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已停机
导语:实验心理学创始人赫尔曼·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着长长的过去,但却只有很短的一段历史。”心理学成为有规范的学科只有140多年的时间,但是它的研早在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已经被各种哲学家,神学家所关注到了。而催眠学更是一门年轻而充满争议的学科,至今为止,催眠术在大众眼中,甚至央视的节目中,都蒙着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噱头价值大到人们忽略了它的医学价值,甚至我与催眠术的结缘,就是看了一期央视《鲁豫有约》的格兰催眠秀,才开始关注这一让人充满想象的技术。 在圈内谈到催眠治疗就会谈到艾瑞克森,而谈到艾瑞克森,我们都要感谢把艾瑞克森催眠专著带到中国的译者于收,于收作为《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四卷书的译者和精研该领域三十多年的资深心理心理咨询师,是一位心理学界中极其低调的实力派大师。 我是幸运的,身在山东济宁,前往济南就能见到于收老师,就在上个周末,我提前预约老师时间,乘坐火车,穿过的济南繁忙的街区,上午11点我来到山东书城这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综合体,在四楼了“慎之心理”工作室的大门上轻叩两次,便在雅致的房间里看到了精神充沛的于收老师。 初见老师,我激动不已,仿佛见到老师就像见到艾瑞克森一般,因为在看那套《催眠教学实录》的过程中我就已经认定,恐怕于收老师是国内最了解艾瑞克森的人。当你真的去看书籍里面各种专业内容时你就会知道,如果不对艾瑞克森催眠研究到一定程度,是无法准确翻译出这套源自艾瑞克森弟子罗西的巨著的。 于收老师客气的请我落座,泡上香茗待客,让我这样一个冒昧前来拜访的毛糙小伙受宠若惊。要知道于老师目前心理咨询的价格是1200元一小时,现在看来那天的拜访,我足足免费聊了2400元的呢*^_^*,如果某天我在催眠学上入门甚至取得成绩,一是要感谢艾瑞克森,二是要感谢于收老师。 好了,对于获奖感言的幻想暂且停下,这是我给自己内心树立的一座灯塔,也是我为自己锚定的一个坐标,有朝一日我要走到那里,去实现目前的幻想。 坐下后我试图先让自己放松下来,调整坐姿,调整呼吸,之前想好的开场白,却因为想解释下我带着墨镜的原因而变得突然凌乱,我因为眼睛手术还在肿胀期,所以这次交谈是于老师面对一个戴着墨镜的我在沟通的,我不知道老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我忽略了这种忐忑心理对于我的沟通产生的不良影响,再加上我对于各种问题的跳跃性关注,使得谈话节奏异常杂乱,本来我有一个小小的私心是在和于收老师交谈过程中进入催眠状态,但我的意识里有太多想听老师解答的问题,我贪心的想要既得到问题的答案,又得到催眠体验的小心思太过冲突,导致我数次进入状态失败,甚至在交谈完后,我的后背僵硬且生疼,也让我发现我的无意识智慧真的太不占优势了,强烈的企图心蒙蔽了我的无意识智慧太久了。 我在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谈到了我十年前在火车上的一次神奇经历,这也是我进入催眠学殿堂的引导事件之一:在一次整夜都要在火车上度过的旅途中,我结识了八九名某法院组织出游的小团体,我们从9点之后开始玩“天黑请闭眼”,过程是抽到杀手牌的人在法官发出“天黑请闭眼”的指令后,跟随众人低下头,在法官发出“杀手抬头”“杀手杀人”“杀手低头”指令后,悄悄向法官示意将谁杀死了,然后随着“天亮请睁眼”的指令,所有人一起抬头,法官宣布某某被杀手杀死了,众人开始猜测并投票究竟谁是杀手,同时辩解自己为什么不是杀手,被投票最多的人,法官要宣判他死刑,翻过他的牌后如果确实是杀手,那么游戏结束,杀手失败,如果不是杀手,那么杀手继续黑夜杀人,直到成功骗过众人,躲过众人一次次的怀疑。 