想的一代。其实并不是。大部分95后,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会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就算通宵熬夜赶一个文案,只要能够做好,她会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就算加班到深夜没有人陪,他心里会觉得孤单。但更多的是习惯。

拿新闻里这个肉瘾发作的姑娘来说,她每天从家里到单位需要四个小时,挤公交地铁,甚至要早起等等,连续一个月没休息,她并没有觉得辛苦。95后最大的特征,是知苦而不说苦,他们能够清楚,这些都是成长路上的必需品。

95后还是养生的一代,20开头的年纪,保温杯不离手,红枣枸杞时常备着。对于身体,他们显得格外珍惜,因为这是革命的本钱。

这一代人,努力拼搏,充满着思想,知识为了在这个宇宙有一些存在感。

希望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

9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