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4

张小电130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宝钗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nielove123

已采纳

假如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林黛玉是一位才女,也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追求真爱的多情女。她性格孤僻、尖刻、高傲,悲悲切切地度过了一生。后来在玉石姻缘的喜庆音乐声中,口吐鲜血而死。真是香魂一缕随风去,花落人亡两不知。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如果木石姻缘成功,黛玉和宝玉喜结连理,未来的发展将会如何呢? ■林妹妹的个性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林黛玉的个性。林姑娘自幼多病,她一进大观园时所表现的哀愁性格,就预示着她的不幸命运。 黛玉的孤僻、哀愁性格,绝不是偶然的,这是她幼年时代人生际遇的产物。她出身诗礼人家,从小聪慧异常,又娇生惯养。母亲在她小时候就去世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幼年的黛玉因失去母亲缺少了爱,爱的缺乏使她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又使她养成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性格。她的父亲忙于公事,后来又在她的少年时代去世。父母早亡,使她得到的亲情较少。这种经历使她十分孤独,十分早熟。 少年时代的她身心也受到沉重的压抑。她读书时,教她书的是个非常封建的老学究,根本不懂女孩子的心理,尤其是林黛玉这样一个失去母亲的孤寂少女。那些乏味的四书五经、烈女传之类的经典,沉重地压抑着这个少女本已冷寂的心。13岁她到外祖母家,虽然外祖母家豪华富有,但是,那不是她的家,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心理医学告诉我们,亲人亡故,离乡背井,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重大心理指数。可以说,林黛玉从小就受到太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压抑环境中形成的个性,使她必然是个小心眼,处处小心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和不受伤害,而过分的敏感很容易自伤。她对宝玉也使小性子,“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有一次,黛玉试探着说宝玉有了好姻缘了。这本来是试试宝玉的,没有想到宝玉见她不了解自己,气得摔了通灵宝玉。“黛玉则哭了起来,说要砸玉,不如砸我。”结果“一行啼哭,一行气喘,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虚弱”。还使性把她送给宝玉的穗子剪掉。 ■如果木石姻缘成功可以预料,如果黛玉与宝玉结婚,非常有可能是另一种悲剧。 第一,她的个性的相融性很差,时时处处警觉着,敏感地观察着周围发生的事情,对无关的事情或是微小的事情,可能会反应过度,最后很可能导致与宝玉关系的恶化。 有一次夜访怡红院,宝玉的几个小丫头不知是她,正闹着玩,说是天晚了,没有去开门。本来这是件小事,但使她怄气了许久,最后宝玉赔了许多不是,才算了结。婚前与婚后男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而黛玉的这种小心眼的个性却是比较稳定的,在婚后势必再次与宝玉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可能是宝玉再次让步,直到对天发誓林黛玉才会罢休。如果第二第三次地这样闹,宝玉的态度很可能会渐渐变化,最后不再让步,而黛玉则绝不会罢休。到此,很可能好姻缘会变成恶姻缘。 第二,按照社会心理学理论,夫妻间的心理是经常发生冲突的,冲突的原因很多,如对需求不满、价值观念不一致、双方远离自我、心理不能调适、难以进入心理和谐状态。而深层的原因很可能是中国人难以启齿的性的差异。由于黛玉有肺部疾病,身体虚弱,加上严重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不可能有开放的性观念。而宝玉一直在温柔乡中过日子,少年时就与袭人有了亲密关系,平时又总是有一小群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围在身边。他的性观念和性要求,肯定与黛玉有巨大落差。