介绍规则与我经历的事情相关,按照过去玩这个游戏的经验,10个人参与,如果只靠瞎猜,每次猜对杀手的几率是1/9,连续玩十局,我每次准确指认杀手的几率是1/9的十次方,大概是100亿分之,这是个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而我当晚在玩到后半夜时,感觉已经非常疲倦了,但仍然坚持在玩,就在某个时间段内,我机械的低头完成指令,机械的指认杀手是谁,突然准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这个现象逐渐被伙伴们发现,第一个人对我说:你怎么每次都指的那么准,是不是偷看了?我才发现最近这几局我都是非常确定的认为某某就杀手,没有任何理由,甚至连每个人的辩解之词我都没有听,就是认定某人一定是杀手。他说完后我并没有在意,我觉得我说的准是毋庸置疑的,接下来又玩了一局,有人说干脆我说谁大家就投票谁得了,那局大家跟着我投票某人是杀手,法官宣布判他死刑,牌反过来一看,真的是杀手...这一下子所有人都精神起来了,开始各种卧槽卧槽,我也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一般,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大家议论了半天后,又开始了一局,我在激动的心情下指认了一个人,结果却不准确了,而在次之前,我恐怕已经连续指认正确10局了。 我把我这个经历跟于收老师讲完之后,老师很感兴趣的记录了下来,他对我说我当时进入的状态就是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下,人会拥有更加敏锐的直觉,在我当时疲倦的很,意识心理已经失去了思考功能,但无意识心理却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的无意识心理会综合收集到更全面的信息,即使低着头,即使没有记住每个人的语言内容,但是通过更多元化的信息接收,能够做到连续准确指认杀手的行为。我恍然大悟,在学习催眠后我一度怀疑当时我是进入了催眠状态,但老师给与肯定的回答后,我才确信是这样。 于老师说人的无意识心理是更加具有智慧的,当关闭了意识心理之后,无意识能够通过接收大量未经加工的原始信息,判断出事情的原貌,这就是人有时候拥有准确的直觉的原因。从这狭义上去理解,我认为催眠就是让人快速展现无意识智慧的一种手段。 这篇文章我本来是想为自己而写,沉淀一下这次沟通的所有收获,但是写到这里,发现这份收获实在太庞大了,值得我去一点点的分析回忆,那么就把这段分享当做是给所有朋友的一份礼物吧。我们每个人的无意识里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当你学会向自己的无意识寻求帮助的时候,甚至可以像艾瑞克森那样克服病痛,克服障碍,达成理想,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拥有强烈的企图心,强大的规划能力就一定会让事情按照愿望发展,也并不是非要经过刻板的学习才能掌握某一门技术或功课,我们每个人的无意识里潜藏着巨大的智慧,这个智慧是经过上万年人类进化所得到的积累,敞开心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获得另外的视角,或许才是我们达成自己理想的真正契机。 你的意识心理很聪明,但是你的无意识心理更加智慧。 微信搜索“于收催眠室”可关注于收老师的公众号 附鲁豫有约催眠秀链接
咣脚奔跑的釹孩
爱翘二郎腿的人,可能平时养成了这种习惯,你自己在家里怎样都行,在公共场所翘二郎腿,的确很让人讨厌,实际上也是你平时不注重自身形象、素质不高的表现!这和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大声打电话并口喷唾沫星子,在公共场所用指甲刀啪啪地剪指甲,碎指甲乱飞,快递员人行道或逆行等等,这些都是有待提高的不文明、素质不高的表现!我们只要别太自我,时常多替别人着想,你的行为是不是会危害到别人!与人方便,不仅是文明人的表现,更是和善、仁爱、具有良好素质的体现!
