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9

嗯哼,嗯哼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参观后感悟心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年轻就要耍大牌

已采纳

参加徐老师工作坊,确实获益匪浅。作为一名在心理咨询领域奋斗了将近20年前辈咨询师,我看到徐老师身上很多闪光的地方,看到他对这个专业的热爱,看到他对来访者的爱,看到他的勇敢和诚实,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名人效应的社会,作为北京大学心理中心副主任,徐老师可以说是咨询师界的名人大咖,而他没有被这个名誉所绑架,而是做真实的自己,这是我特别欣赏的地方,这也是我看到徐老师最有魅力和最有能力帮到来访者的地方,多少人是迷失在荣誉中,忘了自己的初心,这份清晰难能可贵。对此我无限欣赏。 两天的工作坊下来,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好的咨询师都是一样的,不好的咨询师各有各的不好。我对这句话特别有感觉,也可以说特别有切身的体验。 听了徐老师两天的分享,从理论到个案,我看到的是,精神分析的技术在老师的咨询中并没有那么的重要,而最重要的是对来访者的真诚关怀:建立咨访亲密关系和愿意诚实的直面自己:处理咨询师自己的反移情。 建立咨访亲密关系,或说建立咨询联盟是贯穿在整个咨询中的最重要课题,任何时候来访者对咨询师建立起信任了,咨询师就能够帮助到来访者,没有信任基础,一切都不会发生。直面自己常常是直面自己内在的愤怒、羞愧和不够好,精神分析的专业术语来说是去认出自己的反移情,去看到自己还没有突破的功课并诚实面对自己的功课。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我看到徐老师更多的是连接他作为一个咨询师,作为一个人的感觉,启动自己内在的感觉的时候,再透过内在这个感觉去连接来访者,透过自己打开心来连接来访者的心,也透过自己的打开心,让内在的直觉流动出来指导咨询,而那样的咨询就是能够最快速的GET到来访者的点,最能够支持来访者的咨询。 我看到徐老师不会运用精神分析的技术在头脑层面冷冰冰的去分析来访者,就像一个权威和专家一样的对他人的生命冷漠的指指点点,而其实咨询师不是一个权威或者是专家,来访者也不需要一个在高位的权威或者专家来点评他的人生。而透过昨天晚上的练习,也让我看到这样的分析是多么的在我们新手咨询师中泛滥,为分析而分析,是多么的可怕,我想这个就是业内的所称的野蛮分析了。我可以想象,当来访者不接受我们这样的分析的时候,我们的咨询师可能还会以阻抗为名对他们的不接受进行解释,这样的分析对来访者而言真的就是一种暴力伤害。我14年进入心理咨询这个领域学习;15年开始开自己的工作坊和和收费的个人咨询,并成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公司;16年开始带成长团体;17年开始开我的导师研修一班;18年开导师研修二班,在我这里打卡咨询的人数有60多人,每周有四个成长团体开课,每天有3到6个的咨询,每1到2个月有一次工作坊,我成了一个从不打广告,也没什么名气却事实上完全忙不赢的咨询师。我知道,这在咨询领域,这样的成长是跨越式的。 我一直想要去跟有缘人分享我是如何在咨询师这个领域快速成长的,今天听了徐老师的工作坊,就更清晰的知道我其实是那么幸运的走了一条捷径。我14年参加曾奇峰老师精神分析初级工作坊,当时也对于这个理论如痴如醉,后来也参加过我们当地一个资深精神分析师的成长团体。但是因为遇见我现在的导师而没有在这个领域深入下去,而我所学习的亲密关系导师主要修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作为咨询师自己内在的成长,随时随地去跟自己的感觉连接并且去穿越的能力。现在才知道,这个对于一个咨询师而言有多么重要。 这两天听徐老师讲课,发现我在咨询中所做,跟徐老师这样的前辈咨询师在核心价值观上是完全一致的,也因此,市场也给了我这么大的一个认可。我看到徐老师反复强调建立关系的重要,而我作为一名亲密关系导师,特别关注的就是我跟来访者的关系,因为亲密关系关注的是感受,关注的是心,我们所有的个人成长都跟训练我们跟自己的感受连接有关,所以,我在听到来访者的故事的时候会很自然的触发内在同样的感觉,很快就跟来访者建立了心和心的连接。我们甚至都不强调共情,因为共情还有很多头脑层面的技术,而当咨询师有了一颗敞开而柔软的心(这是我们长期训练的结果,而且不仅仅是在工作中、课程中,更是在真实的亲密关系中),不需要想要去共情,就已经共情到极致。 价值中立,保持节制,在亲密关系的系统中很少提这样的咨询价值观,亲密关系强调的是,来访者来找我们咨询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来帮助我们内在的成长。所以,在咨询中跟自己内在的感觉去连接,走咨询师内在的过程,然后不断地回到中心,再从中心的平和、爱、智慧出发去支持来访者,这样每一次咨询都帮助咨询师内在成长,也同时,也能够最好地支持到来访者。这个在亲密关系被称之为知觉回路,当咨询师对来访者有了评判,甚至有了愤怒的时候,不是跟来访者有关,而是咨询师内在的无力感或旧伤痛被触动,知觉回路,就是在咨询师保持对来访者的注意的同时,能够觉知到自己内在的这些伤痛的感觉,意识到这只跟咨询师自己有关,意识到这个感觉他只是纯能量,让这个感觉流过,咨询师再次回到平和的内在中心,并且连接上本质中的爱、智慧、直觉来陪伴来访者,而那样的陪伴是完全跟来访者在一起的,并且,就是那么轻易的就能够抓住那些重要的关键的信息(直觉就是这样敏锐的),同时 又可以完全润物无声的支持到来访者自己意识到(在流里,就是这样自然)。 我诚实的说,在生活中,在冲突发生的当下我还是会对我的伴侣和孩子以及员工有评判和愤怒的时候(当下不能面对,事后还是走自己的过程,没有一次不是这样才可以真正的让事情过去,让爱再次流动的),但是,在我在咨询中,我做到了就在咨询的当下对我的来访者100%的接纳。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在咨询状态中自己有更多的觉知,可以更敏锐的捕捉到我内在的不舒服,并且,就在咨询的当下就面对了这个不舒服,我本质的爱与平和就在咨询中流动出来。我发现我完全不需要知道我应该是什么样子(比如节制,比如价值中立),我就是很轻易的就做到了对来访者的完全接纳,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办法不接纳,甚至,我发自内心的对他充满了感谢和欣赏。 我很庆幸,虽然我在咨询与教学中并没有被卡住、或者是不通的感觉,但是,我还是非常愿意走出来听不同流派资深咨询师的课程,这样的学习,很好的帮到我开拓视野和加深认识,让我对我自己的咨询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让我更知道来访者才是我们的老师这句话。 我还特别欣赏徐老师的是,他真的是非常的诚实。当他跟我们分享说他得知他的有一个来访者自杀之后,他打电话给他的太太,在电话里失声痛哭,并且给那个来访者写了一封长长的忏悔的信处理自己的哀伤。我听到这个的时候是特别感动,泪流满面。我其实是希望徐老师就这个部分多分享一点,让我们都可以跟着他一起去感受在咨询师的生涯中,我们必然可能会去触碰的那个很大的内疚,很大的不够好。而这个也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一个体验。但我很诧异的就是,我们中有人马上就提问说,这个孩子的死是不是还是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当时,我是会有某种的悲伤和无力涌上来的,我看到我们的咨询师,真的内在的感觉通道是完全堵上的。因为我相信徐老师在分享这个事情的时候,内在依然会涌动着悲伤,而我们听到这个的时候,却完全关闭了跟他共情的能力,我们的大脑是那么快速的在运转着,而我们的心却是完全都麻木着,而在我看来,这是咨询中最大的问题所在。当我分享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在向我内在觉察,我是否有带着高人一等的优越和评判。我看到没有,我有的只有悲伤和不够好的感觉,因为,我的这位同学的反应,其实只是我的镜子,我透过他的这个问题看到了我自己,我也依然还是会有这样的时候,满脑子想的是事情怎么样了,却就是看不见眼前这个人他内在的感受和需要,而这个是我始终都要带着警觉去成长和突破的地方。 感谢欣赏徐老师,感谢欣赏我们的团体。

