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2

茱莉亚罗伯杨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张沛超心理咨询师收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暴脾气媛媛

已采纳

天空,是云朵的寄居地 海洋,是鱼儿的寄居地 人生,是梦想的寄居地 身体,是灵魂的寄居地 没有云朵的天空显得空乏 没有鱼儿的海洋显得死气 没有梦想的人生显得单调 没有灵魂的身体 只不过是  一具尸体 曾几何时  身体弄丢了灵魂 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睡觉 起床 洗漱 早餐 工作 中餐 工作 晚餐 休息 睡觉 起床 洗漱 早餐 工作 中餐 工作 晚餐 休息 睡觉 起床 洗漱 早餐 工作 中餐 工作 晚餐 休息 睡觉 起床 洗漱 早餐 工作 中餐 工作 晚餐 休息 睡觉 、 、 、 、 、 、 日复一日 月复一月 年复一年 看似规律的生活 其间却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不知人在何方 不知身处何地 忙碌掩饰着空洞 习惯掩藏着恐惧 别人笑,我也笑 别人哭,我亦哭 嘴上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手上做着心不遂愿的事 只因灵魂远离了ta的寄居地 但有那么一些微妙的时刻 灵魂会在你的心中轻轻的呼唤 我在这里  我在这里 请让我回到我的寄居地 请让我去感受着我的感受 请让我去说出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请让我去做出我爱做的事情 请让我成为我自己 只要身体愿意 起心动念: 灵魂回来吧!!! 心身于是逐渐合一 就仿若凌波丽坐进了零号机 天空有了云朵 海洋有了鱼儿 人生有了梦想 身体有了灵魂 自由从此彰显 人生因此变得有意义 有人会问,我们又如何意识到自己的灵魂到底落在了何处呢?有时候,仔细聆听也无法听到ta的声音;有时候,四处遍寻也寻不着ta的踪迹;我们渴望着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 在这里,团体,将会帮助你一起寻找你的灵魂,寻找你的自由所在之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在这里等着你,陪着你一起去探索你的灵魂之地~~~ 团体时间 2016年12月18日 19:00——21:00 沙龙地点 贵阳市解放路19号虹云大厦三单元202室 (蓑草路口往嘉润路口方向,大掌柜辣子鸡楼上,耀华玻璃旁) 沙龙人数与费用 人数:12人体验,人满即止 4人观察,人满即止 费用:20元/人 恕不接受空降 (另:转发微信到朋友圈所有人可见,截屏并发给以下微信号,参加沙龙免费哟~) 团体带领者 宋杨 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取向,动力性团体带领者。 受训背景: 中法高级精神分析/ 薛伟邹政动力性团体(体验及观察)/李新雨拉康中高级研讨班  /曾奇峰精神分析网络课程 /丛中初中高级精神分析 /“欧文亚隆”团体  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人本存在、精神分析课程 / 曾奇峰阻抗防御机制中级课程 /曾奇峰释梦中级课程  /沙盘中级心理咨询师  /首届当代自体心理学实战工作坊初中高三阶(徐钧)/ 舞动治疗工作坊 /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坊 /卢梭青少年精神分析工作坊 /卢林网络督导组 /薛伟网络督导组 /薛伟老师比昂工作坊 /施琪嘉女性精神分析/  施琪嘉释梦课程/李孟潮荣格工作坊 接受两年的个人分析(持续中) 亦攸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受训背景:中美班精神分析三年连续培训 / 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培训(帅莉组,费小懿组) / 曾奇峰精神分析技术工作坊——防御机制与阻抗的识别和处理  /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网络课程 / 丛中博士《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中高级课程 /  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资料连续培训第12期中高级课程 /  欧文亚隆团体网络初中高级课程培训 / 张沛超博士“现代精神分析系统培训工作坊 ”/  盛晓春教授系统式家庭治疗初中高级、督导 / 薛伟、邹政老师,精神动力取向临床病理心理学解析与案例督导学习; / 沙盘游戏咨询师(中级)专业认证培训/儿童游戏治疗 / 大学糖《大咖天团》微课 / 李孟潮受伤疗愈者工作坊 / 施琪嘉创伤课程 / 费小懿欧文亚隆团体100小时个人成长体验 / 卢林网络督导组24小时 / 薛伟网络督导组90小时 / 卢林精神分析初级网络24小时 / 薛伟老师比昂工作坊。 / 苏晓波老师比昂工作坊。/薛伟、邹政网络动力性团体体验学习和观察学习。/ 张天布团体督导学习。 个人体验200+小时,持续中。