饕餮飨宴
一、科学用脑和保证睡眠 三餐要准时,每餐都要注意营养搭配,有充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早餐尤其要保证牛奶和鸡蛋。掌握自己的用脑规律,复习的时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先看一些引人入胜的杂志或喜欢的书籍,注意力集中后再看教科书。因为转移注意力比集中注意力要容易,这也称为“助跑效应”。考前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受梦境的影响,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和规律。 二、保持良好心态 要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端正考试动机。高考对于考生可以说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学生思想上重视也是正常现象。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如果考生过度重视考试结果,则会背上很重的思想包袱,也将影响考前的情绪。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能不能考上理想学校”“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在考前不要想的太多,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复习上,这样才能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进考场,面对考卷。 三、 调整焦虑情绪 针对已经出现的焦虑情况,可以用以下策略来调适:(1)自我暗示法:这是一种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想象,使身心机能发生变化的方法,它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强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选择不同的暗示语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以消除紧张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心。比如,在复习考试阶段,当感到精神压力很大时,可以对自己说:“我知道我能应付这个公式。”“这些单词和语法我再也不会忘记了。”等等之类的话。(2)情绪宣泄:如果考前过于紧张,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头脑比较冷静的人(有条件的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交谈一下,把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最好具体描述一下紧张的感觉。也可以给要好的朋友写信,把你紧张的心情写出来。这些都将有助于你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3)认知矫正:考前紧张往往是由于一些担忧所引起的,要想消除这些担忧,首先应该明确自己担忧的是什么。可以找一张纸把自己的担忧写下来,然后对这些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看看这些担忧对自己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通过分析你会发现,其实有好多担忧实际上是“庸人自扰”,其结果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可怕。(4)放松训练:①意念放松法:身体自然坐正,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缓慢、平静的呼气。呼气时对自己说“放松”。想象紧张随呼气排出体外。同时将双手悬于体侧,感到血流的温热进入了双手。想象着“紧张”也从指尖流了出去。反复数屈伸并放松手指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稍微变换身体的姿势,舒展双臂、双腿、和腰背。再做一次深沉而缓慢的深呼吸,并在呼气时默念“放松”,然后开始做考题。②肌肉放松法:这是通过循序渐进的交替收缩和放松身体各部分的主要肌肉,细心体会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从而缓解个体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状态。放松时选择一处安静的地方,躺着坐着均可,整个训练过程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也可以按照从下到上的原则,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5-8秒钟,然后慢慢放松20-30秒,并注意体验放松时的感觉,如发热、沉重、温暖、愉快等。每次放松时间15-20分钟,每天可以训练1-2次。 同时,由于高考日益临近,好多同学已经慢慢开始放弃,认为自己就这样的水平了,再怎么用功都是一样,于是许多同学开始放松自己。而事实上,虽然只剩下短短两个多月了,但是如果学生能充分的利用好这两个月,让最短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力,还是会有很大收获的。在此,讨论几点关于时间管理的技巧,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据此给自己制定必要的任务。我们现在的目标当然是高考,自己要清楚自己现在的进度和需要复习的内容。 二、将总任务划分成若干项你可以在一个月、一周、一天内完成的阶段性任务。制定好周计划和日计划。把要做的事情制定出一个时间表, 每件事情要在什么时间开始做, 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都计划好。每天按照这个时间表安排自己的活动, 即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并尽力保证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三、运用记忆规律及生物钟规律,科学安排各科学习时间。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活动是有规律的,掌握大脑的活动规律,
