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宝宝彩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是不能跟来访者建立恋爱关系的,这是职业伦理的要求,也是工作的职责。
就像医生一样,他给病人治病是他的工作范畴,治完以后,该干什么是什么,双方就不再彼此保持紧密的联系。
除非你下次生病,再去找他,不然私底下不能有任何的亲密关系想法。
要是没有伦理,学生和老师也能产生不正当的关系,好多职业的特殊性,造成了必须在情感上有所控制,不得违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我觉得这个题目可以作为一个警示,给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敲个警钟,凡是以后遇到有咨询师要和来访者谈恋爱的,都可以作为批判指责的对象,要严厉制止。
上善若水maggie
可能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情感分析师这个职业吧,只是我不知道,但是和心理咨询师相对比起来的话,我更愿意去相信心理咨询师。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认为情感分析是心理咨询的一个类目。 这两天遇见一个情感分析师,听他聊了很多很多,也看到他的很多动态,就是帮别人解决爱情的问题,交友问题,包括婚姻家庭问题,包括跟长辈的一些相处问题,我所看到的是所有的这些问题他都得到了一个妥善的解决,但是他这个解决收费是在4000以上。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遇见或多或少的情感方面的问题,也可能由于这方面的需要,然后有了感情分析师。 他们可能会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也有可能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只是为了从中牟利,但是究竟具体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我到现在还是一知半解。 我和他说我去找心理咨询师,然后他说心理咨询师解决不了情感方面的问题,我当时就气笑了,我觉得心理咨询他相对来说是一个专业的认可度比较高的相对情感分析师来说,而且这两个是心理包含情感,我怎么都没办法想象他们是平行的,或者说完全不相关的。 我在那个谈话的瞬间,我感觉到了他的不专业,然后我把他拉黑删除了,但我不知道他用的什么办法,再次添加了我的微信。 现在已经不记得他说了什么,他后来的目的就是一直在让我交费,各种方式理由的让我尽快交费,然后尽快解决所谓的这个问题。 再后来就没有说什么了,但是和心理咨询师相比的话,我更加不愿意相信情感分析师了,当他把二者做比较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的不专业性。 也可能只是我遇到的这个人,他恰好不专业罢了。 理智告诉我,不能因为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看法而去否定对这个行业所有人的看法,但是有些时候没办法理智。
艳醉迷风
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这件事,从来都是两极化的看法。对于认同心理学的人来说,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儿。但在不认同心理学的人眼里,心理咨询师是高危职业,学心理的不都是变态吗?
天天接收那么多负面情绪,不是作死是什么?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是凶是吉?我的回答是:都是。如果你和“半瓶子醋”式的心理咨询师谈恋爱,很有可能遭遇这样的风险:发现自己像小白鼠,每天都要遭遇对方“抽筋扒皮”式地分析。
一个朋友则这么跟我说:“你们学心理的,是不是都是心机婊?”“为什么?”他说:“我的前任就是心理咨询师,和她在一起不到1年,我就被父母彻底拉黑。这要归功于她给我洗脑,每次我们深谈,都要以我痛哭失声为终结,之前我还觉得和父母关系挺好的。
经她分析,原来我是在自欺,然后我就和父母撕逼,我爸气得心脏病发作,我都不为动。”直到有一天无意中听到她和朋友炫耀是如何给我洗脑的,我才真正醒悟过来!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和心理咨询师谈恋爱,没好下场?错了。为什么?
第一,任何情感的悲剧,都源于这三个字:占便宜。“你想要更好的,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幸福,不扒层皮去努力争取,是不会真正拥有的。”“找个懂你的男人嫁了,找个真正爱你的人……”这些说法,都是有毒的。有毒就在于,它只有单方面的权利,但却回避了责任。换句话说:“巨婴思维”是人性弱点,但如果把它当真理,就会出事儿。
第二,学心理,就像是学佛一样,有高配版和低配版之分。什么是低配版的学佛:就算黑道去杀人前也会给佛上香——把佛当成精神安慰。而高配版的学佛,是要进入内心修炼的,要追求大彻大悟的境界。
学心理也是一样,低配版的玩心理,“一瓶不满,半瓶子咣当”,学了皮毛,就用来攻击他人,控制感情,麻醉自己。高配版的“修心理”,就是四个字:“反求诸己”,不是在保护层的世界里回避情结和伤痛,而是成为直面内心深渊的勇士。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