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肚肚熊
怎么对女儿进行性教育
怎么对女儿进行性教育,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者,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要以自然、正常的态度,教导孩子正确的性观念,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利,以下了解怎么对女儿进行性教育。
1、使个人获得与年龄增长相一致的有关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应有知识。
2、使个人对性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包括自己和他人)能采取客观和理解的态度。
3、消除个人在性发展和性行为中的焦虑和恐惧等种种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4、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增进对自己性行为所负的责任感。
5、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和科学文明的性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6、抵御色情作品等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
7、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8、促进健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防止性放纵和性罪错。
注重对女孩的性别教育
“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是传统的性别标准,但是近年来“中性风”大行其道,影响到了一些女孩,她们剪了超短的头发,穿上中性化的服装,走在街上别人也许会猜测这是男孩还是女孩?
其实,女孩在穿着方面略呈中性化本来无可厚非,但许多女孩在性格方面也很中性化。她们没有了女孩应有的文静和温柔,变得大大咧咧,甚至比男孩还强势。这种性格上的中性化有可能会影响到女孩的性格发展,以及她以后的家庭幸福。
儿童性别认同障碍一般发生在儿童时期或者青春期,有些女孩到了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时候,能够自觉认同自己的性别,但也有些女孩却不能接受自己是女孩的事实,从而产生性别困惑,甚至希望通过变性手术来改变自己的性别。
为了避免这种儿童性别障碍的产生,我们应该在女孩小的时候就帮助她认同自己的性别。我们可以经常明确地告诉她:“你是个女孩!”也可以在给她洗澡的时候,教她认识身上的器官,并且让她和妈妈作对比,让她了解自己和妈妈是同一个性别的,都是女性!这样,女孩就不容易产生性别障碍。
当然,我们也可以明确地告诉她:“有女孩真好!”这样,她就会慢慢喜欢自己的性别,就会对做女孩产生认同感。
有的妈妈在怀孕时很希望宝宝是个男孩,但后来发现是个女孩,就干脆将女孩当男孩养。这样很容易误导女孩,导致她弄不清自己的性别。因此,我们要从女孩小的时候就给她穿女孩的衣服,买女孩喜欢的玩具,鼓励她多和女孩交往。从小就培养女孩正确的性别观念,才不会为她以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1、家长应淡化对孩子性别的期待,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
2、要以孩子的性别,选择对待他的方式,避免孩子形成错误的性别意识。
3、如果孩子出现性别意识偏差,应在幼儿第一反抗期,即三四岁时对其进行纠正、调整。
培养女孩健康的性别意识
1、身体是令人快乐的
婴儿从出生起,就对父母的抚摸与拥抱感到快乐和满足,爱抚孩子的小脸,轻抚他的皮肤,专注地与他进行相互的目光交流,将宝宝抱在怀里,所有这些都向宝宝幼小的心灵灌输了这样的态度:身体是令人感到惬意的,抚摸别人以及被别人抚摸都将带来快乐。这是孩子学会认同自己性别的第一步。
2、两性是平等的
当孩子们注意到异性朋友和他们不一样,比如穿着、发型、小便的方式等,要引导他们平等地接纳这种差异,消除“谁的更好”这一疑问,使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要帮助孩子树立两性平等的观念。
3、健康的性别榜样
如果家里拥有健康的性别榜样,孩子就能培养起健康的性别认同。这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有关,也与父母之间如何相处有关。现代社会虽然性别差异正在被缩小,母亲却依然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如果父亲每天来去匆匆,很少照顾家庭,而母亲感到委屈和气恼,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如果父母不仅对工作满意,且认为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孩子就会从中受益。父母之间爱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也影响深远,当父母相互尊重、体贴,并坦然地表达爱意,孩子将来也会自然地向他所爱的人表达爱意。
4、了解自己这一性别的游戏
女孩子一般喜欢办家家、做手工,而且在生活环境中女孩子并不缺乏性别学习的榜样,母亲、女老师(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女老师数量远胜男老师)常在身边。不过,女孩子经常跟父亲交流,也是相当有益的。
如何给女孩进行性教育
女儿是花,女儿是梦,女儿是美好的,但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一件件令人掩面的案例描述着一个个本应灿烂微笑、自由奔跑的女孩们梦碎的经历。侵犯由于发生地点隐蔽,罪犯对受害人要挟、恐吓,而且,受害幼女都在10岁以下,其所述不能作为证据,就构成了让罪犯有恃无恐的犯罪温床。
父母常常外出打工或忙于工作,并通常认为孩子那么小,不会遭受骚扰,故而没有提防,缺少对孩子异常状况的观察,更没有对孩子进行任何防止侵犯方面的教育,最终酿成恶果。
因此,在这一方面,父母肩上负有着更多的责任:
不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异性照看,对照看孩子的人要绝对了解。
无论多忙,都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反应,包括变得胆小、爱哭,忽然不喜欢上学,忽然害怕和父母亲热等;妈妈在洗澡时要不露声色地检查孩子的下身、内衣裤。
经常了解周围出现的人,包括亲戚、孩子的老师和伙伴。
告诉你幼小的女儿,凡游泳衣覆盖的部位,任何人不得触摸。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表示反抗,即使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并尽快告诉妈妈和其他可信赖的成年人。
让孩子尽早明白到底什么是侵犯和受到侵犯怎么办,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身体任何人都无权抚摸或伤害,受到侵犯应向信赖的成年人和警察求助,切不可害羞、胆怯而拖延了时间。
孩子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要呼叫。
女孩外出,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在外不可随便享用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谨防有麻醉物。
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
在丛林中穿行中的孩子们,即使有亲人的百般呵护,如果没有出发前的准备,一样会不知所措。父母们,先去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宝贝,然后让宝贝学会如何爱护自己,才能让花一般的生命尽情绽放。
专家:儿子当成女儿带,容易造成性别错位