走遍大中华
①深呼吸法:考前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站立,眼微闭,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时默念“1-2-3”,心想:放松、放松。 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
②扮怪脸法:找一稍偏僻的地方扮怪脸,歪嘴扭唇、抬鼻斜眼,放松面部肌肉。如能面对小镜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态,一定会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一切牵肠挂肚的念头都消失了。
③精神胜利法:心里想,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发挥超常,考出好成绩。我考不好,别人也不怎么样。反而会降低压力,保持平常心。
④临场活动法:由于正常的紧张情绪也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可以在考试前稍稍活动活动,使热量散发。可走动、小跑、摇摆、踢腿;可以双手握紧再放开, 让全身肌肉缩紧再放松; 可在考试过程中用力拧一下身体的某一部位。这样紧张情绪会渐渐消失。
⑤闭目养神法:闭目,舌抵上颚,经鼻吸气,安定神情。可以设想一个人走在幽静的森林里,恬然自得。
⑥凝视法:确定一个距离较远的明朗的物体,凝神并细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颜色与远近。
⑦漫画消遣法:可翻翻夸张、逗趣的一些漫画作品,促使心情开朗、情绪高涨,重新占据优越感,恢复自信心。
⑧自我暗示法:“我已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考坏的”、“紧张是胆小鬼的行为”。
⑨类比法:“我考试紧张,任何人考试都紧张。”对此自己不妨泰然处之。
⑩联想法:紧张时,想自己曾经做过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时的心理体验,这样会感到非常满足,从而消除紧张。
晴朗天空85
最近总是听到朋友们说不知道怎么做冥想,但是心里很想。大家对于冥想都是觉得很神秘、很不可思意,市场上有太多相关的介绍、引导,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我做了这个专题,希望从我的角度帮助大家“揭开冥想的神秘面纱”。关于冥想有很多的说法,我选了几种:维基百科解释如下:冥想(英语:Meditation),心性锻炼法,在 瑜伽里经常使用的,在佛教道教中则称为打坐,在佛教也可称为坐禅。大致可分为两种作法,一为将注意力集中一处不动。例如集中于身上脉轮、咒语或身前的烛火等等。二为心里观想特定图案景象维持不动。如复杂的曼陀罗图案,有次序的颜色景象变换以及上师神明图案等等。通常必须先于第一作法得到成果再进行第二种作法,任何一种观想或集中都有其特定的效果与身心的转变,所以必须依赖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其它说法: 资深冥想者说: 冥想的概念来自于瑜伽,佛法的法门叫“入定”,以心经“空”的精髓为依据,是守住本心,不理意念或意识。 不用强迫自己什么都不想,因为想要什么都不想本身就是“我执”,事实上也很难做到,只一味的不理、旁观,由着意念起、灭。 布朗大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博士说道: 虽然冥想的确常常意指静坐和专注的沉思,但“清空思绪”是完全错误的观念。“冥想不是为了清空我们的思绪或停止我们的想法,这是不可能的,是为了改变我们本身与思绪想法之间的连结。” 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心理学临床讲师麦尔斯.尼尔(Miles Neale)说: 各种不同形式的冥想练习,都可以训练或培养专注力和意志力。 心理咨询师谭玉敏说: 搓火瑜伽(Kundalini yoga)里的冥想(注:昆达里尼)主要综合运用呼吸(Pranayama),唱诵(Mantra),手势(Mudra)和肢体的移动来帮助练习者进入状态。搓火瑜伽的冥想方法非常多,这些冥想方法都是有不同的针对性。譬如,有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的,有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增加安全感的,有帮助增加勇气的,有培养慈悲心的,有保持情绪平衡的,有促进行动力的,有培养直觉与判断力的,有清除创伤记忆的等等。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想要达到的效果而进行选择。在积极心理学、治疗心理学方面对于冥想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心下是我在本哈要博士的一场现场演讲中听到的故事。 研究人群:来自中国西藏专业冥想者,冥想经历有20-30年的时间 这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当时做的一项专门针对专业冥想人员的研究。 他们谈到,这些专业的冥想者已经冥想了20-30年,有时候他们不说话,只是做冥想这一件事情,每天专注时间长达8个小时或者12个小时,这些专业的冥想者,他们就在中国的喜马拉雅山附近,也就是西藏的位置。 专业冥想者身体物理变化 在深入研究阶段,这些厉害的冥想者大脑与常人不同,他们的大脑前额皮质的左边与右边的大小比例差异很大。