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00

菩缇紫mariposa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海尔森教育心理咨询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endyhuihui

已采纳

这个好像是成人教育为主,应该会有很多是晚上上课的,我知道西安这边有家海尔森教育机构就是。版型好像还有周末班和寒暑假班呢。

海尔森教育心理咨询师

155 评论(12)

守護天使109

(1)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排除困扰、最终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2)学习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技巧,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工 作效率,成功教育子女,处理好家庭关系,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 (3)心理咨询师是属于高阶层的职业,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服务的人群方面也是如此。目前世界上心理咨询师服务的一种重要形 式是EAP服务,服务对象就是世界500强的企业。现在,世界500强的企业有75%都选择为员工提供EAP服务。 (4)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不会因为年纪的增大而无法持续从事。 (5)心理咨询师收入属于中上阶层,目前,在美国,心理咨询师每个小时的收入可以达到150美元左右。在国内,心理咨询收费从每小时100元至1000元不等,平均收费200元/小时。在南京,平均收费100至200元/小时,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务区内,咨询收费往往会达每小时100美元。想入行,欢迎致电400-0199-880

322 评论(11)

沸腾的苦丁茶

父母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父母可及时发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以正确的方法给予引导,这对孩子的心身发育是有益的。父母应细心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发育特点,家庭教育就必须根据孩子心身发育特点来进行,否则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孩子的人格发育。父母要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就应掌握沟通的方法。 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外向,喜欢与父母交谈,父母就应解除自己的封闭状态,多听孩子的讲话,每天全家最好有一段交谈时间,相互倾诉自己的心声,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信任父母,当孩子遇到难以排除的问题就可以及时在家中谈出,父母可及时帮助孩子解决。 如父母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在生活中遇到苦恼之事,可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讲述,让孩子懂得父母的难处,产生为父母分忧的念头,父母应对孩子能理解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愿望表示欣赏,可与孩子一起分析、想办法、出主意,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这样孩子就会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长大了,同时又使孩子学习到了待人处事的正确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应主动地与孩子交谈,如让孩子谈谈学校的生活鼓励孩子对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时,父母应予以赞扬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时也不要批评孩子,要耐心地与孩子交换看法,统一认识,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地愿意与父母交谈。 父母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时,要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分析孩子的现状,孩子的心理及性格特点,平时多鼓励孩子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遇到任何事情要有主见,能掌握正确的处事方法,不要过多的依靠父母。如孩子做事不周、欠恰当,父母不应指责、挖苦孩子,应坐下来与孩子交谈,统一看法,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建议,可以帮助父母破除与子女之间的隔阂。 (1)密切亲子关系。要做到良好的沟通,就必须密切亲子关系。陈以诚在1999年9月17日《中国妇女报》上所开的亲子关系新处方,值得父母们借鉴。其新处方是: ①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和接纳他们的。 ②除了学业成绩外,每个孩子还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潜能和拓宽发展的领域。 ③由于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因此,不要执拗于一种答案而与孩子发生冲突。 ④父母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自我开发各种潜能。放下面子,去倾听各方面的教育经验。 ⑤多采用游戏、音乐、活动的方式培养亲子关系。 此外,要密切亲子关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互信任。为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 (2)营造聆听气氛。父母要设法让孩子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父母商谈。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 (3)学习平行交谈。父母用“平行交谈”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回应。美国《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作者罗恩·塔菲尔提出的“平行交谈”,其意思是父母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多谈一些如何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在交谈中,还要注意从事情到关系、从事情到感情、从一般到特殊等原则,从而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什么话都交谈。 (4)只做孩子顾问。由于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是好意见,青少年大都不喜欢听。因此,父母应做孩子的顾问、盟友,而不要做经理人。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氛择,而不插手干预,仅建议改弦更张。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艾利斯说:“父母应该协助子女仔细检讨整个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到叫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法。” (5)有自己的空间。“青少年需要感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受父母控制,”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父母尤其不可擅入他们的房间。”《跟孩子说话的技巧》一书的作者艾德莉·费巴说;“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尽管孩子想避开父母,却不希望父母也那样待他们。” (6)把说的话写下。有些专家建议,父母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说出或不中听的话写下来。家庭关系顾问迈克尔·波普金说:“一般人都认为白纸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把话定下来,话的分量也会增加。” (7)不要无所不问。父母提问过多,很难使孩子讲心里话。麦可·列拉说:“青少年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8)表露矛盾心理。在同一个时候,孩子可能对父母又爱又恨。对父母、老师和所有对孩子有权威的人,孩子的感情往往是双重的。但父母对孩子的感情的二重性通常是很难接受的。其实,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辩证观念。哪里有爱就必有恨;哪里有羡慕就有嫉妒;哪里有热诚也会有敌视;哪里有成功就有担忧。所有这些感情都是合理的:正面的、反面的、矛盾的。因此,父母应该学会接受孩子身上存在的双重感情。父母对孩子所表露的双重感情就用不着担忧或内疚。人类都有感情,感情是孩子天性的一部分。美国心理学家金诺特说:“感情教育能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感情是什么。对一个孩子来说,了解他自己的感情比了解他为什么有这种感情更为重要。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情时,他内心就不会再感到一切都混乱了。”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面感情的镜子,以帮助孩子 解他的感情。一个孩子要知道他内在的感情就要听父母对他感情的反映。通过感情的镜子,能够给孩子提供一种自发的修整和改变的机会。 教养青少年是个不断要协商的过程,而且不时要重新界定与孩子间的关系,还必须坦率地沟通。父母只有综合地做好上述各点,才能真正地做到与孩子的坦率地沟通。

