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汐蘑菇
1、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工程。2、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留守学生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课题主持人负责对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学生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3、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学校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学生”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学生”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学生帮扶制度》等。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学生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学校制定了留守学生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学生”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A、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学生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乐园。B、给父母写一封信本年度继续开展了留守学生与父母互通书信的活动,要求所有“留守学生”为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及要求都有具体规定,就内容而言,可根据自己的实际任选,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向父母回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都把信寄到远方的父母亲。父母也真诚的把自己的想法反馈给自己的孩子,在沟通中缓解不能见面的思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弱化教育矛盾的效果,促进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把写得好的书信,在班里读给学生听,同时我们还要求“留守学生”要经常用书信的形式与父母联系。我们也希望家长也要给孩子回信,用书信架起亲自沟通的桥梁。C、亲情诵读活动我们精心挑选以亲情为主题而又适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好文章,编印成册,组织指导留守孩子阅读,并写好读后感。让这些文章中汹涌如海的母爱,沉默如山的父爱,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情等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让作者对亲情的独特体验深深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共鸣。达到品读——感悟——共鸣——践行的效果。D、法制教育邀请大豫初中的法制校长到校开展系列教育辅导活动。他们将普遍教育与重点帮教相结合,重点加强对留守学生中的问题学生帮教,重点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将集中辅导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组织校外辅导员走门串户,深入到留守学生家庭了解情况、答疑解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教;激发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E、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本校陆海舰老师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为此,学校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面询服务。初一初二年级,也由陆老师担任心理健康老师,把心理健康课作为校本课程,大力挖掘。每次的课程都关注到留守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关怀。经常性地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进行留守学生专门辅导,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不仅如此,陆老师还专门到兵房小学进行留守学生心理辅导,把初中留守学生摸索出的辅导模式,加以适当的改动,推广到小学阶段,同样引起小学的留守学生的共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样证明我们学校的这个课题不仅适用于初中阶段,其他学段只要用得好、用得巧,一样可以发挥光芒。F、榜样激励邀请如东团县委书记陈威涛到校进行专题讲座。陈书记的演讲理论和事例并重,语言生动、亲切,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影响力。陈书记带领大家重温五四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希望大豫初中的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能够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更美好的家乡、建设更富强的国家而不懈奋斗。G 个人展示活动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活动,举办话剧表演、演讲比赛、主持人选拔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H 社会实践活动多次组织留守学生参加敬老院献爱心活动、烈士林园扫墓活动,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力,也以此告诉社会,留守学生,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能够管好自己,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三)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初见成效1、增强了留守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学生的分析与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他们也更加理解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巨大付出,并且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与人和睦相处,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的自觉性也提高了。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清醒的认识,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例如:冉秋霞同学刚转学到我校时成绩处于班上中下层,经过老师和同学一年多的教育和帮助,进步很大。3、孩子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正在努力转变自己。如:刘福纳同学原是云南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造成孩子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完成作业,最后甚至发展到逃课去上网打游戏等,经过班主任和课题组成员的悉心教育,耐心交谈让他明白到父母外出打工的用心良苦,以及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现转变了,不再逃课。学习成绩虽然进步不大,但是思想进步了。4、孩子的性格开朗了,能主动和老师、同学讨论学习、谈心。例如:张雨婷同学,因父亲病逝,变得十分内向,把心事都藏在心底,通过一年的相处,一起参与活动,一起学习,她变了,变得开朗了,能和同学聊天,能和老师说说心里话。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1、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由于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介入很少,尤其是祖辈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高,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差较大,与留守学生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进一步增加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在活动中消除代沟,是下一步必须要做的事情。2、教师的工作繁重,倾注的精力有限,这些都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后期,需要更多的教师投入到课题组,增加群体的力量,确保结题的效果。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留守学生的家长都在外, 而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所以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学校在家长会等场合,大力提倡在外打工的父母至少留一方在家,增加学校与家庭的结合。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学生”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pollyshen206
在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有培训上次是在2005年11月26日开的课,培训3个半月,周六、日授课(限额80人)。是由武大知名教授和本省资深专家授课。采用国家统编教材《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培训方式:培训班系统的传授心理知识和成功的咨询经验,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辅导、案例分析、临床实习、现场督导、职业规划和专题讲座,培养具有全面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诊断、康复引导及职业管理的专门人才。职业等级和学费:心理咨询员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3500元;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3900元。结业待遇:学完全课程者颁发《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结业证书》。经统一考试合格、心理咨询职业资格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颁发全国通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书》。实习基地:湖北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四校区心理咨询室。报名和培训地点:(再什么时候开课不是很清楚,你可以打电话或者亲自去询问)武汉大学医学院5号楼1楼(公卫学院)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培训部(武昌东湖路115号原湖北医科大学)。乘车路线:709、552、578、14、701、108、411到高家湾站下。电话:、68759673 传真:邮编:430071联系人:陆老师 潘老师 周老师E-Mail: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