心理咨询师参观后感悟心得

329 评论(15)

*和氣生財***

心理咨询师听课心得记录: 第一课  最棒的心里咨询师   很感恩今天开始了心里咨询师课程的第一个课时,我的心又是激动又是害怕。激动的是我要开始学习做心里咨询师了,这样可以帮助更多活在心灵黑暗和心灵困扰的人,使他们重见光明和走出那无法自拔的心牢。给更多的人带去祝福。害怕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好,也不知道怎么的开始和将会遇到多少的困难,因为我认为心里咨询师的位置不是一般人所能承担和驾驭的。但当我听了第一课之后挑旺我心里的将残之火!因为在我的生命中也有一位最棒的心里导师一直陪我伴我帮助我。老师讲到人剖析开来讲可以分为两大世界:身体世界和心灵世界。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如果充满了光明,那么他就会活出光明。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如果充满了黑暗,那么这个人就会活出黑暗。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如果充满了快乐,那么他就会活出快乐。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忧伤和哭泣,那么这个人就会活出忧伤和哭泣。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冷漠,那么这个人就会活出冷漠。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暴力,他就会活出暴力。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自杀的意念,他就想自杀或者最后去自杀。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爱,他就会活出爱;充满了温暖,他就会活出温暖。如果她充满了恨很,他也会展现出恨的表现和行动!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世界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我甚愿在一下的课程中好好学习,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心里咨询师去帮助更多的人。也更甚远我生命中那位最棒的心灵导师帮助我引导我扶持我……让我们一起同路拯救失丧的灵魂,让更多的人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心灵!让更多的流浪者找到心灵的港湾!!! 帮助那些心灵世界黑暗的人看到光明。 帮助那些心灵世界冷漠的人感受到温暖。 帮助那些心灵世界充满恼恨的人去让爱走动。 帮助那些充满暴力的人放下武器温柔谦卑下来。 帮助那些内心极度忧伤的人走向开心喜乐。 帮助那些内心绝望轻生的人看到盼望和重生。 帮助那些心灵世界混乱的人找到安息。

209 评论(11)

老太婆心态好

大学生作为1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之骄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那么作为1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1个阶段内是否稳定。如果1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心疾首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33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