在左前半边和右前半边靠前位置的研究中发现,靠前位置的比例大小是和幸福有关的。 左边大脑前部比右边大脑前部高,这些人有幸福感就高——冥想者的状态。 一个人右边大脑比左边脑前部高,更容易抑郁或者伤感 左右两边一样的人就是普通人——研究人员做了正态分析的曲线,大多数人都是属于中间的左右两边一样的状态。 把这些人带进实验室测试时,研究者一开始以为是机器出了问题,为什么这么大差异?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左脑和右脑的比例差距如此大的情况。研究者没有见过其他人,能达到他们这个程度的,没想到可以把自己的幸福感提高的这么多。 另外有一个发现也非常有意思,人们听到一个巨大的噪音时都会吓得跳起来,即使FBI的那些人虽然一直在打枪,他们打枪的时候身体也会动一下,即使训练不要动,但还是身体会动。 但这些冥想者可以一直以冥想的状态坐在那里,有外部动静时依旧可以保持平静,即使听到巨大的声响对他们毫无影响,历史上第1次,研究人员发现,竟然有人可以做到这样,他们有着非凡的能力。冥想有很多种,这里只介绍我在初学时第一阶段用过的冥想方式。 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客观对象上,像是呼吸,唱诵,意境,身体的某部分等。随着慢慢的进步,注意力会变得集中和稳定,变得不易分心。 以开放、不判断、不执着的态度去观察周周的事物和自己的身心(思想,感觉,记忆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意识达到完全放空的状态,就不会轻易掉入各种旧有的惯性反应中。冥想过程我只介绍我自已用的方式给大家: 佛家的坐空法是最中正平和容易入门的冥想法门,取坐姿,坐法像金刚座、单盘、甚至散盘都可以,当然效果最好的是双盘,也叫莲花座,是身心最正、最平衡的身体状态,也就最容易入定。我自己平时用的是散盘的方式。 挺直脊椎、下巴略收,也可以结任何手印。身体的觉知,通过体位修习倒逼冥想达到三摩地。 顺式逆式都可以,要求绵、细、慢,越慢越好。 通常刚开始的时候意识纷乱的一塌糊涂,而且老是不自觉的想要入定,越想越不行,当你“想”时就犯了贪念,违背了“空”的精义,初学时候可以选一些适合自己的音乐或是语音来辅助静神或者是经文也可以。 我在做清理冥想的过程中,会以脉轮为中心进行引导,具体脉轮图如下:专注于所在的事情上,心随所致活在当下,如果坐在那里,在一呼一吸集中精力就好。如果你在听音乐的话,那就专心听音乐,这就是专注。冥想时可能注意力会溜号离开,这没关系,回来就好。由溜号到重新到专注的能力是在冥想过程中慢慢增强的。 有冥想者管溜号称为猴子乱爬,爬的到处都是,你要做的就是每次走时把注意力抓回来就好,过一会儿就走神了,再集中注意力,重新呼吸或者听着音乐冥想就好,纵使你5分钟走20次那也没关系回来就好。冥想只是寻求的一种状,在完全接纳自己正在经历的任何东西,你只要进入这个状态,对你来讲,向上提升的总体幸福感就迈进了很大一步。没有好的冥想或者坏冥想之分。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发生在冥想大师和他的学生之间: 有个学生跟着这个师傅学习了很久,几年以后,他找到老师说,我非常沮丧,因为无法专心,每次总会走神儿。老师跟他说不要担心,这都会过去的,你肯定会度过这个阶段。 三年后这个学生又回到老师那里说,你说的对,现在心无旁骛的能够专注了,我现在已经掌握冥想的技术了。 但当时老师就跟他说,别担心你这种想法也会过去的,接下来你还会走神儿,所以你想其实就是这样,没有好坏之分,冥想就是冥想。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能盘坐所以无法完成冥想,其实不是这样的。冥想会有很多种方式,如果盘坐不舒服也可以散坐或者大摊尸……等等方法都可以,只是盘坐入定更快而已。如果你的状态好运动冥想也是很好的,不拘泥于形式,主要在核心状态。 对于自己而言,只要是自己愿意接受或者是舒适的方式、音乐等就可以,因为对别人适合的不一定适合你。你的任务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时间长短不重要,是几个小时还是1分钟都行,适自己的情况而定。姿势也不重要,是双盘,单盘还是站着,坐着都无所谓。只要保持脊柱挺直,坐着,躺着或者站直都是可以的。初学者最好选择安静不被打扰的空间,这样更容易进入状态。到了中高阶时对对环境的要求就不高了。这要因人而异了,即使第一次做,如果你自己感觉到放松舒适也是效果啊,所以不必过于“我执”一定要找到那个所谓的效果,因为每次都有,只是你自己是否参感受到而已。来自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如何开放监控冥想与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改善一个人的创造力之后,还发现人们当被分配到提出任何新想法时,那些进行开放监控冥想的人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得更好。在心理学领域冥想是抑郁症、焦虑症等症状的治疗方法之一。 冥想被证明可以减少经常练习的人的焦虑水平。当我们沉思时,我们开始放松某些神经通路的联系。我们大脑中称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部分处理与我们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相关的信息。通常情况下,这部分大脑的恐惧和身体感觉的神经通路很强。因此,当你处于一种可怕的情况时,这会在你的大脑部分引发非常强烈的反应,反过来让你感到焦虑和不安。那些练习冥想的人能够更好地过滤分心并提高生产力。这种忽略背景干扰的能力有助于快速记住和使用新的事实。经常冥想可以让你以更平静的处理事情,这有助于让你对他人更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所以会帮助你更好地与其他人建立联系。睡前冥想可以放松紧绷的神经,让人全身心放松,再进入睡眠状态时有缓解疲劳的作用,从而改变睡眠质量,已被证明有助于促进更好的睡眠质量。 西点军校:专门开设了冥想课程。 牛津大学:专门成立和正念研究中心,乔恩·卡巴金博士的“正念减压课程”一直受到学生的追捧。