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水物獭致知
1、首先看受训背景 现在心理咨询师行业,半路出家的很多,当然不是说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不好。目前活跃在社会中很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就是半路出家的,可要知道,心理咨询的学习成长费用非常高的,很多半路出家的人有钱、有闲,又有足够的人生阅历,综合起来不比科班出身的人差,何况很多心理科班出身的人没有一直从事咨询的。关键看他们的受训背景,如果只是为了考证零星的学习了一段时间可能就不太好。如果有心理学的专业学历更好,如果没有他们有没有参加系统的心理学或某个疗法的系统学习。注意一定是系统,一个疗法没有一年以上的学习很难说熟练掌握的(很多至少需要3-5年的系统学习的)。可以问问心理咨询师学习和成长经验,每周,每月、每年的学习时间是什么样的?系统学完某疗法后个人的学习成长计划?如果只是某一年有几天学习过某心理疗法,基本可以说他只是了解,要熟练掌握还是值得怀疑的。比如我知道的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全程班需要两年70多天的培训,每年会有近10次集中培训,每次培训3-5天。这样的长周期的学习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保证,也利于熟练掌握该疗法。有些疗法培训完后会有证书,不要被职称名字吓到,比较好的鉴别方法是问他拿到该职称所花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通过三天学习和通过三年的学习拿到的证书职称含金量肯定不同。担心某些心理咨询师欺骗怎么办,很简单,你只要在网上搜几篇该疗法的培训招生通知就可以知道拿到该证书的流程和要求了。2、心理咨询师有没有个人体验和案例督导 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体验很重要,心理咨询师就像是一面镜子,如果镜子本身都不干净或者破损,那么他反映出来的肯定也会有问题。自己都有问题还怎么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并非全无道理。要求心理咨询师做到完全没有问题不太现实,也不可能。至少心理咨询师他自己要能够清楚哪些是自己的问题,哪些是来访者的问题,不然难免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心理咨询师能够带领来访者的程度不高于心理咨询师自己的成长高度,所以咨询师自己的成长度是很重要的。心理咨询师是否成长到一定程度,在咨询的过程中是可以感受出来的。比如他对自我的接受度、认可度、他对周围人事物的接纳程度等通过你们的交流大致就能感受的到。 还有心理咨询师自己接受督导的情况,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师都会有自己的督导师,也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可能会带出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很多问题,或者因为自己的一些心理情结、咨询经验不够等原因导致咨询过程偏离了正确的治疗轨道,那么就需要督导师来进行督导,指出心理咨询师的问题,给出更好的咨询建议等。原则上是每个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督导至少是朋辈督导(可以理解为心理咨询师之间相互督导)。受制于心理咨询在国内的发展迟缓等原因,目前社会上经验比较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很少接受督导,甚至他们都给别人做督导了。但你可以问问他们在从业早期接受督导的经验,这个可以看出他们的专业严谨度,成长过程的规范度。从业早期都没有接受规范的督导,从业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怎么纠正?他的专业能力是否也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3、名气大、年龄大、收费高等不代表咨询经验丰富说的不好听一点,院士都有造假的,其他人的就不用说了。有些人很善于包装自己,善于打广告,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推销自己但并不代表他专业能力很厉害。另外,很多人就像看中医一样希望年龄大一些咨询老师,这个也不一定准确的。我国心理咨询工作才开展几十年,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不是没有,但他们基本早已不接个体的心理咨询了,他们主要精力都在培养新的心理咨询师上面了。所以年龄大的,不一定咨询经验就丰富。收费高,就代表心理咨询的效果好吗?的确有些心理咨询师就利用人们价高必定质量好的心理。我想也不用我一一驳斥了吧。还有疑问的话建议你再翻翻我前面说的几条。4、敢夸海口,包治百病或百分百治愈 心理咨询行业总有一些人沾染了不良的习气,为了赚钱牛皮吹上天。心理咨询师一般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每个不同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治疗方法是有些区别的,其实同一种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人,方法也是会有差异的。没有任何一个心理疗法能针对所有心理问题,哪怕只针对某一类心理问题,我想还没有哪一个心理疗法敢宣称完全治愈的。当然更不代表学完所有疗法就能治疗所有心理疾病。更何况,有一些心理疾病到现在还没有被完全攻克。再说了,穷其一生,也没办法掌握所有心理疗法的,要说熟练精通那就更别想了。能百分百治愈某一类心理问题这牛皮已经吹的很大了,包治百病的牛皮更是没边了。切记因为求医心切而上这些人的当。