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熊二喜羊羊
可以说现在的人在情感上有非常多的困扰,情感问题自古以来都是令人头痛的事情。尤其是当你爱的人想要离开你的时候,那种悲痛,伤心欲绝想必也有不少人经历过。如果说感情可以挽回,只是需要付出代价,我想有很多人都愿意去付出这个代价。毕竟,失去了自己所爱的人,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正是因为看到人们有感情问题这个缺口,于是不少不法分子就摇身一变,变成所谓的情感大师,帮助大家解决情感问题。对外宣称自己能够挽回失败的婚姻,让对象对你忠贞不一,言听计从。
一位名叫牛牛(化名)的男士,在2020年7月份,与女友的感情出现了问题,想要复合却发现联系方式都被对方拉黑,无法联系上女友后,为了挽回这段感情,牛牛就开始上网搜索如何挽留自己的爱情。很快,他就被一条一对一私人定制,百分百挽回爱情的广告语吸引,并添加了该机构的微信进行咨询。
这些感情挽回大师们通过聊天记录详细了解了牛牛的基本情况后,并向牛牛承诺,只要提供前女友相关个人信息,就会安排专属的情感专家对前女友进行交流劝导,帮助牛牛修复感情。
不过,在此前提下,机构要求牛牛不能主动与前女友联系,也不能介入情感挽回工作中,牛牛想都没想,就交了3280元的咨询费,并与对方签订了电子合同,于是该机构就安排了所谓的情感专家对牛牛展开了情感辅导,并称与其前女友已经取得了联系。
该机构专家先后以发现其女友已有新男友,需要进一步工作引导,以及女友已经动摇,需要联系现男友结束感情等为由头,要求牛牛转账支付三万多元。直到2021年4月牛牛也没有和他的前女友复合成功,牛牛随即就联系了机构,机构没有明确答复后,牛牛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就报警。
通过警方调查嫌疑人的手机,发现与牛牛联系的心理咨询师并没有取得国家相关从业资质,并且该机构从来没有人去与牛牛的前女友取得联系,就在牛牛尝试感情挽回期间,他的前女友就已经结婚了。
6月2号,专案组前往山东进行抓捕行动,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捣毁了五处犯罪窝点,并抓获了69名犯罪嫌疑人。
经过调查,从2019年起以肖某等人手的犯罪团伙,在山东地区注册大量教育咨询类公司,通过网络发布广告,吸引感情受挫的人,群主动联系,利用当事人迫切的心理,再加上精心设计的话术,获得信任后就会捏造事实,层层递进骗局,受害人的钱财。就感情挽回项目收费就从288元到12800元不等。
该犯罪团伙为了避免被打击,还会定期注册,就公司解散公司聊天群,同时注册新的公司进行诈骗。就警方目前调查的案件来说,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年龄大多在29岁,其中20岁到30岁的男性受骗者居多,最小的年龄才17岁,被骗金额最多为12万元。
希望大家在遇到情感问题时,应该直面问题本身,可以和你的对象好好沟通。或者通过真诚的道歉方式让对方原谅你。千万不要被骗子所扮演的情感大师欺骗,既骗了钱,也挽回不了对象的心。
怀念旧莳光
为人母不足九个月,牛牛妈我却时常处于焦虑中,一不小心就被这种情绪碾压。
孕早期开始补充各种维生素A、B、C、D、钙镁铁锌硒和DHA,担心肚子里宝宝长不大;
孕晚期因为脐带绕颈两周,战战兢兢的每天数胎动,一刻不敢放松,害怕一个不小心宝宝缺氧窒息;
好不容易等到卸货,坚持顺产的牛牛妈却被残酷的告知羊水过少,需要立即住院,极其恐惧顺转剖的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手术;
月子里,娃出湿疹严重,满脸是包,整天用小爪爪自残,当妈的四处打听偏方、秘方,生怕娃娃破相,将来找不着媳妇儿;
百天左右,突发堵奶,半夜去医院看急诊,一想到有可能再也不能奶娃,心中不由一阵阵忧伤......
等到娃娃半岁了,可以吃辅食了,绞尽脑汁变着法子做给他吃,结果人家闭眼,扭头,捂嘴三部曲,丝毫不考虑为娘的辛苦劳作;
终于娃娃快九个月了,睡眠时间从没超过五个小时的我,想给他断夜奶,前前后后尝试了近一个月,算是初有成效。好不容易睡了第一个整觉,兴奋的发了个朋友圈,结果啪啪被打脸,翌日就夜醒了3次,拍屁股、哼歌、喂水轮番上阵,末了,还是塞去奶头。
新手妈妈尚且如此,当了多年老母亲的你,是否常常为孩子担惊受怕?孩子发烧一病不起,担心烧坏脑袋,影响智力;孩子调皮四处捣蛋,担心长大了危害社会;孩子老实不善言辞,担心将来受人欺负;孩子成绩好,次次考试名列前茅,担心以后受不住打击,逆商低;孩子成绩差,班上吊车尾,担心考不了好大学,找不着好工作,以后没出息......总之,当妈的比普通人的焦虑指数高出几个量级。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每个妈妈都愿意为了孩子付出一切,孩子成长的每分每秒都牵动着亲妈们的心。明知道担忧也没办法,但是总忍不住担心。然而, 焦虑的妈妈带不出快乐的孩子 。
十月怀胎,宝宝呱呱坠地的一刻,完成了母子的第一次分离;哺乳至一两岁,断奶的那一刻,是母子的第二次分离;孩子要上幼儿园,背起小书包,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是母子的第三次分离;终于孩子上大学了,工作了,成家了,生娃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母子之间彻底分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说: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Terrible two,七八九、嫌死狗,青春叛逆期,哪个家长不遭遇孩子的逆反期?之所谓叛逆,是站在大人角度来评判孩子的成长,其一是孩子不断自我发展,大人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其二是大人常常试图让孩子听话,当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是爸爸妈妈的乖宝宝时,大人就觉得孩子叛逆了。但是,没有控制,又何来叛逆?