张沛超心理咨询师收费

332 评论(14)

爱中爱帼

刷起某音,某视频或者是浏览器来的时候,常常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眨眼间几个小时过去了,过去之后虽然会有小小的内疚感。但是再次刷起手机的时候,还是会重复同样的感觉。 所以经常抱怨,是手机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于是手机成了那个浪费时间的替罪羔羊。如果没有手机,是否自己就不会花费时间在没有必要的事情上呢?我们来回想到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但是消磨时间的,照样大有人在。那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在手机上消磨的时间也就等于占据了做别的事情的时间,我们通常把这个叫做拖延。但是你知道吗?拖延并不是看似是无意识的行为,其实拖延是有预谋的,它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才用拖延来挑战手头上正在做的工作的。 心理咨询师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说,拖延分好多种,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理由。一个人拖延的越严重,说明其所需要配重的情景越艰难。 《我的内在无穷大》,张沛超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张沛超,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畅销书《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本书通过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带读者解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生难题。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一切迷茫与困惑的解药,唯有不断地认识自己。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拖延问题上,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市面上出版的关于解决拖延的书籍也有很多,但是有的书籍只是从行为表面上来解决拖延问题,没有提到意识到内在深处的问题。 而作者认为拖延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防御机制,也就是把多种比较简单的防御机制组合起来。 你看每当我们拖延的时候总是给自己一个理由,其实每个人的拖延都有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是尽管内心深处的复杂盘算得出来的,盘算自己面临着怎样的情景,同时存在着怎样的挑战,目前的资源如何,挑战的胜算如何,通过这一系列的盘算后,会认为自己可以晚些再行动,所以就会选择拖延。 作者认为拖延意味着可以维持当前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会给人一种比较舒服的感觉,即使有时存在于幻想中,也要尽力去维持。 拖延的一个普遍原因是,害怕成功,因为不拖延有时意味着成功,就意味着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在追求未知的东西的时候,可能会害怕。拖延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害怕成功,而是害怕失败,认为只要我不做,那么就无所谓失败了,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一个失败者的印象。还有一种拖延是因为被动攻击,被安排的事情内心的基础情绪和抗拒。 这种经过精心算计过的拖延,怎么破呢? 作者认为可以通过观察自己拖延的事情,反推自己的价值观,当拖延发生的时候,也是一个自我觉知的机会,通过自我觉知,可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只有这样才会主动采取行动,而不是被别人被动行动。 我们的情绪、行为和防御机制等构成了我们庞大且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随时影响着我们的抉择。 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学,到了学校之后,把车停到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的地方,以方便倒车。就在我倒车的时候,突然两个骑电动车的家长把车放在了我的左边,而后又一辆红色的小轿车停在我的右边,就在我为倒车担忧时,旁边开小汽车的女士跟我说,你快开一下车,挡着我的路了。突然我的心里猛地窜出一股无名火,来的比我晚,挡住我的路不说,还在支配我!我觉察到了这股愤怒的情绪,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引起我这么大的愤怒呢?我意识到是他的支配,因为没有人会喜欢被别人控制或者支配。这时候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一件小事很快就化解了。 作者张沛超认为,愤怒的背后是脆弱。当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正视这种情绪,因为每一种情绪都是对过去的自己或者是环境的投射。 当我们比较容易地感知到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处在某个情景中的情绪从的判断,就是情商的核心。拥有高智商的人,对自己的情绪都有非常敏锐的了解和觉知,然后逐渐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系统,随后才能对别人的情绪疏导和影响。 情绪是一个光谱,接受了情绪文化,我们的情绪光谱才能变宽。所以作者认为真正的情绪认知能力代表着一种透明的接纳,这种接纳能让人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情绪,关键然后人的情绪才能变得稳定平衡。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其实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处在这个多姿多彩的花园中,只有稳定的情绪才能发现内在或者外在的世界的美好。

21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