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miu大酱
今日说法迷失的青春期观后感2015年3月1日凌晨,海南三亚的街头聚集了两群男女,双方发生冲突,疯狂厮打在一起。看到警车经过,斗殴人群迅速散开逃离现场,一小青年命丧街头。警方当场抓获一名涉嫌参与斗殴男子。警方深入调查发现,命丧男子年仅14岁,事件系两女子产生矛盾引起, 警方抓获24嫌疑人,其中竟有18人未成年。 (《今日说法》 20150422 迷失的青春期)1.《少女为什么跳河》观后感生命,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然而,不珍爱生命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徐安琪是一名高三学生,18岁,成绩在班里中上等。她曾屡次在服装店偷衣服,她最后一次在格仔店偷过后,店主晓青在网上发起“人肉搜索”。然后,安琪被迫到服装店道歉、还钱。她对家长、同学隐瞒真相,最后,她跳河自杀。关于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也许是临近高考的 心理压力,也许是在同学和家长的疑惑下觉得无脸见人,也许是“人肉搜索”后社会人士的评论更使她羞于见人。值得注意的是,非警方同意的“人肉搜索”是侵权行为,它使人们的姓名、照片、电话、住址等几乎一切信息暴露无疑。无论如何,最后的结局是可悲的。由于她的心理承受力差,对生命的漠视,给亲人留下了无边的悲痛。珍爱生命,不仅是不妄意轻生,还是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2.《少女遗书》的观后感2015年2月6日13点35分,根据节目预告,我依然守候在电视机前,开始聚精会神地观赏《今日说法》栏目连续播出的《匆匆那年青春期的真实惨剧》之《少女遗书》。观看完毕,心情郁闷,闭目遐思。这个真实的案例让我感触颇深,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首先容我把故事的梗概向大家介绍一番:事情发生在2013年11月10日下午,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卷硐乡,一个就读初二级的文笔细腻、感情丰富的13岁少女媛媛留下两封充满绝望文字的遗书后离家失踪,经过亲戚四处寻找,最终于次日上午,在离家约一公里的马家水库内找到了尸体。警方通过调查已经排除了他杀的可能,媛媛的死因系意外溺水身亡。具体详情请大家阅读文末附录一:《少女遗书》的剧照及其文字说明和附录二:《达州13岁少女留下两封遗书:写下绝望文字 水库溺亡》。一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13岁少女自杀身亡,着实使人感慨万千。我总是在寻思着:这为何那般,悲剧还会重演吗?追根溯源,几个源由瞬间涌现出来。首先,板子要打在“留守儿童”现象引发的问题上。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甚远,为了谋生,农村里有不少父母远赴他乡,把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他人照料。远离父母缺乏关爱的孩子,容易产生学习和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孩子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爹妈,媛媛曾表示:她会理解大人挣钱,但不愿让父母走。其次,学校教育也难辞其咎。当今整个教育体制的导向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重智育,轻别育。衡量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是:学习成绩的高低。有道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家长的命根。在这样的学校教育背景下,成绩中等偏下且自尊心强的媛媛自然深感自卑,其原因不言而喻。她害怕同学们的嘲笑甚至恐惧去学校,在校则经常以撕纸条等异常方式宣泄自己烦闷的心情。再次,青少年的心理疏导不容忽视。面对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感情问题,成年人有时也力不从心,剪不断,理还乱。而正处于青春期这个多事之秋的少男少女,要妥善解决各种情感(诸如:亲情、友情、恋情等)瓜葛,实非易事,尤其是青少年的早恋问题。涉世未深的媛媛有她懵懵懂懂的小爱恋,并且还是网恋。她怕别人玩弄她的感情进而伤害她,但现实总是在抓弄她,与她无话不谈的男网友X,在交往一段时间后突然从网络中消失。她伤心欲绝,认为X是彻头彻尾的骗子,她只向闺蜜——欢子倾诉。当少女的情绪极度抑郁以致自我世界崩溃坍塌时,向好友的诉说显然无济于事。这时,若有心理咨询师帮她及时疏理或许还有挽救的余地。故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心理咨询室设置和开通情感热线不可或缺。最后,良好的社会氛围会给迷途的青少年带来温暖和希望。假如有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多去关心“留守儿童”;假如这个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少一些尔虞我诈;假如校方考虑到她家与学校仅一墙之隔,同意媛媛不住校,没造成媛媛的“被留守”;倘若假设的条件成立,也许悲剧就不会上演吧!期待着……
梦中的纸马
是否具有责任心,是否经过专业学,是否具有专业资质证书,是首要的判断标准。心理咨询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像心理课程中的重要一个章节就是“发展心理学”,讲述的就是从婴幼儿时期到青少年,再到中年和老年等各个阶段中的心理特征和引导办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面授课程或者网络课程。
逛街搵食人
今天,我看了《今日说法》。内容讲了:37年前黑龙江省《鹤岗日报》上有一副插图,讲的是当年的女英雄方玉荣因为救火被烧成了重伤,并且在当时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模范和榜样。37年后的今天,我们突然听说方玉荣现在还活着,但是生活状况非常的艰难。我们在黑龙江省鹤岗市的采访是在一个又一个不知道的回答中开始的,算起来方玉荣今年该有60多岁了,然而在这个城市中她似乎已经被遗忘了。 终于,在鹤岗市的一个棚户区里,我们找到了方玉荣的家,家里人正在为她洗脸。方玉荣的右手只有三个手指,左手只有四个手指,而且全部变形,没有任何功能,这些都是当年的那场大火给她留下的。让方玉荣终生难忘的那场大火发生在1969年的7月7日,当时她刚刚在一家街道办工厂参加工作两个月。那天方玉荣听屋外响了一声,紧接着她就看到氧气桶中蹿出火星,而旁边就是汽油桶。生与死之间,27岁的方玉荣作出了选择,她先把输氧管关闭,又奔向汽油桶,此时她身上已经着了火。氧气瓶没有爆炸,火势没有蔓延,周围的群众没有受到伤害。然而方玉荣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当地政府以最快的方式把方玉荣送到了离鹤岗500多公里的哈尔滨,在哈尔滨,方玉荣得到了在当时条件下最好的救治,所有人的努力把方玉荣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方玉荣珍藏着一张参加工作前的照片,相框是一个没有指针的钟表,方玉荣说,真的想让时间永远停止在自己美丽的那个瞬间,但如果再做一次选择,她还会再一次跳入火海。救火后的七年里,方玉荣经历了23次异体植皮,19次自身植皮,在生生死死之间,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只是生活的磨难并没有离她而去。如今,方玉荣和两个儿子生活在一起,大儿子下岗至今靠打零工为生,二儿子有些智障,终日在外面乱跑。对于二儿子,方玉荣说她有着更多的愧疚,救火的时候她怀孕才两个月,以后连打针带吃药的让儿子的脑子受了刺激。因为伤残,方玉荣在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只能在这间不足15平方米低矮、局促、四壁徒空的房子里静静地坐着,陪伴她的还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方玉荣的这个故事好像在提示我们,仅仅有一时的表彰是不够的,到底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或者是建立什么样的制度,能够真正地为这些人来解除后顾之忧?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