按照婚姻学研究,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对性生活不满意的人容易离异。因此,宝黛结合,非常有可能以悲剧告终。 第三,宝黛悲剧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生物学原因。他们两人是表兄妹,其基因之间有着相当大的相似性。他们结合而生儿育女,精卵配对时,原来不一定表现出来的有病症状,就会表现出来。他俩生下的孩子,完全可能不如黛玉秀慧,更不会如宝玉那样面如施粉,眼如朗星。很可能生下的孩子带有遗传病,有的会早夭,有的会弱智,没有一个孩子会超过他们俩。对于荣国府,重要的是荣宗耀祖,如果接二连三地生下病态孩或早夭孩,老祖宗、王夫人她们必定会有意无意地加大对黛玉的压力,这样,这对夫妻的命运就可能岌岌可危了。 这不仅有遗传学依据,也有统计学依据。达尔文的夫人爱玛是他的表姐,容貌姣好,温柔达礼。达尔文曾担心表兄妹之间的婚姻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但是又下不了决心割断恋情,幻想上帝会因粗心原谅他们。但结果,自然规律没有放过这对近亲夫妻。他们生下六七个孩子,有几个生下不久就夭折了,有一个孩子一辈子不会走路,有一个是弱智……达尔文为此非常痛苦。可以预期,林姑娘与宝二爷生下的孩子,不会更好些,因为他们也是表兄妹结合,而且,宝二爷本来有癔症,林姑娘也有忧郁症之类的精神疾病。 ■我给林姑娘心理咨询 林姑娘患的是心病,如果她前来进行心理咨询,如何帮助她渡过难关,调适心理?应该说,她的心理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几乎到了边缘状态,不过,还没有达到神经症和精神病性障碍。她需要心理咨询,也需要心理治疗。 如果我给她咨询,我想先给她吃一点我自己研制的心药。脑科学家发现,大脑中分泌一种名叫恩多啡因的脑啡肽,它会给人带来愉快欣慰的感觉。孩子吃奶的时候,学生考试成功以后,会感觉一种轻快感,就是因为大脑中分泌了这种物质的缘故。让林姑娘服用这种妙药,先让她从寻死觅活状态中解脱出来。 接下来,我想寻找她童年心理的伤痕。也许是母亲的离去在她心头留下了创伤也许是父亲远出当官的一次别离引起她的孤独无依之感,也许是那位老儒生对她的一次严厉训斥造成了她的心病,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理事件。总之,要把埋藏在她心头的心病种子找出来,就像医生将病灶挖出来一样。 我想改变她认知的方式。我要告诉林姑娘,从科学的角度讲,宝玉不值得爱。宝玉这样的公子哥儿,爱他值得吗?他在爱上你之前,早就与袭人不干不净了,这样的男人靠得住吗?再说,你们是表兄妹,为你们的后代着想,还是及早离开宝哥哥为上策。还有,世界大得很,好男人多得很,何必认准一个时不时摔宝玉犯傻病的人呢? 我建议这位求助者,丢开这件事,既然他与宝钗好上了,那就让他们好吧。你自己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说写诗,让她转移一下注意力。林黛玉一旦醉心于写诗,心病就会淡忘,就会去过平常人的生活。她写诗写得越勤,也许她的心理康复得就越快。最好让紫娟也陪着她写诗。写诗就作为家庭作业,让她每周上我的咨询室来的时候带来,我们一起品评。 我建议林黛玉和紫娟,她们不宜再住在潇湘馆里,那里竹影树影,容易勾起心酸事。我建议她们主仆住到刘姥姥的庄上去,那里有蝈蝈蟋蟀,有小河田野,有村姑村妇,那里民风淳厚,不像荣国府里一个个似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治好林妹妹心病很难 首先,对林姑娘进行心理咨询不是一件容易事。这是因为, 第一,林姑娘的心理咨询很可能是被动的。因为她的爱情就是她的生命,她的爱被剥夺,她就认为生命已经没有意义。没有主动性的求助者,心理咨询的效果不佳。 第二,林姑娘是个过于自信的女子。她的聪明,既是优点,在此时又演变成了缺点。她只信自己,咨询师的金玉良言,在她看来,了无新意,甚至会认为心理咨询师污浊不堪,是哪里来的臭男人。她将一切认识新观念之门全部关上,并插上门闩。因此,咨询的效果,如果有的话,也是十分缓慢的。 心理咨询学的研究表明,心理咨询的对象需要具备以下一些条件,如一定的智力基础,内容合适,人格基本健全,动机合理,有交流能力,对咨询有一定的信任度。她所缺乏的,是咨询的动机和一定的信任。因此,给她咨询是非常艰难的。 尽管如此,对于这位才女、弱女、不幸女,我还是要努力把她从生死的边缘救回来。心病还要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知道,只有用最大的努力,用最好的心药,才能化解林小姐的心病,唤起她生的留恋。不过,聪明如她,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也许,经过这一劫,她有可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健康、开朗的女子,也许她会找到新的爱情……