197 评论(12)

青笋丝爱吃榴莲

很多时候,和孩子的问题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参加咨询师培训,可以让你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但基本的态度和方式其实是需要你自己来慢慢调整。比如在你的描述里,可以听出来你对孩子是有很多不满的,比如她学习不好,上专科。比如她不和你说实话。似乎沟通不好的所有责任都在孩子那一方面。也许,你需要的是考虑一下,在你自己的这个方面能有什么改变?人际互动的特点就是当一方改变的时候,另一方也会相应改变。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别人,那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

292 评论(10)

愿无悲喜2015

我觉得晚上上课效果恐怕不是特别好啊,忙了一天晚上还要赶课,我是受不了的。如果周末有空的话,可以周末上课撒。推荐个学校,世纪合众

229 评论(8)

冰冷的火夫

心理咨询师考试有专用教材,是民族出版社会出版的一套教材,共三本,封面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其中,基础知识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标有“三级”的操作技能也一样,第三本习题与案例主编为郭念锋,副主编虞积生。这三本书既可以了解心理学的全貌,也可以用以考试。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技能、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

219 评论(12)

shop移民Shero

病情分析:意见建议:引发沟通障碍的原因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会出现困难,究其原因,是在于很多父母与孩子沟通时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态和行为。下列这些情形,常常是引发亲子之间沟通障碍的导火索:1、命令、指挥、支配:许多父母为了快速实现对孩子的管教预期,常以父母的权威去命令孩子行动。这种情况下的沟通是单向沟通而非双向沟通,只是一昧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而不听孩子说出自身感受及困难。例如当孩子不想吃饭时,父母的语气常常是这样的:“我要你吃你就吃!不要讲条件、“现在就给我吃!一定要吃完!”,孩子虽然暂时屈服于父母的威权之下,但是也关闭了沟通之门。常常看到许多父母因孩子很听自己的话而沾沾自喜,父母说一孩子不敢说二,却不知道孩子很可能已悄悄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暗道,躲避父母的威权,乃至于误入歧途,这是值得很多父母警惕的。2、警告、威胁:“你不听话的话,给我试试看。”、“不去洗碗的话,今天就不让你看电视了。”这是警告、威胁的语气。还有说狠话来威胁孩子:“再说就打断你的腿。”、“你死在外面,不要再回来!”以这种强势的手段来管教孩子,就和上一种方式一样,短期或表面上虽然可以看到孩子的服从,却会逐渐失去孩子的心。3、批评、斥责:在时间紧迫的情形下,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没达到自己的期待而动怒,斥责孩子:“你怎么动作那么慢!皮又痒了是不是?”或是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台阶下,批评他:“看看你这样子,全身都让我看不顺眼!”。甚至是恶狠狠的辱骂:“死孩子,生了你,也不知道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父母宣泄怒气的无心话语,会让孩子感觉更大的挫折,很容易引起孩子情绪上的抵触和逆反心理。