以免心理问题没治好,反而又产生新的心理问题了。5、只会给你讲道理,提建议 虽然很多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的人,都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够给出建议和意见。但很不幸,心理咨询师不是企业咨询顾问,医学顾问能够直接根据你的情况给出适合的解决方案。心理咨询师做的是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自己做出选择或决定。心理咨询中的问题千奇百怪,心理咨询师不是神,不可能每个领域都了解,这个并不现实。另外,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师不能代替来访者做决定,这样剥夺了来访者自己成长的机会,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产生心理依赖,推卸了本属于自己的责任,这本身就是心理问题或者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以心理咨询师为防止这样情况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给来访者建议和意见的。如果心理咨询师通篇跟你讲大道理和人生体验,告诉你这样不对,你应该怎么想,应该想开点等等。你就要清醒清醒了,这个不是心理咨询师该做的,这是周围劝导你的人的做法。这跟专业的心理咨询有非常大的区别和不同。离开,是你最好的选择。花这钱,还不如请几个年长的朋友吃饭让他们给你讲讲了。6、免费心理咨询靠谱吗 现在有很多机构推出了免费心理咨询的服务,确实有真心想帮助大众的,但也有借免费心理咨询来达到其他目的的。发心上不好置评,但从效果上我倒可以说几句: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成本,生活成本和营业成本咱先不说,肯定是要花钱的;其次,提供免费心理咨询都是短期的服务,一般情况下都是一次性的,不信你试试,你天天找这个机构或平台的心理咨询师(还不一定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你看看他们的反应。我们知道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那么解决起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治愈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治疗疗程少则5次10次(比如每周一小时算一次),多则长达数年甚至更长才行的。再次,心理咨询师自己也要花钱请督导(比他收的心理咨询费用高很多),如果免费的心理咨询,那么他接受督导的可能性你可以发挥一下想象。最后,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的人的资质和经验值得商榷,多是心理学爱好者或者刚刚拿证的人或者一些爱心人士。经验丰富的咨询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免费的咨询。 心理咨询不是简单的聊天,心理咨询师为此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是非常大的。有投入,有产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另外付费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治疗动机和动力,不愿付费的人他们的治疗动力不会强到哪里去。不要钱的心理咨询机会他们也未必就很珍惜。7、自我的感觉很重要 经过上面的层层筛选是不是一定能保证万事大吉了?就跟选对象一样,身高168,体重50kg,皮肤白皙,人美心也美符合要求的应该很多,但你们是否有眼缘,双方是否适合(三观,性格,性等)就还需要在相处中去体会和观察了。选择心理咨询师也是同样的。心理咨询师的性格特点是否合你口味,掌握的流派是否针对你的问题等等都是需要慢慢发觉的。如果你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当然有的时候是阻抗等原因)那么建议你换其他的心理咨询师吧。转介在心理咨询中是很常见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黄豆珵珵
首先第一点我们要确定的是
心理咨询究竟有没有用?
很重要的是,不要期望咨询师会像神医一般地药到病除,彻底的解决自身的问题。咨询的过程更多是带你深入的了解自己,然后很自然而然,由里至外的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以此来实现自我的成长。咨询的过程中,不是咨询师像你传授某些道理,像师生的关系一样。而是需要咨询师与个人的共同努力。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现如今,随着网络的不断发达,网瘾少年也成了许多家长的心头事,一方面,游戏公司需要盈利,另一方面与之相对的就是学生的成长问题。
有一个来访者,大三,不爱学习,网瘾很大,感觉自身的未来都是灰色的,并为此患上了严重的社交障碍,和中度抑郁。
出现这种现象之后,我们的家长总是责怪,谩骂他们的孩子,但是殊不知引发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生活习惯看,性格方面都是引发问题的原因。
而心理咨询师更多的探究这些原因的产生,以一种见微知著的方式尝试找到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然后捕捉你的情绪和感受,与你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并帮助你从这种情绪中的低谷期中挣脱出来。而你要做的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尝试着解决自身面对的困扰。
咨询师的选择?