宝钗心理咨询师

279 评论(14)

lucifer487

(1) 众所周知,“女追男”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俗语有曰:“男追女,隔堵墙。女追男,隔层纱。” 天各一方的环肥燕瘦们,于茫茫人海中,邂逅某位惊世骇俗的男神,只需轻轻一撩,便可水到渠成。 再于某个月黑风高时,借着淡淡的醉意和浓浓的情意,来一个半推半就,即可生米煮成熟饭,从此告别黄金剩斗士,抱得钻石俊男归。 所以,在偶像剧之外的生活中,经常会有“如花配彦祖”的组合,让人觉得世界真是无比公平啊。我表妹就是这么个例子——但愿她别读到下文。 不瞒你说,她长得还真是随机,而且脸色偏黑,经常在朋友圈/微博/qq等各大平台对全世界宣称减肥,完了没事就在闺房里举哑铃,平时也不爱吃肉,专爱吃素,结果有几次因为贫血晕倒在地铁站,差点没把人吓死——第一次见碰瓷碰地铁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的好女子,硬是把她班上一个人送外号“小霍建华”的帅哥给拿了下来。要我说,他们俩站在一起拍照,还真是让人有一种“一颗好白菜给猪拱了“的错觉......好了,再说下去,我表妹估计下辈子都不会理我了。 其实,冒全家之不违,举表妹的例子,真正想说的是,“女追男”这一行为是自带“颜值属性”的,就像是某些人在电影里怎么也打不死是因为自带了主角光环一样。 当然,如果你恰好有几分姿色的话,那追起男神来,就更是手到擒来,瓮中捉鳖了。 正如在热门电视剧《欢乐颂》里,古灵精怪且漂亮有米的曲筱绡,面对名草有主且高酷冷的赵医生,还不是果敢插队,成功上位,并最终修成正果(本文绝不提倡此等行为)。 不过话说回来,“女追男”虽说符合短期的竞争法则,但它符合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则么?(2) 前阵子,著名的自媒体红人咪蒙曾公然宣称: 原因有以下几个: 另外,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看,雄性动物在远古时期的工作就是以狩猎为主,追求的就是攻,是抢占,是征服欲,骨子里就有雄霸天下雌性并把基因往下延续的宏愿——哪怕他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日进不到半斗的窝囊废。 而雌性动物更多的是采取守的态势,特别是在男女关系上,因为她们延续基因的代价太大了(十月怀胎再健康产下宝宝完了再坐月子可不是开玩笑的)。 因此,一旦从本质上违背了这个生物属性,导致的结果都难以预料。 对此,作为一名直男,我也有一定的感触,对于那些追我的女子(别嘘!一辈子这么长,好歹能瞎猫撞上几个吧),我从心里上就不那么重视,而且她们越主动进攻,我就越受宠若惊,越觉得没有意思,感觉就算在一起了,也没有成就感,不是非常珍惜。 当然,如果有女性同胞们以“贱”来形容这种行为的话,我也完全认同。 我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发生在一个老朋友身上。她前不久跟老公离婚了,是她老公提出来的,理由是没感觉了。 要我说,这个理由完全就是没理由嘛。须知道,他们是自由恋爱起家的,一起风风雨雨有七八年了,而且两小口子还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儿子,可她前夫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她而去。 究其原因,是因为之前是朋友倒追她老公的。而且在一起时,他们还分过几次手,可朋友还是舔着脸面去想办法挽回了。 后来总算结婚了,朋友以为踏实了,对其老公也没有那么上心了,再加上后面有了宝宝,重心更加偏离了(可以说是弥补法则的体现),老公也不是傻子(而且恰好还是个不负责任的陈世美),顿时感觉到了巨大落差,继而矛盾连连,最终导致分开。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喜欢的男神,莫非真的能够置之不理么?美丽的白娘子不就是修炼千年倒追许仙么?! 所以答案是,当然要追了!