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2

tianyaguke196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韩娣心理咨询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eiyiqinww

已采纳

6月1日,教育部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教师不得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但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规定颁布的初衷,是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 但是家长们却不怎么买账,纷纷调侃: 可见,这种方式被并不看好,成绩的分量在中国现在教育体制下,依旧占比很重。 本来想要引导少关注成绩,却有了欲盖弥彰的效果,让家长的焦虑更加严重。 既然在家长心中成绩那么重要,那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成绩呢?韩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姜弦植,在《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一书中,提到三个与孩子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学习心理学、赞扬心理学、唠叨心理学。 从源头上了解与学习相关的底层逻辑,能够帮助我们跳出提升成绩的误区,找到正确提升孩子成绩的方法。 《论语》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者。 这句话除了警示我们针对学问,要实事求是;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智者,要分清自己哪些知道,哪些不知道。 你知道的那些知识,已经存在于你的脑海中,成为你的东西,而不知道的那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的。《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的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叫做: 元认知 。 为什么要学、该学什么、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不知道的又该怎么学,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元认知”。 元认知可以说是学习的钥匙,而元认知的核心就是“ 明确自己不知道什么 。” 如何发现自己的不知道?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种颠覆性的学习方法: 翻转课堂。 这样的学习过程,把老师主导的灌溉式学习,变为学生主导的讨论式学习,是一种启发了元认知的学习。 韩国的一个初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实验了一个学期,有85%的学生大幅提高了考试成绩。 翻转课堂的为何如此有效?它其实是符合学习的金字塔原理的。它把学习从“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变为了“小组讨论、教别人”的主动学习,学习吸收率最高可达90%,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也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所以下次孩子再说“不会”的时候,先别急着帮他讲解,不妨运用翻转课堂的方法,让孩子先讲一下他的思路,再和他一起探讨学习。 希望“元认知”这个心理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们“越学越会,越来越爱学习”。 新时代的父母几乎都赞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育儿理念。 殊不知,夸孩子,也可能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 夸孩子,本意是想让孩子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没想到却把孩子变成了一个“寻求认可上瘾”的人,变成了一个害怕失败的人。那该怎么办呢?《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的作者提出: 如果希望对方做得更出色,就应该把赞扬的焦点放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 比如,故事中女孩的爸爸可以说:“考了100分,爸爸很为你感到高兴,爸爸看到你最近笔记做得特别工整,写作业也都特别认真,这是你努力的结果。” 这种赞扬过程的方式,其实算是鼓励的一种,重点就是: 看见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认可孩子原本的样子。 当孩子被看见,就能唤醒孩子的内在力量,他会自发地向上生长。 正如作者所说,赞扬可以让海豚在狭小的水族馆里表演,而鼓励却可以让海豚遨游大海。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做咨询的一个案例,我看完很是震撼。 儿子的行为,其实并不是突发的,这种想要揍父亲一顿的想法,估计已经在心中预演了很多次。 年幼时,正需要父母关爱,而母亲卧病在床,父亲既需要照顾母亲又要上班。父亲担心儿子,想要教育好他,但是却用了打骂和唠叨的方式,孩子肯定不理解。 而现在长大了,觉得自己有力量了,父亲还要不停地唠叨,就激发了他内心压抑已久的愤怒。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 超限效应,即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度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唠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会产生超限效应,而且唠叨也逃不过 “自证预言”,即孩子会形成一种“限制性信念”,朝着你描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唠叨,发现孩子越来越抵触,成绩也没见提升,也是这个原因。 作者提出, 如果真心希望孩子好,就不要唠叨,用“没关系”取而代之。 一句“没关系”,让孩子在失败的时候,情绪更加平稳,也更能主动面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负起责任。 孩子,我爱你,所以“没关系”,爸爸妈妈相信你,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一生。《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亲子关系,还涉及到了亲密关系和自我关系,其实不仅适合妈妈们读,也同样适用于爸爸群体。 爸爸和妈妈,组成了一个团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着合力。 正如莫言所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 父母懂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会更加了解孩子,做到“对症下药”,而不是“盲人摸象”。 否则,到最后,很可能, 父母亲手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却怪孩子不会飞翔。 让我们做一个懂点心理学的父母,做孩子飞向梦想天空的过程中,可以借势的那一缕风。

韩娣心理咨询师

117 评论(13)

随风来雨

办法很简单,你回复尊重她的选择,她愿意这么去说,那你不必刻意反对。感情这种事情需要时间考验彼此,并不是一时的想法就能决定未来。再说了,谈恋爱谈怀孕了,不想结婚那她想做单身母亲吗?

81 评论(12)

寻梦的蒲公英

没关系,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本书是由韩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宣晏男所写。这本书带领读者一起了解和剖析了我们在工作、生活、婚恋中都会遭受的5种心理困扰,以及由这5种心理衍生出来的敏感、愤怒及迷茫的负面情绪,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帮助读者建立强大的内心,同时坦诚面对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88 评论(15)

太仓站沈

刚刚认识而已,你还没有深入了解,怎么可能就说结婚。难道是以结婚为前提谈的恋爱么,还有你们之间合不合适还不知道呢,说不定聊不了多久就分了。如果你真喜欢,那就追啊。追到手那就结婚了呀!

134 评论(8)

蝶澈kaixin

你这才刚刚开始,想那么远不是自找烦恼吗。你想和一个女生结婚,先决条件就是你自认为双方是不是互相合适,感情这种东西讲究你情我愿,如果没有足够的好感度,人家怎么会答应你的要求呢。所以时间还长,慢慢培养感情,一起携手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让她知道你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人。到你足够能肩负起一个家庭的时候,向她求婚,然后照顾她,和她携手走过一生

86 评论(9)

小小的飞帆

这部影片的演员选角很独特,构思巧妙,情节的紧凑感很强,题材的设定很新颖,剧情的设置相当合理。

20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