有的咨询师长时间的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有的从本科开始直到硕士、博士一直都从事相关的心理学的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形成了一整套自身的咨询体系,能应对各种不一样的来访者。
另一方面,有些咨询师,可能很坑,耽误了您的心理治疗的黄金时期。你可以去查查他们的相关履历,每位咨询师的领域都不太一样。不过建议你还是要挑选有经验的咨询师。
总之,适合自身的就是最好的。
心理咨询的最好效果?
在几次治疗之后,如果你觉得你的咨询师正在帮助你继续前进正在一步一步的帮你解决问题,你可能已经做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一个好的咨询师最终会让自己变得无用,因为他的目标是增强你的适应力和独立性
尽管你可能很喜欢这个咨询师,但你不会希望自己永远需要他或她。选择咨询师就是选择一个能让你变得自由、自信、能干的人。
选择合适的咨询师是个人的决定,他将帮助你克服独特的障碍,朝着自己有意义的目标努力。但适合你的确实存在。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咨询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浅陌时光
很显然,上网能增加知识面,但长时间无节制上网危害无穷: 上网,已成为最能撩人心弦的时尚。据悉,我国目前上网人数已激增到1000多万,各种“网事”诸如查找信息、下载软件、聊天、娱乐、通讯、旅游、购物、炒股、征婚等等,如火如荼。 然而,长时间无节制地在网上游荡、聊天,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却产生着意想不到的危害。据广东省中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博士储莉介绍说,“网络病”患者除了有眼痛、脑胀、记忆力下降等生理上的疾病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据她介绍,今年以来,到广东省中医院心理门诊咨询和治疗的“网络病”患者已上百人,其中40%左右是高中生和大学生。 上网成瘾如同吸鸦片 原在广州某中学当教师的秦先生,今年7月因为玩游戏被学校开除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玩游戏,60岁的老母亲在一旁唉声叹气。秦先生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光荣史”:有一次在“联众网络游戏世界”里下载了一个“四国在战”的棋类游戏,一玩竟上了瘾,常常整晚整晚地泡在网上杀得天昏地暗,以致好几次都把上课的事给忘了!被开除后的这几个月,秦先生也没有去找工作,他说:“要过足游戏瘾,然后就戒掉,再找一份工作好好干。”记者问他还要多久才能过足瘾,他想了想说:“不知道。”过了一会儿,秦先生叹了口气:“我是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真的想永远活在网络里。” 储莉介绍说,凡痴迷网络者,就好像吃了鸦片一样,每天都必须有固定的时间在网上度过,否则就会寝食不安,心神不定。由于对网络生活的过分迷恋和依赖,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变得孤独而不合群,不想寻找职业,个人财政濒临破产。 三成网虫患“互联网狂躁症” 近日,一位家长向记者反映他读大学的儿子行为很不正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有几次还摔东西,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就是觉得很烦。据这位家长反映,儿子最喜欢的就是上网,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不知为何上了网后就变得脾气很躁。 储莉分析说,这是典型的“互联网狂躁症”。她介绍,病症起因于访问特定网站遭遇“交通阻塞”,或是在没有网址的情况下搜寻特定信息耗费大量宝贵时间等等,造成上网者情绪狂躁。近期一项对5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表明,1/3的人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另一项调查表明,83%接受调查的网络管理员表示,用户经常会因电脑或网络出现问题而导致暴力行为,如摔坏键盘和鼠标,损坏显示器等。由于情绪高度紧张,长此以往,人们极易失去自信心和自我放松的能力,内分泌亦会失去平衡,严重者会导致精神抑郁症和心脏病。 高校多见“盖茨崇仰症” 广东某高校在计算机系毕业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64%的男生在“理想工作”一栏中选择的是: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行业巨头。中山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系学生黄君说,盖茨奇迹般地成功让青年学子找到了榜样,他们不甘于像父辈那样一点一点地积累财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包括非计算机系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上网上,他们对学习、对学校活动不感兴趣,个性高傲、乖僻,有个别同学还学习盖茨要中途退学创办个人网站。心理学专家把这些学生出现的症状称为“盖茨崇仰症”。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曾锦华指出,这些最聪明的年轻人很容易患上一种精神失调症,他们本来有无穷的潜力,可以健康成长并快乐生活,却因为急于求成而荒废了学业;这种时髦的“盖茨崇仰症”使很多学生头脑混乱,迷失方向,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这些学生要及时调整心态,有些还需要看心理医生,尽快回到现实中来。 不能打游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