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去追而已。(3) 对于女追男的问题,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李露老师曾这样说过: 也就是说,“女追男”绝不是像跑步那样的力气活,只要长期锻炼,坚持不懈,有耐心也有耐力就行,其真正拼的是技艺,是脑力,是自我认识和目标管理的智慧。 对此,在美国电影《怦然心动》里,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如果你对此还有困惑的话,这里再给大家举一个“女追男”的成功案例,是之前在《罗辑思维》里读到的: 此外,如你所知,在《红楼梦》里,贾宝玉一直就是喜欢林黛玉,“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可是后来还是娶了八面玲珑的薛宝钗。 究其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薛宝钗的聪明之处,知道如何营造出了一种势,一种整个贾府薛府都帮助自己达成“女追男”之目的的潜在力量。(4) 其实对于“女追男”,著名的罗胖曾在一期节目里专门提过几点建议,比如说建立弱连接,搞定潜意识,适度作用性暗示等等,让人受益匪浅。 结合节目心得和个人感悟,这里也给大家总结一下“女追男”的四大杀招,不包管用,仅供参考: 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了解他的喜怒爱好和思想习惯,让他认定你们的磁场是对的,是同步的,并产生一种命中注定的宿命感。 同时,让他不经意地发现,你居然刚好喜欢他喜欢的东西,讨厌他所讨厌的事物,感觉跟你很投缘,有默契,继而在潜意识上建立起桥梁。 其实你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下蛊”,也就是在他的心里,种下一个烙印,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种心锚。 也就是说,让人感觉到你的时刻存在,在生命中习惯你的某一种行为,比如说,我以前追一个女孩的时候,就会每周日晚定时在她的qq空间留下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章,未必是爱意连连的肉麻情书,但却有着抵御严冬的满满暖意。 关于势能的建立,其实上文有重点谈及。这里想补充的一点是,记得我们念书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种情况,明明喜欢某个人,但就是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便故意走露风声,让同学们起哄说两个人在一起,然后看对方的反应——这本身就是一个势能。 如果对方对你有意的话,一般不会那么气急败坏地急着扔掉舆论给的绯闻帽子,那样你就可以乘势追击了。 不直接说出心意。暗示对方,比如说无意间透出自己的生日,如果对方在乎你,肯定会有所行动。 或者是,跟他出去的时候特别精心地打扮,从衣服到眉毛,从粉底到袜底......可一旦跟其他人共同出游的时候,就几乎素颜出行。 如果这样他还不懂你心意的话,要不是对你实在不来电,要不就是个榆木脑子,早扔早好。 最后,想特别补充的一点,说了这么多的“女追男”杀招,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势均力敌,技艺只是表面,真正的内核还是让自己配得起对方。 如果你非要觉得只要拼命追,用脑追,并且不惜花重金学各种撩男技术(目前市面上就有很多专门的培训课,比如说教你故意追尾男神的汽车,以制造邂逅),那就真的是剑走偏锋,疯狂成魔了,需知道,“ 念念相续,苦痛里都是执着 ”。

161 评论(10)

RosaLifeShare

古时候讲究亲上加亲,当然和现在科学诠释的“近亲结婚”不利于优生是相冲突的。不过我家乡就有表姐弟结婚的,生的孩子也健康,这都是有一定概率的吧,所以我觉得她们结婚很适合呀。

23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