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an娟娟123
石头道街十八号有一个,我去咨询过,效果很好,老师是精神分析方向的,哈工程心理咨询研究生毕业,擅长青少年心理,厌学,叛逆,婚姻情感,各种神经症等等,可能不全面,我看她介绍里有,你可以看看有没有适合你问题的,咨询风格属于轻松的
你的秋天
家长:请警惕孩子世界里的上瘾性行为!5月12日,男孩因家长没收手机不让玩游戏跳楼坠亡。 5月15日山东一初中生考试时玩手机,被老师没收,回家后被发现坠亡。 6月6日,一中学生写下“遗书”爬上阳台欲跳楼,遗书内容写到: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你们去生一个更好的吧。 还有更狠的 “重生”游戏,让男孩拽着妹妹从四楼露台跳了下去,原因竟是游戏中能重生,就是想试一试。 这些还只是最近的,像这样的新闻还有很多很多,百度搜索孩子打游戏跳楼,得到的相关结果竟然有2490000个。 十一、二岁的年纪,正是读书和成长的年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浑身充满着朝气和阳光。 可是有些孩子竟然会如此偏激和狂躁,动不动就要用生命做威胁,真的是让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我不禁想问,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中国儿童中心组织发布过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六成以上的孩子课外除了上辅导班,剩下的时间大部分都会拿来刷短视频、打游戏、网聊。 沉迷于手机游戏带来最严重的后果,并不是孩子的时间被耽误了,家长的钱白花了,而是手机带来的轻松和愉悦让孩子们的兴奋阈值不断提高。 以致于让孩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或许,有很多旁观人会说:手机害人,可真的全是手机的错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家长现在的局面,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思考一下。 理性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首当其冲的责任 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 我们之前说过的男孩玩手机被父母训斥,因接受不了心中落差,选择跳楼轻生,如果时光能倒流,想必孩子的父母再也不会责骂于他。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悲剧发生了再也无法挽回。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善用批评。 批评是对孩子不良思想行为以及做错事情的否定。批评时既不能讽刺,也不能奚落,更不能谩骂,最重要的是做好说服教育。 被溺爱的花朵,孩子的抗打击能力越来越低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一孩式家庭,也造就了4+1模式下的溺爱养育。爸爸妈妈,爷爷奶奶,4个大人围着1个孩子转。 于是,就会出现以下画面:明明该吃饭了,可孩子在玩手机,叫也叫不动,于是所有人都等着孩子玩完在吃饭,要不就是吃完饭可以在多玩1小时手机,对孩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溺爱是害不是爱, "教育家卢勤曾说过:"过分溺爱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父母过度地付出,只能养出一个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的人。" 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她们需要的是一门科学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盲目的引导。 当代中国父母的现状: 1. 跟孩子交流少; 2. 在工作、生活、孩子教育等方面压力大; 3. 受传统育儿理念影响大; 4. 对孩子心理发育不太了解。 方法不当,不仅对孩子的行为起不到引导作用,还可能产生反作用。 弄清楚孩子各种问题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为孩子顺利发展成人奠定基础,也能够更加巩固亲子关系。 关注她,幸福彤道心理咨询师,青少年成长教育专家徐磊老师,让她教你如何处理孩子青春期问题,让孩子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