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3

后颈伤痕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用舞蹈治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中天空

已采纳

孤独感对于留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初来乍到由于语言与文化的障碍交不到朋友,导致不合群,这种情况远比想象中普遍。上述状况在心智更加不成熟的低龄留学生群体中更加严重。当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小则孤僻、厌学,任其发展则可能出现抑郁的症状,甚至需要就医,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学习,终止学业。

心理咨询师用舞蹈治愈

99 评论(9)

Tania慧慧

昂sir,您好! 在朋友的推荐下,关注您的公众号有一段时间了!如今走到了人生拐角,不知何去何从!希望能收到您的回复! 本人30周岁,女,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可是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是父亲坚持让我选择并坚持毕业!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考取了拉丁舞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做了六年拉丁舞教师!由于非舞蹈专业出身,总是不自信!最擅长的是节目编排(脑子里总有好点子跑出来)、主持活动! 2013年,接触到了武志红老师的文章,慢慢的被吸引学习内观,一点点了解真实的自己!工作之余也会热心的倾听家长们关于育儿方面的苦恼,并以所见所闻给予小建议!六年里也在家长圈子里建立了一个专注孩子心理需求的舞蹈老师形象! 因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去年考虑之后报了心理咨询师学习班,并于今年5月参加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为的是能在孩子和家长需要的时候,及时的给予帮助! 然而,现在面对舞蹈老师和心理咨询师两个职业,自己有些摇摆不定! 继续从事舞蹈教学?还是跨界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前一条路,已经铺垫了很久,而后一条路刚刚入门,摸不到头脑! 我有时候会怀疑,折腾了这么久,什么都好奇,会不会什么都做不好(父母经常这样教育我:要学精一门课,而不是什么都学却无一精通) 最近我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我身体的答案是: 1.舞蹈不想放弃,一跳舞我就开心,它能让我更有活力! 2.心灵成长之路也不想放弃,因为每次看到闹别扭的母女和好的温馨场面,看到捣蛋鬼越来越有担当,内向的孩子越来越开朗,我就很有成就感! 我该如何去平衡呢? 期待您的回信! Aileen Aileen: 当你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在欺骗自己。 你在欺骗自己,说,跳舞为了开心。其实,你不仅仅只是想开心,你想成为一个舞蹈家。否则,只是开心就好了,只是有活力地跳舞就好了,有什么可犹豫的? 你在欺骗自己,说,帮助父母和孩子,就会有成就感。其实,你不仅仅只是为了成就感,你想成为一个家庭教育的心理专家。否则,帮助别人,你现在也在做,也会收获成就感,有什么可犹豫的? 你的父母告诉你要学一门,精一门,你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埋在了心里,并作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于是,当出现两个目标,当你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时间、精力、资源不足的时候,就会纠结。 我来告诉你一般职业发展的真相: 1.一般人通过努力,都能达到8分的优秀和专业度,但是8分以上,确实需要一些天赋,和更多的努力。 2.一般人很难同时开辟两个完全不同的陌生领域,但是可以在一个领域达到6分以上程度的时候,开启一个新的领域。 3.在任何一个新的领域发展,前期都需要大量集中的练习,才能迅速入门。 4.职场中的价值,是以客户的反馈来衡量的。做一件事,是从有效性开始,进而进入专业化(高效、有效),职业化(商业价值)。 根据你的情况,我大致判断,对于舞蹈教学,你的水平在8分,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学,你的水平在4-5分。所以,你可以有这样的策略: 1.继续舞蹈教学,并且做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持续稳定的学员圈子。 2.对舞蹈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不再仅仅限于重复的教学,还要注意自身的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3.与时俱进,学习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在舞蹈教学领域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4.把心理学应用当做一件任务来做,定期、定时、有目标地对学员和其父母进行干预、影响和支持,并做好自己的总结记录。 5.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心理学,继续体验这一领域的感受,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如果感到不适合自己,可以随时停下来。否则,一直持续学习和投入。 6.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结识心理咨询圈子里更多的人,拓展视野,特别是看到可以和你的舞蹈教学实际结合的机会,形成一种自己的特色。 这些策略中,唯独没有舍此即彼,也没有到一个非要选择哪个选项的阶段。换言之,你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可以选择的阶段。你必须尝试,必须投入资源训练自己。你现在的纠结,是一个一时实现不了,却还害怕投入的纠结。陷入其中,永远出不来,因为你没有力量。而且,你无意识中对自己的期待越高,就越难挣脱这样的死结。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纠结地,往前再走两步。

281 评论(10)

馋嘴鱼了乐

1、 精神分析是学院派心理学和江湖心理学争论最多的领域。精神分析各流派同时也是心理咨询的有一个基础来源。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区分精神分析各流派中有效的成分和无效的成分。精神分析各种分支流派可以合称为动力学心理咨询,本身区别也极大,你能否清晰的知道弗洛伊德、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拉康、荣格的分析流派,他们的治疗逻辑分别是什么?