控制孩子,是部分爸爸妈妈的需要,而绝对不是孩子的需要。有哪个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一举一动、大事小情,都严格按照爸爸妈妈的指令来,都处在爸爸妈妈的监控之下吗?孩子不喜欢控制,而爸爸妈妈又常常试图控制,并且享受控制孩子的成就感,一旦在哪怕很小的细节上失去控制,就会产生很严重的不安全感。幸福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为我好”不等于最幸福的选择。父母步步紧逼,或许只会让子女想要逃避吧。
有很多父母对子女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我们的苦心了。诚然若是,我们也应尽力避免以这种借口去控制孩子的人生。 因为我最看重的是孩子的幸福,是他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归属感,是他遇到问题能主动与我交流,而不是想让他成为多么伟大的人 。
“宝宝,你是更喜欢爸爸呀,还是妈妈呀?”相信大部分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问过无数次这样的问题。孩子更爱妈妈,还是更爱爸爸?孩子和奶奶、外婆、保姆阿姨很亲,会不会不爱妈妈了?严重的,就会发展到问孩子这个世纪难题:我和你媳妇都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
妈妈向孩子索爱,背后可能是试图在家庭中建立超越于夫妻关系之上的亲子关系。有些妈妈,与孩子发展出一种类似“相依为命”的关系,觉得“什么都不如我孩子重要”“老公根本靠不住”。这样的妈妈,一方面会经常索取孩子的爱,一方面会严重地控制孩子。健康的亲子关系,永远要给夫妻关系让步。因为亲情、爱情、友情中只有爱情是排他的。 给孩子最好的爱,是夫妻恩爱。 夫妻之间彼此爱的有多深,他们的孩子就会感受到多少分量的爱。长大后,他内心有多少分量的爱,决定了他可以爱别人有多深。
别家孩子吃这个牌子奶粉,买那个牌子的玩具,报这个兴趣班,去那个国家旅行,上这个早教班,考进那个重点学校......不少妈妈常常被“别人家的牛娃”驱使着,紧跟周围“成功”父母的足迹,不停地为孩子选择更好的东西,花去时间、精力、金钱,同时,也收获更多的烦恼。
牛牛妈刚二十出头时,帮师傅去学校附近接她女儿放学,在小学门口,围着一大群人,那阵势,不亚于哪个一线明星开见面会。凑近捡个耳朵,哇塞,不得了。无比多的妈妈们聚在一起,不停分享所有关于小升初的信息,哪家学校开始招生了,哪家学校根据某某杯赛选拔、哪家学校开始接收孩子简历了。各种着急、各种无奈、各种打听消息,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各种线”上。简直是让人觉得,如果没有四方打探消息、没有把孩子送进那些排名中的学校,爸爸妈妈简直就是毫不努力、毫不负责。如此盲目从众,毫无主见,实在可叹。
有了娃后,大部分妈妈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4小时关注点全在娃娃身上。没空化妆,没空逛街,没空健身,没空阅读,没空娱乐...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原本的美少女变成了如今的黄脸婆,生活内容就只剩下了孩子,自己是如此努力、如此认真、如此负责、如此“一切为了孩子”、如此奉献一切的好妈妈。可为什么老板不理解自己,老公不理解自己,连孩子也不理解自己呢?
妈妈们何不将注意力稍微从孩子身上挪开一些,关注一下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内容,增加生活乐趣,偶尔臭臭美、看看书,听听音乐会。当你学会从孩子以外获得快乐,便会发现,育儿焦虑会减轻很多,并且孩子并不会因为妈妈没有全心全意地只关注他,而失望伤心。恰恰相反,孩子会变得更自主、更自立,更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困扰中国父母最不科学却最蛊惑人心一句话。然而 人生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在孩子漫漫成长路上毫无意义 。父母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焦虑,转移给孩子,自己没有竞争力的、落后的、成绩不好没上了好大学的、工作不够好的、挣钱不够多的、不够成功的,所以不断逼迫孩子,以免孩子重复走自己的老路。是自己停止成长,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所以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同时也把全部的压力,转嫁给孩子。
育儿育己,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变成什么样。玩手机的父母永远教不出爱读书的孩子,不肯学习成长的父母,也甭指望孩子终身学习。与其寄希望于儿女成龙成凤,不如自己先努力做一个成长型父母,在你的耳濡目染下,你的孩子一定会被触动,跟随你的脚步,慢慢长大的。
最近,读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到这个部分时茅塞顿开。
阿德勒倡导的是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成人和儿童是有认知和能力上的差别,但谁都不应该倚仗自己的优越感,居高临下。父母也好、心理咨询师也好,只能提出观点,是否做出改变是当事人的事。这和可以把马儿带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是一个道理。
很喜欢前段时间流行的佛系游戏“旅行青蛙”。它的设计便隐藏着育儿的真理。佛系养蛙,佛系养娃。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的生命力才不会被扼杀。
我们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言传身教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当父母的首先需要分离课题,做好力所能及的事,默默守护在娃娃身边,见证着自己娃娃的成长。剩下的就交给时间,静待花开。
最后,请亲妈们不急不躁,放下焦虑,当个快乐的“后妈”。
放心,娃娃们会长大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