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圈
1、确定自己是否具有资格可以公开考核的心理咨询师分为两个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和三级心理咨询师。确切地说前者为心理咨询师后者为心理咨询师助理。三级心理咨询师是没有资格建立私人心理咨询室的,而且即便是在咨询公司工作的三级心理咨询师也必须在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才能做咨询工作。所以,你要建立自己的私人心理咨询室,首先你应该具备二级资格。2、清楚自己擅长的领域任何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擅长的一个或少数几个领域,只有那些刚刚入门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咨询风格的咨询师才会把所有领域当做擅长领域。如果你连自己的专精领域都还不清楚,那么你不要随便的开始自己的私人咨询室。3、社会资源网络的建立在开始自己的私人咨询室之前,你应该首先建立起自己的资源网络,这个网络包括:一个经验老道的导师,在你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寻求帮助;可以共同成长的同行从业者,单打独斗的心理咨询师很难成长,所以有的咨询师把心理咨询看做是一个集体咨询,是一群咨询师面对一个来访者;可以信手拈来的社会资源,比如红十字会的电话,社会保障部门的电话,可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的电话等等,这些资源都是在咨询过程中用到的,比如你的来访者因为民事纠纷而产生心理问题,来拜访你,你可能只要提供一个免费的法律咨询电话或者网址就可以帮助他走出困境。4、法律与保险问题心理咨询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你决定了私人咨询,那么你必须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和保险代理人沟通看你是否需要购买相应的保险。5、申办手续很多想要创业的心理咨询师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需要什么手续,但是我告诉你,手续是最次要的问题,所以我放在了最后做出解答。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工商部门询问所需要的各种资质证书,具体细节由于个地方有所不同,所以应该以当地规定为准。准备好所需材料,之后申办,等待批准。
烈焰雪花
群里面都是班干部,这时候的群的名字可以与班干部的特点和精神品质,来进行取名,能够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团结一致的作用。例如可以叫做:共同进步群,争取第一名群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管是群的名字还是人的名字,在起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起名字注意事项1、在字音上,读起来响亮、悦耳、注意阴阳平衡、富于节奏感起名的音律声调有以下四种:声韵母相同、声调相同;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声韵母不同、声调相同;声韵母和声调都不同。第一种最差,第二、三种一般,第四种最佳。2、在字形上,搭配协调、富于变化,便于书写在人的姓和名字的组合上,一定要字形美观、书写方便,注意肥瘦得当、长短搭配、充满活力,平衡稳定,有出处来历。3、在字义上,寓意深刻、吉祥健康、积极向上讲究字义是取个好名字的起码要求,人们以愿望、理想、长相、经历、时间、地点等起名,都是通过这些汉字表达出来的,名字的字义有本义和寓意两种。注意名和姓结合起来的意义。4、在构思上,清新而不俗,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姓和名选字讲究很大,不只是注意单个字的音形义,更注重姓和名的整体组合搭配。如:马功成、吴迪等,名和姓浑然一体,带有诗情画意。好的表达方式并非直来直去,而是深挚、含蓄,让人觉得象诗情画意回味。5、大自然景物取名自然界中很多现象是我们不曾见过的,但是在跟自然接触的同时,我们也喜欢了这样美好的自然,喜欢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浪漫,冬的唯美,喜欢日照带给我们光明,月色带给我们意境,喜欢虫鸣鸟叫给我们带来美妙的乐章,所以对于自然我们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起名的时候,可以根据大自然的东西进行选择如:日、月、星、辰、朝、花、夕。
派飞凯特
根据霍兰德理论,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三字码最可能的是IS。
霍兰德的类型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生涯辅导理念:把个人特质和适合这种特质工作联合起来。生涯辅导(简单说就是职业辅导)强调生涯探索,对自我能力,兴趣,价值以及工作世界的探索,霍兰德巧妙的拉近了自我与工作世界的距离。
扩展资料:
借助霍兰德代码的协助,当事人能迅速地,有系统的,而且有所依据的在一个特定的职业群里进行探索活动。令人称道的是,它提供和个人兴趣相近而内容互有关联的一群职业,而不是仅仅冒险地去建议个人选择一种特殊的职业或工作。
此外,在生涯咨询(具体就是职业指导),霍兰德的职业性向论也可以出其不意的引导当事人走向一个主动、积极的行动方向,进行动态探索。
得到自己的代码和有关的职业群名称,当事人得以“起而行”地探查和自己将来有可能选择的职业的各种事务,包括工作内容、资薪收入、工作所需条件等等。
霍兰德的理念是:人的内在本质必须在职业生涯的领域中得以充分扩展,期待一个人能在适当的生涯舞台上充分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不仅能安身,更能立命。他的理论就是协助当事人从迷惑中找到“人之所是”的立命之所。
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职业兴趣测验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的主观性向。
不想在你身后
主要有这么四种:第一种,不去讨论死亡,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第二种,怀疑死亡和治疗之间的关联,不愿触碰与治疗无关的话题;第三种,认为病人本来就己经很焦虑了,讨论死亡会引起更大的焦虑;第四种,认为讨论死亡很有必要,通过向死而生,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个人是完全赞成第四种态度的。 因为治疗是对个体生命过程和意义的深层次的全面探索,既然死亡占有存在的中心位置,既然死亡和生命本来就是互相依存的,我们怎么可能忽略死亡? 其实,除了死亡和亲人死亡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都可能让我们在日常治疗中谈到与死亡相关的问题,比如衰老,身体变化,年龄阶段,显著的生命里程碑一一孩子离开家去上大学,空巢,退休,第三代的诞生等,还有报刊对于各种死亡事故的报道,此外,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噩梦里,也都包含着死亡的明显痕迹。 如何谈论死亡?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一种直接而平常的方式进行。我们可以通过获取求助者对死亡的经验史来获取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比如,他在什么时候第一次意识到了死亡?他经历过谁的死亡?他对死亡持什么样的态度?他对死亡的态度是否发生过转变?等等。 对于伴有强烈死亡焦虑的病人,我们可以陪他对恐惧或焦虑进行细分,平静地询问在对死亡的恐惧焦虑中到底是什么最让人感到害怕,这些问题通常包括对死亡过程的恐惧、对活着的亲人的担心、以及担心自己死后的生命和消亡,如果我们围绕这些做一些细分排解,可以很好地缓解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焦虑。 我记得我妈妈在走之前,我是第一次和妈妈平静地聊到了死亡。我记得我当时告诉她,生命就是一个不断的轮回,死亡既是与一部分亲人的分离,也是与另一部分亲人的团聚,就像我们活着的人,今天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和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玩,明天搬到另外的一个地方,就和另外的一群人在那个地方一起玩一样…… 这个解释我当时是非常满意的,因为我觉得它完全可以部分地缓解妈妈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后来,我听姐姐说,妈妈在走之前,有一天对她(姐姐)说,说外婆和大舅妈(都已去世)去接她(妈妈)了,外婆站在大门外,大舅妈来到她(妈妈)身旁,笑吟吟的。妈妈后来走的时候非常平静,悄无声息,完全看不出痛苦的模样,这多少与我和她对死亡的探讨有关。 谈论死亡,不仅能让一个人平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也能够让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活出真实的自我,活出生命的价值,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里经常会包含这类信息。比如,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伊凡.伊里奇是一个品性卑劣的地主,在痛苦中面临死亡,但是在生命结束之前,他突然意识到他的死亡之所以如此糟糕,正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得如此糟糕。他的这种洞见给他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伊凡.伊里奇最后的日子里,他活得平静而富有意义,这是他从未体验过的状态。 (关于死亡讨论的相关专题,未完待续)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