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7

神仙姐姐S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聊城心理咨询师苏老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难忘那缕羁绊

已采纳

我认为中途沉没和沉默中途意义是什么不一样的,而且它们的意义区别很大,在日常的交际以及工作交往中,中途沉默和沉默中途的区别大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第一点中途沉默和沉默中途在时间上是有区别的,中途沉默指的是一件事情或者是谈话演讲当中,出现暂时的沉默;而沉默中途的意思是沉默正在进行当中,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次中途沉默和沉默中途在内容含义上是有区别的,中途沉默的意思是我们由于演讲中的需要在中途需要沉默一段时间,以达到语境和感染力;而沉默中途的意思是演讲或者事情发展正在沉默当中; 最后一点中途沉默和沉默中途的使用场景是不一样的,中途沉默使用在演讲或者事情发展的中间阶段,可以说是正常的安排的一个环节;而沉默中途使用的场景是本身沉默在发展进行当中; 总之中途沉默和沉默中途的意义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我们在平常的使用当中一定要注意当时的语境 ,合理的去使用!

聊城心理咨询师苏老师

111 评论(10)

爱吃之虎虎

意义不一样。“中途 沉默”是交谈或是事物在进行过程中“沉默”了,有一个“续_断_续”的过程。而“沉默中途”的意思是“自始至终”的在沉默,中间没有“断”的过程。

96 评论(13)

梁小姐12

咨询师:苏丹性别:女年龄:41岁所在地区:江西省 南昌市专业资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证号:0714000008200084婚恋状态:已婚学历:研究生毕业院校:未知擅长领域暂无记录个人说明:有10年个案咨询经验,咨询案例6000多例,处理过众多疑难个案,担任江西卫视《金牌调解》心理观察员,江西教育台《成长对话》栏目心理导师,江西五套心理夜话栏目《夜来香》心理专家主持,擅长情感咨询、孩子教育咨询、压力咨询、情绪管理咨询以及关系处理咨询、职业指导规划、高考专业选择咨询、毕业就业咨询等。

329 评论(8)

yyy777777777777777

又逢大暑节气,炎炎夏日,天气阴沉沉的,伴着吵闹的蝉鸣,我终于又能够坐在电扇底下读书。翻阅《给老师的建议》之《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一遍,两遍,三遍,有些地方就是读不懂——苏老师说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到底是什么?人是需要理想的,但需要符合于自然界的人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说得真好。接着他引用了费尔巴哈的话:'我们的理想不应当是被阉割的、失去肉体的、抽象的东西,而应当是完整的、实在的、全面的、完善的、有教养的人,入木三分。接着教育家分享了八个方面一起谈了这个问题。虽有很多不懂之处,但我还是按图索骥,谈谈个人感觉感悟:一、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机智来培养学生的精神生活。估计说的应该是我们经常讲的理想,思想外加“爱的教育”——努力让个性和谐。教育孩子,务必不能用学习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而应该是公民意识,思想,创造,劳动,审美加智力等等多把尺子。二、“学习”——科学知识的传授当然非常重要,这是个人发展,集体进步,人类文化传承的宝藏宝库,是国家社会推翻压迫反抗成功才得以赋予公民的“最大福利”。莫大遗憾的是,很多青少年错把福利当苦差事,成为个人被动的“沉重负担”,家庭家人,学校同事都在不无休止的跟“这些懒汉和二流子进行斗争”——看来那时候的情况也不好。而今天的我们的孩子们情况如何?读者心中想必是有数的吧。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的确确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我们去努力克服,我们务必做到。三、需要的教育。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培养他们有高度道德意义的、高尚的愿望。我觉得这是从主观方面说的,不论家长还是老师还是孩子,得都明白是非曲直,不能甘于堕落,思想沉沦。四、培养学生愿望的文明,达到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和谐。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了,只是觉得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素质教育,学校的符合孩子实际的校本润智课程+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精神生活”。比如前面我们提及的语文可以诵读,可以幽默作文,可以话剧……数学可以是奥秘王国,趣味数学,数独初探,我来动手……英语可以是舞台剧,历史剧,演讲口语……反正是听说读写评加练形式应有尽有。德育活动?可以是静校课程,节日课程,感恩仪式,文明礼仪,疏散演练实操课程……还有劳动教育,亲子活动,家校合作游学研学……总之,让孩子们认真参与实际体验,真情实感。在活动中愿意动脑筋,乐于去思考,同伴互助生命思想精神充盈。五、实施普及中等教育。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产生一种自己是劳动的聪明而有才智的主宰者的有强烈尊严感的人。我认为这是在向当时或当今的职业教育提高要求。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过后,职业教育应该遍地开花。适合做工人农民的,家庭家人参谋一下,学个一技之长当农艺师园林师;适合当白领的,学习会计证,医师证,心理咨询师证;愿意搞科研的,继续深造,读研读博读博士后,进实验室。无论干什么工作,高高兴兴的投入自己的身心,幸幸福福地工作生活!六、掌握牢固的、深刻的、理解透彻的知识,培养学生在整个一生中都在追求“我要比今天知道得更多的”的不能动摇的愿望。学习当然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综合体,很不轻松的,不是吗?毋庸讳言!七、家庭教育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及的家校携手工程了吧!是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终身的学校。苏老师提出家校要志同道合,信念一致,而不是单纯的交给学校和老师们。“这个问题是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与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不谋而合。孩子父母的教育学素养当然重要,学校和教师当然要作为,但是请老师们问问自己的教育学素养如何?几斤几两?是不是应该远远高于家长同志们?(最起码自己家的孩子先受益最受益)去做吧!八、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突然到来的,道德的成熟性也是慢慢地培养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让他们独立地获取知识,促使他们思考的成熟性。我觉得人家这是在说“信仰的形成”。你觉得呢?“把知识变成信念”,“为信念而斗争”,“不可动摇”——它们表现在思想里、行动上、活动中和相互关系里。我坚信自己的理解,因为只有通过高层次的持之以恒的外来(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孩子们才会慢慢明白自己将来应该做什么样的劳动者,做什么样的公民,做什么样的创造者。不,更得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样的父亲母亲“以及做自己将来儿女的教育者”?是的,回头望望我们走过的路吧。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在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上有老下有小;慢慢的,我们追求体体面面的活着,竟然还愿意收获点点滴滴的“价值观”?马斯洛说的真好!再想想未来的路,不由得肩头沉沉的。尤其是在学习了多年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师考证沙盘游戏师考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证后。有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那就是生命神圣,人活着就应该是有信仰的存在活着才行。九九归一,愿与大家一起奋斗,让我们努力活得明白一点。我想,这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知道苏老师认同与否,大家认同与否?阳光从天上倾泻下来,心情不由得痛快多了。

239 评论(13)

宾格砖家

家庭亲子关系冲突的原因和应对办法主讲人是以下几个。任其平 博士、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原院长,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原主任。郑爱明 博士、教授,精神心理科执业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临床心理科执行主任。苏 华 江苏省心理特级教师,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心理学科教学带头人。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肖 鹃 江苏卓顿心理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研训员,高级教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33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