资深心理咨询师:父母在孩子的性启蒙和性别教育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18岁以下的孩子,成长经历时刻都在影响他们性取向。单亲家庭、孩子由男方或女方独自抚养教育、甚至给孩子不当的穿着打扮等,都容易造成孩子性别错位。
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家庭教育的失误是造成性别感错位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于是家里男孩当女孩养和女孩当男孩养的情况不难见到。结果有些男孩长大了行为类似女生,经常遭人嘲笑,要经过艰难的抵抗,才能回复“正常”。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而对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3岁起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心理研究指出,人在3岁左右就有性别意识了,3岁后孩子逐渐意识到“男女有别”并开始以男女自居。随着一点点长大,孩子对男和女的着装、行为举止、性格特征会逐渐形成全面认识,也就逐渐形成了心理性别。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为避免孩子性格发展出现偏差,最好从3岁前就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如告诉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异。
性别教育:请按照性别给孩子穿衣打扮
既然对孩子启蒙时期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那么家长你又应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启蒙呢?我在这里提醒各位粑粑麻麻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按照性别给孩子穿衣打扮:出生后,无论性别如何,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都不应混淆,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取向。期望孩子是父母所盼求的性别,或双亲偏爱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装或将男孩扮女装,均会影响孩子的性自认,导致后来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
2、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能听懂言语时,家长应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着装、修整发型及玩具选择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性别区分。还可通过书报、画册、影视、讲故事等去引导孩子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孩子对生殖产生一种自然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接受大自然,热爱人类,认识生命本质,使性自认得以完成。
3、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开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选择适当时机,如洗澡、睡前等,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要孩子认识到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而且引导孩子要保持自体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不要回避孩子的性问题:当孩子提出有关性方面的疑问时,父母不应回避,宜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语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解决和满足。
5、对常遇到的问题应恰当予以理解:如人是怎样出生的?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也可以从动物的生殖活动进行示范性比喻。浅显地介绍人类生殖的生理,有助于孩子弄清问题。进行性教育时既要如实相告,又不能太复杂;既要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又要把一些具体细节很自然地延迟到孩子的未来生活中去了解。
国外儿童性教育
英国儿童性教育
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性教育。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英国所有公立中小学都将学生按不同年龄层次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目前,在英国还流行“同伴教育”,即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
马来西亚儿童性教育
一份由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教育部、非政府组织以及教育家等联合起草的关于全国性教育的建议书日前提交给了马来西亚内阁,并获得通过,性教育将在两年内成为学校的科目之一,可让小至4岁的孩童也学习性知识。学生将在性教育科目中学习到人文发展、两性关系、婚姻与家庭、沟通技巧以及安全的性行为。
在马来西亚,父母会主动谈到一些性知识。初中的教科书里就有不少性知识的传授,包括避孕、受孕等。对小学生,则用一些有图画的小册子向他们宣传如何保护自己身体之类的知识。
芬兰的儿童性教育
上世纪70年代初,性教育进入了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连幼儿园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图书,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芬兰有本性教育书——《我们的身体》,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每天讲一节,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三十多年过去了,芬兰的性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被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树为典范。
荷兰的儿童性教育
荷兰人开放的性态度给全世界留下过深刻印象,然而,荷兰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比率。在荷兰,与学其他课程一样,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孩子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
荷兰的教育专家认为,对青少年甚至儿童开展早期性教育,可以让青少年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帮助青少年不至于因为一时的性冲动或对性的某种无知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终生的憾事。
护手霜adb
青春期孩子性教育要如何引导
青春期孩子性教育要如何引导,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会进入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会让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对性有懵懂的认知,如女孩乳房隆起、男孩喉结长出等。以下分享青春期孩子性教育要如何引导?