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罗伯特·莱特出版了新书《佛教即真实:冥想与顿悟的科学和哲学》,一经面世就迅速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榜。 华盛顿州刘易斯·麦考德联合基地:最新军事战略-冥想。在华盛顿州刘易斯·麦考德联合基地进行冥想训练的士兵可以提高人们在混乱情况下的注意力。 夏威夷斯科菲尔德兵营:2019年冬天,夏威夷斯科菲尔德兵营的陆军步兵开始使用冥想来提高射击技能——例如,专注于在混乱中何时扣动扳机,以避免不必要的平民伤害。 英国皇家海军:对军官进行了冥想训练,军方领导人正在陆军和皇家空军为一些军官和士兵进行冥想训练。 新西兰国防军最近采用了这一技术,荷兰军方也在考虑……冥想的作用我想所有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可以坚持的并不多,所以经常有人会质疑或者问“冥想有用吗”或者“为什么冥想对我没有作用”等。这与我们对冥想的认知和正确训练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果你一直纠结于它带给你什么,不能做到上面所讲的专注、心无旁骛、评判、不适合自己的方法,那自然是不会有你期待的成果。 相反,如果可以跟着心走,放下一切,以“空”的精髓为依据,守住本心,无我执、无意念,那便会自然的显现出成果。 如果你喜欢做这件事情,可以给自己一段时间尝试、体验、感受,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悄悄说一句,如果你做得很舒服,可以尝试把你的梦想融入你的冥想,那么你的心想事成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我们每周一晚上21:30带领冥想,喜欢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参与。
张先生899547
①深呼吸法:考前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站立,眼微闭,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时默念“1-2-3”,心想:放松、放松。 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②扮怪脸法:找一稍偏僻的地方扮怪脸,歪嘴扭唇、抬鼻斜眼,放松面部肌肉。如能面对小镜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态,一定会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一切牵肠挂肚的念头都消失了。③精神胜利法:心里想,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发挥超常,考出好成绩。我考不好,别人也不怎么样。反而会降低压力,保持平常心。④临场活动法:由于正常的紧张情绪也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可以在考试前稍稍活动活动,使热量散发。可走动、小跑、摇摆、踢腿;可以双手握紧再放开, 让全身肌肉缩紧再放松; 可在考试过程中用力拧一下身体的某一部位。这样紧张情绪会渐渐消失。⑤闭目养神法:闭目,舌抵上腭,经鼻吸气,安定神情。可以设想一个人走在幽静的森林里,恬然自得。⑥凝视法:确定一个距离较远的明朗的物体,凝神并细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颜色与远近。⑦漫画消遣法:可翻翻夸张、逗趣的一些漫画作品,促使心情开朗、情绪高涨,重新占据优越感,恢复自信心。⑧自我暗示法:“我已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考坏的”、“紧张是胆小鬼的行为”。⑨类比法:“我考试紧张,任何人考试都紧张。”对此自己不妨泰然处之。⑩联想法:紧张时,想自己曾经做过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时的心理体验,这样会感到非常满足,从而消除紧张。很多人在考试时总考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考试时过于紧张的缘故,还有就是把考试的分数看得太重,所以才会导致考试失利,你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来考虑问题,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人们常说,考试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过于地追求往往就会失去,就是这个缘故;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即把考试当成一般的作业,理清自己的思路,认真对付每一道题,你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你要学会超越自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里不要总想着分数、总想着名次;只要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比我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这也就是说,不与别人比成绩,就与自己比,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就会感到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学习与考试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的;你试着按照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你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的成绩就会提高许多;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