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器
谢邀。的确很难,前面的朋友都说的很对,咨询师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从事的工作。根据最新数据获得心理资格证的大约有170万人,但是真正从业的大概只有10多万,为什么呢?因为心理工作还需要更多的投入,一个真实的数据给你,我现在是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业6年,其中4年的经验还是在学校的时候积累的(给学校学生或教师提供免费心理辅导),专职的经验只有2年,从14年后开始,每年参加各类大大小小的培训和购买心理学书籍(每月不下于500支出)超过5万(心理培训真心贵,o(╥﹏╥)o)每周一次个人体验一年费用大约是万,督导每周一次一年下来大概是万,交通、住宿(因为培训经常在外地)暂记1万,每年光投入的费用大概就有9~10万(据我了解在圈内只能算中等投入)。还有时间、精力等~(宝宝心里苦o(╥﹏╥)o)没有3年的沉淀你真的不敢接咨询,因为你得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如果没有决心和对心理学的热爱,我想我早就放弃了吧。所以,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恭喜你,你可以成为心理学爱好者,懂一点心理学对生活、工作、家庭、教育都有好处,但是想要成为一名靠谱的咨询师,请考虑是否愿意用那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投入到这份事业中。然后再来说你很关心的收入问题,很多人说咨询师挣钱很轻松,50分钟300-1000的咨费,每天接一两个咨询就可以衣食无忧了,对不起,现实告诉你,真正挣钱的并不是咨询,咨询的流动性非常大,短程咨询相当多(10次以下的),那么你就需要随时去寻找客户,推广自己,靠什么?靠讲课靠培训,好吧,你又得去参加各类讲师培训,你想做推广,请先学习……(如此无限循环)很多人都会说,靠看书可以吗?咨询是一门手艺,需要亲身去实践去体会,就像医生必须真正学了解剖才敢下刀一个道理,来访者来到工作室,如果你给别人带来心灵上二次伤害那是件极为严重的事(很可惜,国内有一部分杂碎并不在意这些,所以搞乱了心理市场。)。然后再给你讲一个真实案例,我有几个大学生跟着我学心理学,其中一个因为坚持了2年不仅考了证,还跟我学完了精神分析经典理论,给了他一个公益咨询的个案由我督导着做,半年下来,他跟其他几人已经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了,同样的听课,他听到的他知道哪些是实践、哪些是理论,哪些是理论结合实践,就会在咨询中去运用,而其他几人则停留在理论上,依旧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听什么,我经常会说他们“这就是听的层次不同。”学习是有层次的,如果光靠书就能提高工作能力,我想我国的阅读量一定会是全球第一。心理学入行有风险,入行请谨慎。好了,如果经过以上的纠结你确定要从事心理工作了,可以看下面的解答了。就目前行业情况来看,如果你现在要入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学历、专业、工作经历都没有,今后的心理咨询行业要求会更加严格这是肯定的,现在行业也在整顿和调整当中,今后的竞争和门槛会更高。当然万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是真的很喜欢这个行业,也是可以努力尝试的。1、提升学历,目前学历提升环境还比较轻松,你可以找个机构报考学历提升,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一定要越早越好。2、获取资源,如果你有一份比如人事或心理相关的工作或资源那就最好不过了,去了解企业的相关管理心理或员工心理等,看看是否适合自己。3、资格认证,很可惜,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已经取消,目前市场可认可的只有中国心理学会的注册心理咨询师认证,要获得这个认证很困难。所以得等相关新的认证机制出来你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去报考,不过学历一定是有要求的,至于专业有没有要求就看具体情况了。4、真的入行后来考虑相关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比如参加技能培训、个人体验、督导等。
winnie222626
