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发装修
这是李松蔚老师的新书,做为粉丝,当然是第一时间就买了。这是一本心理咨询案例集,这些案例其实在公众号里都看过了,再看一遍仍有启发。怎么关注的李松蔚老师忘记了,自从关注他就没停止看他的文章,为什么要看他呢?他文字很温柔,让人轻松。他的风格:无限的接纳(当然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他常说的话:怎么样都可以,快乐就是可以不快乐,接纳就是可以不接纳,完美就是可以不完美,你永远都有选择权,你 可以选择不改变,选择躺平,选择努力,选择混吃等死,选择天天向上,选择退学,选择读博,选择暴饮暴食,选择跟父母吵架,什么样的选择都可以,这是你的人生,你可以作主。在这样无限接纳的前提下,可不可试试这样的方法?然后提出“小小”的建议,在基本保持现有生活不变的前提下,给一个小小扰动,能有5%的改变就很好。每一个案例看似几百字短短的回复,其实蕴含了很多心理学的治疗方法,看起来很轻松,其实没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根本做不到。妙就妙在 他并不用专业的术语,让咨询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多数案例咨询者都有反馈,当然咨询并不是100%成功,书中李老师有复盘,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还增加了干货:改变的工具箱。 公众号栏目就叫“反馈实验”,既是实验就可能成功也可能实败,所以他常常对咨询者说:“我不知道,我也没有办法帮你,你愿不愿试试这样做?”,虽然是北大的博士,在清华任过教,有十几年的咨询经验,他仍然承认自己有做不到的地方,有不擅长的领域。强调咨询者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治疗师。“系统论、家庭治治疗、扰动、改释、循环提问、认知、精神分析、悖论、投射、行为疗法”,跟着李老师学了好多新名词,可以显摆,同时也让我心理学产生了兴趣,甚至冒出要不也去学个心理咨询专业。 作为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他并不爱说教,也不高高在上。大家有的恐惧、焦虑、拖延、社恐他也有,并且好不掩饰,对他的偶像极其崇拜,就象他的粉丝对他一样,他是个极其温暖的人。同时,他也很年轻,看封面介绍才知道他是85年的,跟我对面的同事一样大。 半天没说到正题。李松蔚老师公众号中的反馈实验有很多,这本书精选了44个,分了几类:自我、原生家庭、工作与理想、亲密关系等、人际关系”,说说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例: 1、想找工作又害怕工作压力。有一个咨询者因为工作压力大抑郁症发作,一年后病好了,想找工作又怕工作了再犯病,处于纠结商痛苦中,不采取任何行劝。李老师给的建议:每天写半小时简历,时间一到就停止,并把写的简历删除,这样坚持一周。写是为了增加效能感,减少没有行动的痛苦,删除简历就可以不用真的找工作。咨询者采纳建议并灵活运用,可以发简历但接面试电话,或去面试,但不去工作,不管结果怎样,扰动产生了,足够小,每天半小时写要删除的简历,反正要删除,不用有压力,随便写。只要有了“写”这个动作完成,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2、儿子退学。这个咨询者是个上进的妈妈,儿子小学成绩很好,进入中学,开始叛逆,成绩下降,后来死活不上学,软硬不吃。李老师:我也没办法,就是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试试不去说服儿子去 上学,跟儿子多创造一些美好时刻。放下改变的执念后,变化产生。 3、暴饮暴食,对于天天喊着要减肥的我,比较感兴趣,书里有三个案例: 睡前吃:一个咨询者是睡前总要吃很多东西,说是因为小时妈妈总要她吃。李老师的建议:该吃啥还趷 啥,该怎么吃还怎么吃,只把吃的分类,看哪些是自己想吃的,哪些是妈妈让她吃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改变了她的习惯。 只为了吃:一个姑娘体重不断上升,又控制不住大吃,吃完后悔自责。不停地吃不停地后悔。而且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就是吃吃吃,并没有体会到食物的美味。李老师给的扰动是:还照习惯吃,只是策划一次大餐,包括在什么地方,吃什么。结果怎样呢?试试看。练了正念,知道这是正念进食,有意识地清醒地吃。不是不要吃,是为了更好地吃。神奇的是,这个姑娘接到建议第二天,还没开始执行,从来不呕吐的人就呕吐了一次,这一呕吐把她吓了一跳,自己的胃里竟然装了这么多东西。李老师不认为是跟他的干预有关,但刘丹老师不这么看。 用生命去吃:和上一个姑娘不同,这个案例里的姑娘是个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已经有严重的并发症,但她就是喜欢吃,喜欢吃甜食,用李老师的话就是用生命去吃。如果不让她吃,她就失去了活着的乐趣,生命的质量下降。看的我心惊胆战,这是多么爱吃的姑娘啊,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李老师没有为了救命不让她吃,接纳她美食比生命重要的生活理念,告诉她可以继续选择美食。只是可以试一试研制一些同样美味,适合糖尿病人吃的食物,同时找一些其他的人生兴趣。感觉这个姑娘要的不是建议,要的是接纳,是允许,是温暖。 4、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不是只有我们普通人有拖延症,不想干活,学霸也同样有。咨询者是个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博士生拖延写论文的老多了),每周五要开会讨论成果,六天都在心里想要做,行动就是不执行,只有到周四才会着手。这种心态我们一般人都有过吧。李老师给的建议:你就接受自己 一周只有一天想干活的事实,利用好这一天,其余6天该干嘛干嘛,不用愧疚,因为这就是事实,接受事实,可以开心过6天。 