4、讥讽、挖苦、羞辱:当孩子的表现不符合期望时,有时候父母会在一时冲动之下,以讥讽、挖苦、羞辱的语气来表达失望,比如责骂孩子:“废物,没用的东西1、“我就知道你天生就是笨脑袋,不是读书的料。”或是嘲讽:“上次两门不及格,这次三门不及格,下次就可想而知了。”甚至指桑骂槐:“真是和你爸爸一模一样,没什么出息。”一句无心的话,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使他失去努力的动力。5、盘问、审问:对孩子怀有成见或敌意。“又在骗我了,又在找借口了!”父母以严厉的口气。像审问犯人一般问孩子:“你是不是在学校做了什么坏事?为什么这么晚才放学?”这样的话常见于紧张型的父母。不适当的盘问:“你出去干嘛?和谁在一起?在一起做什么?干嘛不待在家里?”因担心而脱口而出的盘问,常让孩子自认为自己在父母心中就是负面的形象或对父母起反感,因而感觉受挫,进而放弃与父母沟通的想法。6、训诫、教条、矛盾:这是传统父母表达望子成龙的心情,急于向孩子说教的方式:“当一个学生就是要上学,难道你不知道吗?”虽然这是父母在表达关心,但是教条式的说词,并不能真的安抚孩子当下不想上学的心情,甚至会激起孩子的不耐烦和反感,无法解决问题。还有些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自身态度很矛盾:买电动玩具给孩子,然而如果孩子玩却又骂他。7、否定、拒绝、疏离:拒绝孩子:“你的事我不管!”;疏离: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把孩子总当小孩看,未能尊重孩子也是完整的个体,常会使用这样的否定来回应孩子:“不要再说了!都是借口!”每次总是会有一大堆捏造的理由,关闭了与孩子深入互动的管道,当孩子不断被父母否定,他也就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了。8、比较:“你看看隔壁的小明那么乖,要多和人家学学,不要每次都让妈妈没面子。”父母原本是希望鼓励孩子,却使孩子在比较中不断失去了自信心,反而自甘堕落。9、自以为是:主观性强的父母在孩子遇到什么情况时,总是自做主张为孩子下定论:“你一定是功课没写完,要么就是和别人打架了,才不敢去上学,是不是?”让孩子觉得百口莫辩、有口难言,或觉得挫折、不被了解,而懒得理父母。10、宣泄委屈:父母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脑儿向孩子宣泄:“我辛辛苦苦赚钱是为了什么?怎么生出你这种不长进的孩子?”孩子将同时背负自己与父母的压力,一旦有一天承受不住而爆发,将更不可收拾。

323 评论(8)

贪吃的双鱼宝宝

很多时候,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非一日就能解决。参加咨询师培训,可以让你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但基本的态度和方式其实是需要你自己来慢慢调整。比如在你的描述里,可以听出来你对孩子是有很多不满的,比如她学习不好,上专科。比如她不和你说实话。似乎沟通不好的所有责任都在孩子那一方面。也许,你需要的是考虑一下,在你自己的这个方面能有什么改变?人际互动的特点就是当一方改变的时候,另一方也会相应改变。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别人,那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我一个朋友原来跟你的情况差不多,而来参加了海尔森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但她不是为了考证去参加的,纯属为了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去参加,跟我推荐里面还是很不错的,那些教授都是去给心理咨询师进行培训的,但他们讲的东西很好懂,也很专业。建议你去参加一下试试看。

21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