弗洛依德经典流派、客体自体流派、与拉康流派、比昂流派的精神分析在治疗理念与假设上有什么不同,在具体治疗技术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弗洛依德经典流派、客体自体流派与荣格流派在治疗理念和假设上有什么不同?

2、 人格障碍是心理爱好者和专业心理咨询师最感兴趣的问题,一个人格障碍的职场和心理咨询室有没有差异,人格障碍是否会在各个场合都稳定表现出一种外显行为?职场EAP和普通的心理咨询在理解当事人性格中,有没有区别。

3、 遗传和环境、原生家庭和早年教养环境到底哪一个对人影响最大?6个月、1岁、3岁、5岁、还是12岁?人的性格特质是否到底在那一年定型?精神分析各流派对于人格的形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假设是什么?学院派心理学对于人格形成的观点是什么?

4、 什么是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幸存者偏差?精神分析各流派分别针对性研究的样本是什么?普通大众与精神分析研究的样本之间是何种关系?

5、 心理咨询中语言治疗流派、非语言治疗流派、艺术治疗、游戏治疗等各自治疗的最有效治愈因子是什么?

6、 认知治疗与弗洛依德、客体自体关系流派与拉康流派与荣格流派在治疗假设和治疗逻辑上面有哪些不同?

7、 艺术治疗、游戏治疗常常使用投射分析,你能否区分象征、置换、隐喻的不同?

国内心理咨询师最喜欢学的绘画治疗、沙盘游戏、音乐治疗、舞蹈治疗举例,象征、置换、隐喻在具体临床工作中是如何区分使用的?象征、置换、隐喻在临床心理咨询技术中,如何使用与解释分析最恰当?

以上就是青藤小编提出的几个问题,供各种自称是心理专家的自检。你是否真的入了心理学的门?另外,小编也为您整理了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教材变动、模拟试题、真题解析等备考资料,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哦!

333 评论(13)

一纯佛雨

开学在即,又有一批同学奔赴异国求学。一个青春懵懂还没真正长大却时刻标榜自我的小大人,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一个人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感到无助和孤独,甚至崩溃到躲到被窝里大哭......他们一边承受着心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边还要假装像一切都很好的样子,面对家长的关心还是报喜不报忧,在没有得到有效途径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

▲▲▲

心理问题的产生,就像身体得了感冒一样,没想像中可怕,却也不可忽视,首先要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因为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急切需要得到被认可和被尊重。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绝大多数留学生短时间内很难融入新同学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

二是因为荷尔蒙的变化,情绪易波动,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

同时,当心理遇到问题时,中国留学生不习惯与别人分享。在外面受到挫折、孤独、无助的时候,也很少知道该怎样减压,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

孩子怎么做

1、尽量让自己去找到一种放松自己的方式

当压力大时,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算很多时候出于无奈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要保持一个不为了任何人只为了自己的爱好,那种让你每次做起来就开心和享受的事情。

2、给自己设定目标,但是不要过分压力,大学时间还很长

3、多交朋友,和真的了解你,舒服的人交朋友

我知道很多国际生在交朋友方面会给自己很大压力,但是我觉得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都是需要的,不要强迫自己为了和美国人交朋友而交朋友。

二、家长怎么做

1

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

比较轻度的心理问题可能就像感冒,也是可以自己康复的,首先不要小题大做,理性对待。

2

问题严重怎么办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家长们也要及时干预,并通过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帮助来治愈心理疾病。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接受心理咨询,不要讳疾忌医。同时,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也很重要,建议家长不要擅自行动。

3

家长自身提高情商也很重要

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也最重要。很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来源于家庭,特别是人际方面的心理问题基本反映了家庭内部的不健康关系。因此父母用合适健康的方法与孩子相处非常重要。心理医生只能解决孩子短期表现的问题,在长期的家庭关系处理中,还是需要家长一同努力,才能培养出孩子健康的人格!

《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留学生患抑郁的比例是65%。留学生自杀事件也时常爆出。留学生群体的压力,不止是学业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无法适应异国环境、显著的语言文化差异、身边缺乏家人或知心朋友的关注交流,甚至种族歧视、求职不公等压力都让远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倍感孤独和焦虑。幸好,政府、学校、学生自己都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除了哈佛大学,全美各地的大学也出现了很多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咨询小组,从旗舰学校蔓延到其他分校。

留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提前进行心理建设,北美教育会在给孩子的升学规划过程中,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大学的学习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保证从国内到国外的顺利过渡。在学生出国前,北美教育还会做一系列的行前辅导,大一期间还会持续提供选课指导,减少孩子在学业上的焦虑,让孩子在国外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

33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