他人只能给你指出门的所在, 真正跨过那扇门的是你自己。 快感易于消退,带来不满足,驱使着追求更多快感。现代人一种普遍的状态:深深迷恋感官愉悦,但这种快感都只是稍纵即逝的享受。 并且那些寻求的快感会迅速消失,然后令我们渴求更多。我们会花时间追求下一件令人满足的事物:下一个甜食,下一次性接触,下一次职位的提升,下一次网上购物……但兴奋感总会退去,而且总会使我们渴求更多。 欲望驱使人类行动的模式是怎样呢? 首先是满足那些需要能够带来快感,因为人类包括动物都愿意追求能带来快感的事情。 其次是快感不会长时间持续。毕竟,如果快感不消退,我们就再也不用去追寻。 同样道理的还有性爱:交配一次,余生都将沐浴在欢愉的回味中,这样根本不可能将大量的基因传递到下一代。 最后是我们的大脑机制会优先地去享受快感,而不是思考快感消失后的空洞。 这也是人们由衷地追求食物、性爱和社会地位的核心因素。 你或许会问,既然快感在得到之后不久就会消退,让人不断渴求更多,那么为什么还要如此积极地追求快感呢? 因为快感是内心欲望得以满足的体现,那些欲罢不能、不断索求快感的行为,其实是在填满内心欲望的无底洞,也是让自己沉浸在幻想的“美好世界”中无法自拔。 我们以电竞游戏为例,游戏是一种欲望满足的媒介,谈不上好与坏,但从我们沉迷游戏的朋友身上,可以理解“玩游戏”与“沉迷游戏”间的巨大区别。 好的游戏都有强大的反馈系统,当你每完成一个小部分,游戏就会告诉你离最终的目标还有多远,随时能看到最新的进度。 比如说你已经超过了微信朋友的多少人、上升了多少级别、你头顶的血条增加了多少,这就是游戏的即时反馈,这就给了我们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即使在游戏里失败了,依然会让玩家能迅速接受失败然后重新继续玩。 这个在工作里我们是比较难做到的,如果工作遇到了挫折,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有一段低沉的时期来调整自己。 但是在游戏里你要是失败了,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点一下重来的按钮,继续新的游戏。从游戏设置的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到,游戏是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目标感、成就感、和意义感。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可以持续在网吧玩游戏,可以1天不吃饭、3天不睡觉、1个月不出网吧。 但是如果让我们1天不吃饭、3天不睡觉、1个月都在图书馆里学习,这个过程肯定要比玩游戏艰难得多。 坚持玩游戏,可以说太容易了,但是反过来坚持学习、坚持高效率工作,可能就难得多。佛常说人生充满无尽的苦,这是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不断追求感官刺激、不加节制所造成的。 我们对欲望满足带来的幸福感有过高的预期,但这种幻觉本身是很微妙的。如果我问你,下一次升职,或者下一次考试得到优秀,或者再吃一个甜甜圈,是否能给你带来永恒的幸福。 你肯定说“不能”,当然是不能,所以我们需要持续的追求下一个欲望的目标。 并且,我们追求快感和欲望的满足时,常常会感到巨大的孤独、空洞、寂寞和无意义,同时伴随着对未来认知失衡的状况。 比如我们在职场上,只是在预想升职带来的收入提高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却很少考虑随之而来的棘手责任。 比如我们在看到甜食时,立刻想到的是它多么美味,而不会想到吃下它几分钟之后就会更想吃下一个,也不会想到糖分刺激消失之后,人会感到疲倦和焦躁。 这可能是我们内心里一种从未说出的潜意识,认为一旦达成某个长久追求的目标,一旦我们取得可能范围内的最高成就,就可以放松了,或者至少事情会一直变得更好。 这印证了一句老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想要获得越多,就需要付出的越多。 甚至也可以这样去理解:“世界物质能量是守恒的,我们的付出与收入在物质的多个层面最终是平衡的”。 所以,当我们被欲望驱使着陷入追逐快感的模式中时。 首先要清楚“欲望☞快感☞无意义”的无限循环模式,认清自己的行为模式是意识改变的基础。 其次要重新树立改变的动力与勇气。 许多人也许明白这个道理,却依然走不出这个困境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改变的动力和行动的勇气。 最后是让自己的思考“多走一步”。 当一个人的思维逻辑还停留在享乐和欲望时,自然会被单纯的愉悦和快感蒙蔽心智。 归根结底,生活的幸福就是在意识到精神痛苦而不适和被这种痛苦控制而不适之间做出选择。如果你想逃脱欲望的陷阱,就摆脱那些阻碍你认识真正的幸福的思维,那么首先就要了解这些思维,而这个过程是会令人不悦,而真正能跨过那扇门的是你自己。 文章作者简介:灿亮,静坐冥想师,心理咨询师,终身学习践行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