5、讨好型人格:咨询者说她总是在讨好别人,工作中总为了讨好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李老师同样建议用的分类法:观察一样哪些事是别人让做自己也喜欢的事,哪些是别人让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是这么一个简单动作,短时间效果不明显,时间拉长,效果突现,咨询者不仅学会了"say no",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赏识。 6、诈尸式育儿:一位女士说她丈夫属于“诈尸式育儿”,特征:“工作忙起来不闻不问,不工作的时间也是找朋一起玩,然后忽然想起来了就管一下孩子,平时不管,我管他又觉得我没管好。”“孩子对爸爸意见很大,经常顶嘴。父子关系就没有好的时候”。 李老师的建议:“你应该从他们父子俩的关系中抽身出来”。父子俩的关系只要不升级到暴力,你都不用管,享受属于你的闲暇。 这位女士刚开始看不懂李老师的建议,几天后仔细观察了父子间的相处,才明白,他们父子俩的关系,远比她一直以为的的亲密。她也明白了:虽然她吐槽的是父子关系,其实是夫妻关系,是她对婚姻关系的不满。 还有好多有趣的案例,说不定就有哪个是你也想问的,可以试试看。即使纯当八卦看,也很好玩,可以看到人生百态,看到这么多的人生不完美,你就可以放心了,哈哈。写这么长的读书笔记,也是难得,我是真粉,哈哈哈哈
唐尼小姐
理专家李茜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
李茜,女,1958年出生,从教三十多年,自2004年开始学习心理学课程,先后师从李子勋教授、凯特.郝金斯教授、段晓英老师学习过家庭治疗。师从朱建军博士、刘思言老师学习意象对话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认证。
从业历史:
从事过外科、内科等临床工作,曾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多项,发表学术文章、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近百篇。2001年调到理疗科工作,先后经过北京博爱医院心理科、北大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科进修学习,并赴澳大利亚悉尼WESTMEAD医院康复医学系访问学习。
以第一作者获得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院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主编专著1本,参编专著3部。目前,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康复学会理事,全军第9届理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第9届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常见病物理治疗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康复治疗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Jessie佳佳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茜女士拥有美国纽约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及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李博士现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茜女士专注于利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帮助抑郁症患者、物质使用与成瘾者及其他有人际交往困难的人士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她曾接受国际著名心理学家Dr. Stanley L. Miler的培训,是国际认知治疗协会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成员,并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认知治疗和精神分析机构接受过培训。在过去十年中,李博士一直在中国从事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工作,并在北京安定医院和北京回龙观医院担任认知行为治疗的主任。
热爱每一刻
日听别人说纳贡毕力格老师的课很好,就去听了,那时候三十元一天,也就两盒烟的钱,我听了一周,感觉好多了,由于工作原因,我就回去了。知乎纳贡毕力格 - 百度百科职业:医生生日:1964年毕业院校: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简介:纳贡毕力格出版了《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心灵甘露》等13部专著,其中《蒙医心身健康学概论》荣获“首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他的“应用蒙医心身互动...个人擅长个人介绍学术任职学术情况百度百科较多分享风靡内蒙的纳贡毕力格身心互动疗法是否可信? - 知乎回答时间: 2020年02月25日最佳答案:纯粹扯淡。与二十年前的某某功如出一辙,比起前辈,此疗法更佳高明隐蔽,包装的更好,但是本质是不变...知乎纳贡毕力格为什么判刑 - 百度知道1个回答回答时间:2022年3月15日最佳回答:被别有用心的人陷害百度知道...到自己骗人把戏即将被识破 最近多了很多水军 【纳贡毕力格吧...回复数: 14发贴时间: 2020年04月13日9楼: 纳贡毕力格如果以后把听课限制在...10楼: 纳贡毕力格采用洗脑的方式愚弄广大...11楼: 内蒙国际医院的纳贡毕力格...贴吧家里人信听课包治百病,我还真么办? - 知乎回答时间: 2016年07月14日最佳答案:原因就在于其实智力并没有达到水准的人接受了本来有更高要求的教育,也就是说,现在有太多智力并没有...知乎大家还在搜李思思被央视解雇纳贡毕力格汉语直播纳贡毕力格养生歌纳贡毕力格催眠曲音乐纳贡毕力格最近消息纳贡老师讲课视频纳贡讲课免费汉语纳贡老师身心健康视频正在加载...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