1、做好知识储备
要给孩子做性教育首先得自己先做好知识储备,充分了解每一项关于性的内容,在孩子反问时才能对答如流,给孩子权威的感觉。在孩子提问时不要支支吾吾,逃避问题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和逆反心理,会让他们想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答案。
2、注意说话的语气
命令性口气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交流失败。想要引导孩子首先要跟孩子做朋友,让他们有同龄人交流的感觉,营造亲子关系,不要一味给孩子灌输自己的观念。引导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共同探讨得出答案。
3、选择合适的机会
青春期孩子非常叛逆,不合时机的教育只会使孩子更加反抗,进行性教育时选择合适的机会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孩子隐私。
4、正确处理早恋问题
早恋在青春期少男少女身上很常见,但很多父母将其当做洪水野兽,会采取强硬方式解决,这种做法只会带来反面的效果。父母开诚布公跟孩子交流,让孩子知道自己理解,客观冷静分析。并且经常带孩子外出开阔眼界,能降低孩子的叛逆心理。同时能让孩子知道异性交往很正常的事情,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分寸。
5、多陪伴孩子
多些陪伴时间可以随时知道孩子情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发生任何事时都愿意与父母沟通,也愿意采纳父母所提出的方法。
温馨提示,随着目前社会发达,孩子通过各种渠道可以获取性知识。知识虽然容易获取,但性观念却容易被误导,所以需要父母正确引导。要教会孩子保持正确的性观念,让他们知道性并非肮脏的,是身体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爱。若在引导时感觉难以启齿,可以借助视频或者书籍共同探讨,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男孩子青春期性教育的引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包括青春期性心理、青春期性生理等。建议家长平时要多引导男孩子逐渐地了解、认识、学习、面对性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性教育方面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健康的青春期心理素养,对男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有帮助。
1、青春期性心理:家长要引导男孩子了解青春期关于性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书籍或者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男孩子了解相关内容,正确地面对性冲动、性意识以及性需求等。让男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别身份,避免造成男孩子的心理压力、发生心理冲突以及产生紧张、恐惧或者负罪感等;
2、青春期性生理:家长要帮助男孩子对青春期性生理知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包括生殖系统的组成、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性发育的整个过程以及两性方面的教育处理等;
3、青春期个人卫生:家长要引导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只有当孩子身体和心理同步成长,他们才会不陷入困惑与焦虑,才会减少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拥有更加稳定的内在。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获得全面科学的“性教育”,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自信的人格。
可以选择圣心安诺心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拥有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经验,可以帮助您突破心态难关,坦然与孩子交流,掌握性教育的秘诀,引导孩子顺利走过青春期。
首先,青春期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包括性教育,给他们讲述生命的孕育以及诞生的过程,青春期发育过程中身体的生理发育规律以及性欲望和性冲动,同时也要给他们讲述如何预防意外怀孕、防止艾滋病及性病等,要让他们懂得性别的差异以及两性之间的平等以及尊重。青春期进行性教育能增进性健康,丰富他们的人格,促进其沟通。
让他们了解生殖系统器官,性发育、性别以及性取向相关的知识。提供正确的性态度以及性价值观,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要学会承担责任,对自己和他人负责。通过训练实践或者参与式的教育,让青少年了解两性之间的平等及尊重,这样能获得两性交往的一些技能,及时应对心理上的压力。
还要教育青少年要做到洁身自好,避免过早的性行为,要反对性压迫,最好不要养成[手]淫的习惯,要维护自己的性健康。
其次,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性潜能,性是生命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成分。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性取向以及性表现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要保留最基本的尊严和价值,避免出现性暴力及[性]虐待。
不管是进行哪种行为都会有后果,要对自己和别人高度负责。要让青少年了解还没有成熟就进行性行为是非常危险的,青少女流产会危及到身体健康,当感染艾滋病时可能会丢掉生命。
最后,避免未成年人出现性行为,做到洁身自爱。因为在青春期社会、经济及心理方面不成熟,不能够承担性关系给带来的后果。当青少女有了初潮之后,要明确的告诉他们如何正确的避孕以及怀孕之后的症状,做到早发现早终止妊娠。
温馨提示
性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以及老师要把好关。要给孩子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建立道德屏障,把科学的性信息向他们传达,他们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